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远去的邮驿

在我国,邮驿通信从有确凿文字记载的商朝算起,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了。邮驿是古代官府为传递文书、接待使客、转运物资而设立的通信和交通机构,它有三大特点:一是官办、官用、官管;二是以通信为主体,融通信、交通、馆舍于一体;三是采用人力或人力与物力(车、船、牲畜)相结合的接力传递方式。历代王朝都很看重邮驿,称其为“国脉”。

唐代的官办驿站遍设于交通线上。一般是30 里一站,既办通信,又为驿夫和旅客提供食宿。公元630 年前后,共有驿夫18000 多名,专事传送公文和军情。

唐代诗人王维的《陇西行》中所写到的邮驿颇为传神:“十里走一马,五里一扬鞭。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关山正飞雪,峰戍断无烟。”关山飞雪,连烽火台都燃不起告警的烽烟,而军情火急,唯靠驿夫加紧催马传送军书。

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关口。在繁荣的汉唐时期,那里“五里一邮,十里一亭”,有序地排列在丝路沿线。驿道上传送着各种公文、书信。其中,还有角上插有羽毛的信,就好比是今日之“加急”快件,驿骑们必须快马加鞭,急速进行传递。

1987年在敦煌发现的悬泉置便是一个著名的古代邮驿。在那里存有数万片简牍,其中大部分都是传递过程中的书信。20世纪初,敦煌莫高窟藏经洞被发现。在那价值连城的敦煌遗书中,书信占有一定比例,内容涉及当时敦煌社会的各个层面。当年邮驿之盛、丝绸之路之繁华,在这些被尘封的信牍中也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迢迢驿路见证了一个个朝代的兴衰,以及因战乱而给国家和黎民造成的灾难。在敦煌遗书中,有一封《为肃州刺史刘臣壁答南蕃书》,便是安史之乱后在吐蕃大兵压境的情况下,从敦煌向肃州(今酒泉)所发出的一封求援信。可是由于战乱致驿道受阻,这封信终未到达目的地,而在敦煌藏经洞中沉睡了千年。

古代的驿道,大都是为官府服务的,民间的书信往来十分艰难。唐代杜甫也有“黔阳信使应稀少,莫怪频频劝酒杯”的诗句,同样抒发的是对民间通信不畅的感慨。

在描述邮驿的文字里,有“古驿通桥水一弯,数家烟火出榛菅”以及“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一类对古代驿站风光充满诗情画意的描写。但是,所有这一切都难以掩盖邮驿给民众所带来的苦难和沉重负担。唐玄宗命人在秦岭的群山奇峰之中修建黄花驿,后据考证,竟是为了迎接传说中的八仙之一张果老进京而设置的。 清康熙年间,贵州巡抚佟凤彩曾上书皇帝,列数当年驿夫的苦难,说“夫抬一站,势必足破肩穿;马走一站,也必蹄瘸脊烂”。

古代的驿路早已离我们而去,交织着繁盛与悲凉的邮驿历史仍停留在史学家们的历史故事和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中,供后人回味那“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的情景。

