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丰富多彩的唐嘎艺术
在西藏寺院、宫殿、经堂里,无处不悬挂唐嘎。作为一门艺术,唐嘎在宗教界和美术界具有独特的地位。
唐嘎是一种轴画,是我国藏族地区独有的一种彩画,大都绘于布面,其历史可以上溯到唐代吐蕃松赞干布时期,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唐嘎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被誉为藏族人民的“百科全书”,它融历史、知识、趣味、宗教、民风民俗于一炉,展示了藏族社会的变迁、人民的才智和艺术的追求。
唐嘎,最小的只有7厘米,最长的有几十米,用刺绣、织锦和贴花等方法制作,构图严谨,笔力精细,细腻饱满,风格华丽,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绘形绘色,内容丰富,包罗万象。在画法上,有工笔重彩和白描两种,按照造像度量标准起稿,面部五官及头、胸、腰、腿等各部位比例均有严格要求,在用色上强调对比,讲究色彩富丽,追求金碧辉煌的效果。线条粗细有致,刚柔相济,运笔讲究顿挫变化,有的线条粗犷有力,有的则圆润流畅,形象逼真,传神动人。
唐嘎艺术经过藏族画师千百年来的不断创造,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藏族绘画传统的基础上,汲取了汉族地区和印度、尼泊尔等地区绘画技艺,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在长期实践中出现了不同流派,其中以“门当”派和“青孜”派最为著名。“门当”派严谨庄重,功底颇深,其代表作多见于布达拉宫、大昭寺、哲蚌寺等寺院;“青孜”派的风格奔放活泼,想象丰富,多见于白居寺、夏鲁寺、托林寺等寺院。
西藏最珍贵的唐嘎珍藏在山南的昌珠寺,这幅唐嘎用两万九千多颗珍珠镶嵌而成,主像是观音菩萨,珍珠唐嘎银光闪闪,灿烂辉煌。西藏最大的唐嘎珍藏在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中,共九幅,布达拉宫专门建造了一栋340平方米的二层楼房珍藏这些唐嘎,保存完好,织锦亮丽如新,佛像容颜清晰,均为珍贵的国宝。
西藏有世界上最大的唐嘎,叫“至贵殊灵”,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1996年3月3日在拉萨布达拉宫开光,这幅唐嘎高45米,宽32米,重3吨,为世界之最。其制作历经1年零3个月,耗资2千万元,由佛像绘画大师扎西次仁设计,领衔裁剪缝制的是多吉,经过7道复杂的手工工序完成,其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这幅唐嘎的画面塑造了藏传佛教各大教派的创始人,是没有教派门户之见的大荟萃。在布达拉宫里,还有一组唐嘎,共一百多幅画面,描绘萨迦法王八思巴降生、赴凉州、应召进京、返藏、二次进京、皇帝册封、圆寂等主要生平事迹,故事性极强。在唐嘎中,不仅有这种人物传记画,还有宗教画、肖像画、故事画、建筑画、风俗画、历史画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唐嘎是藏族人民的“百科全书”。
【小题1】下列关于“唐嘎”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唐嘎是我国藏族地区独有的一种彩画,悬挂于西藏寺院、宫殿、经堂之中,在宗教界和美术界具有独特的地位,是珍贵的国宝。
B.唐嘎是在藏族绘画传统的基础上,汲取了汉族地区和印度、尼泊尔等地区的绘画技艺,展示了西藏社会的变迁,是各族艺术家创作智慧的结晶。
C.唐嘎最著名的流派是“门当”派和“青孜”派,“门当”派以严谨见长,“青孜”派以奔放活泼著称,其代表作品多见于当地不同寺院。
D.唐嘎是一种绘于布面的轴画,大小不等,风格各异,它融历史、知识、趣味、宗教、民风民俗于一炉,是藏族人民的“百科全书”。
【小题2】下列对唐嘎制作工艺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唐嘎在色彩运用上讲究富丽,强调对比,追求金碧辉煌的效果。其最珍贵的佛像作品用珍珠镶嵌而成,银光闪闪,灿烂辉煌。
B.唐嘎在画法上,有工笔重彩和白描两种,笔力精细饱满,强调动静结合,所画佛像身体各部位比例要求严格,构图严谨。
C.唐嘎在运笔上注重顿挫变化,刚柔相济,线条粗细有致,或粗犷有力,或圆润流畅,所绘形象栩栩如生,传神动人。
