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宁波近海,每年开渔期一到,就有很多海鲜进入寻常百姓的餐桌。下表是四种海鲜的信息,请根据信息完成简单的检索表。
动物
特 征
乌贼
没有脊椎骨、鳞、鳍等结构,身体柔软
梭子蟹
没有脊椎骨、鳞、鳍等结构,身体有外骨胳,足分节
小黄鱼
有脊椎骨,用鳃呼吸,有鳞片,身体金黄色
鲳鱼
有脊椎骨,用鳃呼吸,有鳞片,身体银白色
甲处为________,②处为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填空题 更新时间:2019-11-18 01:08:4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古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曾对动物进行分类。下列是他分类的部分动物类型及其主要特征,其中相当于现代动物分类中爬行类的是 ( )
选项
类型
主要特征
A
胎生四肢动物
有毛
B
卵生四肢动物
皮上有鳞
C
卵生二肢动物
有羽毛,能飞
D
卵生无肢动物
有鳞,水栖,用鳃呼吸
A.A
B.B
C.C
D.D
同类题2
小金在学习蚯蚓的知识时,对蚯蚓是如何感受外界刺激的这个问题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于是在家里进行了科学探究,请你把他的探究过程补充完整(提示:蚯蚓的结构如下图)。
(1)提出问题:蚯蚓身体的哪端对光敏感?
(2)作出假设:蚯蚓的前端对光敏感。
(3)实验材料用具:蚯蚓、黑布、手电筒;
(4)实验步骤:______;
(5)实验结果:经过实验发现,蚯蚓的前端对光照刺激的反应较强烈,而身体的后端对光照刺激的反应不明显。
(6)实验结论:______
同类题3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疟疾病是世界是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早在2000年前,疟疾病就在世界各地流行。许多科学家都想找出引发疟疾病的原因,以便能更好地预防和减少这种病的发生。当时,科学家们观察居住在沼泽地区人群的患病情况,提出假设:疟疾是由于沼泽的水被污染而引起的。同时,设计了让人直接喝沼泽地里污水的实验,结果喝污水的人没有患疟疾,假设被否定了。科学家们又经过长期的探索,到了19世纪后半叶,发现疟原虫是疟疾病的致病“凶手”。有些科学家还发现,在疟疾病的发病区,抽干沼泽地里的水,这个地区患疟疾病的人就大大减少,甚至消失了。科学家们就思考:引起人体患疟疾病的疟原虫和沼泽地里的水有什么关系呢?直到本世纪初,一位意大利科学家通过大量观察提出了一个新的假设:蚊子在水中繁殖,如果抽干沼泽地里的水,就可以消灭蚊子的幼虫,消灭了蚊子就可以消灭疟疾病。又过了若干年,一位英国医生设计了一个巧妙的实验来验证这个假设。他让蚊子去叮咬体内有疟原虫的麻雀,再解剖发现在蚊子的唾液腺里有大量的疟原虫。这样人类终于弄明白了人体患疟疾病的原因,并且制定了一系列治疗和预防疟疾病的方法。
问题:
(1)从科学家征服疟疾病的历程来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提出问题、
、
、收集事实证据、检验假设。
(2)疟原虫是一种
细胞生物,它们的特点是
。
(3)在动物分类中,蚊子属于
纲,其特点有
(至少2点)。
同类题4
通过观察蜗牛,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笔尖触碰蜗牛的各个部位,你认为蜗牛的_
_
_
_
_
_
_
_
_
_
_____最敏感,__
_
_
_
_
_
_
___
___有保护作用。蜗牛的运动器官是_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____。
(2)我知道蜗牛有__
__
___
_
_
_
_
_
__、__
__
_
_
_
_
__
_
___、___
_
__
__
__
_
___、__
___
_
_
_
_
_
_
__等几种感觉,但是没有__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___。
同类题5
一位渔民在舟山渔场捕到一条“大怪鱼“,它体长3.1米,背灰黑色,腹白色,头顶有肉刺.体前有一对鳍肢,尾鳍水平伏,腹部有乳状突起,皮肤裸露。口腔内有牙齿,头顶有一呼吸孔.解剖后发现体内有脊柱,有肺,心脏等器官.心脏结构与人类相似,体内有幼体。你认为渔民捕到的是鱼类、两栖类还是哺乳类?
(1)初步判断该生物属于_____________。
(2)判断依据:
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
(3)你认为这种动物可能是___。
相关知识点
生命系统的构成层次
观察多种多样的生物
动物的分类
利用检索表来辨认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