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半张纸
[瑞典]斯特林堡
最后一辆搬运车离去了;那位帽子上戴着黑纱的年轻房客还在空房子里徘徊,看看是否有什么东西遗漏了。没有,没有什么东西遗漏,没有什么了。他走到走廊上,决定再也不去回想他在这寓所中所遭遇的一切。但是在墙上,在电话机旁,有一张涂满字迹的小纸头。上面所记的字是好多种笔迹写的;有些很容易辨认,是用黑黑的墨水写的,有些是用黑、红和蓝铅笔草草写成的。这里记录了短短两年间全部美丽的罗曼史。他决心要忘却的一切都记录在这张纸上——半张小纸上的一段人生事迹。
他取下这张小纸。这是一张淡黄色有光泽的便纸条。他将它铺平在起居室的壁炉架上,俯下身去,开始读起来。
首先是她的名字:艾丽丝——他所知道的名字中最美丽的一个,因为这是他爱人的名字。旁边是一个电话号码,15,11——看起来像是教堂唱诗牌上圣诗的号码。
下面潦草地写着:银行,这是他工作的所在,对他说来这种神圣的工作意味着面包、住所和家庭,也就是生活的基础。有条粗粗的黑线画去了那电话号码,因为银行倒闭了,他在短时期的焦虑之后又找到了另一个工作。
接着是出租马车行和鲜花店,那时他们已经订婚了,而且他手头很宽裕。
家具行,室内装饰商——这些人布置了他们这寓所。搬运车行——他们搬进来了。歌剧院售票处,50,50——他们新婚,星期日夜晚常去看歌剧。在那里度过的时光是最愉快的,他们静静地坐着,心灵沉醉在舞台上神话境域的美及和谐里。
接着是一个男子的名字(已经被划掉了),一个曾经飞黄腾达的朋友,但是由于事业兴隆冲昏了头脑,以致又潦倒到无可救药的地步,不得不远走他乡。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烟云罢了。
现在这对新夫妇的生活中出现了一个新东西。一个女子的铅笔笔迹写的“修女”。什么修女?哦,那个穿着灰色长袍、有着亲切和蔼的面貌的人,她总是那么温柔地到来,不经过起居室,而直接从走廊进入卧室。她的名字下面是L医生。
名单上第一次出现了一位亲戚——母亲。这是他的岳母。她一直小心地躲开了,不来打扰这新婚的一对。但现在她受到他们的邀请,很快乐地来了,因为他们需要她。
以后是红蓝铅笔写的项目。佣工介绍所,女仆走了,必须再找一个。药房——哼,情况开始不妙了。牛奶厂——订牛奶了,消毒牛奶。杂货铺、肉铺等等,家务事都得用电话办理了。是这家的女主人不在了吗?不,她生产了。
下面的项目他已无法辨认,因为他眼前一切都模糊了,就像溺死的人透过海水看到的那样。这里用清楚的黑体字记载着:承办人。
在后面的括号里写着“埋葬事”。这已足以说明一切!—— 一个大的和一个小的棺材。
埋葬了,再也没有什么了。一切都归于泥土,这是一切肉体的归宿。
他拿起这淡黄色的小纸,吻了吻,仔细地将它折好,放进胸前的衣袋里。
这两分钟里他重又度过了他一生中的两年。
但是他走出去时并不是垂头丧气的。相反地,他高高地抬起了头,像是个骄傲的快乐的人。因为他知道他已经尝到一些生活所能赐予人的最大的幸福。有很多的人,可惜,连这一点也没有得到过。
【小题1】小说采用倒叙的写法随主人公的意识流动展开情节。请按时间顺序从“他”的角度概括出小说的主要情节。(5分)
【小题2】“半张纸”在文中起什么作用?(5分)
【小题3】小说的结尾画线句子中的“生活所能赐予人的最大的幸福”指的是什么?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7分)
【小题4】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第一段中说:“没有,没有什么东西遗漏,没有什么了。”这句话意在表明主人公东西搬得非常干净,做事十分细心。
B.小说提到了主人公当时订牛奶,买肉,买日常用品等,“家务事都得用电话办理了”,让我们了解到在20世纪初的瑞典,家政服务已经到了怎样的程度,这也是本文所要表现的一个主要内容。
C.作者在第十一段中写道:“下面的项目他已无法辨认,因为他眼前一切都模糊了,就像溺死的人透过海水看到的那样。”这是因为纸条上面的字是“多种笔迹写的”,加上他看了很长时间,所以他眼前“一切都模糊了”。
D.这篇小说只有区区一千二百来字,但写了主人公两年由甜到苦,由合到散的生活,内容丰富,不枝不蔓。
