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也许有人不知道,大家深恶痛绝的地沟油其实是生物柴油的上好原料,在欧洲许多国家,用菜籽等油料作物和回收的食用残油提炼生物柴油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技术。
生物柴油的概念是1895年由德国工程师、柴油的发明者鲁道夫•迪索提出的。生物柴油是指利用各类动植油脂为原料,与甲醇或乙醇等醇类物质经过交脂化反应改性,使其最终变成可供内燃机使用的一种燃料。
20世纪70年代全球陷入能源危机以后,生物柴油成为了热门课题。与普通柴油相比,生物柴油含硫量低,含氧量高,点火性能好,燃烧时排烟少,一氧化碳的排放与柴油相比减少约10%,可以减排50%的尾气。此外,生物柴油不含导致环境污染的芳香族烷烃,废气对人体的损害低于柴油。检测表明,与普通柴油相比,使用生物柴油可减少90%的空气毒性。“地沟油”回收后,除了用提取物制造肥皂外,最普遍的处理方法就是提炼生物柴油。地沟油生产的生物燃料不但能够用于汽车,甚至能够用于飞机。今年6月,荷兰皇家航空成为全球第一家用地沟油提炼的航空煤油做燃料的航空公司。
像我们平时炒菜的油,一般是脂肪酸甘油酯,若跟甲醇反应,就能变成脂肪酸甲酯,它有很好的燃烧性,能当柴油烧。据统计,现有生产物柴油的方法达20多种,生产技术相对简单。在国内,也有科技创新企业在研发用食用残油提炼生物柴油。地沟油杂质虽多,但主要成分还是油,油脂与甲醇或乙醇混合,使用氢氧化钠(占油脂重要的1%)或甲醇钠作触媒,在酸性或者碱性催化剂和高温(230℃—250℃)下发生酯交换反应,生成相应的脂肪酸甲酯或乙酯,经分离、洗涤、干燥即得生物柴油。
以地沟油做原料的生物柴油色泽透明澄净,略带芳香气味。地沟油提炼生物柴油的转化率由最初70%到80%,提高到目前的98%,产出比高得惊人。市场售价也低于化石柴油。而且,作为可再生能源,与石油储量不同,通过农业和生物科学家的努力,生物柴油可供应量不会枯竭。
然而,目前用地沟油提炼生物柴油,综合利用成本还太高,导致合法渠道的地沟油回收无法与地沟油重上餐桌这条“黑心链”竞争,给“地沟油上餐桌”留下可乘之机,管理地沟油,各国各有招数。德国的每一桶泔水都有张“身份证”,从产出、回收到利用都严格记录在案。意大利政府规定家庭餐厨废油要集中倒进住宅区或是公共场所的专门容器里,由专业公司定期收集,用于提炼生物柴油。此外,意大利会定期在学校推广展示废油转化为生物柴油的过程,培养青少年收集,利用废油的意识。加拿大政府制定了生物燃料法规,为餐馆和家庭提供上门回收废油服务。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示,使这些废油真正用得其所,变废为宝。
【小题1】下列关于“生物柴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由于不含可导致环境污染的芳香族烷烃,因此生物柴油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B.生物柴油含硫量低,含氧量高,点火性能好,色泽透明澄净,略带芳香气味。
C.菜籽等油料作物、各类动植物油脂和食用残油都可作为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
D.与普通柴油相比,生物柴油的优势明显,不仅用途广泛,存储量也比石油大。
【小题2】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由于生物柴油具有产出比高,售价低,燃烧时排烟少,废气对人体的损害低等特点,地沟油的最佳处理方法就是提炼生物柴油。
B.只要满足有触煤,催化剂和高温三个条件,油脂与甲醇或乙醇混合后就可以发生酯交换反应,生成相应的脂肪酸甲酯或乙酯。
C.在欧洲许多国家,提炼生物柴油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国内虽然也有企业在研发用食用残油提炼生物柴油,但技术比较落后。
D.管理地沟油各国措施不同,德国严格记录在案,加拿大制定法规。意大利加强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这些都能使地沟油用得其所。
【小题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世纪70年代以后,生物柴油作为能够解决全球能源危机的可再生能源之一,成为研究的热门课题。
