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小晨同学从定量角度研究双氧水制取氧气的过程,对原实验进行部分改进,增加了称量操作。她的具体做法是:取 10%的双氧水和少量的二氧化锰放入气体发生装置,并对反应前后混合物的质量进行称量,记录如下:
反应过程
反应前
反应后
质量变化(不含容器质量)
34.3g
32.7g
若反应后,双氧水分解完全且氧气全部逸出,不计水分的蒸发,请完成下列问题:
(1)随着反应的进行,小晨会发现反应的反应速度再逐渐减慢,原因是_____;
(2)反应得到氧气的质量是_____g;
(3)二氧化锰在反应后的质量是____g;
(4)反应最后容器中水的质量是多少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简答题 更新时间:2019-07-25 04:09:3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下图是一套实验室制气装置,用于发生、干燥和收集气体。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利用这套装置进行实验的是( )
A.铁和稀盐酸
B.二氧化锰和双氧水
C.生石灰和硫酸铵溶液
D.碳酸钙和稀硫酸
同类题2
通过化学学习,应该知道有多种途径可以制取氧气。如:
A.电解水;
B.分离空气;
C.加热高锰酸钾;
D.分解过氧化氢;
E.___.
(1)请在E处的另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_________;
(2)若用如图装置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___,此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淡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3
下表是不同质量分数的H
2
O
2
溶液发生反应时的现象。实验室用H
2
O
2
制取氧气时,H
2
O
2
溶液的质量分数最适宜的范围是
H
2
O
2
的质量分数
反应现象
15%
反应速度快,气体难以收集
10%
反应比较平缓,导管口气流均匀、连续、易于收集,反应过程较易控制
5%
反应平缓,导管口气流均匀、连续,易于收集
3%
反应缓慢,需较长时间
A.0%~3%
B.3%~5%
C.5%~10%
D.10%~15%
同类题4
某同学采用如图装置,用一些植物的器官来代替MnO
2
作催化剂,分解H
2
O
2
制取氧气,记录数据如下表。请依据以下信息分析:
编号
H
2
O
2
溶液的
质量(克)
H
2
O
2
溶液的
溶质质量分数
植物的器官及质量
收集气体的
体积(毫升)
收集气体的
时间(分钟)
1
34
15%
大颗粒胡萝卜16克
80
18
2
34
15%
大颗粒马铃薯16克
80
10.5
3
34
15%
小颗粒马铃薯16克
80
4
(1)要使胡萝卜能够更快地促进过氧化氢的分解,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2)当量筒内的水达到80毫升时,打开广口瓶的橡皮塞,立即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却发现木条不能复燃。请你解释木条不能复燃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计算:34克15%的H
2
O
2
溶液中的溶质完全分解,能制得氧气的质量是多少______?
同类题5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收集有关气体的装置图。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要收集氧气,收集装置可选择上述装置中的____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
(2)用发生装置A或B制取氧气时,A与B相比,A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A中的注射器还可以用_________来代替(填一种化学仪器名称)。A中发生的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__(选填“化合”或“分解”)反应。C中的导气管要伸入到接近集气瓶底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空气
氧气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