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据路透社报道,7月10日,硅谷支付公司 Stripe 与支付宝、微信达成合作,让其线上超过 10 万家商户支持过亿中国消费者使用支付宝或微信支付。5月9日,支付宝母公司蚂蚁金服宣布与美国支付处理公司First Data Corphe达成交易。双方达成协议,消费者可以在First Data Corphe的400万家美国商户使用支付宝购物。“这将为支付宝打开在美国真正遍地开花之门,甚至有望在之后拓展到更多国家,”支付宝北美总裁说。据彭博社消息,如果合作全方位达成,这个商户覆盖量已经与美国本土的苹果支付(450万家)达到了同一等级。与支付宝类似,微信支付业务也正式进入了美国市场。
(摘编自《报复来了!苹果后院被支付宝微信包抄》,2017年7月10日中国经济网)
材料二:

注:(1)移动支付是指基于无线通信技术,通过移动终端实现的非语音方式的货币资金转移及支付行为;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统计包括用户购买第三方平台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行为,包括使用移动支付购买实物商品及信息化服务的支付,不包括代收、代付及资金归集等企业对企业类应用。
(2)统计企业类型不含银行,仅指规模以上非金融机构支付企业。
(3)同比增长率,一般指和去年同期相比的增长率,这主要是为消除季节变动影响,来说明当期发展水平与去年同期发展水平对比而达到的相对发展速度。
材料三:
移动支付代表着第三方支付行业的现金生产力,目前其发展仍处于不稳定状态,整体行业增速主要依靠大型支付公司的亮点业务,暂时还缺少硬件环境及支付场景的普及,但各类智能设备和信息化城市建设必然会将移动支付所需要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当应用场景能够深入社会正常经济生活中时,个人乃至中小企业端的支付就可全由移动支付完成。
(摘编自《2015年中国电子支付行业研究报告》)
材料四:
英国《金融时报》网站发表《城市中国跳过信用卡走向无现金社会》的报道称,在中国城市的餐馆里,如果用餐者埋单,他们更有可能拿出手机,而不是钱包。《金融时报》旗下研究服务部门“投资参考”对1000名中国城市消费者的一项调查显示,98.3%的人说,他们在过去3个月中使用了移动支付平台,城市规模、年龄群体或收入水平对人们使用移动支付平台的影响不大。这反映了移动支付平台的迅速扩张,中国由此正在变成一个无现金的社会。现在,各种移动平台正试图超越扫一下二维码进行零售交易的阶段,向消费金融扩张。然而,事情进展并不完全顺利。中国网络金融服务的扩张导致许多贷款未受到足够监管,还造成了明目张胆的欺诈行为。另一方面,中国的银行尤其几大国有银行,也在积极保护自己的领地。如果这些网络银行获得成功,那么中国的监管机构和传统银行都需要适应新形势。(摘编自《英媒:移动支付普及,中国跳过信用卡走向无现金社会》)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支付宝与First Data Corphe和Stripe全方位达成合作,在美商户覆盖量就会与本土的苹果支付同一等级。
B.据艾瑞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使用移动设备进行支付和转账的总额约为2013年的10倍。
C.根据艾瑞统计模型核算,2017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达到了98.7万亿元人民币。
D.迅速扩张的中国移动支付平台正在试图超越零售交易的阶段,向消费金融的方式扩张。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支付宝和微信与硅谷支付公司Stripe的合作,让中国消费者可以用支付宝或微信向对方线上商户付款。
B.2013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同比增长707.0%,这也就成了中国移动支付发展的关键一年。
C.根据材料一可见,我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得到了更多人认可,人们的消费水平也有了进一步提高。
D.移动支付代表着第三方支付行业的现金生产力,第三方指为用户购买提供产品和服务的第三方平台。
E. 英国“投资参考”的相关调查显示,城市规模、年龄群体或收入水平对我国城市移动支付的影响不大。
【小题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如何解决我国在移动支付方面遇到的问题。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12-27 07:01:2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2013年-2014年用户使用手机和应用程度的年增长水平

(摘自《中文互联网数据资讯中心》《手机上瘾者报告》)

材料二:

智能手机确实在偷走对青少年来说非常重要的一样东西:睡眠。总体而言,青少年比以往睡得更少了。对20个国家690747名青少年的数据(1905~2008年)分析发现,青少年的睡眠时间比100年前少了1个小时。

英国华威大学的心理学助理教授萨卡里·莱莫拉( Sakari Lemola)最近发现,有智能手机的青少年在晚上睡得更晚。莱莫拉说,“我们还发现,睡觉前使用电子设备与睡觉时长减少、失眠症状增加有关。而较短的睡眠和较差的睡眠质量又与抑郁症状有关。”