B.综合利用成本太高是制约用地沟油提炼生物柴油的重要因素,因此降低综合成本是加快其应用的关键。
C.当前生产生物柴油的方法很多,生产技术相对简单,由此看来要把地沟油转换成生物柴油是相对容易的。
D.地沟油制成生物柴油能造福人类,上餐桌就会危害人的健康,是“害”是“利”取决于人对它的利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05-17 09:08:0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符瑞,或称之为“祥瑞”“瑞应”“嘉祥”等,是古代帝王承天受命、施政有德的征验与吉兆。符瑞文化产生于殷周之际,殷周之际新天道观念的形成是其产生的关键因素,图腾崇拜、征兆信仰、史官文化等因素是其产生的重要原因。符瑞文化产生后,经历了先秦滥觞、秦汉繁荣、魏晋嬗变、六朝整合、唐宋复兴和元明清衰落几个主要阶段,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宗教、礼制、文学等众多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符瑞文化与政治。符瑞文化是一种政治文化,政治功能是其基本功能。首先,符瑞文化具有政治建构功能。符瑞文化为王权政治的合法性提供了强有力的天命依据。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符瑞实际上起着昭示天命、彰显德行的重要作用。其次,符瑞文化具有政治评价功能。符瑞不仅是王者承天受命的天意灵征,更是王者圣德充溢的天意嘉奖。最后,符瑞文化具有政治调节功能。符瑞显现促使统治阶层调整统治策略:或改元以应天瑞,如汉武帝因获白麟、得宝鼎改元元狩、宝鼎;或立祠设祭,以合瑞应,如秦献公因栎阳雨金以为得金瑞,而祀白帝;或赏赐功臣、大赦天下以收揽人心,如汉宣帝时,每有符瑞显现,就遍赐群臣、大赦天下。这些举措缓和了阶级矛盾,增强了统治阶级的凝聚力,形成了统治阶级内部别具特色的自我调节、自我修复和自我完善的运行机制。
符瑞文化与宗教。符瑞文化是中国古代宗教文化的一部分,对强化君权天授的政治观念、弘扬神道设教的伦理思想,既具有巨大的道德作用,也具有劝善惩恶的宗教功能。尤其是随着谶纬神学的盛行,符瑞文化中德行因素得到凸显和泛化,不仅是统治者的为政之德,社会生活各个层面的道德伦理规范也都与符瑞相关涉。
符瑞文化与礼制。礼作为“天地之序”,在古代政治与社会生活中,是必须躬身践行的行为规范与道德准则。而符瑞是天降吉兆,是天人感应的体现。天降瑞兆,人君必须恭领天命,践行一定的礼仪规范来作为答谢。因此,“符瑞昭晢,宜答天神,以光上帝”,是历代统治者倡导王权天授及符瑞思想的基本逻辑。出于这种目的,每当有奇异兆征显现并被判定为符瑞时,各种形式不一、规模有别的祭祀礼仪便随之举行。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既定的礼仪制度。
符瑞文化与文学。符瑞文化有助于文学创作,是不争的事实。在符瑞文化流行的时代,文学创作“用瑞”是极其普遍的现象。“用瑞”是指在文学创作过程中援引符瑞或直接以符瑞为述写对象。“用瑞”是文学与符瑞文化关联的重要形式。文学创作“用瑞”含有颂美时政、粉饰太平的政治目的。文学创作“用瑞”的普遍性,既表征符瑞文化在此时期的流行,又表明文学文本、颂美主题与符瑞所具备的颂美功能相契合。在文学创作过程中,一旦文学创作较多地关注政治,服务王权、歌颂帝德,符瑞文化潜在的颂扬功能便会被激起。这是符瑞文化与文学关联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方面。
(摘编自龚世学《管窥中国古代符瑞文化》)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符瑞是古代帝王承天受命、施政有德的征验和吉兆,是中国符瑞文化的源头和根基。
B.符瑞文化的产生与殷商时新天道观念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对中国古代文化影响深远。
C.中国古代的图腾崇拜、征兆信仰和史官文化等因素对符瑞文化的产生起着重要作用。
D.符瑞文化是一种政治文化,是宗教文化的一部分,与中国古代礼制、文学密切相关。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由符瑞的名称、符瑞文化的产生及产生的原因引出全文观点并展开论述。
B.文章主体部分采用并列式结构,从四个不同角度对符瑞文化的影响加以阐释。
