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同学探究唾液的催化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实验设计和部分记录如下表所示,请回答问题:
编号
| 加入物质
| 处理方法
| 检验方法
| 现象
|
1
| 2毫升唾液、淀粉溶液
| 37℃,10min
| 碘液
|
|
2
| 2毫升清水、淀粉溶液
| 37℃,10min
| 碘液
| 变蓝色
|
3
| 淀粉溶液
| 0℃,10min
| 碘液
|
|
4
| 2毫升唾液、淀粉溶液
| 37℃,10min
| 碘液
| 变蓝色
|
5
| 2毫升唾液、馒头碎屑
| 37℃,10min
| 碘液
| 不变蓝
|
6
| 2毫升唾液、馒头块
| 37℃,10min
| 碘液
| 部分变蓝
|
(1)若1号试管和3号试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那么3号试管的设计需要做怎么样的调整?_____;根据调整后的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
(2)小明认为仅分析1号试管的实验结果,不能得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成葡萄糖”的结论。请你写出两个理由:_____、_____。
(3)4号试管出现蓝色,可能的原因是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