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祈求
蔡其矫
我祈求炎夏有风,冬日少雨;
我祈求花开有红有紫;
我祈求爱情不受讥笑,
跌倒有人扶持;
我祈求同情心——
当人悲伤,
至少给予安慰,
而不是冷眼竖眉;
我祈求知识有如泉源,
每一天都涌流不息,
而不是这也禁止,那也禁止;
我祈求歌声发自各人胸中,
没有谁要制造模式,
为所有的音调规定高低;
我祈求,
总有一天,再没有人,
像我作这样的祈求!
【小题1】诗人在这首诗中祈求的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归纳出来。
【小题2】诗人以“祈求”开始,以“不再祈求”结束,是否矛盾?为什么?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7-09-28 03:07:0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王之涣的《凉州词》里写了“黄河”和“孤城”,这曾引起过疑问,因为凉州城(今武威县城)离黄河还远,两者为什么会同在一起出现呢?最近又有人怀疑当时凉州所属是否有临近黄河的城。
凉州古来原是一个广泛的地区,并不是单指凉州城说的(当然凉州城也无妨称凉州),而且最早的凉州城也不在武威。两汉以来凉州本指当时陇右一带,《后汉书》卷三十三,凉州刺史部下,就列有陇西郡、武都郡、金城郡、武威郡、张掖郡、敦煌郡等,当时凉州刺史治陇城,在黄河以东,所以凉州原来就是横跨黄河的。据《后汉书》所载,陇西郡有城十一,武都郡有城七,金城郡有城十,武威郡有城十四……全部凉州所属总计约八十城,城不可谓不多。三国以后凉州移治武威,而唐代又以河西幕府为重镇,因分为河西、陇右两道,河西道设凉州都督府仍治武威。《唐书》凉州都督府、姑藏(即武威)条下,又载置有阜兰府、贺兰州等八州府。而《唐书》兰州条下则载:“贞观六年又督西盐州,十二年又督凉州。”兰州(即金城郡)是黄河边上的重镇,又是陇西与河西的通道,所以与凉州关系密切。凉州都督置皋兰府,这说明凉州东南郡是直达黄河边上的,其东北部又置贺兰州,也是直临北部黄河西岸的,然则黄河西岸均属凉州府,岂非十分明显?这也就是所谓河西一带,而这里既设有州府,又岂能没有大小城堡,这是毋庸置疑的。
凉州一带说来即河西一带,而《凉州词》也就是泛写这一带边塞生活的歌词,它并不是专写凉州城的,唐人的许多《凉州词》都可以说明这个,虽然凉州城是凉州的中心,是河西幕府的所在地。至于唐诗中写这一带边塞时,其区域则往往更偏东些,首先陇西与河西就时常是分而不清,这是由于古凉州原是横跨黄河的,而院西一带又是古凉州的中心,长久以来即在边塞诗中出现,形成一种传统的概念。如王维的《陇西行》写陇西而远到了凉州的酒泉郡,而耿的《凉州词》歌凉州实际上是描写了陇西一带,然则唐代地理分区上虽划为陇右、河西两道,而陇西与凉州在人们传统的心目中则是近似的,陇西在河东,凉州在河西,诗人笔下的凉州因此并不是远离黄河的,薛逢的《凉州词》所以说“黄河九曲今归汉,塞外纵横战血流”。凉州与九曲黄河是同其命运的,又岂止是某处沾上点边而已。至于当时的某些城堡,则可能不复存在。王之涣的诗大约是写在初入凉州境时,不禁会想象着整个凉州,因而提到了玉门关,这仍是一个凉州的泛写。从诗中“一片孤城”的形容看来,城大约也不甚大,历史上不一定留下了记载,本身也不容易保存。究竟是哪一座城,这就难作具体的考证。但是《凉州词》之所以写黄河边上的风光景物以及城堡,则是无可怀疑的。
(摘编自林庚《唐诗综论•说凉州》)
【小题1】下列关于“凉州”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凉州在古代原本指的是一个包括凉州城在内的广泛的地区,最早的凉州城并不在武威,直到三国时期凉州才移治武威。
B.两汉以来凉州指的是当时的陇右一带,当时凉州刺史治陇城,在黄河以东,由此可见凉州原来专指黄河以东的地区。
C.从《后汉书》的记载来看,汉代凉州刺史下辖多个郡,每个郡又都有多座城,凉州管辖的城总计约八十座,数量很多。
D.从《唐书》的记载来看,唐代凉州的东南部一直达到黄河边上,东北部直临北部黄河西岸,所以河西一带毗邻凉州府。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总分结构,由王之涣的《凉州词》引出问题:凉州所属是否有临近黄河的城。
B.文章引用《后汉书》《唐书》的记载,以翔实的史料说明了黄河附近有凉州辖区的城。
C.为了说明凉州与黄河之间的附属关系,作者列举了不少写凉州、黄河的唐诗作为例证。
D.文章第二、三段采用并列结构,分别从史料记载和唐人诗歌来论证凉州有临近黄河 的城。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兰州地处黄河边上,是连通陇西与河西的重镇,与凉州有密切的关系,唐代河西一带设有凉州府,那里肯定有一些大小城堡。
B.唐代凉州城是凉州的中心,是河西幕府的所在地,但唐人的许多《凉州词》并不是专写凉州城的,而是泛写河西一带边塞的。
C.虽然唐代地理分区上陇西和凉州分处河东和河西,但是它们在人们传统的心目中是近似的,诗人笔下的凉州并不是远离黄河的。
D.因为古代凉州的城堡数量太多,而且年代久远,所以现在难以具体考证出王之涣的《凉州词》里写到的“孤城”是哪一座城。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松竹梅与中国文化风骨