E.文章在平实的叙述中适时地穿插了一些议论,如第七段的“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烟云罢了”,有效地拓展了文章的深度。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3-03 12:40:3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12分)
明清时期,徽商能够驾驭整个商界,是因为他们具有贾儒结合、官商相联、乡党互助的特点;有勤俭持家、吃苦耐劳的精神;有以利润为目的的经济观念;注意学习和总结从商经验,注重职业培训;有灵活多变的经营手段。
中国是一个重农抑商的社会,为了能使自己的经营活动适应这个社会,徽商贾而好儒,商而兼仕,与封建官僚或合为一体,或相互结托。他们把势力渗透到地方政权,甚至伸向国家中枢。除以“急公议叙”“捐纳”“读书登第”作为攫取官位的途径外,还以重资结纳,求得部曹守令乃至太监、天子的庇护,享有官爵的特权。
为了能在他乡异地的商业竞争中站稳脚跟,徽商利用地缘和血缘关系形成商帮,互帮互助。全国凡有徽商活动的城镇,几乎都有徽商会馆或徽商公所、义园、旅享堂、思恭堂之类,有的城市甚至不止一处。徽商会馆的主要宗旨就是“合志同方,营道同术”(吴江县盛泽镇《徽宁会馆碑记》)。
很多人一谈起徽商,总将徽商同奢侈连在一起。其实除个别商贾较为奢侈外,80%以上的徽商都是勤俭持家,并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徽州人经商多为生计所迫,因此作为第一代徽商,大多一贫如洗,勤俭持家就显得更加重要。婺源人李祖开始贩木时,竹头木屑都舍不得丢,加以充分利用。致富后仍是粗衣淡食,住房极其简陋狭小也不肯新建。光有勤俭思想,并不足以致富,他们还具有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歙人江遂志两次经商失败,第三次变卖所有家产一搏,终于成功。
徽商经营,以赢利为目的,什么利润大,就经营什么。如徽商习称的盐、典、木、茶四大行业,都是利润极高的。注意商品市场的选择,也是徽商追求利润的手段之一。歙商程澧因苏州等地盛产棉花便经营布业,扬州是盐业集散地便经营盐业,徽州当地贫瘠便经营典当业。在不同的地方经营不同的行业,其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赚钱。
徽商是一个文化修养水平较高的社会阶层,他们非常注意从书本中去学习商业技能,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商业经验,注重职业培训。《士商规略》《典业须知》《水陆路程宝货辨疑》等商书,便是徽商经商经验的总结。徽商子弟正式经商之前,一般都要跟随长辈见习一段时间,当学徒,以熟悉商情。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注重岗前职业培训。
在长期的经商实践中,徽商还练就了一套灵活多变的经营手段,如取信消费者、薄利多销、抓市场信息、宣传促销等,使其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小题1】下列不属于徽商“官商相联”的途径的一项是 ( )
A.徽商跟封建官僚相互结托,把势力渗透到地方政权,甚至伸向国家中枢。
B.徽商用“急公议叙”或“捐纳”的办法取得官位。
C.徽商还通过读书参加科举取得官位。
D.徽商用重金交结各级政府甚至太监、天子。
【小题2】下列对徽商“乡党互助”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 )
A.为了能在他乡异地的商业竞争中站稳脚跟,徽商利用同处徽州一乡的关系结成生意帮会,互相帮助。
B.徽商充分利用家庭亲族关系形成家庭亲族商帮,以在异地的商业竞争中更有实力。
C.全国凡有徽商活动的城镇,都有徽商会馆或徽商公所、义园、旅享堂、思恭堂之类,有的城市甚至不止一处。
D.徽商在各地营建会馆的主要宗旨就是把徽商的力量联合起来,共同追求商业竞争的成功。
【小题3】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第一代徽商,大多一贫如洗,所以都有勤俭思想,即使致富后还是不肯享受,甚至到了悭吝的程度。
