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古典之殇》中说:“由于丧失‘现场’,人类正在丧失经典。”
②有报道称,科学家已经研究出将痛苦记忆从人的大脑中删除的方法。假如头脑中的痛苦记忆被删除,我们的生活、人生、社会……将会怎样呢?
在杭州,最美妈妈吴菊萍面对女童坠楼危急时刻而伸手一接;在沈阳,七旬夫妇面对街头井盖被汽车轧碎而竖起警示牌;在佛山,拾荒阿姨作为第19位路人抱起女童悦悦;他们接的、竖的、抱的,首先都是自己的良心。在我们共同生存的社会里,每个人都应当守候自己的良心。这种守候,不把是非、善恶、得失、成败作为前题条件,只问自己行了多少善,能够做多少善······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如是说——
作家可以分为流星、行星、恒星三类。
第一类的时效只在转瞬之间。你仰视而惊呼:“看哪!”——他们却一闪而逝。第二类是行星,耐久得多。他们离我们较近,所以亮度往往胜过恒星,无知的人以为那就是恒星了。但是他们不久也必然消逝;何况他们的光辉不过借自他人,而所生的影响只及于同路的行人。
只有第三类不变,他们坚守着太空,闪着自己的光芒,对所有的时代保持相同的影响,因为他们没有视差,不随我们视点的改变而变形。他们属于全宇宙,不像别人那样只属于一个系统。正因为恒星太高了,所以他们的光辉要好多年后才照到世人的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