C.第二段分别举例论证了符瑞文化具有的政治建构、政治评价、政治调节等功能。
D.第五段通过文学创作过程中的“用瑞”现象,阐释符瑞文化与文学的相互作用。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符瑞显现促使统治阶层采用多种举措调整统治策略,能有效缓和阶级矛盾,增强统治阶级的凝聚力。
B.符瑞文化有着劝善惩恶的宗教功能和巨大的道德作用,谶纬神学的盛行促使其德行因素的凸显泛化。
C.礼,在我国古代被认为是“天地之序”,是人们必须践行的行为规范与道德准则,人君也不能例外。
D.符瑞文化对文学创作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符瑞文化流行的时代文学创作表现出更为繁荣的景象。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玄学对文学的渗透
魏晋时期形成了一种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宏观世界的理论形态就是魏晋玄学。魏晋玄学的形成和老庄思想有明显的关系,东晋以后又吸取了佛学的成分,玄学由此步入新的阶段。这是一种思辨的哲学,对宇宙、人生和人的思想都进行了纯哲学的思考。它和两汉的神学目的论、谶纬宿命论相比,是一个很大的进步。魏晋玄学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经籍的方法,对于打破汉代烦琐经学的统治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两汉经学到魏晋玄学,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大转折。
魏晋玄学对文学和艺术有直接影响的是崇尚自然的一派、言不尽意的一派和得意忘言的一派。
“自然”一词不见于《论语》《孟子》,是老庄哲学特有的范畴。其所谓“自然”,不是近代所谓与人类社会相对而言的自然界,而是一种状态,即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天然而然的。玄学家郭象在《庄子注》中对老庄的自然之义有进一步的发展。老庄认为有一个先天地万物而生的道,郭象则认为连这样一个道也不存在。“真”,也不见于《论语》和《孟子》,是道家特有的哲学范畴。老子把“真”视为道的精髓、修身的极致。《庄子》对“真”有一个界定:“真者,精诚之致也。”这就是说:“真”是一种至淳至诚的精神境界,这境界是受之于天的,性分之内的,自然而然的。圣人不过是谨慎地守住这个精神境界,不受外物的干扰而已。不受礼教约束的、没有世俗伪饰的、保持其天性的人,就是“真人”。这样看来,“真”和“自然”有相通地方。它们不仅属于抽象理念的范畴,又属于道德的范畴。玄学崇尚自然的思想,其影响所及就是进一步确立了以“自然”与“真”为上的审美理想。“自然”和“真”在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中虽然还未占据主导地位,但是体现着这种美的陶渊明的出现,却对此后整个中国文学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后人极力推崇陶渊明,并把他的“自然”和“真”视为文学的极致,证明了玄学对文学产生的积极影响。
言意之辩讨论的内容是言辞和意旨之间的关系。以荀粲为代表的言不尽意论,认为言可以达意但不能尽意。王弼为代表的得意忘言论认为象的功用是存意,言的功用是明象。言不尽意论和得意忘言论对文学创作和文学鉴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中国诗歌的艺术精髓说到底就在于言有尽而意无穷,而这正是受了魏晋玄学的启发而得到的。
(选自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魏晋南北朝文学》,有删改)
【小题1】下列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自然”和“真”虽然在魏晋玄学中没有占主导地位,但对后来的中国文学仍有着深远的影响。
B.崇尚自然是玄学的重要思想。从后人崇尚陶渊明能看出玄学对文学的产生起到的重要作用。
C.“言”指作品的语言,“意”指作品的思想,“象”指作品描写的内容,三者关系紧密。
D.魏晋玄学的产生是中国思想史的大转折,打破了汉代烦琐经学统治社会的地位。