【小题1】下列关于邮驿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邮驿在我国最迟产生于商朝,其功能以通信为主,融通信、交通、馆舍为一体。
B.邮驿是官办、官用、官管的通信、交通机构,被称为国脉,在当时的社会十分重要。
C.邮驿见证了很多朝代的兴废存亡,也直接体现了战乱给国家和百姓造成的灾难。
D.邮驿给百姓带来苦难和沉重的负担,清朝佟凤彩曾上书皇帝,谈论到驿夫生活的苦难。
【小题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邮驿传递采用人力或人力和物力结合的方式,如唐代诗歌“十里走一马”就体现了物力在当时处于主要地位的特点。
B.唐代的邮驿一般是三十里一站,主要功用是通信,提供食宿等,而其中役夫的工作主要是传送公文和军情等。
C.敦煌是丝绸之路的重要关口,也是邮驿比较繁盛的地方,如唐代,这里的邮驿很多,有序地排列在丝路沿线。
D.处在秦岭的群山奇峰之中的为迎接神话人物进京而修建的黄花驿体现了封建统治者的骄奢淫逸和不关心百姓疾苦的现实。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角上插上羽毛的信件是重要信件,就像今日的加急快件,时间不能耽误,需要驿骑们快马加鞭,迅速送到目的地。
B.敦煌的悬泉置是古代著名的驿站,1987年被发现。那里存有大量简牍,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传递过程中的公文、书信。
C.敦煌莫高窟藏经洞中的敦煌遗书中的书信涉及当时敦煌社会的各个层面,这些书信可以作为研究敦煌历史的史料。
D.描写邮驿的文字中有对古驿站风光充满诗情画意的描写,但这些描写难以掩盖邮驿给民众带来的苦难和沉重负担。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8-31 12:01:5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汉字虽一笔千年,但不能固步自封。从早期外国传教士用拉丁字母对汉字进行注音,到中国学者的“拉丁化新文字”,再到民国政府的“注音字母”“汉字简化”等方案,中国汉字在变革中步履蹒跚。

新中国成立后,***亲自批准成立“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推行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广汉语拼音三大举措,开始了扫除文盲的艰难任务。这是汉语言文字改革力度最大、普及最快的时期。从此,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了阅读文化成果的能力,古老的汉字也在改革中获得新生。

改革开放,国门洞开,国际社会的汉语热随之升温。今天,海外300多所孔子学院,让世界通过汉字、通过中华文化更立体地感知中国。

汉字的一路征程也曾走过弯路,比如汉字简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简化是为了易写便认,提高沟通效率,但是一旦简单到无从认识或者误认,简化到瘦骨嶙峋,就失去了汉字结构的美、寓意的美。

科技的进步,也曾让中国汉字遭遇考验。1946年美国研制出第一台计算机引发了信息革命,1952年中国科学家开始研究计算机技术,但是以字母为主的输入方式把方块汉字拦在了门外。“中国必须摒弃传统汉字,走拼音文字道路” ,外国专家如此定论,国内一些废除汉字的主张也沉渣泛起。

如果汉字进入不了电脑,在信息浪潮惊涛拍岸的今天,中国航船就无法驶入国际航道;如果放弃汉字,中国文化将面临竭泽断流的危险,何况失去汉字的国家还是中国吗?别无选择,一批中国科学家和语言学家开始专攻汉字信息处理技术。1956年,终于诞生了第一批理论和实践成果。随后30年,汉字输入输出方法、汉字编码程序、汉字智能终端、汉字打印系统等难题被一一攻克。1985年,中国科学家王选领衔研制的中国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大获成功,被誉为“汉字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古老的方块汉字在信息时代焕发出神奇的生命力。

中国的文化客厅容得下一切优秀的文明成果,可以让各种文明以礼相待,推杯问盏。这是我们的文化自信。我们不反对引进外来语,经过汉化的外来词汇同样能丰富中国词库,但我们反对取之无度、用之过滥;我们不反对让流行的网言网语进入汉语的传统家庭,但要注意汉字的规范,不能玷污汉字的纯洁,消解汉语的魅力。这是我们的文化自觉。

今天的汉字正面临着新的挑战。当下的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书写和阅读习惯,屏幕化、碎片化、快速化、浅层次阅读盛行;各种键盘消解了我们的书写技能,层出不穷的智能终端让我们患上输入法依赖症,提笔忘字;网络词典让我们在享受便捷轻巧的同时失落了追根溯源的乐趣和咬文嚼字的味道;网络俚语带来简明晓畅、通俗风趣的同时,削弱了汉字的美好。

