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
开锁
林海茫茫
糟糕!林大婶回到家,准备开门的时候,一摸兜,心里咯咚一下,坏了,钥匙丢了。
她翻遍身上所有衣服兜,也没找到钥匙,她努力想回忆钥匙前前后后的事,可无论如何也想不起钥匙丢在哪儿。“这死记性……”林大婶喃喃自语的说。  
林大婶今年四十七岁,属羊的。按说林大婶年龄不十分大,可记性就是不好。弄什么事搁爪就忘,因为丢钥匙,林大婶已经连续砸了六把锁啦。这不,钥匙又丢了。叹口气,准备想办法怎样把门开开。可一时间,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看看天色将晚,林大婶进不去屋,心里十分着急。林大婶焦躁的情况,惊动了正准备回家的柱子,柱子跑过来看了看锁头,看看天色越来越晚,对林大婶说:“砸了罢,没别的办法。”林大婶一听说砸了,赶忙说:“不行不行……”柱子见林大婶不同意砸锁,这小伙子本来是个球子,喜欢开玩笑,他故意挤弄挤弄眼,用一种逗弄的口吻说:“大婶,不砸锁劈门罢。”  
“狗嘴吐不出象牙,”林大婶本来心里窝火,恨恨地骂道:“想不出办法来赶紧给我滚!”  柱子哈哈大笑着跑出林大婶的院子。不大一会儿又跑回来对林大婶说:“南边的春春好像会开锁,不行你找他试试,要不你到镇上找开锁匠,可是天太黑了,人家不能来。你总不能这么靠着,今晚不进屋罢。一会儿林大叔就回来啦。”  
望望天色,林大婶发愁地说:“镇上开锁匠不来,劈门,我也不求那个小杂种!”林大婶一提春春就气不打一处来。  
柱子知道林大婶因为春春和春春妈吵过架。但这小伙子虽然球,有时,也能说句靠谱的人话:“婶子,那过去的事不必放在心上,过去这么多年,一个屯住着,抬头不见低头见,谁不求谁?你这么靠着进不去屋,治气不养家呐,婶子。”  
柱子最后一句话,把林大婶说笑了,这小子球二巴即的,关键时刻说的还真在理呢。林大婶心里想。她在心里暗暗决定到前边舍下脸求春春。要不,总不能当真劈门砸锁吧?  
柱子走后,林大婶又犯了一阵难。必竟现在要恬着脸去求一个被自己打骂过的孩子。想想过去的事,林大婶也有些悔,觉着自己当时也有些太过份,那时,春春必竟是一个不太懂事的孩子……  
几年前,在春春还是七、八岁的时候,这孩子经常偷人家的锁砸着玩。每逢春春到家里来,林大婶都象防贼一样防着他。一天,春春又到家里来,林大婶赶紧把锁藏起来,春春一双眼睛贼溜溜地在林大婶家四处噱摸,林大婶眼睛一寸不离的紧盯着春春,不一会儿春春走了。林大婶松了一口气。可不一会儿女儿回来后,找她那把密码锁,怎么也找不到。林大婶想到春春刚才来过,立即赶出去,在街上见春春正把密码锁砸得粉碎,拿着碎片在那研究。林大婶立即气不打一处来,上前给了春春一记耳光。嘴里恨恨地骂道:“有爹娘养没爹妈教的小杂种,到处专门害人,长大了出息不了个好东西,早晚进监狱的货!”林大婶的吵闹引动了左邻右舍出来看热闹,也引动了春春妈出来和林大婶对口骂。两个女人,撕破了脸,把凡是女人能骂出口的荤话全骂了出来。让全屯老少爷们看了一场不花钱的女人辣相声。  
春春妈是一个不记仇的直肠子女人,事后见面依然还是嫂子长嫂子短的问。林大婶却是记在心里,对春春妈的发贱待搭不理。现在让她去求春春,脸上还真有些挂不来。但现在不求人不行,不求人进不了屋。林大婶不再顾老脸皮下决心去求春春。  
林大婶来到春春家时,春春一家人正在家吃完饭看电视。春春正在写作业。林大婶一进屋,春春妈忙起身给林大婶让座,林大婶说明来意,春春妈赶紧吩咐春春:“快去,给你大娘把锁打开,什么时候了还进不去屋。”春春妈的热情,让林大婶着实很感动。这时春春放下作业,带了工具来到林大婶家。春春用小手电照着看了看锁,轻轻的一小锤,啪!那锁竟神奇地叭地一声跳开了。把个林大婶喜的一个劲地夸春春手巧。春春不好意思地说:“大娘,我这还不是拿你家的锁学的。”林大婶有些不大自然的赶紧给春春让座。林大叔开开灯,春春看到钥匙就放在里屋地的桌上。春春拿起来插进锁孔连开了几下说:“这会儿省的配钥匙了。”更把林大婶喜的嘴合不上。春春这时起身要走,林大婶说什么也要留春春吃了炒花生再走。春春说要写作业,林大婶留不住,只好送他。