①松、竹、梅是中国人所喜爱的自然事物,也是中国人所推崇的一种人格精神的象征。这种人格的象征物,既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体现,也是中国文化的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

②中国自古以来便有将自然人化的传统。这个传统,既可能源于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经验,又与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学的影响有关。中国古代哲学讲天人合一,物我同一,所以自然事物就容易被人格化。中国古代文学重托物言志,以物喻人,所以用自然事物作文化和人格的象征,也就成了一种修辞手法。这种人格化的自然事物,在植物界,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已是人尽皆知的常识。

③传说苏轼被贬到黄州,有个地方官去拜访他,问他一个人在这儿是否感到寂寞,苏轼指指门外说,我这儿有“风泉两部乐,松竹三益友”,何寂寞之有。又传说爱梅成痴的林逋终生不娶,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所谓“梅妻鹤子”,都是典型的例证。

④中国人喜爱松、竹、梅,固然离不开观赏其外在形象,但更多地却是欣赏其内在品格。这种品格虽然古人对之有不同的提炼和概括,但如松的枝干如铁、岁寒后凋,竹的中空外直、宁折不弯,梅的凌霜傲雪、玉洁冰清等等,却是自魏晋以降中国人所推崇、所提倡的一种风骨。这种源于先秦儒者“浩然之气”的风骨,在中国古代曾用来评品人物、鉴赏书画,后来又用于论文,成了一个重要的文学理论范畴,对推动历代诗文革新,起了重要的作用。

⑤由松、竹、梅这些自然事物所体现的风骨,在中国文化传统中之所以显得如此重要,首先是出于中国人遵循天道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是也。故古人主张养“浩然之气”,培植一种强旺的内在精神,以应对人生的各种艰难困苦,成就人生的各种事业,这是中国文化讲风骨的精神源头。

⑥与古代不同,现代中国人所讲的风骨,一方面固然有古代文化的精神传承,另一方面,也有现代文明的影响和现代精神的浸润。这种现代意义上的风骨,往往与人的主体性有关,就个体而言,多表现为个体的人格或个性,就群体而言,则多为一个民族的主体性,即通常所说的民族性格或民族精神。