B.徽商有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歙人江遂志两次经商失败,三次变卖所有家产,终于成功。
C.因为徽商主要经营盐、典、木、茶四大行业,所以利润极高,徽商大都很快致富。
D.徽商自身就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水平,他们既注重学习商业经营的理论,又注意总结商业实践的直接经验,这也是他们在激烈的商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一个原因。
【小题4】给上述文章添加一个合适的标题。(8个字之内)(3分)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数学有诗意
周凯
走在复旦校园,过去的半年内,很多学生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看到道路两旁悬挂起一排排纸鹤。
而这一次离去的,是数学家谷超豪。
这位数学家的故事可不是枯燥的公式,而是处处闪动着调皮的生活色彩。“文革”下放时,他在广播里听到龙卷风要经过,还有心思看看窗外飘飞的雨点,算曲率,说播报有误;在香港便利店买完冰镇矿泉水,他突然打破沉默对身旁的学生说:“你知道怎么用数学来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冰的融化过程吗?”
在他看来,生活处处有数学,“人谓数无味,我道味无穷”。在医院时,他根据抽血检验报告,预测自己的出院时间;根据风向和台风的几何特性,他常和天气预报比赛谁预测台风更准确。
这位没有戴瓶底厚的近视眼镜、走路思考问题也不会撞到电线杆的数学家,用他86年的一生告诉人们:数学也有诗情画意。
“诗可以用简单的语言表达非常复杂的内容,用具体的语言表现深刻的感情和志向,数学也是这样,1除以3,可以一直除下去,永远除不完,结果用一个无限循环的小数表示出来,给人无穷的想象空间。”他说。
他总结出数学与古典诗词相通的“理论根据”:诗歌的对仗与数学的对称性是相似的,许多文学作品中还蕴涵着丰富的科学思想萌芽。“任何科学都需要语言的表达,文学修养对一个科学工作者来说必不可少。有些文学作品很讲逻辑,我在中学就学会了用数学的反证法,或许与我读《三国演义》有关吧。”
最后,他干脆把艰涩的微分几何定理写进诗里:“曲面全凸形难变,空间双曲群可迁。”
他的生活也如减法一样。在家里,同为数学家的妻子和他的共同话题总是数学研究,但他却并不觉得乏味,因为彼此能听懂对方讲的话,就是一种幸福。
可现实并不总充满诗意。在他的学生的印象中,谷老从未在背后评论过任何人的人品,只有一次,他对一名四处兼职的同行非常反感,厌恶地说,“人也是会变的” 。
他的学生、中科院院士洪家兴曾经告诉他,中国数学界论文发表数量是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但论文被引用的数量却只在世界排100多位。在听到这个统计后,谷超豪很久没有说话。
洪家兴比喻说,谷先生就像一个开采金矿的带头人,带着大家探索、开路。种种创业之初困难的事都由谷先生做了,而在找到了一条通往金矿之路后,他就把金矿让给跟随他的年轻人去继续挖掘,自己则带着另一批年轻人去寻找另一个金矿。
在复旦任教的几十年岁月里,只要没有重要会议,谷超豪雷打不动地组织每周一次的讨论会,大家坐成一圈,交流心得。“我们最怕的就是谷先生开口提问。”谷超豪的“关门弟子”谢纳庆说,讨论班上,有时东西实在太难,谢纳庆想糊弄过去,谷老会很快打断他,将他企图蒙混过去的问题重新拎出来,要他详细解答,每次都让他下不了台。
到80多岁,谷老一直坚持亲自指导学生。晚年在病房打着点滴接受记者采访时,他曾得意地说:“想不到吧,我的两个‘关门弟子’,就是在这里完成论文答辩的。”
其实,在数学系以外的复旦校园里,谷超豪算不上特别有名,远不如其老师苏步青。而在苏步青的口中,谷超豪的学术成就超越了自己,是他最好的学生,没有“之一”;唯一不如自己的地方,就是“没有培养出超过自己的学生”。“他这是在将我的军!”谷超豪曾说。如今,谷老的学生中已经走出九位两院院士。在晚年时他感叹:“在一定程度上我可以向苏先生交账了!”