D.唐嘎在制作方式上丰富多彩,有刺绣、织锦和贴花等。其作品制作周期长,手工工艺复杂,耗资多,工作量大。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04-18 08:35:5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文段二】粘在铜胎上的图画全是线条画,而且一般是繁笔,没有( 甲 )只用(乙)的。这里头有道理可说。景泰蓝要涂上色料,铜丝粘在上面,涂色料就有了界限。譬如柳条上的每片叶子由两条铜丝构成,绿色料就可以填在两条铜丝中间,不至于溢出来。其次,景泰蓝内里是铜胎,表面是涂上的色料,铜胎和色料,膨胀率不相同。要是色料的面积占得宽,烧过以后冷却的时候就会裂。还有,一件器物的表面要经过几道打磨的手续,打磨的时候着力重,容易使色料(丙)。现在在表面粘上繁笔的铜丝图画,实际上就是把表面分成无数小块,小块面积小,无论热胀冷缩都比较(丁),又比较禁得起外力,因而就不至于破裂、剥落。通常谈文艺有一句话,叫内容决定形式。咱们在这儿套用一下,是制作方法和物理决定了景泰蓝掐丝的形式。
【小题1】空格(甲)(乙)和(丁)中恰当的词语是( )(2分)
A密密麻麻、繁复笔画    细密
B疏疏朗朗、少数几笔    细微
C密密麻麻 繁复笔画    细微
D疏疏朗朗、少数几笔    细密
【小题2】填入空格( 丙 )中最恰当的词语是(  )(2分)
A磨损  B剥蚀 C剥落  D绽裂
【小题3】从全段看,最后一句中的“制作方法”具体指的是(  )(2分)
A掐丝、涂料、烧制和打磨
B点蓝、烧蓝和打磨
C景泰蓝的特殊工艺过程
D以上几项都概括得不对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泛化指的是广泛的参与性。 书法,作为传统人文理想最有效的承担形式,必然融入当时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实用性的书写保证了把书法训练的要求落实在最基础的层面,如童子启蒙时就必须接受这样的训练和文化传统。这种日常性的书写既保证了人们广泛参与的可能,也带来了书写的随意性和变化性,这为书法风格的多样性建立了机制
学习书法的人通过对书法的认识,如基本点画,用笔方式,章法构成,个性表现等来逐渐地认识整个文化的精髓和奥义,同时进一步感受自己所处文化的氛围与书法表现的内在一致性。书法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与社会保持着异常密切的联系,即便在远离人间烟火的寺庙中,皈依佛门的教徒们依然运用书法的方式来阐释他们的理想和信念。书法既依赖知识精英为其确定规范和体系,也需要民众的广泛参与来使其得到有效传播。在一切公共场合,只要有人存在,书法也就存在。人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同时品味着书法表现的形式美和内在美。因为所以能够阅读的人都接受过这样的训练,即便是缺乏教育的人们,也在耳濡目染中认同着书法的艺术价值,于是就流传着关于王羲之为老妪题扇和写经换鹤的种种佳话,这大大地激发了人们学习书法的热情。
正是在这种连医师开的药方也有书法美感要求的社会氛围中,必然陶冶着一个民族的美的情操。中国的书法正是在大众认同的基础上,建立起了人与书法的关系。书法之所以在中国文化史中占有特殊地位,并且在几十个世纪中稳定地保持着它的基本性质,根本原因是,它作为中国艺术泛化的典型,与传统人文理念的契合,使它在整个文化立于不败之地。书法通过书面语言的使用而渗入一切事物,成为体现泛化思想最理想的艺术形式。
泛化的结果是全面地接受书法趣味的熏陶,这是一种知识和修养的锤炼。对民众而言,不懂书法是缺乏教养的表现,对书法家而言,缺少文化修养则无法提高书法品味。所以苏轼提出“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它直接催生了文人书法这一表现儒雅文化意趣的表现形式。知识者不断地在规范着书法,维护了文人在书法中的主导地位,把工匠排斥在核心围外,书法更成为可望而不可及的神圣艺术。
书法的命运就是这样的奇特,它一方面只能排在六艺之末,属“小道”;另一方面却广泛地渗透于人们的精华和日常生活中,承荷着各种难以想象的复杂使命。这体现了中国人“以小见大”“以微知著”“以近及远”的思维方式,书法虽然只是人们闲情逸趣的笔墨游戏,却深层次地再现了一个人所能包涵的所有品质,是一种带有文化品行的艺术。这就意味着技术,技巧的熟练不一定是书法艺术,书法必须有综合性的体现。这也就是北魏书法长期未被人们认识和重视的原因所在。