中国的崛起离不开文化的崛起,民族的复兴不能没有文化的复兴。在继承中发展,在革新中坚守,呵护母语,就是留住民族文明的根。

【小题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述的“汉字变革”的一项是
A.公元1605年西方传教士利玛窦利用拉丁字母给汉字注音;1625年,金尼阁借鉴利玛窦的注音方案写成《西儒耳目资》注音书。
B.1935年8月21日,国民政府教育部第11400号部令,向全社会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共计324个简体字;还公布了《推行简体字办法》 。
C.新中国成立后,成立“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推行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广汉语拼音等举措,开始了扫除文盲的艰难任务。
D.如今的中考、高考中,语文学科成绩的比重在不断提高;语文测试强化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体现汉语言文字的基础性和汉语作为母语学科的重要地位。
【小题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简化汉字是为了易写便认,提高沟通效率。然而,简化要考虑汉字自身的特点,注意不要伤害汉字结构之美、寓意之美等。
B.改革开放后,为了促进汉字改革并让世界通过中国文化更立体地感知中国,海外300多所孔子学院应运而生。
C.汉字输入输出方法、编码程序、智能终端、打印系统等难题的攻克,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的成功,给汉字带来了神奇的生命力。
D.我们有容纳各种文明的文化自信,不反对引进外来语,经过汉化的外来词汇同样能丰富中国词库,但不能取之无度、用之过滥。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汉字的简化对汉字的普及意义重大,它不仅使古老的汉字重新获得生机,而且让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了阅读文化成果的能力。
B.网络高度发达的时代,汉语应该有接纳网络用语的胸怀,但是必须注意汉字的规范,不能允许它玷污汉字的纯洁,消解汉语的魅力。
C.当前,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书写和阅读习惯,屏幕化、碎片化、快速化、浅层次阅读盛行,人们与汉字的距离,使汉字面临着新的挑战。
D.汉语是中华文明的根,汉字必须在继承中发展,在革新中坚守,因为中国的崛起离不开文化的崛起,民族的复兴不能没有文化的复兴。

同类题2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各题。
文一

经过3.6亿年的进化,为了适应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种子在母株上成熟并脱落时,绝大多数获得了忍耐干燥的能力。我们都知道很多农作物种子需要贮藏过冬,来年春天才能播种。不过,有人可能不知道,自然界有些种子需要经历一次寒潮或大火,甚至需要经过动物消化道之后才能萌发;有些种子在土地中埋藏数十年都不萌发,而一旦遇到合适的条件,就会破土而出。上述情况,都与种子的休眠习性相关。

休眠是植物在漫长的系统发育过程中获得的一种抵抗不良环境的适应性。种子本身没有完全完成生理成熟或存在着发芽的障碍,即使遇到合适的外部条件也不萌发,叫做自然休眠。种子已经具备发芽的能力,但是由于环境达不到种子萌发所必须的条件,种子被迫处于静止状态,叫做强迫休眠。种子处于体眠状态时,新陈代谢十分缓慢,因此可以较长时间地保持种子生活力,并在外界条件适宜时萌发。体眠是植物寻求最佳萌发时间、调节分布空间、保证后代存活率的生存策略。

由于种子具有会休眠、体积小、易保藏等特点,种质(子)库应运而生。目前,全世界已建成种质(子)库约1750座,共收集保存约740多万份植物种质资源,其中包括大量的珍稀濒危植物、地区特有植物、重要经济植物、重要农作物和重要农作物野生近缘植物的种子。建立种质(子)库对于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物种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就地保护是保护植物多样性的主要手段。但是,自然灾害和人为活动,使得生活在保护区内的物种仍然面临着较大的生存压力。另外,通过植物园、种质圃等迁地保护措施来保护珍稀濒危植物,还需要摸索相关的栽培、引种、驯化等技术。而建立种质(子)库则有效地降低了就地保护的潜在风险和迁地保护的技术难度,有利于长期、高效、安全、便捷地保护植物多样性。据测算,小麦种子在-20℃的冷库中可以保存好几千年,而棉花的种子甚至可以保存上万年!种子体积相对较小、质量较轻,就单位面积保存的物种数量而言,种质(子)库远远超过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亚马逊河流域。不过,由于不同物种的种子具有不同的休眠特性,种质(子)寿命长短不一,对保存条件的要求也不尽相同,科学家必须定期将它们唤醒、检测,甚至需要重新加以栽培、因此种质(子)库的建设也是一项复杂而昂贵的工程。