【小题2】(小题2)下对“自然”和“真”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玄学的“自然”是老庄“自然”的发挥和延伸,比如郭象认为老庄哲学中的“道”也不存在。
B.哲学中的“自然”不是指近代遭破坏的自然界,而是指古代非人为的、天然的自然界。
C.庄子认为“真”是至淳至诚的,是一种精神境界;老子认为“真”是“道”的精髓所在,是修身的最高境界。
D.“真”是道家特有的哲学范畴,而“真人”是保持天性、没有世俗伪饰、不受礼教约束的人。
【小题3】(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学创作最好方法是“言”、“意”结合,能够引导读者体会“意”之外的语言内容和情趣。
B.“真”和“自然”可以相互代替,因为他们同属于抽象理念的范畴,又属道德范畴。
C.玄学提倡人们过自由自在的生活,道法自然,根据自己的个性生活,不受任何的约束。
D.陶渊明最好的表现了“自然”和“真”,这是玄学渗入文学的结果,证明了玄学对文学的影响。

同类题3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人类的文明史,是靠有形文明遗存和无形文明遗存传承下来的。史前的人类文明遗存,主要见于旷野的岩画和居住的遗址。从这些最早的文明遗存中,我们看到,史前人类最早的文明活动中,彩绘文化居然是一个主要内容。根据史前彩绘文化的推断,在新石器时代就应当有研磨颜料的研磨器了。最早使用研磨器,主要用于人体彩绘(如印第安人等土著民族至今沿用)、绘制彩陶和岩壁画等。新石器时代的研磨器是取自然石头所为。现今考古发掘中能见到的最早的研磨器,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我国许多文化遗址都出土过这类用途的研磨器。汉代的桓谭在《新论》一书中称:“伏羲之制杵舂,万民以济。”伏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民间传说、典籍记栽与考古发掘互为印证。
研磨颜料的研磨器,以其特有的功能被先民传承,并发展为后世的砚台。时至今曰,砚台还在亚洲广大地区使用,成为史前创造的唯一被人类继承、沿用至今的文明工具。
研磨器的形制,取决于研磨对象即颜料的性状。史前颜料基本是赤铁矿、朱妙'、软锰矿(二氧化锰)等自然存在的矿物质,这些颜料矿一般是较软的颗粒或粉末状。除了天然矿物颜料外,植物性的木炭也可以作为黑色的颜料。
史前研磨器的共同特点,均是以自然石为底,上附圆形研石或柱形研棒。
史前研磨器的材质品类较多,有所、石、石灰石、砂石、青石、玉石等等。古人的工具也是一专多能,许多研磨器上的划痕当为磨制其他工具所为,如磨制箭镞、骨针、蚌刀等等。从研磨器的形状、大小来看,其使用功能是有区别的。形体大的应为粗加工用器,形体小的应为细加工用器,有些器形小不盈掌,或者兼有“笔舔”、“调色盘”类功能。
研磨器的历史跨度约4000年,换句话说,约4000年间,研磨器的发展变化不大。尽管夏、商、周这前三代,我国有记栽的古代文明史已开始,不属于史前时代,但是就研磨器来说,这个时期的研磨器还是基本延续史前研磨器的样式。因为这个时期使用的矿物颜料和炭墨的状况没有多大变化,那么研磨器的it型和功能也就相应地延续了这三代。
夏、商、周时期研磨器的典籍资料和物质遗存资料都较少。首先是国家各级文物机构发掘出土的此类器物很少,同时从典籍上看,资料同样稀少。民国时期中国地质事业著名的创始人之一章鸿钊在《石雅》中认为:“砚字不见于经,意三代时尚未用砚也。”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五中记载:“……夫子床前有石砚一枚,作甚古朴,云平生时物也。”说的是孔子家藏旧砚,但未见实物,所以不知其形制。清代黄钦阿《端溪砚史汇参》按曰:“上古三代之砚,仅见于此。此时未有笔墨纸,以漆贮玉石中,竹梃点之。于简版上,作蝌蚪书。”可见这一时期的研磨器在史书的记栽和存在实物中都是很珍罕的。
(选自《光明日报》2012年12月13日)
【小题1】(小题1)下列关于“研磨器”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最早使用的研磨颜料的研磨器,主要用于人体彩绘、绘制彩色陶器以及岩画、壁画等彩绘文化。
B.我国许多史前文化遗址中都出十过研磨颜料的研磨器,由此可见,这类用途的研麽器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
C.新石器时代的研磨器都是州自然石头做成的,都是以天然心为底,上面附有圆形的研石或者是柱形的研棒。