⑦今人欣赏、赞颂松、竹、梅,固然也重风骨,但却赋予了新的理解和阐释,且大多与革命者和革命精神有关,如陈毅的诗“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陶铸的散文《松树的风格》,再如歌曲《红梅赞》,现代京剧唱段《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等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名篇名曲。传统文化的表达意象,需要给予新的阐释,才能对今天的社会人群发挥更大的现实作用,也才能使这种意象所表达的文化精神,得到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松竹梅作为一种被中国人所推崇的人格精神象征,它既能体现中国的文化精神,也能表达中国文化。
B.“物我同一”的中国哲学思想和以物喻人的中国古代文学的修辞手法决定了中国自古以来便有将自然人化这一传统。
C.欣赏松的岁寒后凋、竹的宁折不弯、梅的玉洁冰清等内在品格,有利于中国古人养成一股“浩然之气”。
D.从现代意义角度看,松、竹、梅所体现的风骨多表现为个体的人格或个性,也能多表现为民族性格或民族精神。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引用林逋的典故,是为了论证“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将自然人格化的传统”。
B.中国古代曾用松、竹、梅所具有的内在风骨品评人物、鉴赏书画,后来这种风骨又用于论文,成了一个重要的文学理论范畴。
C.文章用陈毅的诗、陶铸的散文、歌曲《红梅赞》等例子,论证了“松、竹、梅被赋予了现代新意义”这一观点。
D.文章主体部分采用并列结构,论证了松、竹、梅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具体表现。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喜爱松、竹、梅,本不在于对其外在形象的观赏,而是在于对其内在品格的欣赏。
B.古人概括提炼的松、竹、梅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所传达的人生态度是一脉相承的。
C.个体的人格和群体的民族性格决定了现代意义上的风骨所具有的古代文化的传承性和现代文明的创新性。
D.为使传统意象所表达的文化精神在今天得到创造性的转化和创新性的发展,有必要对意象进行新的革命精神的阐释。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题。
①千百年来,“偏见”一词一直是带贬义的。在人们心目中,偏见就意味着错误,是思想认识的大敌,因此,人人都不应当有偏见。偏见是如此不受欢迎,以至于各个领域的思想家无不以扫除偏见为己任,以便达到无偏见的认识。在人们心中存在着一种根深蒂固 的观念:偏见是应当消除而且是可以消除的。
②进入现代社会,随着社会交往的扩大和各种相关理论特别是哲学真理观的发展,传统的偏见观开始动摇,人们日益意识到偏见是普遍存在的。美国科学史家萨顿经过一番考察后指出:“即使是掌握最伟大真理的英雄,也不能完全摆脱偏见的束缚。”美国哲学家桑塔亚那则提出:人的见解是受利益驱动的,而利益上的差异必然要导致偏见的产生,因此,“理智是充满偏见的”。对传统偏见观抨击得最激烈的,当推德国著名哲学家伽达默尔。在伽达默尔看来,偏见不同于错误,“偏见”不应当是贬义词,然而历史上人们总是对偏见口诛笔伐使偏见蒙受了千百年的不白之冤。伽达莫尔明确提出:现在该是为偏见平反昭雪的时候了。
③现代思想家十分注重对偏见根源的探讨。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理解是有条件的,人对事物的理解要受“理解的前结构”的制约,如社会文化背景、传统观念、 风俗习惯和他所从属的民族心理结构等等,这些因素在理解活动中起着先入为主的作用。 从这个角度来说,偏见的产生是在所难免的。
④伽达默尔认为,偏见是人的历史存在状态,是一切理解得以进行的先决条件;偏见 是人的视界,真正的理解过程是视界融合的过程,即解释者的偏见与被解释者的内容相融合并产生意义的过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伽达默尔将偏见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合理的偏见”,另一类是“盲目的偏见”。合理的偏见是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它是由历史传统造成的,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传统中,传统是我们无法超趣的东西,而接受了传统也就意 味着看问题有了自身的视角,意味着看问题的偏见性,因此合理的偏见是无法避免也不应该避免的。而盲目的偏见则是由于认识上的主观性错误,如盲目崇拜权威,轻率下结论等原因造成的,这种偏见是应当克服而且是可以克服的。
⑤许多思想家都十分强调语言在偏见形成中的作用。因为语言是我们每个人都不得不接受的东西,而语言又带有民族性。语言中的一些成语本身就是浓缩的价值判断,例如我们汉语中所说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等,都体现了民族的价值取向,接受了这些东西,自己的思想也就有了偏见。
⑥现代人的偏见观与真理观的演变是一致的。现代真理观是建立在对传统的绝对真理观进行冲击的基础上的。以前人们总以为,有些理论,特别是有些自然科学理论是可以绝对正确即无条件正确的。在不少人心目中,数学就是这种绝对正确的理论,然而这种绝对化的观念在许多哲学家的冲击下一步步瓦解了。许多科学界人士,他们也不得不承认:任何科学碴论都无法达到绝对的全面性,也就是说,任何科学理论也都是带有片面性或偏见性的。正如西方著名科学社会学家李克特指出的那样:“作为科学的参与者,科学家们在描述科学时会有偏见,其方式就如同其他人在描述他们参与其中的现象时通常会有偏见一 样。”
⑦总之,在偏见问题上,现代思想家要求人们树立新观念。实释上,这种偏见观也是现代社会的一物。现代社会是多元化的社会,社会的多元化必然要产生思想的多元化和对权威的反抗,而对权威思想的反叛使人们对所谓绝对的全面性不再抱有幻想,这就必然导致将偏见普遍化、合法化的现代偏見观。
【小题1】第②段引述了三个人的观点,请分析它们有什么不同。
【小题2】“语言中的一些语本身就是浓缩的价值判断”,请再举一例,并略作说明。
【小题3】下列判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第②段引用名人的观点为“偏见”正名。
B.第③段揭示“偏见”产生的根源。
C.第④段说明“偏见”的两种类型。
D.第⑤段强调语言在“偏见”形成中的作用。
【小题4】简述本文的文体特征。
【小题5】读罢此文,谈谈你对“偏见”的感悟。
【小题6】如果替选文取一题目,最合适的一项是( )
A.论偏见B.现代人的偏见观C.浅谈偏见D.偏见之我见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号称“史上最拥挤春节档”,却成了各家片方史上最焦虑春节档。大年初二(2月6日),电影才刚刚上映一天,春节档的所有影片就齐齐在网上出了资源。不是枪版,而是高清版。有人在朋友圈和微博上以“一元一部三元打包”的价格叫卖。今年的泄露是全方位的,所有的春节档影片都流出了高清版,这让片方措手不及。因为影片像从原文件拷贝出来,这样的集体泄露显得可疑,有业内人士将其称为“中国电影史上最大泄露事故”。