文二

2010年,在中国上海举办的第41届世界博览会上,英国馆独特的外观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据说,英国政府在众多投标设计中选出六个方案,为表示对中国的尊重,在上海组织了一场投票,让中国人民来决定英国馆的设计。最终,年轻设计师托马斯·赫斯维克的作品“种子圣殿”拔得头筹。


基于“将自然融入城市”的设计理念,英国馆整体设计是一个开放式的城市公园,空地被设计成“一张打开的包装纸”,而核心展馆“种子圣殿”远远看去,好像长着数万根触须的蒲公英种子。六万根触须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使整座建筑有了生命,极具视觉震撼力。走近看,这些“触须”是六万根7.5米长的有弹性的透明亚克力杆。六万根亚克力杆的顶端镶嵌着六万份不同品种、形状各异的植物种子,似乎在向游客讲述着地球生命繁衍进化的故事。白天,透明的“触须”可以将自然光线导入展馆内;入夜,“触须”顶端的彩色光源组成变幻莫测的色带和图案,令这座“种子圣殿”活力四射。整座建筑寓意是英国人民翻越千山万水来到中国,将一座“种子圣殿”作为礼物送给上海世博会,也将友谊和绿色环保的理念传播到世界各地。

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强调了人与城市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提醒人们铭记自己民族的文化历史,实现城市发展背景下的社会融合。托马斯·赫斯维克将英国馆的设计变成一种叙事形式,游客参观“种子圣殿”之后,将走进一条被称为植物河”的走廊,这里有空气净化植物白鹤芋,节能植物五叶地锦,药用植物薰衣草,食用植物生菜,生物燃料植物蓖麻,水土保持植物多彩须芒草,抗污染植物桃叶珊瑚等,还有八种未来植物的模型。所有设计栩栩如生地讲述了绿色、环保、低碳的城市建设理念,展现了自然与植物多样性如何铸就城市生活的未来。据说,建造英国馆的种子来自于英国基尤千年种子银行。这所位于英格兰南部的种子银行是世界上最大的种子银行之一,储存了世界上10%的开花植物的花粉和种子。这些花粉和种子均被储存在零下20度的地下室,以保持其活性。

世博会结束后,英国馆拆下来的六万份“种子”,有的赠给英国皇家植物园,有的赠给中国昆明植物研究所野生种子资源库,有的赠给中国的学校,还有的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慈善拍卖,被世界各地网友收藏。

【小题1】下列与种子的休眼习性不相关的一顶是
A.种子在母株上生长成熟之后脱落B.种子可以储藏一冬来年春天播种
C.种子经过动物的消化道之后萌发D.种子在泥土中埋藏数十年才萌发
【小题2】下列对种子休眠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项是
A.抵抗不良环境保证后代存活率B.淘汰存在发芽障碍的劣质种子
C.可较长时间地保持种子生活力D.等待最佳萌发时间和萌发环境
【小题3】下列对建立种质(子)库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建立种质(子)库有利于保护植物多样性B.建立种质(子)库比植物就地保护更安全
C.种质(子)库储藏比迁地种植技术难度低D.种质(子)库建在植物保护区有利于储藏
【小题4】对“种子圣殿”在投票中拔得头筹原因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展馆的外观像蒲公英种子且具有美好寓意
B.六万根种子杆随风摇曳的设计极具震撼力
C.英国政府想将这座“种子圣殿”赠给中国
D.生动体现世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小题5】下列对于“将自然融入城市”设计理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筑物上的种子杆似乎在讲述着地球生命繁衍进化的故事
B.植物河走廊的设计向观众强调保护植物多样性的重大意义
C.英国馆的整个设计生动地展现了绿色环保的城市建设理念
D.种子圣殿意在展示英国基尤千年种子银行收藏的种子数量
【小题6】下列关于展馆“蒲公英”外观设计的分析,符合文意的是
A.外观形象与“种子圣殿”主题契合
B.提醒人们铭记自己民族的文化历史
C.组成蒲公英的种子杆可以分散收藏
D.将友谊和环保的理念传播到全世界
【小题7】某网络购物平台将于×年×月×日,拍卖上海世博会英国馆“种子圣殿”上拆下来的一万份“种子”。拍卖前,需要制作一个网页预告宣传这一拍卖收藏活动。请你结合(文一)和(文二)的相关内容,为该网页写一段介绍“种子”来历、含义和收藏意义的文字。要求:叙述简明,适当抒情,200—300字。