D.后世使ffl的砚台是由史前发明的研磨器发展而来的,并且是时至今日仍在亚洲广大地区使用的人类文明工異。
【小题2】(小题2)(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汉代枳谭《新论》一书有这样的记载:“伏羲之制杵舂,万民以济。”这处记载也许可印证研磨器是出现在新石器时代。
B.史前所用的颜料主耍是较柔软的颗粒或粉末状的赤铁矿、朱砂、软锰矿等天然矿物质,而黑色颜料则是植物性的木炭。
C.史前研磨器都为石质,但制作研磨器的石质材料又各冇不同。研磨器的功能不仅用于研磨颜料,也可能用于磨制工具。
D.研磨器的形状、人小与使用功能有关。大的可能用于粗加工,小的可能用于细加工,更小的或可兼作“笔舔”和“调色盘”。
【小题3】(小题3)(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文明史的传承,椹的是有形文明遗存和无形文明遗存。作为史前人类文明遗存的岩画和居往遗址应是有形文明遗存。
B.复、商、周三代使用的彩绘颜料的状况没有多人变化,闪此这一时期的研磨器还是基本延续史前研磨器的造型和功能。
C.中国地质事业著名的创始人之一的章鸿钊在《石雅》中说“砚字不见于经”,由此可见复、商、周三代还没有使用砚台。
D.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记载孔子家藏冇旧砚,但由于那个时期没有笔墨纸,因此这个砚可能不是用来研磨墨的工具。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艺术的审美特征与审美心理
①审美性是艺术的一个特征。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艺术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类的审美需要。艺术美不同于自然美,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是人所创造的,凝聚着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然而,我们又必须注意到,并不是人类一切劳动和智慧的创造物都可以称之为艺术品,只有那些能够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和快感,也就是具有审美价值或审美性的人类创造物,才能称之为艺术品。
②按照艺术的种类来分,艺术的审美特征对不同的艺术种类有不同的表现,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情艺术、语言艺术以及综合艺术等。
③实用艺术是人类文化史上最古老的艺术种类之一。显然,实用艺术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首先,任何实用艺术都应当具有实用性,例如建筑应当使人们在居住时感到舒适和方便,实用的工艺品应当使人们在使用时感到称心如意。实用艺术的另一个审美特征,就是特别注重表现性与形式美。就拿建筑艺术来讲,自从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现了“黄金分割”的比例后,历代的建筑师一直把它奉为重要的形式美法则来遵循。最后,实用艺术的审美特征具有民族性与时代性。例如日本的双轨制,既保持了自己民族的特点,又与时代相接轨。
④造型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的艺术。造型艺术包括绘画、雕塑、摄影、书法等。首先,造型艺术作为一门空间和视觉艺术,它的审美特征体现在造型性和直观性。但是造型艺术并不是只限于表面,它要求以形写神,体现出艺术家的精神情感。其次,绘画、雕塑、摄影和书法等在画面上都是静止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它们也将这种瞬间的画面固定了下来,成为动和静最好的交叉点。
⑤任何艺术样式都必然要表现情感,而所谓表情艺术,主要是指音乐、舞蹈这两门表现性和表演性艺术。远古时代原始人的狩猎活动和巫术活动中,就已经有了舞蹈与音乐。同时,这两门艺术也是具有高度科学性和技艺性的艺术种类。人们或者唱歌,或者练习乐器,这都体现了表情艺术最基本的美学特征,即抒情性和表现性。它往往直接表现人的内心情感,而间接地反映社会生活。