第二天,林大婶到镇上买来十几把锁让春春砸着研究,说最好能研究一种不用钥匙的锁……春春望着林大娘诚挚地表情觉得很受感动,他对林大婶说:“大娘,我现在不砸锁了,我准备研究一种不用钥匙,用声音控制的声控电子锁。”  
“噢,嘻嘻!这些锁你砸了研究,大娘等着用你研究的新锁……”  
林大婶脸上的笑容,活象夏日盛开的向日葵……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小说开头一至三段写林大婶为丢掉钥匙而着急,主要作用是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为下文故事情节展开做铺垫,同时也表明林大婶在生活中一直是一个粗心大意、丢三落四的人。
B.柱子这个人物在文中看似无关紧要,实际上作用不小,一是通过他的话把文中两个主要人物联系起来,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二是他说的话对小说的主题有暗示作用。
C.小说在刻画林大婶这个人物形象时综合运用了多种描写手法,既有正面描写也有侧面描写,既有语言描写、心理描写,也有外貌描写和细节描写。
D.春春妈比林大婶心胸开阔、通情达理,对于邻里矛盾毫不计较,在小说中体现了一种社会正能量。
E.小说通过对林大婶丢钥匙后,经过思想斗争,最后请经常到家里拿锁偷学开锁的春春给自己开锁的故事,表达了邻里之间要互助互爱,互相理解的主题思想。
【小题2】标题“开锁”在整个故事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3】小说主人公林大婶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4】春春“偷锁”学习开锁的行为,有人认为可以理解,有人认为不可取,请结合全文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8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3-03 12:49:0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胖子和瘦子 (俄)契诃夫
在尼古拉铁路的一个火车站上,两位朋友,一个胖子和一个瘦子,相遇了。
胖子刚刚在火车站餐厅里用过午餐,他的嘴唇油亮亮的,像熟透了的樱桃。他身上有一股核烈斯酒和橙花的气味。瘦子刚从车厢里下来,吃力地提着箱子、包裹和硬纸盒。他身上有一股火腿肠和咖啡渣的气味。在他背后,有个下巴很长的瘦女人不时探头张望——那是他的妻子,还有一个眯着一只眼的中学生,他的儿子。
“波尔菲里!”胖子看到瘦子大声喊道,“是你吗?我亲爱的!多少个冬天,多少个夏天没见面啦!”
“我的老天爷!”瘦子惊呼道,“这是米沙,小时候的朋友!你打从哪儿来?”
两位朋友互相拥抱,一连吻了三次,然后彼此看着对方泪汪汪的眼睛。两人都感到又惊又喜。
“我亲爱的!”接吻后瘦子开始道,“真没有料到!简直喜出望外!哎,你倒是仔细瞧瞧我!你呢,还是那么一个美男子,跟从前一样!还是那样气派,喜欢打扮!咳,你,天哪!噢,你怎么样?发财了吧?结婚了吧?我已经成家了,你看……这是我的妻子路易莎,娘家姓万岑巴赫……她是新教徒……这是我的儿子,纳法奈尔,中学三年级学生。纳法尼亚,这位是我小时候的朋友!中学同班同学!”
