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如图表示把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细胞中无叶绿体)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后,用黑圆纸片将C处两面遮盖,移入光下几小时,再经酒精脱色后滴加碘液。请分析回答问题:
(1)经酒精脱色后,叶片B处变成了什么颜色?
。
(2)滴加碘液后只有B处变蓝,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是
,叶片A处不变蓝的原因是
。
(3)B、C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
,得出的结论是
。
(4)整个实验只选用了一片叶子,其优点是
,不足是
。(填序号)
①样本多 ②样本少 ③变量多 ④变量少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None 更新时间:2017-02-19 05:58:0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为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某同学选择一种盆栽的斑叶植物作为实验材料,该植物叶片的绿色部分和非绿色部分界线清晰。他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
(1)在透明塑料袋中放置固体氢氧化钠的用途是______。
(2)请你设计一个简单方案,以排除叶片中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______。
(3)将实验装置放到阳光下4小时后,同时摘下叶片A、B,利用酒精进行脱色处理,然后滴加______,观察实验结果。
同类题2
科学家希尔为了探究光合作用在哪里进行,曾经设计如图实验。把刚采摘的且生长旺盛的树叶捣碎,采用某种方法获得含有叶绿体的滤液,分成三等份。把其中两份直接放入A、B培养皿,第三份除去叶绿体后放入C培养皿。将三个培养皿置于同一地点,A、C培养皿接受光照,B培养皿遮光处理。一段时间后,观察到A培养皿中产生气泡,其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B、C培养皿中未产生气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判断下列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培养皿A中气泡内的气体是氧气
B.通过比较A、B培养皿中的现象,可知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C.通过比较A、C培养皿中的现象,可知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
D.培养皿B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缺乏二氧化碳
同类题3
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氧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呼吸作用→氧气→光合作用→氧气
B.植物→光合作用→氧气→呼吸作用→二氧化碳
C.植物→呼吸作用→氧气→光合作用→二氧化碳
D.植物→光合作用→氧气→呼吸作用→水
同类题4
如图所示曲线是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得的光合作用效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曲线。曲线所给出的正确信息是( )
A.当温度一定时,光合效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B.当光照强度一定时,光合效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C.在光照强度大于Q时,温度是限制光合效率的主要非生物因素
D.当光照强度小于P时,温度是限制光合效率的主要非生物因素
同类题5
下列是“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各个步骤及操作过程示意图,正确的实验顺序是( )
①从植物体上选取一片叶片,用不透光纸从上下两面遮盖起叶片的一部分;②把经过叶片遮光处理的实验装置放在光下照射2﹣3小时;③把盆栽的天竺葵放于黑暗处一昼夜;④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⑤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⑥摘取一片部分遮光的叶片,除去不透光纸;⑦叶片遮光部分不变蓝色,未遮光部分变蓝.
A.③①②⑥⑤④⑦
B.④③②⑤①⑥⑦
C.②③④⑤①⑥⑦
D.②④③⑤⑥①⑦
相关知识点
生物的新陈代谢
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
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条件和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