莱莫拉解释了几种可能的关联。今天的电子屏幕发出了大量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产生。褪黑素是一种在晚上或黑暗环境中由松果腺分泌的激素,可以调节人体的生物钟。社交媒体上,来自朋友的消息或评论让孩子很难睡着。另外,在无尽的娱乐信息的吸引下,让青少年把手机关闭格外困难。

莱莫拉指出,近期另一项研究显示,在刚成年的年轻人当中,较差的睡眠质量是严重的精神健康问题(如精神错乱症状)的起因之一。“一方面,我相信大多数青少年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交媒体提供的新机会”,莱莫拉说,“另一方面,跟之前几代的青少年相比,有一小部分脆弱的青少年面临着更高的风险。电子设备使用时长的增加,睡眠质量下降以及睡眠时长的缩短,这些因素很有可能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影响。其他因素,从城镇化到在校压力,也多少会对青少年有所影响。”

(《智能手机损害青少年大脑?》)

材料三:

“在以前,如果有人问我什么对青少年好,是小提琴还是电子游戏“刺客信条”,我会觉得这是一个可笑的问题”,美国儿童与青少年疾病中心负责人杰伊·吉德说,“但是现在,我意识到玩“刺客信条”需要策略、记忆力、对模式的识别以及反应能力。另外,观看优质的视频可能是比阅读更好的学习方式。对我来说,说这些话很困难,但是考虑到大脑吸收信息的方式,可能真的是这样。”

提到青少年面临的威胁,引人注目的新科技总是比那些熟悉和难以改变的问题更容易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种偏差可能会使我们的感知发生偏离。除了使用手机导致糟糕的睡眠质量,家庭冲突也是造成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艾伦说:“不仅冲突和压力会影响大脑,缺乏温暖和社会支持同样会影响大脑。有这么多证据都表明,其他因素会对青少年产生影响,为什么我们还在担心手机?”美籍指挥家斯坦伯格表示认同,他认为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是创伤、贫穷、暴力和毒品,因为它们对青少年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     

(节选自《南方周末》2018年3月1日16版)

材料四:

实际上,苹果公司已经提供了一些家长控制举措,例如“要求购买”功能,要求家长批准购买商品和服务;限制访问某些应用程序、内容和数据使用情况;使用了内置的功能,比如位置共享等。但这些还远不足以解决日益严重的青少年智能手机上瘾问题。

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让·特温吉教授发明了“iGen”一词来指代新一代的智能手机成瘾儿童。让·特温吉曾表示,把iGen描述为几十年来最严重的精神健康危机的边缘并不夸张,这种恶化很大程度上可以追溯到他们的手机。近日,北美放射学会研究了那些沉迷于智能手机或患网瘾的青少年的大脑,发现智能手机成瘾的青少年大脑奖赏回路的化学成分存在差异。而根据“常识媒体”在2016年进行的一份调查显示,约半数美国青少年感觉自己存在手机成瘾问题,并感到有压力需要立刻回复手机信息。

据美国广播公司报道,科技公司虽然没有公开承认他们的电子产品可能会让人上瘾,但一些硅谷内部人士已经开始向媒体透露,电子产品、移动应用程序和社交媒体网站是如何被设计成让人上瘾的,并尽可能长时间地吸引用户的注意力。不可否认的是,智能手机的一些应用,比如脸书、Snapchat和Instagram,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年轻用户。但一些科技公司已经采取措施,愿意改变他们的产品以回应家长的担忧。

