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酶的催化作用要受到温度、酸碱度(pH)的影响。小柯同学联系所学知识,又提出了一个假设:酶的催化作用可能会受到重金属离子的影响,并进行了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重金属指密度大于5克/厘米3的金属。
②金属钠的密度为0.97克/厘米3,铜的密度为8.9克/厘米3
③重金属离子会使蛋白质变性。
(设计实验)取试管4支,编号,按下表分别加入试剂,摇匀,迅速置于37℃的水浴中,10分钟后取出,冷却后分别加入碘液3滴,观察其颜色变化。
编号
0.25%淀粉溶液(mL)
蒸馏水(mL)
1%NaCl溶液(mL)
1%CuSO4溶液(mL)
唾液溶液(mL)
加入碘液3滴后现象
1
3
2



变蓝色
2
3
1


1
不变蓝
3
3

1

1
不变蓝
4
3


1
1
变蓝色
 
(实验结论)酶的催化作用会受到重金属离子的影响。
根据小柯同学的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小柯同学提出假设的依据是:_____。
(2)在看了小柯的设计及实验后,小温同学提出应该将实验中的1%CuSO4溶液更换成1%CuCl2溶液才更有说服力。如果你也同小柯一起探究,你还可以建议小柯作怎样的更换?_____。
(3)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重金属污染越来越严重,重金属中毒事件也越来越常见,若有人误食被电镀厂废水(含铬、镍、镉等重金属离子)污染的食物而引起急性中毒,为解毒,下列四种供选物质中你不应该选择的是_____。
①生蛋清    ②鲜豆浆    ③鲜牛奶    ④蔗糖水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None 更新时间:2019-12-15 06:42:4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某中学开展科学课外活动,探究“小麦种子在萌发开始的5天中淀粉酶的活性变化”。具体设计如下,请你对有关步骤进行补充并预测和分析结果。
材料用具:小麦种子若干、研钵、石英砂、漏斗、纱布、试管若干、清水、蒸馏水、1%淀粉液、碘液;   
(1)实验步骤:
①种子萌发培养方法:从所有小麦干种子中选出状态相同的种子若干,并平分成5等份。第一天用清水浸泡其中一份,放在温度等条件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以后每天在同一时间按相同的方法浸泡一份直至第5天泡完。注意每天浸泡和培养的各种条件均相同。待最后一次浸泡的种子刚萌发时(这时第一天浸泡培养的种子已经处于萌发的第五天),分别将萌发1至5天的种子分别收集起来并编号1(萌发1天)、2(萌发2天)、3(萌发3天)、4(萌发4天)、5(萌发5天)。
②小麦淀粉酶滤液的制备方法:依次取等量萌发1—5天的种子分别放入研钵中,再加入石英砂和等量蒸馏水,然后在常温下轻轻研磨并分别过滤,收集滤液,分别放入5支试管内并编号为1~5。
③取6只洁净试管,编号为A、B、C、D、E、F。向每支试管加入2ml淀粉液,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B~F中分别加入1~5号滤液各1 mL。
④震荡6只试管,并将6只试管的下半部浸在35℃温水中,保温5分钟。
⑤分别向A至F 6支试管中加入一滴碘液并对比颜色。   
(2)预测结果并分析:
①若A中蓝色最深,B—F5支试管中反应液蓝色________,说明种子萌发后1—5天淀粉酶活性逐渐增强。
②若A中蓝色最深,B—F5支试管中反应液蓝色一样并都比A浅,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