⑥最后,要提到的是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所谓语言艺术,就是人们常说的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各种体裁。文学以语言为艺术媒介,但是读者必须通过想象才能感受到艺术形象,这就说明了语言艺术具有间接性。其次,是它特有的广阔性和情感性。用语言来表现现实生活,几乎很少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最后,语言艺术独有的审美特征就是语言美。语言是这种艺术的第一要素,往往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令读者回味无穷,获得审美享受。
⑦其实贯穿在审美特征里的是人们的审美心理,这些心理与人们的艺术鉴赏能力息息相关,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它是以感知为基础的,通过联想和想象,产生情感的,这就是审美心理的几个特征。不管哪种艺术种类,归根结底是要引发人们感情上的共鸣,于是,这种审美特征和心理的学问也日益发展起来,并将引起更多的重视。
【小题1】与艺术的“审美特征、审美心理"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审美性是艺术的一个特征,凡是艺术品都能够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和快感、具有审美价值或审美性。
B.由于不同的艺术种类表现出不同的审美特征,艺术可以分为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情艺术、语言艺术以及综合艺术等。
C.审美心理贯穿在审美特征里,它与人们的艺术鉴赏能力息息相关,相互作用,相互渗透。
D.审美心理以感知为基础,通过联想和想象,产生情感,引发人们感情上的共鸣,并将引起更多的重视。
【小题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①段明确了艺术品的特征和艺术生产的目的,指出审美性是艺术的一个特征,②段则是根据艺术的审美特征对艺术进行分类。
B.③④⑤⑥段对②段进行分述,③段强调实用艺术除有实用价值外,更有审美价值。④段指出造型艺术以形写神,需形神一致。
C.⑤段从表现性和抒情性这两个审美特征论述表情艺术,指出抒情是表情艺术的生命。⑥段分述语言艺术的审美特征。
D.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前两段提出艺术的审美特征,中间四段分类论述艺术的审美特征,⑦段以审美心理照应审美特征。
【小题3】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任何艺术作品都必须是人所创造的,凝聚着人类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因而艺术美不同于自然美,它能够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和快感。
B.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审美价值,实用的工艺品也不例外,人们在使用它时感到称心如意,既实用又有美感,达到了功能和形式的统一。
C.任何艺术作品都必然要表现情感,无论是造型艺术作品,还是表情艺术、语言艺术作品,概莫能外。
D.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审美价值,但一个人心中要想产生美感,一定的艺术鉴赏能力必不可少。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大脑中的“前额叶背外侧皮层”可能是人们诚实与否的“开关”。一旦这个脑区受损,人们便倾向于因为私利而说谎。
这项研究发表在英国《自然·神经学》杂志上。论文第一作者、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朱露莎对新华社记者说:“诚实往往是有代价的。一个卖旧车的商家也许会面临这样的选择:要么将车的瑕疵向客户实话实说,由此可能会被压低卖价;要么为了牟利而说个小谎。”