纳法奈尔犹豫一下,摘下帽子。
“中学同班同学!”瘦子接着说,“你可记得,同学们当时怎么拿你开心的?给你起了一个外号,叫赫洛斯特拉特,因为你用香烟把公家的一本图书烧了一个洞。我的外号叫厄菲阿尔特,因为我喜欢告密。哈哈……当时都是小孩子哩!你别害怕,纳法尼亚!你走过来呀……噢,这是我的妻子,娘家姓万岑巴赫……新教徒。”
纳法奈尔犹豫一下,躲到父亲背后去了。
“喂,朋友,你生活得怎么样?”胖子热情地望着朋友,问道,“在哪儿供职?做多大的官啦?”
“在供职,我亲爱的!升了八品文官,已经做了两年了,还得了一枚圣斯坦尼斯拉夫勋章。薪金不高……咳,去它的!我妻子给人上音乐课,我呢,工作之余用木料做烟盒。烟盒很精致!我卖一卢布一个。若是有人要十个或十个以上,你知道,我就给他便宜点。好歹能维持生活。你知道,原来我在一个厅里做科员,现在把我调到这里任科长,还是原来那个部门……往后我就在这里工作了。噢,你怎么样?恐怕已经做到五品文官了吧?啊?”
“不对,亲爱的,再往上提,”胖子说,“我已经是三品文官了……有两枚星章。”
刹那间,瘦子脸色发白,目瞪口呆,但很快他的脸往四下里扭动,做出一副喜气洋洋的笑容。似乎是,他的脸上,他的眼睛里直冒金星。他本人则蜷缩起来,弯腰曲背,矮了半截……他的那些箱子、包裹和硬纸盒也在缩小,皱眉蹙额……他妻子的长下巴拉得更长,纳法奈尔垂手直立,扣上了大衣上所有的纽扣……
“我,大人……非常高兴!您,可以说,原是我儿时的朋友,忽然间,青云直上,成了如此显赫的高官重臣!嘿嘿,大人!”
“哎,算了吧!”胖子皱起了眉头,“何必来这种腔调!你我是儿时朋友,何必来这一套官场里的奉承!”
“哪儿行呢……您怎么能这么说,大人……”瘦子缩得更小,嘿嘿笑着说,“大人体恤下情……使我如蒙再生的甘露……这是,大人,我的儿子纳法奈尔……这是我妻子路易莎,新教徒,某种意义上说……”
胖子本想反驳他几句,但看到瘦子那副诚惶诚恐、阿谀谄媚、低三下四的寒酸相,使得三品文官几乎要呕吐了。他扭过脸去,向瘦子伸出一只手告别。
瘦子握握他的三个指头,一躬到地,像中国人那样嘿嘿笑着。他妻子眉开眼笑。纳法奈尔喀嚓一声,收脚敬礼,把制帽掉到地上。一家三口都感到又惊又喜。
【小题1】小说开头结尾处都写到“感到愉快的惊奇”,请体会、品味“愉快的惊奇”里分别蕴含着什么不同的感情。(4分)
【小题2】契诃夫出身卑微,但他看重自重,主张“一点一滴地把自己身上的奴性挤出去”。文中当瘦子明白胖子的身份、地位之后,其神态、行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请从原文中找出集中表现这种变化的语句,并说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5分)
【小题3】契诃夫是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巨匠,本文在写作手法、人物刻画等方面匠心独运,请你选择其中一点来进行分析。(6分)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抗生素的“末路来生”
楚云汐
20世纪40年代,许多人做完阑尾手术后却没能活过来,但让这些人丧生的并不是手术本身,而是随之而来的病菌感染,在那个没有青霉素的年代,医生们对那些感染束手无策。不过,青霉素等抗生素出现后,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因此,抗生素是很多病人的救星,自从有了它们,许多绝症变成了可以轻松治愈的普通病症,比如肺炎等,而人类的寿命也因此得以延长。
可是现在,由于细菌的耐药性越来越强,抗生素发展正在逐渐走向尽头。未来,我们甚至有可能重新退回到抗生素没发明之前的时代,仅依靠最原始、最天然的抗生素来帮助维持我们的生命。
实际上,关于抗生素危机这件事,早在1945年就曾有人提过,而此人正是青霉素的发现者亚历山大·弗莱明。他在领取当年诺贝尔医学奖时警告世人说,如果人们缺乏科学常识,造成抗生素使用不当,那么,就会让抗生素产生耐药性,从而引发严重后果——不幸的是,这事儿让他言中了。现在,抗生素的耐药性成了困扰医学界的巨大难题,而造成此后果的最主要原因正是抗生素的使用不当。
