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为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是杂质),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8-11-27 10:43: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探究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放、吸热情况。操作步骤为:①向试剂1中加入试剂2,搅拌、测温;②静置、测温;③再加入试剂3,搅拌、测温、记录。得到了如下数据:
试剂1
试剂2
温度/℃
溶解后
温度/℃
静置后
温度/℃
试剂3
温度/℃
混合后
温度/℃
0.5gNa
2
CO
3
10mL H
2
O 20.0
23.3
20.0
10mL HCl(20%) 20.0
23.7
0.5gNaHCO
3
10mL H
2
O 20.0
18.5
20.0
10mL HCl(20%) 20.0
20.8
由上述数据可以知道( )
A.Na
2
CO
3
在溶于水的过程中吸收热量
B.NaHCO
3
在溶于水的过程中放出热量
C.其它条件相同时,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混合过程中放出的热量比碳酸钠多
D.实验中,若同一列试剂的温度及所取的量不同,则实验结论的可信度降低
同类题2
小乐完成了图示甲、乙实验后,依次将反应后的溶液缓慢倒入同一洁净的废液缸中,观察到废液缸中先有气泡产生,然后又出现白色沉淀,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实验结束后,试管中的废液含稀盐酸和CaCl
2
B.乙实验结束后,试管中的废液只含NaCl溶质
C.最终,废液缸中一定含NaCl、CaCl
2
两种溶质
D.最终,废液缸中一定含NaCl、Na
2
CO
3
两种溶质
同类题3
实验室用含有杂质的锌粒(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参与反应)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实验结束后,容器内已无气泡产生,但还有少量固体物质剩余。
(1)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的溶质是
______________
;
(2)用下述方法证明反应后的溶液中是否有硫酸,其中错误的是
_________
(填序号)。
①往容器内再加稀盐酸,如有气泡产生,则溶液中没有硫酸
②往容器内再加锌粒,如有气泡产生,则溶液中一定有硫酸
③往容器内加氯化钡溶液,如有沉淀生成,则溶液中一定有硫酸
④将剩余固体加人到硫酸铜溶液中,如有红色固体生成,则溶液中没有硫酸
⑤往容器内滴加无色酚酞,如果没有变色,说明溶液中一定没有硫酸
同类题4
将碳酸钙含量为80%的石灰有25g,放入100g稀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假定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计算:
(1)将反应液过滤后,滤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
(2)原来稀盐酸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
同类题5
物质的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据此回答。
(1)稀盐酸(HCl)和稀硫酸(H
2
SO
4
)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原因是它们在电离时都产生了_____.
(2)稀盐酸和稀硫酸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为鉴别它们,小柯设计了如图四种方案(每种方案的两支试管中事先分别加入等量的上述两种酸),其中可行的方案有______.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常见的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