【小题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原文所论书法泛化的一项是( )
A.童子在启蒙时,一开始写字就接受书法的训练,要写好字的点画结构,页=也要培养书法艺术的素养,传承传统的书法文化。
B.在远离人间烟火的寺庙中的僧人,运用书法的方式,阐释佛理,表达信念,这些作品在形式上呈现出书法艺术的光辉
C.医师在开药方的时候,不只是写出各种药草的名称和剂量,而且讲求写一手好字,用心在字里行间表现书法的美感。
D.北魏的书法家们遵循书法的发展轨迹,将汗魏时期的隶属演变成笔画严谨,朴厚灵动,丰腴不失刻板的魏碑书法。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书法融入人们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之中,成为传统人文理想最有效的承载形式,而日常性的书写使人们广泛地参与书法活动成为可能。
B.书法固然需要依靠知识精英来建立起规范和体系,但是如果没有民众的广泛参与,书法就无法得到有效的传播,书法的泛化也就无法实现
C.书法通过书面语言得以渗入各种事物,成为中国艺术泛化的典型,它契合传统人文理想,在中国文化史上地位特殊,长期保持了基本性质。
D.书法的泛化使普通民众把拥有书法作为有教养的体现,而作为书法家肩负着提高书法品味的责任,为此他们必须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通过学习书法,体验书法,逐渐认识整个文化的精髓和奥义,感受当下文化氛围和书法表现的内在一致性,这使书法和社会保持着很密切的联系。
B.在公共场合,只要有人存在,书法也就存在。人们在阅读文字的同时,也品味书法艺术的形式美和内在美,普遍认同着书法的艺术价值
C.文人书法是表现儒雅文化意趣的形式,代表着书法规范,使书法艺术神圣化,熟练的技巧不能使书法成为艺术,所以书法工匠无法进入书法文化核心圈
D.书法带有文化品行,表现闲情逸趣时在深层次上再现了一个人所能包括的所有品质,这与中国人“以小见大”“以微知著”的思维方式相应。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9分,每小题3分)
发现影响脂肪存储和代谢的重要因子
在探求导致肥胖的生理因素的研究中,美国乔瑟琳糖尿病中心的科学家认定,作为细胞周期转录辅助调节因子的TRIP-Br2在脂肪存储和能量代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发现可能为开发新的肥胖治疗方式奠定基础。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当日的《自然医学》杂志网络版上。
转录辅助调节因子可通过激活或抑制基因的表达来控制DNA的表达,而TRIP-Br2能够调控与脂肪存储和能量代谢有关的代谢基因。科学家观察了被喂食低脂、高脂食物的小鼠和肥胖小鼠的TRIP-Br2水平,发现食用高脂食物的小鼠和肥胖小鼠脂肪组织中的TRIP-Br2水平较高。此外,他们还发现肥胖人群内脏脂肪区域的TRIP-Br2有了明显提升,而囤积在身体中部的脂肪可比积聚在其他部位的脂肪具有更大的有害效应。
为了阐明TRIP-Br2在脂肪存储和新陈代谢中发挥的生理影响,科学家对经基因处理过的、不会再产生TRIP-Br2的KO小鼠进行了实验。它们被分别喂食低脂食物和高脂食物。测试结果显示,食用高脂食物的小鼠体重并未显著增加,基本与食用低脂食物的小鼠体重持平,这是因为产热的增加和耗氧量的提升,使KO小鼠消耗了更多的能量。此外,食用高脂食物的KO小鼠的葡萄糖耐受性及胰岛素敏感度都有所改善,甘油三酯也有所降低。
当TRIP-Br2受到抑制时,与脂肪分解有关的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和β3肾上腺素能受体(ADrB3)的表达就会明显增强;而当肥胖和高脂食物促使TRIP-Br2水平提升时,其也会压制HSL和ADrB3受体的表达,从而造成能量消耗的锐减以及脂肪堆积的增加。“因此TRIP-Br2对脂肪的储存十分重要,当这一要素缺失时,动物就无法聚积脂肪。”研究主导者、哈佛医学院的医学副教授罗西特•库尔卡尼如是说。
除此之外,TRIP-Br2同时还能调控脂解作用、能量输出和氧化代谢。库尔卡尼说:“这是首次确定一种细胞周期转录辅助调节因子能够控制这些过程。与以往的研究不同,TRIP-Br2此次似乎展现了不同的作用机制。”
对于治疗肥胖和包括胰岛素抵抗在内的相关并发症,TRIP-Br2可谓是一个颇具潜力的治疗基点。研究人员目前正在探索减少内脏脂肪中TRIP-Br2的方法,以便增强HSL和ADrB3受体的表达。而具备改变这两种分子的能力,将为我们抗击肥胖开辟新的路径。此外,研究小组亦在探查抑制TRIP-Br2以及由其导致的肥胖抗性是否会对心血管疾病和代谢并发症造成相关影响。