各家片方基本都在“焦头烂额”中度过,专业的检测机构在春节期间尚在放假,目前也只能依靠反盗版的第三方公司24小时监控删稿。但已经流向网络的影片资源,尤其是网盘链接层出不穷,有片方已经表示删到“没脾气”。

到大年初五(2月9日),全天的观影人次已经下降到1905万人次,比去年同日下降了将近100万人。2月10日,国家版权局发布声明,表示将严厉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保护优秀国产电影,对严重的侵权盗版分子,将移交公安部门采取刑事手段予以严厉打击。

《流浪地球》《飞驰人生》等片方都表示,目前主要精力还在删链接这一块,后续的追责要等到春节过后。

今年2月2日,国家版权局发布了《2019年度第一批重点作品版权保护预警名单》,该名单包含大年初一上映的《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新喜剧之王》《小猪佩奇过大年》等8部贺岁片。要求各地版权行政执法监管部门应当对本地区主要网络服务商发出版权预警提示,加大版权监测监管力度。对于未经授权通过信息网络非法传播版权保护预警重点作品的,应当依法从严从快予以查处。

(摘编自澎湃新闻2019-02-10)

材料二:

根据国家电影局的初步统计,今年春节假期,电影票房达到58亿元,已超去年同期。尽管春节档电影的票房表现不俗,但对于电影制作方来说,猖獗的盗版,仍然给他们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根据对盗版链接的监测,这些小网站多为三无未备案网站,并且70%的网络服务器设在境外,这也给执法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

中国版权协会版权监测中心副主任吴冠勇说:“因为服务器设在海外,短时间内很难直接禁止,但是通过微信第一时间将侵权链接屏蔽,可以大大降低盗版的扩散。”

国家版权局版权执法处处长赵杰说:“下一步国家版权局将会同国家电影局及公安部、工信部等相关部门,深挖盗版源头,特别要加大对影院偷拍盗录的打击力度。”

(摘编自央视网2019-02-18)

材料三:

其实,影视遭遇网络盗版不是今年的特有现象。2016年2月,中国电影著作权协会影视监测管理中心发布春节档电影反盗版联合公告,发现《美人鱼》《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澳门风云3》侵权盗版链。2018年春节档《红海行动》等影片流出高清资源。

虽然有关方在打击盗版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院线电影还是难以摆脱盗版的困扰。对此,华东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教授丛立先分析认为:“当前网络技术的飞速迭代和更新,客观上为盗版提供了极大的技术服务便利,而良性合理的电影版杈社会综合保护机制尚未形成。同时,网络用户的版权保护意识和行动也有不足,相当一部分网民没有从根本上形成尊重保护电影版权的社会消费习惯。”

北京韬安律师事务所法律顾问许燕表示,在电影版权保护方面,现行立法尚不完善,司法和行政打击力度不够,公众版权保护意识的淡薄及内容付费习惯的缺失,使得盗版产业链拥有广大的下游受众基础,也加速了盗版资源的传播。目前还存在着侵权判定标准滞后、著作权侵权损害赔偿计算缺乏可操作性与法定赔偿标准明显偏低、权利人举证难等问题。