“人生几何学几何,不学庄生殆无边。”他不喜欢庄子“以有涯随无涯”的处世之道,总是“希望再多做一些事情”。
60岁时,他写道,“谁云花甲是老人,孜孜学数犹童心”;70岁,他说“七十古稀今不稀”;到80岁,谷老依然笑称自己只是过了一个“小小的”生日,“如今我还要说,80古稀今不稀。很多比我还要年长的科学家,还在一线工作。”
可惜的是,他没能像自己许的生日愿望那样,“再干若干年”。
不过,在太空中,始终运行着一颗星——国际编号为171448的小行星,“谷超豪星”。
【小题1】下列对材料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  )(  )
A.“文革”下放时,谷超豪在广播里听到龙卷风要经过,还有心思看看窗外飘飞的雨点,算曲率,说播报有误,是为了说明他敢于挑战权威。
B.谷超豪的现实生活并不总充满诗意,在文中表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因为同事对学问的不专注而生气,另一方面是对中国人发表的论文质量不高的忧虑。
C.谷超豪没戴瓶底厚的近视眼镜、走路思考问题也不会撞到电线杆,说明他没有一般学者的呆板和专注,经常发现生活中调皮的色彩。
D.本文不仅从数学的诗情画意和对学生的培养两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谷超豪做出的成就,而且在字里行间对他的崇高品德也进行了赞美。
E. 本文的语言朴实平淡,作者在不紧不慢的叙述中,让我们结识了一位风趣幽默、神采飞扬但又认真严谨的数学家谷超豪。
【小题2】数学家谷超豪用他的一生告诉我们:数学也有诗情画意。请结合文本分析数学都有哪些诗情画意。
【小题3】谷超豪不仅在数学上有所建树,在学生的培养上也获得巨大成功。请结合文本分析他能成为一代名师的原因。
【小题4】阅读全文,结合数学家谷超豪及其学生成长的经历,就一个人的成才与哪些因素有关,具体谈谈你的看法。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目前的再生医学技术已经允许科学家将皮肤细胞改造为与心脏细胞、胰腺细胞和神经细胞酷似的细胞,但要生成完全成熟的细胞却困难得多,而这是挽救生命疗法的一个关键的先决条件。最新一期《自然》杂志刊登了美国科学家在该领域的一项重要突破:他们开发出了将人类皮肤细胞转化为成熟的全功能肝细胞的方法,并证实,这些细胞被移植到模拟肝功能衰竭的转基因实验小鼠体内后,仍然能够自行蓬勃生长。
②在以往关于肝细胞重编程的研究中,由干细胞衍生而来的肝细胞被移植到肝组织中后,通常很难存活。据每日科报道,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格拉德斯通研究所的研究团队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利用全新的细胞重编程方法,成功地将人体皮肤细胞转化为了肝细胞,且与构成原生肝组织的细胞几乎没有区别。
③“此前的研究需要设法对皮肤细胞重编程,使其恢复到类似干细胞的多能状态(诱导多能干细胞),然后再培育成肝细胞。”论文的高级作者、格拉德斯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丁胜(音译)解释说,“但这些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并不总是能够完全变身为肝细胞。所以我们设法将皮肤细胞带到一个中间阶段。”他们利用混合了重编程基因和化合物的“鸡尾酒”,将人类皮肤细胞改造成与内胚层类似的细胞。包括肝脏在内的许多人体主要器官都是由内胚层细胞最终成熟而形成的。