同类题3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NFC:打造精彩生活
近日,一种全新的移动非接触式通讯技术——NFC逐渐成为移动通信产业的热门。作为一种近距离的私密通信方式,NFC技术可以在公共交通、手机支付等领域内发挥巨大的作用。
NFC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的缩写,即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是飞利浦公司发起的,由诺基亚、索尼等著名厂商联合主推的一项无线技术。NFC是一种非接触式识别和互联技术,可以在移动设备、消费类电子产品、电脑和智能控件工具间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让消费者简单直观地交换信息、访问内容与服务。  
NFC最初只是非接触式射频识别(RFID)技术和网络技术的简单合并,现在已经演变成一种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相当迅速,为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带来全新机遇。NFC的近距离交互功能大大简化了电子设备间的认证识别过程,使电子设备间互相访问更直接、更安全、更清楚。通过NFC,电脑、数码相机、手机、PDA等多个设备之间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无线连接,进而实现数据交换和服务。
与无线通信领域中的其他连接方式相比,NFC传输范围比RFID小,但由于采取了独特的信号衰减技术,相对于RFID来说,NFC具有带宽高、能耗低等特点。而作为一种面向消费者的支付技术时,NFC比红外更快、更可靠,操作也更简单。与蓝牙相比,NFC面向近距离交易,适用于交换财务信息或敏感的个人信息等重要数据。蓝牙适用于较长距离的数据通信,能够弥补NFC通信距离的不足。NFC与蓝牙可以互为补充,例如当公众场所里有多个蓝牙设备的时候,用户往往难以确定哪个才是目标设备,而两个确认交换的用户只要把装有NFC芯片的手机靠在一起就能实现数据传输。这就避免了对目标设备进行搜索并建立连接所带来的不便。
目前。NFC设备可以用作非接触式智能卡、智能卡的读写器终端以及设备对设备的数据传输链路。其应用主要可分为以下四个基本类型:用于付款和购票、用于电子票证、用于智能媒体以及用于交换、传输数据。
在不久的将来,如果NFC技术能进一步普及,它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们使用许多电子设备的方式,甚至改变人们使用信用卡、钥匙和现金的方式。  
(节选自《百科知识》2010年第3期上)
【小题1】下列对“NFC”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NFC是由飞利浦公司发起的,由诺基亚、索尼等公司联合主推的一项无线技术。
B.NFC是由RnD技术和网络技术合并的一种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C.NFC是一种全新的移动非接触式通讯技术,给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全新机遇。
D.人们可以通过NFC的互联技术,在近距离内轻松实现资源共享。
【小题2】(小题2)对于“NFC”的使用,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目前,NFC已经成为移动通信产业的热门,应用上主要有四个基本类型。
B.若不使用NFC,各电子设备间的互相访问就毫无安全感可言。
C.同样作为面向消费者的支付技术,NFC比红外的操作更简单。
D.NFC是一项面向消费者的支付技术,它只能运用于个人与个人间的连接,尚无法将其运用于社会公共事业。