【小题1】对作为细胞周期转录辅助调节因子的TRIP-Br2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TRIP-Br2在脂肪存储和能量代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发现为开发新的肥胖治疗方式奠定基础。
B.科学家观察了被喂食低脂、高脂食物的小鼠和肥胖小鼠的TRIP-Br2水平,发现食用低脂食物的小鼠脂肪组织中的TRIP-Br2水平比食用高脂食物的小鼠和肥胖小鼠脂肪组织中的TRIP-Br2水平低。
C.TRIP-Br2可通过激活和抑制基因的表达来控制DNA的表达,能够调控与脂肪存储和能量代谢有关的代谢基因。
D.科学家通过被喂低脂和高脂的小鼠实验还发现肥胖人群内脏脂肪区域的TRIP-Br2有了明显提升。
【小题2】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在探求导致肥胖的生理因素的研究中,美国乔瑟琳糖尿病中心的科学家认为,TRIP-Br2在能量代谢和脂肪存储中起着重要作用。
B.当TRIP-Br2受到抑制时,与脂肪分解有关的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和β3肾上腺素能受体(ADrB3)的表达就会出现明显增强;而当HSL和ADrB3的表达受到压制时,动物就会相对长胖。
C.TRIP-Br2对脂肪的储存十分重要,它是动物聚积脂肪的必要因素。
D.研究小组亦在探查抑制TRIP-Br2以及由其导致的肥胖抗性对心血管疾病和代谢并发症造成相关影响。
【小题3】下列推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研究发现,与积聚在人体其他部位的脂肪相比,囤积在人体中部的脂肪产生的有害效应可能是最大的。
B.在对TRIP-Br2的研究中,科学家使用经基因处理过的、不会再产生TRIP-Br2的KO小鼠作为实验对象;这表明,经过基因处理,动物肯定就不会产生TRIP-Br2。
C.在TRIP-Br2的生理影响研究中,科学家发现,食用高脂食物的KO小鼠体重并未显著增加,基本与食用低脂食物的KO小鼠体重持平,这是因为小鼠消耗了更多的能量,造成TRIP-Br2的缺失。
D.对于治疗肥胖和包括胰岛素抵抗在内的相关并发症,TRIP-Br2可谓是一个颇具潜力的治疗基点,所以它将为我们抗击肥胖开辟新的前景。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短短十余年,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BDS)从无到有,进而投入产业化运营。“北斗之父”孙家栋强调,时间、空间信息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源,中国需要在北斗导航系统自主可控的基础上,探索和其他卫星系统的兼容和互相操作,以提高定位精度与提升服务质量,推动地面应用的发展。
从2017年8月初开始,中国和俄罗斯专家进行了两国导航卫星的联合在轨试验,以测试北斗和格洛纳斯两个系统的兼容和互相操控问题。卫星的兼容,涉及频谱、轨道的协调,目前协调难度还不是很大;但互相操作显得有些复杂,与独立自主有一定冲突,不太容易协调。
摘编自《“北斗之父”孙家栋:中国发展北斗导航不排斥GPS》
材料二:


(资料于诺达咨询)
材料三:
在全球卫星导航服务领域,BDS仅占9%的份额,而GPS在中国市场占95%的份额。美国已把GPS做到了极致,BDS布局全球很难再走美国的老路。BDS如果紧跟美国,即使最后成功了,也可能会在很多方面难以获得知识产权的支撑。中国的“北斗”正面临重大的转折,要想做到跨越式发展,就要提出一套新的体系。
主推“服务”被认为是一大出路。四川九洲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继宏指出,我们要走差异化竞争的道路,以泛在高精度的融合应用为抓手,在“源、端、云、服务”等方面打造位置生态链。只有把BDS的服务做到无缝泛在,做到精准和融合,才可能走出一条特色道路。
(摘编自李惠钰《北斗布局全球应抓住“牛鼻子”》)
材料四:
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其他几个系统相比,具有短报通信功能,这使得用户在沙漠、海洋等正常通讯无法覆盖的区域可以实现位置信息的回传,从而达到报警和救援的目的。再就是,卫星新增自主运行管理能力,即可不依赖地面控制系统,而靠空间运行卫星的星间链路构成管理新体系,这可以减少对地面测控站的依赖,有效降低系统运动管理成本和减少地面测控站发生灾难时对卫星的影响等。
当然,北斗系统也面临来自美国GPS和欧洲伽利略的竞争。美国GPS目前也正在升级换代,预计到2020年实现GPS3,也就是第三代的布局。GPS3与以前的GPS相比,具有很大的优势,精度大大提高,甚至可以实现室内定位,而中国的北斗要在2020年实现室内定位还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GPS3卫星彻底实现了军码和民码的分离,为屏蔽民码打开方便之门,这意味着战时那些利用GPS民码制导的武器将可能被直接掐断定位信号。和欧洲伽利略系统的竞争,主要是系统建成并提供全球导航定位服务的先后之争,谁先布置完毕,谁先获取应用市场和经济利益。
随着北斗特色服务水平和“北斗+”融合应用水平的提高,北斗导航系统可以给大众生活带来更多、更显著的便利,改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 
(摘编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前景广阔》)
【小题1】下列对“北斗导航系统(BDS)”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需要探索和其他系统的兼容和互相操作来提高定位精度和提升服务质量,但是,这些和独立自主有冲突。
B.如果按照GPS的做法布局全球,即使BDS布局成功也可能遇到知识产权问题,不易获得知识产权的支撑。
C.具有GPS不具备的短报文通信功能发挥报警和救援的作用,在正常通讯无法覆盖的区域表现出独特优势。
D.和GPS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技术上的竞争;和欧洲伽利略系统的竞争重在优先建成系统以及提供服务。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两项是
A.北斗导航系统市场规模及市场规模增长率均稳步上升,但面对占中国市场95%份额的美国GPS系统仍有着巨大的市场压力。
B.北斗导航系统的业务在2016年才在国内民用行业、大众消费领域开始规模应用,但市场占有率比军用低得多,亟需着力。
C.北斗导航系统国内市场通信和车辆导航两项占有率的现状,反映了北斗导航系统存在可改进的需要和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D.面临GPS的市场压力,北斗导航系统如果能以服务为抓手,在服务上做到无缝泛在,做到精准和融合,就能实现弯道超车。
E. 升级版GPS3实现军码民码的分离将对军事更为有利,它的技术可以在战时把利用GPS民码制导的武器定位信号直接掐断。
【小题3】如何确保我国北斗导航系统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请根据材料加以简要概括。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神七”的亮点何在
“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因为要完成太空行走,必须在飞船上增加“气闸舱”的功能,这是“神舟”七号最大的亮点。根据飞船的总体设计,这一功能由飞船的轨道舱来实现。
“神五”和“神六”上的轨道舱仅是航天员在太空中的生活舱,航天员的吃喝拉撒睡全在这个舱段进行。针对“神七”的发射任务,轨道舱增添了许多新的功能,设计人员称作的“气闸舱”,实际就是轨道舱。“气闸舱”具有舱内气压泄除和恢复系统,舱内有线和舱外无线的出舱活动通信系统,出舱活动操作显示界面、照明和摄像装置,舱外航天服接口支持系统等。
为保证“神七”发射成功和航天员安全回家,“神七”返回舱座椅下的一个压力燃气包里用“压缩空气”来取代原先使用的燃气,并相应地增加一套“气源组件系统”作为动力源。座椅的提升原理没有变化,采用安全的气体——压缩空气,意味着即便发生泄露,也不会对航天员的身体产生任何不利的影响。
“神七”另一个不同之处是发射时间进行了调整。“神五”和“神六”的发射时间都是在上午八九点,飞船返回的时间都是在凌晨。而“神七”的发射时间是晚上,飞船返回的时间是下午6点左右。飞船发射的首区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飞船返回的落区在内蒙古的四子王旗,所以首区和落区的时间被称为“一黑一白”。