(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年1月9日22版《苹果需正视青少年手机成瘾问题》)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有科学家认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面临诸多威胁,但相比而言,智能手机并非最大问题根源。
B.材料一中,2013年-2014年,手机使用增幅从大到小分别是常规用户、超级用户、上瘾用户。
C.莱莫拉认为:青少年因使用手机导致的睡眠时间短和质量差与电子屏幕抑制褪黑素产生有关。
D.虽然手机引起了诸多问题,但莱莫拉对多数青少年适应社交媒体提供的新机会持乐观态度。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相比城镇化和学业压力,电子设备使用时长的增加,才是引发精神健康问题的罪魁祸首。
B.杰伊·吉德过去认为,小提琴比电子游戏“刺客信条”对青少年更有益,但现在所持观点有所改变。
C.某些游戏能锻炼人的多种技能,提供的优质视频可能改善学习方式,这些都是智能手机有价值的东西。
D.苹果公司推出的“要求购买”“位置共享”等措施,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青少年手机上瘾的问题。
【小题3】如何何看待青少年过度使用智能手机的问题?请结合材料分条说明,并概述科技公司解决此类问题所采取的措施。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9月17日至19日,人工智能进入“上海时间”。为期3天的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吸引全球顶尖科学家、著名企业家和创新创业领军人物齐聚一堂,展示了人工智能在无人驾驶、医疗、金融、教育等多个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广阔前景。空前的盛况、广泛的关注,映照着人工智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我国连续6年成为工业机器人第一消费大国,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年均增长率超过40%,语音、视觉识别技术世界领先,阿里巴巴、科大讯飞、依图等一批企业成为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有力竞争者……近年来,中国人工智能发展,逐步走出了一条需求导向引领商业模式创新、市场应用倒逼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创新的独特发展路径。但也应看到,我国企业目前仍主要凭借丰富的数据、巨大的应用需求和开放的市场环境累积优势,而发达国家科技行业则依旧掌控着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和技术优势,并在基础理论、核心算法以及关键设备、高端芯片方面大幅领先。这样的情况下,尤其需要我们瞄准核心关键技术和基础前沿理论,迎头追赶、久久为功。
(摘编自《人工智能是接地气的科技力量,要下好“先手棋”》,《人民日报》2018年09月19日)
材料二:
人工智能领域人才供需差距为何如此大?相关运用不断突破,促进各国不断部署人工智能发展战略,这是人工智能领域人才供需失衡的主要原因。得益于数据、算力和算法的集中突破,人工智能近年来开始进入落地实践阶段。以深度学习为主要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语音识别、数据挖掘、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展露强劲发展势头,相关应用突破还可能给医疗、交通、制造、金融、教育等领域带来巨变。
正是看到其巨大潜力,全球各主要国家纷纷开始部署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美国、法国、英国、德国、日本、俄罗斯纷纷加入新一轮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军备竞赛”。
统计显示,目前中国人工智能企业已经超过1000家。而根据腾讯研究院发布的《中美两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全面解读》报告,2017年中国有592家人工智能企业,员工数量为3.92万人。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由于中国高校在较长时间内没有人工智能专业,这也导致了国内相关人才供给不足。
(摘编自彭训文《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紧缺》,《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年12月03日)
材料三:

2018人工智能促进协会(AAAI)会议提交和入选的论文数量

2018AI论文加权引用概况
注:加权引用(FWCI)是AI作者在该地区接收的平均引用次数除以所有AI作者的平均引用次数
(摘编自《斯坦福2018全球AI报告,七大维度数据公开》,《参考消息》(2018年03月25日)
材料四:
记者:如何认识目前我国学校开展人工智能教育的情况?
李德毅:当前,高中生的人工智能教育刚刚尝试。在高等教育阶段,高职学生的人工智能教育还处于无序状态。高职院校大多在计算机专业里开设零星的人工智能课程,教材零乱,深浅不一,更缺少技能型、应用型训练和应用型创新工匠的培养。本科生在校学习智能科学和技术的课程,以选修为主,一般不超过4个学分,仅占总学分的四十分之一,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智能人才的需求。研究生的人工智能教育有“高开低走”现象。例如,清华大学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研究生教学课程45个学分中,人工智能研究方向的课程不到10个学分;在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生中,人工智能研究方向不到6个学分;在电子科学与技术的研究生教学课程中,甚至没有人工智能课程。
(摘编自董洪亮《怎样对学生进行人工智能教育(前沿访谈)——专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李德毅》,《人民日报》2018年08月23日)
【小题1】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8年 AAAI会议提交的论文中,中美论文数量巨大。表明在人工智能研究领域,中国和美国远超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
B.2018年 AAAI会议中,中国虽然论文提交数量多,但入选论文数和美国相差无几,表明中国我国人工智能整体发展水平与美国相比仍存在差距。
C.2000到2015年,美国论文加权引用略有波动,但总体呈上升趋势,欧洲论文加权引用则较为平稳,二者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D.2000到2015年,中国论文加权引用已大幅增加,但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表明中国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质量需进一步提高。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工智能领域人才供需失衡,主要原因是各国不断部署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力求集中突破该领域的数据、算力和算法。
B.2017到2018年,中国人工智能企业的数量大幅度增长,表明我国掌控了全球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和技术优势。
C.全球人工智能学科人才需求缺口巨大,人工智能企业数量逐步增大,可通过企业自主培养来缓解需求压力。
D.重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发展情况,致力于高等院校开设和完善人工智能课程,与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有直接关系。
【小题3】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有何优势和不足?请概括并结合文本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