【小题3】(小题3)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电脑、数码相机、手机和PDA等不同设备间,可以通过NFC,使它们互相之问进行数据交换和服务。
B.使用NFC芯片的两个手机无须进行搜索和建立连接,只要将其靠在一起就能实现数据传输。
C.NFC适用于近距离交换财务信息或敏感的个人信息等重要数据。它具有蓝牙无法比拟的安全性能。
D.NFC只能针对近距离传输,且传输范围小。
【小题4】(小题4)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不久的将来,使用NFC,人们出门就可以不带钥匙了。
B.正是NFC的快捷准确的认证识别能力,NFC将取代目前移动设备中的蓝牙功能。
C.通过NFC的近距离交互功能,我们无须将内置NFC芯片的手机放在NFC读取设备上进行确认,就可享受移动售票的便利。
D.在不久的将来,NFC完全可以改变人们使用许多电子设备的方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9分,每小题3分)
发现影响脂肪存储和代谢的重要因子
在探求导致肥胖的生理因素的研究中,美国乔瑟琳糖尿病中心的科学家认定,作为细胞周期转录辅助调节因子的TRIP-Br2在脂肪存储和能量代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发现可能为开发新的肥胖治疗方式奠定基础。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当日的《自然医学》杂志网络版上。
转录辅助调节因子可通过激活或抑制基因的表达来控制DNA的表达,而TRIP-Br2能够调控与脂肪存储和能量代谢有关的代谢基因。科学家观察了被喂食低脂、高脂食物的小鼠和肥胖小鼠的TRIP-Br2水平,发现食用高脂食物的小鼠和肥胖小鼠脂肪组织中的TRIP-Br2水平较高。此外,他们还发现肥胖人群内脏脂肪区域的TRIP-Br2有了明显提升,而囤积在身体中部的脂肪可比积聚在其他部位的脂肪具有更大的有害效应。
为了阐明TRIP-Br2在脂肪存储和新陈代谢中发挥的生理影响,科学家对经基因处理过的、不会再产生TRIP-Br2的KO小鼠进行了实验。它们被分别喂食低脂食物和高脂食物。测试结果显示,食用高脂食物的小鼠体重并未显著增加,基本与食用低脂食物的小鼠体重持平,这是因为产热的增加和耗氧量的提升,使KO小鼠消耗了更多的能量。此外,食用高脂食物的KO小鼠的葡萄糖耐受性及胰岛素敏感度都有所改善,甘油三酯也有所降低。
当TRIP-Br2受到抑制时,与脂肪分解有关的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和β3肾上腺素能受体(ADrB3)的表达就会明显增强;而当肥胖和高脂食物促使TRIP-Br2水平提升时,其也会压制HSL和ADrB3受体的表达,从而造成能量消耗的锐减以及脂肪堆积的增加。“因此TRIP-Br2对脂肪的储存十分重要,当这一要素缺失时,动物就无法聚积脂肪。”研究主导者、哈佛医学院的医学副教授罗西特•库尔卡尼如是说。
除此之外,TRIP-Br2同时还能调控脂解作用、能量输出和氧化代谢。库尔卡尼说:“这是首次确定一种细胞周期转录辅助调节因子能够控制这些过程。与以往的研究不同,TRIP-Br2此次似乎展现了不同的作用机制。”
对于治疗肥胖和包括胰岛素抵抗在内的相关并发症,TRIP-Br2可谓是一个颇具潜力的治疗基点。研究人员目前正在探索减少内脏脂肪中TRIP-Br2的方法,以便增强HSL和ADrB3受体的表达。而具备改变这两种分子的能力,将为我们抗击肥胖开辟新的路径。此外,研究小组亦在探查抑制TRIP-Br2以及由其导致的肥胖抗性是否会对心血管疾病和代谢并发症造成相关影响。
【小题1】对作为细胞周期转录辅助调节因子的TRIP-Br2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TRIP-Br2在脂肪存储和能量代谢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发现为开发新的肥胖治疗方式奠定基础。