为了解人类的大脑如何权衡诚实的利弊,朱露莎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助理教授徐明等人研究了两类在大脑前额叶有损伤的病人,一类是前额叶背外侧皮层有损伤,另一类是眼眶额叶皮质有损伤,还有一组大脑没有受伤的人作为对照组。这些人参与了一个叫做“信号游戏”的实验,这个游戏在进化生物学、博弈论以及实验经济学中被广泛使用。
实验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实验中,参与者面临两个选项:要么自己获利更多,要么他人获利更多。毫无意外,大部分参与者选择自己获利更多的选项。第二部分实验中,参与者面临同样两个选项,但他们不能直接做出选择,而是需要向另一位参与者发送一条信息,告之哪个选项回报更多,说服其作出选择。如果说真话,发信人将获利较少;如果说假话,发信人将获利较多。
研究表明,大脑没有受伤的人往往更愿意说真话。而前额叶背外侧皮层受损的人行为模式有所不同,一旦诚实与私利相矛盾,他们更多做出不诚实的抉择。朱露莎说:“这一结果说明前额叶背外侧皮层这一负责认知控制的重要脑区,也许是诚实行为的‘开关’。”研究也发现,眼眶额叶皮质与诚实行为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朱露莎说,现代认知心理学家和道德哲学家们一直在认知控制机制的框架下讨论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两个假说。“我们知道,前额叶背外侧皮层是实施认知控制的最重要脑区之一,一旦这一脑区受损,我们可能就不能进行认知控制,只剩下本能反应。如果人性本善假设成立,失去认知控制后,我们只剩下本能的道德;反之,人性本恶理论下,失去认知控制后,我们只剩下本能的自私。有趣的是我们的结果支持了第二个猜想。”
目前,业界已经有较成熟的技术可在一段时间内激活或者关闭人类大脑的前额叶背外侧皮层,如经颅磁刺激和经颅直流电刺激等。因此,也许在不远的将,科学家可以利用这些技术操控大脑前额叶背外侧皮层。朱露莎说:“我们的研究描绘了一个有如科幻小说的未:人为地开启或者关闭诚实的‘开关’,让人们在一段时间内只讲真话或者只讲假话。”
(选自《科技日报》)
【小题1】下列关于前额叶背外侧皮层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前额叶背外侧皮层或许控制着人的诚实,这一脑区一旦受损,人们便倾向于为私利说谎话。
B.前额叶背外侧皮层是实施认知控制的最重要脑区之一,这一脑区受损,我们可能就不能进行认知控制,只剩下本能的道德反应。
C.前额叶背外侧皮层受损的人,往往在自身私利上不会吃亏,他会根据自己的利益作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
D.前额叶背外侧皮层受损的人行为模式与大脑没有受伤的人有所不同,当诚实与私利相矛盾,前者更多做出不诚实的抉择。
【小题2】下列关于朱露莎等人的研究的途径或意义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朱露莎等人的研究,支持了孟子的“性善说”,否定了荀子的“性恶说”,从理论上解决了长期争论不休的人性本问题。
B.朱露莎等人的研究,是运用医学界较成熟的经颅磁刺激和经颅直流电刺激等技术激活或关闭大脑前额叶背外侧皮层而进行实验研究的。
C.朱露莎等人的研究,告诉我们:人说假话,其实是一个身体疾病的问题,并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说的道德品质的问题。
D.朱露莎等人的研究,给我们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未:科学家能人为地操控大脑前额叶背外侧皮层,在一时间段里,让人说真话或假话。
【小题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朱露莎等人的“信号游戏”实验是选择大脑前额叶有损伤的病人作为受试对象,将其测试结果,与一组大脑正常的人的测试结果进行对照研究。
B.朱露莎等人的研究结果表明,负责认知控制的重要脑区前额叶背外侧皮层可能控制着人的诚实行为,而眼眶额叶皮质与诚实行为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C.朱露莎等人的研究,为“测谎仪”提供了理论支持;在未,还可能为警察审问犯罪嫌疑人让其说真话提供技术支持。
D.现代认知心理学家、道德哲学家与朱露莎等人一样,都是从人的认知控制机制研究人性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