④接下来,他们找到了一组可以将这些细胞转变成功能性肝细胞的基因和化合物,并在几周之后就观察到了变化。“这些细胞开始呈现出肝细胞的形状,甚至开始执行正规肝细胞的功能。”论文的另一位领导作者、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博士后学者米拉德·雷兹瓦尼说,“它们还不是完全成熟的细胞,但正在朝这个方向发展。”
⑤为了看看这些早期肝细胞在真实肝脏中的表现,研究人员将其移植入小鼠肝脏,并在之后的9个月时间内,通过测量肝脏特异性蛋白和基因的水平来监测它们的功能和生长情况。他们发现,移植2个月后,小鼠体内的人类肝脏蛋白水平提升了,这表明移植的细胞正在转变为成熟的功能性肝细胞;9个月后,细胞生长未出现放缓的迹象。
⑥这些结果预示着研究人员已经找到了成功再生肝组织所需的因子。论文的另一位高级作者、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肝病中心副主任霍尔格说:“在未来,我们的技术可能成为不需要全器官更换或者因供体器官有限而无法移植的肝衰竭患者的一种替代疗法。”
⑦这是一种新的细胞重编程方法,能够将人类皮肤细胞转变为与构成天然肝组织的细胞几乎无差别的肝细胞。眼前的研究仍有许多问题,但其细胞已能够在移植后数月完全成熟并生长,这一事实让人感到前景尤其光明。对于不可逆的肝衰竭病症来说,代价不菲的肝移植是目前唯一的治疗方案,如果干细胞技术能成为一种替代疗法,无疑将为罹患肝衰竭的数百万病患带来新的希望。(科技日报 )
【小题1】下列各项对文中画“    ”部分内容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科学家已经能够将皮肤细胞改造为与心脏细胞、胰腺细胞和神经细胞酷似的细胞。
B.科学家已经能将与心脏细胞、胰腺细胞和神经细胞酷似的细胞生成完全成熟的细胞。
C.科学家已将掌握了将人类皮肤细胞转化为成熟的全功能肝细胞的方法,且这些细胞能在实验小鼠体内存活。
D.科学家利用全新的细胞重编程方法,成功地将人体皮肤细胞转化为了与构成原生肝组织的细胞没有区别的肝细胞。
【小题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此前,科学家将皮肤细胞转化为肝细胞之前还需要使其恢复到类似干细胞的多能状态。
B.科学家设法将皮肤细胞带到一个中间阶段,就能将诱导多能肝细胞完全变为肝细胞。
C.包括肝脏在内的所有人体主要器官都是由内胚层细胞最终成熟而形成的。
D.科学家们已经找到了一组可以将诱导多能干细胞转变成功能性肝细胞的基因和化合物。
【小题3】下列有关说法,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科学家将人类皮肤细胞改造成内胚层细胞,然后再将这些细胞转变成功能性肝细胞。
B.研究人员将早期肝细胞移植到小鼠肝脏,发现移植的细胞能转变为成熟的功能性肝细胞。
C.霍尔格表示,在将来,将皮肤细胞改造成肝细胞的技术可能运用到肝衰竭患者的治疗上。
D.新的细胞重编程方法,能够将人类皮肤细胞转变为与构成天然肝组织的细胞几乎无差别
的肝细胞。

同类题5

散文阅读(26分)
雨   韵
从维熙
进入生命的夕阳黄昏,才理解了“雨”这个简单的汉字,包容着人生四季。