B.科学家观察了被喂食低脂、高脂食物的小鼠和肥胖小鼠的TRIP-Br2水平,发现食用低脂食物的小鼠脂肪组织中的TRIP-Br2水平比食用高脂食物的小鼠和肥胖小鼠脂肪组织中的TRIP-Br2水平低。
C.TRIP-Br2可通过激活和抑制基因的表达来控制DNA的表达,能够调控与脂肪存储和能量代谢有关的代谢基因。
D.科学家通过被喂低脂和高脂的小鼠实验还发现肥胖人群内脏脂肪区域的TRIP-Br2有了明显提升。
【小题2】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在探求导致肥胖的生理因素的研究中,美国乔瑟琳糖尿病中心的科学家认为,TRIP-Br2在能量代谢和脂肪存储中起着重要作用。
B.当TRIP-Br2受到抑制时,与脂肪分解有关的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和β3肾上腺素能受体(ADrB3)的表达就会出现明显增强;而当HSL和ADrB3的表达受到压制时,动物就会相对长胖。
C.TRIP-Br2对脂肪的储存十分重要,它是动物聚积脂肪的必要因素。
D.研究小组亦在探查抑制TRIP-Br2以及由其导致的肥胖抗性对心血管疾病和代谢并发症造成相关影响。
【小题3】下列推断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研究发现,与积聚在人体其他部位的脂肪相比,囤积在人体中部的脂肪产生的有害效应可能是最大的。
B.在对TRIP-Br2的研究中,科学家使用经基因处理过的、不会再产生TRIP-Br2的KO小鼠作为实验对象;这表明,经过基因处理,动物肯定就不会产生TRIP-Br2。
C.在TRIP-Br2的生理影响研究中,科学家发现,食用高脂食物的KO小鼠体重并未显著增加,基本与食用低脂食物的KO小鼠体重持平,这是因为小鼠消耗了更多的能量,造成TRIP-Br2的缺失。
D.对于治疗肥胖和包括胰岛素抵抗在内的相关并发症,TRIP-Br2可谓是一个颇具潜力的治疗基点,所以它将为我们抗击肥胖开辟新的前景。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习家池的修禊习俗
修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粹。东汉应劭《风俗通义·祀典》说:“禊者,洁也。谨按《周礼》男巫掌望祀,旁招以茅,女巫掌岁时以祓除衅浴。”但从《诗经·溱洧》来看,修禊由纯祭祀活动逐步演变为带有节日性的活动。三月桃花盛开,百花馥郁,河水荡漾,水盈碧泛,阳光明媚的时候,郑国的青年男女到溱洧两水上沐浴,以洁身除秽邪之气,临别互赠花草。《韩诗》载:“郑俗,三月上巳,之溱、洧之上,招魂续魄。秉兰草,拂不祥。”这应该就是修禊的前身。
但是到了两汉,修禊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其神秘繁复的色彩减少了很多,祭祀只是象征性的,在水曲隈处喝酒吟诗成主要内容,成为一种官民同乐的高雅有趣的节日活动。到了宋代其内容已经是根据喜好随意增减了。文人雅士多曲水流觞,临河赋诗歌咏。一般民众则游春踏青,赏览春光。
史上最著名的一次修禊集会是东晋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王羲之父子、谢安、孙绰等共41人在山阴(今绍兴)兰亭举行的。贤士名流分列两岸,参差坐于茂林修竹中,曲水赋诗,纵酒狂欢。王羲之作《兰亭集序》,成为天下第一行书。但影响巨大波及全国的修禊活动是清康乾年间扬州瘦西湖畔的三次“红桥修禊”,主持者皆为名士,参加者近万,规模空前,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盛举。其方式是在洗濯后,列坐水畔,随水流羽杯,举觞吃酒,吟诗作词。
襄阳也是一个有修禊传统的地方,而习家池就是主要的修禊地点。《湖广通志·襄阳府》载:“县东十里,有白马泉,晋习凿齿居焉,因名习家池。”宋祝穆撰《方舆胜览·襄阳府》载:“每年三月三日,刺史禊饮于此。”六朝时的《荆楚岁时记》云:“三月三日,四民并出水滨,为流杯曲水之饮,取黍曲菜汁和蜜为饵,以厌时气。”