发射时间的调整,主要是考虑到航天员出舱时间是在阳照区。航天员出舱进行太空行走的活动都会被观测得一清二楚。飞船返回在白天,不仅便于对航天员的搜救,也便于飞船回收试验队及时对返回舱进行快速处置。
同前两次载人航天飞行一样,确保航天员生命安全是重中之重,因此,飞船设计师们把“安全设计”视为第一准则。不论是航天员出舱进行太空行走,还是返回轨道舱,关好舱门非常重要,因而飞船舱门被设计师称为“生死之门”。飞船结构与机构分系统副主任设计师游巍说,在沿用了“神六”舱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形式等成熟技术的基础上,“神七”的舱门进行了十多个项目的改进设计。考虑到航天员身着出舱航天服,充压后服装体积会增大,“神七”舱门的通径也比“神六”有所增加。
舱门打得开、关得上、密封可靠成为三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真空、高低温、失重的太空环境下,将舱门打开,并不像在地面开关门那么轻而易举。而且舱门若不能保证密封,轨道舱内就无法复压,意味着2名航天员将无法脱掉舱外航天服,不能回到返回舱。
2004年,设计人员特意研制了真空热环境舱门开关装置,实现了在地面进行真空和高低温环境下的试验验证。游巍说,舱门专用的“真空罐”里,设置了开关舱门的机构,像一只机械手在模拟航天员的操作。设计人员为了获得舱门在更为恶劣的太空环境中的数据,还把“真空罐”的温度拉偏到零下45度和零上45度。通过计算机操作,获得试验验证数据。
“神七”发射升空后,将在341公里的高度绕轨道运行,也就是说,出舱的航天员要在这个高度进行太空行走。同时,飞船还将携带的一颗小卫星放飞太空,上演一部人、星、船曼舞太空的大戏。
小卫星位于轨道舱前端,离5个复压气瓶近在咫尺,如果释放小卫星时爆炸螺栓产生碎片,就会像子弹一样打到气瓶身上,一旦气体泄漏,后果不堪设想。因此,飞船研制人员特意为安装在轨道舱外的5个复压气瓶穿上了“防护衣”。为了航天员的安全,为了“神七”的万无一失和载誉而归,研制人员慎之又慎,把安全做到了极致。
【小题1】下列对“气闸舱”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神舟”七号载人飞船上增加“气闸舱”的功能,是为完成太空行走做的必要准备。
B.“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气闸舱”是在“神五”和“神六”轨道舱的基础上,针对“神七”发射任务的新特点,增添了许多新功能的与轨道舱并列使用的新系统。
C.“气闸舱”具有舱内气压泄除和恢复系统,舱内有线和舱外无线的出舱活动通信系统。
D.出舱活动操作显示界面、照明和摄像装置,舱外航天服接口支持系统等也是“气闸舱”所具有的系统。
【小题2】下列对“首区和落区的时间被称为‘一黑一白’”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此处的“首区”特指“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发射的地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落区”则是指飞船返回的落地点“内蒙古的四子王旗”。
B.“一黑一白”是指“神七”的发射时间是晚上,飞船返回的时间是下午6点左右(还是白天)。
C.发射时间的调整,主要是考虑到航天员出舱时间是在阳照区,这样航天员出舱进行太空行走的活动更便于观测,同时也考虑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收视效果。
D.飞船在白天返回,既有利于对航天员的搜救,也有利于及时对返回舱进行处置,更好地保障航天员的安全。
【小题3】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神七”轨道舱座椅下的一个压力燃气包里用“压缩空气”来取代原先使用的燃气,并相应地增加一套“气源组件系统”作为动力源。
B.“神七”舱门被设计师称为“生死之门”,在沿用了“神六”舱门的工作原理和设计形式等成熟技术的基础上,“神七”的舱门进行了十个项目的改进设计。
C.“神舟”七号出舱的航天员要在341公里的高度进行太空行走。同时,飞船还将携带的一颗小卫星放飞太空。
D.释放小卫星时爆炸螺栓会产生碎片,像子弹一样打到气瓶身上,必然导致气体泄漏。因此,飞船研制人员特意为安装在轨道舱外的5个复压气瓶穿上了“防护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