按照化学的分子式来解读雨,是H2O的气体,在天空合成为水,然后返还到地面上来的物质。它在不同季节,有着变形的本能;春雨悄然无声,充满了孩子的稚嫩和温柔,像刚刚出生不久的婴儿那般,形象上有点腼腆;夏雨滂沱,象征着旺盛的生命力量,就如同一个人从童年进入青年时期,显示出无与伦比的阳刚气势;秋天的雨声,欢乐的音符里掺杂进一些忧伤的咏叹,淅淅沥沥不绝于耳,除去让人看见果实的成熟,感到收获的喜悦之外,还容易让人联想起《红楼梦》里的黛玉悲秋,这是人与自然同时走向成熟的标志;到了冬天,雨的体形变为片片白雪,与老人的银发一色,这寓意人已经走到了生命暮年。
步入老年,我更加喜欢雨了,尤其偏爱在雨天散步。我惬意地打着一把雨伞,在雨中踽踽而行时,倾听着人生四季中的各种音韵旋律;少年时无拘无束的童真,青年时的学海苦渡,中年时在“老君炉”中之修炼,花甲之后的心若静水……在雨中回眸人生的苦乐酸甜,与在书斋中伏案回忆往事,是迥然不同的两种境界。后者,因为缺少了雨作衬托,如同人生戏剧少了背景;把记忆带到雨中来燃烧,不仅可以升华记忆的色彩,雨在此刻还能转化为助燃之剂,让记忆铭刻上雷鸣与电闪的音韵,成为浪漫的抒情和感伤的咏叹。
记得在一个雨天,我看见一个老者领着一个娃儿----身后还有一条小狗,一起来到公园的湖边。那条小狗对于雨天出游,表现出了无限惊喜,它一会儿蹿到老人和娃儿前面,一会儿又溜到一老一小身后。但是那个男娃儿,与那条小狗的欢快相反----虽然老人为它打着雨伞,他仿佛仍然无法走入雨的梦幻之中。
老人说“你看那荷叶上的水珠儿,多好看!”孩子仍然撅着他那张小嘴,向湖里乜斜了一眼,但无动于衷。孩子似乎并不喜欢雨中的静物世界,他在百般无聊之际,把那条小狗招呼到脚下,喊了“一、二、三”之后,在雨中与那条小狗开始了赛跑。老人出于心疼孩子,拼命想阻拦这场人与狗的雨中嬉戏,但他刚刚张开胳膊,那男娃儿和那条狗已然跑进了雨幕之中。老人无可奈何地叹了口气,坐在我身旁的长椅上,对我说:“您看……”我立刻截断他要说的话,对这位老人说:“孩子难得有在雨中撒欢的时机,这会写进他的生命记忆,到你我的年纪都忘却不了。多好!”果不其然,待那娃儿与狗环湖赛跑回来,虽然人和狗都像从水里捞出来的一般,但那个男娃和那条狗,一个开心地笑个不住,一个欢喜的对天狂吠起来……那老人阴沉的脸,终于渐渐还阳了,终于最后与孩子笑在了一起。多好!这真是一幅难觅的雨中写意画面。
看着这个充满动感的雨中画卷,我情不自禁想起自己的童年。虽然儿时我的雨中寻觅,与这男娃儿在雨中的动态进击,完全属于两个世界的东西,但我们都在雨中感受到了快乐。因而,在我眼里,雨是有灵性的东西,它不仅能洗涤人的肉体污秽,安抚人的伤痛灵魂,它还给各种人以向往,以各种不同的满足。雨丝,从其造形上看去,像是连接了天和地之间的条条琴弦;每个雨滴,是在琴弦上跳跃着的音符;天空和大地,是它演出的无边无垠的舞台;它演出的,是人世间无与伦比的大自然的美丽的乐章。
【小题1】文章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4分)
【小题2】根据文意,四季之雨分别象征了人生哪几个阶段?为什么说“秋天的雨声,欢乐的音符里掺杂进一些忧伤的咏叹”?(4分)
【小题3】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把记忆带到雨中来燃烧。
(2)他仿佛仍然无法走入雨的梦幻之中。
【小题4】文中“老人和娃儿”在雨天各有什么不同的意趣?老人为什么“最后与孩子”笑在了一起?(4分)
【小题5】找出第二自然段划线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请分析其各自的表达效果。(4分)
【小题6】怎样理解“雨韵”的内涵?文章依次用了哪些表达方式来呈现“雨韵”这一主旨的?(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