襄阳习家池修禊习俗极可能源于东汉。但是,从东汉到隋没有文字记录。发现最早的修禊诗文是孟浩然《襄阳公宅饮》诗:“窈窕夕阳佳,丰茸春色好。欲觅淹留处,无过狭斜道。绮席卷龙须,香杯浮玛瑙。北林积修树,南池生别岛。”“北林积修树,南池生别岛”写修禊之时,习家池风景无限。“绮席卷龙须,香杯浮玛瑙”则写禊饮者的神态和曲水流觞的场景。
记载比较详尽的一次习家池修禊是清道光五年(1866),习家池改扩建及灌溉工程完成,应官民要求,太守周凯亲自主持了这次庆祝落成暨修禊活动。是日,习家池松簧交翠,桃柳夹岸,泉涌石洑,潺湲邅回,七十多位嘉宾、耆旧、士人、幕僚列坐池滨。曲水流觞,大家各赋诗一首。可惜这些诗今日未能目见。从周凯其它诗中我们约略可见,“盈盈水一泓,清浅鉴毛发”“胜事不可追,兰亭久消歇”“烹泉坐池上,默默问残碣”,便勾勒出当时的情景。这次修禊,成为襄阳历史上传为美谈的盛事。
孟浩然诗曰:“山水观形胜,襄阳美会稽。”襄阳,胜迹如林,修禊之事为何独情于习家池?习家池亦称高阳池,乃东汉初襄阳侯习郁所修建,为中国私家园林鼻祖。此处藏气聚风,名士辈出,为文人骚客垂青偏爱。高僧曾在此“弥天”,孟浩然有涧南居;李太白且醉池上亭,杜工部清思汉水上;李商隐曾共山翁把酒时,皮日休十宿高阳忘却回;白居易赋诗借良驹,欧阳修《醉翁亭记》续新词。习家池为文人雅士提供了最好的山水环境。他们的逸志闲情,往往在乐山爱水中,托酒而出。“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故习家池有“醉酒诗千篇”美誉也。
习家池修禊,在乎山、在乎水、在乎酒、在乎意境矣!
【小题1】下列对修禊习俗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诗经》及相关资料来看,修禊是由纯祭祀活动逐步演变成后来带有节日性质的活动的。
B.到了两汉时期,修禊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其神秘繁复的色彩已经消除,祭祀只是象征性的。
C.兰亭集会是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修禊活动,发生在东晋永和九年,王羲之为此作《兰亭集序》,字如蛟龙之舞,成为天下第一行书。
D.清康乾年间扬州瘦西湖畔举行的三次“红桥修禊”活动影响巨大甚至波及全国,由名士主持,参加者近万,规模空前。
【小题2】下列对襄阳习家池的修禊情况的介绍不恰当的一项是()
A.襄阳习家池修禊习俗很有可能源于东汉,也可以说是从习家池修建起来便渐渐开始有了修禊习俗。
B.清代襄阳太守周凯于道光五年亲自主持的习家池修禊活动是文献记载比较具体的一次修禊活动。
C.唐代孟浩然的《襄阳公宅饮》诗可以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记录了习家池修禊习俗的文献,对这一方面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D.襄阳习家池举办的修禊活动从东汉到清代均有相关记录,比如东汉应劭《风俗通义·祀典》“男巫掌望祀,旁招以茅,女巫掌岁时以祓除衅浴”就是记载习家池修禊仪式的。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修禊活动产生后形式渐渐发生了变化,但直到明清都还是保留了洁身、饮酒作诗、游春踏青等高雅趣事的习俗。
B.到了宋代,修禊活动的内容可以根据喜好随意增减,原本作为节日余兴的活动成为主要内容,人们常常曲水流觞、临河赋诗、游春踏青、赏览春光。
C.清代襄阳太守周凯于道光五年亲自主持的习家池修禊活动和兰亭修禊一样也仅仅是一次文人名士集会,别无他由。
D.襄阳习家池为历代文人骚客垂青偏爱是因为这里风景优美,并且修禊习俗活动的举办为他们提供了抒发性情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