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已经发生了变质.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变质程度,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可能部分变质,固体是NaOH和Na2CO3的混合物;
猜想二:可能全部变质,固体是Na2CO3.
(1)首先对固体的成分进行确定.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充分溶解,先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静置后取上层清液,再加入CuSO4溶液,产生蓝色絮状沉淀.根据实验现象,可确定该固体是____。(填写化学式)
(2)称取5.3g该固体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直至过量,得到数据如下表: 
计算该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____
样品质量
反应前总质量
反应后总质量
5.3g
74.25g
73.15g
 
(3)再取固体样品溶于水,加入一定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直至过量.测出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产生CO2气体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判断:在该样品溶液中加入稀盐酸,首先与之反应的物质是________。

(4)请你分析,一定质量的NaOH固体,变质前后都与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变质前消耗盐酸的量________变质后消耗盐酸的量(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None 更新时间:2019-12-09 08:18: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工业烧碱具有较好的杀菌消毒作用且廉价易得,但工业烧碱中常含有杂质碳酸钠.某科学学习小组同学围绕工业烧碱样品纯度测定问题,展开了讨论与探究。

(原理思路)利用Na2CO3与稀H2SO4反应产生CO2,通过CO2质量的测定,确定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从而计算样品纯度。
(实验方案)小科同学根据以上思路,设计了如图甲的实验方案(固定装置省略)。
锥形瓶
(交流讨论)小明认为图甲实验方案的设计有缺陷,若按该方案进行测定会导致难以避免的误差。你认为下列哪些因素会导致难以避免的误差_________(填序号)
①加入的稀硫酸量不足 ②装置内空气中的CO2没有排出
③反应产生的CO2未被完全吸收    ④干燥管与空气直接相通
(方案改进)为减少误差,使CO2质量的测定更准确,该小组同学根据以上讨论,对图甲方案进行改进,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方案(固定装置省略).图乙B装置中样品在与稀硫酸反应前和停止反应后,都要通过量的空气,反应前通空气时a、b、c三个弹簧夹的控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数据分析)若撤去图乙中的C装置,则测得工业烧碱的纯度将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拓展提高)已知Na2CO3溶液与稀硫酸反应先生成NaHCO3,当Na2CO3全部转化为NaHCO3后,生成的NaHCO3能继续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O2.现向样品中加一定量的稀硫酸,反应后产生无色气体并得到X溶液。请分析推断反应后所得X溶液的溶质,其所有的可能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