(摘编自正义网2019-02-22)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被称为“中国电影史上最大泄露事故”的今年春节档电影集体泄露事件,是电影业内人士所为,让片方措手不及。
B.春节档电影资源泄露是造成今年春节档电影观影人次不断下降的唯一原因。猖獗的盗版,给电影制作方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C.电影遭遇网络盗版是今年才开始出现的现象,今年大年初二,电影才刚刚上映一天,春节档的所有影片就在网上出了高清资源。
D.在查处春节档电影资源泄露问题上,发送盗版链接的小网站大多是三无未备案网站,并且七成的网络服务器设在境外,这给执法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版权局发布的《2019年度第一批重点作品版权保护预警名单》包含了8部贺岁片,表明国家对优秀国产电影的重视。
B.今年春节期间,专业的检测机构尚在放假,片方只能依靠反盗版的第三方公司24小时监控删稿,后续的追责要等到春节过后。
C.虽然很多盗窃电影版权的服务器设在海外,短时间内很难直接禁止,但是通过微信第一时间将侵权链接屏蔽,可以让院线电影摆脱盗版的困扰。
D.网络技术的飞速迭代和更新,客观上为盗版提供了极大的技术服务便利。
【小题3】结合三则材料概括并分析如何有效防止影视资源被盗版。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据CNN旗下财经网站报道,特朗普政府周四宣布,将对每年从中国进口的价值500亿美元的商品征收关税,并限制中国对美国科技产业投资,引发人们对于中美之间爆发贸易战的担忧,美国股市暴跌。
对于美国一些大型公司来说,与中国的贸易战是一个非常糟糕的消息。如果中国采取报复措施,苹果、波音、英特尔和其他跨国公司的日子将会变得很难过。
星巴克也在中国市场投下了巨大赌注,并且正在收获成果。该咖啡巨头现在有大约14%的销售额来自中国市场,其中国业务的增长速度超过了美国和其他发达市场。
——摘自《财经网》
材料二:
2018年3月23日,中国商务部公布了自美国进口的7类、128税项产品(主要是农产品)拟加征关税的清单并征求公众意见,这是针对之前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232措施”的终止减让的回应,按照2017年统计,涉及金额30亿美金,与之前美国终止减让涉及的金额相对对等,产品结构也都是偏上游端。对于本周四特朗普签署的针对中国进口约500亿美元商品大规模加征关税的行动,中国政府将如何反制,目前并没有公布。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政府在处理中美双边贸易摩擦方面表现出了相对理性和沉稳。
——潘向东《首席经济学家论坛》
注释:232措施,是指基于美国商务部根据《贸易法》第232条款调查的结果,2018年3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发了公告,对美国进口的钢铁、铝产品中止减让关税,并加征10-25%的关税。专家认为该措施主要是针对中国的。
材料三:

材料四:
从中美的贸易结构看,中国主要对美出口电机电气音像设备(包括家电、电子)、纺织服装、家具灯具、玩具鞋帽等,中国从美国进口的主要为中间产品和零部件,以大豆、飞机、汽车、集成电路和塑料制品为主。
美国贸易保护虽然会对其国内部分行业形成利好,但将损害多数行业及消费者的利益。若美国对中国制造进一步提高关税实际上将等同于向消费者征税,势必增加美国民众的生活成本,推升美国通胀,制约美国消费。
——摘自《网易 财经频道》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美国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500亿美元的关税,引发了中美之间的贸易战。
B.作为美国经济的风向标,美国股市暴跌预示着正在开展的中美贸易战将超过以往。
C.从材料三可以看出美国从中国进口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汽车等,说明中国技术已超越美国。
D.美国对进口的产品提高关税,抬高了产品的销售价格,等同于向美国的消费者征税。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根据材料二,美国总统特朗普签发了对美国进口的钢铁、铝产品中止减让关税并加征10-25%的关税的公告,专家认为此举专门针对中国。
B.星巴克看好中国市场,进行了市场投资,且业务量增长速度超过其他地区市场,如果中美贸易战爆发,其业务量势必会受到影响。
C.美国此前宣布实施对从中国进口的232措施的终止减让,中国商务部公布拟对自美国进口的128税项产拟加征关税,并征求公众意见。
D.特朗普政府针对中国进口约500亿美元商品大规模加征关税的行动,引起了中国政府的强烈不满,并立即实施了金额对等的反制措施 。
E. 从中美的贸易结构看,中国主要从美进口大豆、飞机、汽车、电机电气音像设备等,美国从中国进口的主要为中间产品,包括农产品、纺织服装、高铁装备等。
【小题3】根据上述材料,请简要分析如果中美展开贸易战,会给中美两国经济和生活带来哪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