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如图所示为蒸发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其中①→②一③为恒温过程,③→④为升温蒸发过程,溶液②恰好为饱和状态,分析实验过程,可以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
A.在①→②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
B.在②→③过程中,氯化钠的溶解度不断增大
C.在③→④过程中,水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
D.在②→④过程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先不变后增大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选择题 更新时间:2019-11-15 10:29:3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20℃时,取四份一定质量的饱和硝酸钾溶液分别进行如下实验后,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A.保持温度不变,减少10g溶剂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B.保持温度不变,加入10g溶质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C.保持温度不变,减少10g溶剂后,溶质的溶解度减小
D.降低至10℃后,溶质的溶解度减小
同类题2
某物质(仅含一种溶质)的溶液在
t
℃时,恒温蒸发掉10g水,析出了2g晶体,再恒温蒸发掉10g水,又析出了3g晶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溶液在
t
℃时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原溶液一定是稀溶液
C.最后剩余的溶液一定比原溶液稀
D.最后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
同类题3
小蓉同学为测定其碳酸钙的含量标注是否属实,她取出4片咀嚼片,研碎后放入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不再放出气体为止,共用去稀盐酸40.0g,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量为47.8g(不含烧杯质量,假定钙片其它成分不与盐酸反应。)请帮她求出: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
(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通过计算判断钙片中碳酸钙的含量标注是否属实。
同类题4
下表是NaCl和KNO
3
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NaCl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KNO
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0
A.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氯化钠
B.60℃时,向100克水中加入60克硝酸钾,得到的溶液质量分数为60%
C.20℃时,100克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有氯化钠36克。
D.50℃时,将100克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蒸发10克水后,再恢复到50℃,氯化钠溶液的剩余质量更大。
同类题5
0℃时,在三个各盛有 100g 水的容器中分别加入甲、乙、丙三种纯净物(不含结晶水,不与水反应)各 10g,充分溶解后,情况如下表所示,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g
7
0
3
A.0℃时,甲的溶解度最小
B.三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乙>丙>甲
C.所得溶液可能都是饱和溶液
D.升高温度,三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都会改变
相关知识点
常见的物质
水
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改变方法
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