一个医学常识是,抗生素可以用来对抗细菌,但对病毒无效,可是,许多患了病毒性感冒或者流感的病人都要求医生给他们开抗生素处方。而为了尽快摆脱患者的纠缠,增加自己的收入,医生们常常会如他们所愿——反正,开出无用处方的医生不会受到处分,而那些使用抗生素对抗病毒感冒的病人也不会有什么生命危险。可正是这样滥用抗生素,才使得人体细菌百炼成钢,产生了抗药性。有时,即使医生遵守规范开出了抗生素,相当多的病人不按时、按量、按疗程服药,这同样会给细菌提供适应环境、伺机还击的机会。另外,在世界上很多地区都可以轻易获得人们想要的抗生素,而这进一步增加了细菌产生抗药性的几率。可以说,那些“超级细菌”都是在这些机会中悄悄诞生的。等人类发现它们时,为时已晚。
而且,抗生素使用不当的范围并不仅仅限于人类本身,在动物身上滥用的抗生素数量也大得惊人。而人类这么做却仅仅是因为想让牲畜健康地快速生长,从而提高产量。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说,这种做法对降低肉价有利,但是却在无形中为病菌提供了更多产生耐药性的温床。
如今,随着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病原体越来越多,科学家终于重视起这个问题来了,在抗生素日渐枯竭的今天,科学家正在研发一种群体阻断药物——这种药物并不杀死病菌,而是阻止它们发动攻势,但是遗憾的是,现在这些药物还不能应用于临床,所以指望它们立即见效是不明智的。
不过,另一些科学家另辟蹊径,他们想到了大自然对人类的慷慨帮助。我们都知道,新鲜的空气和阳光对人体有益,却很少有人知道它们还是最天然的抗生素。穿窗而入的新鲜空气不仅能够稀释空气中病原体,还能有效地杀死它们,而阳光不仅同样具有杀菌作用,还能促进人体制造维生素D,使人自身的免疫系统得到增强。事实上,在人工抗生素没流行之前,很多医院利用新鲜的空气和阳光获得了好处。虽然与强有力的人工抗生素相比,空气和阳光的作用不显眼,但我们对它们视而不见,或者完全放弃显然也是不明智的。
(选自《大科技·百科新说》2014年3期)
【小题1】下列对于“抗生素”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抗生素的出现让医生有了应对术后病菌感染的方法,而在抗生素出现以前,术后病菌感染让医生束手无策,甚至令病人丧命。
B.抗生素的发展会因细菌的耐药性变强而逐渐走到尽头,作者预测,我们甚至有可能退回到抗生素发明之前的年代,而仅靠最原始、最天然抗生素杀灭细菌。
C.抗生素在动物身上的滥用,一方面能让牲畜健康地快速生长,提高产量,另一方面却于无形中为病菌产生耐药性提供了条件。
D.在抗生素没有流行的时候,新鲜的空气和阳光已经被医院用来杀灭病菌。但现在的人们,已经完全不知道它们的医学效用。
【小题2】(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患了病毒性感冒的病人要求医生给他们开抗生素处方,他们服用抗生素对他们的病症并没有作用,反而会增强体内细菌的抗药性。
B.医生之所以会按照病人的要求给他们开抗生素处方,一方面是使用抗生素对抗病毒并不会有生命危险,一方面是可以增加自己的收入。
C.人体细菌会因病人滥用抗生素而产生抗药性。而医生遵守规范开出的抗生素,只要病人按时服药,细菌就不会有伺机攻击人体的机会。
D.人们能轻易获取抗生素是细菌抗药性增强的原因之一,这一因素也导致了一些“超级细菌”的产生。
【小题3】(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抗生素出现后,包括肺炎在内的多数绝症都可以被轻松地治愈。抗生素的使用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也使人类的寿命得以延长。
B.青霉素的发明者弗莱明早在1945年就提出了抗生素可能面临的危机,可是他的警告却没有被人们重视,以致危机真的出现了。
C.科学家们已开展一种群体阻断药物的研发,这种药物虽不能杀死病菌,却能使病菌不危害人体,这些药物现在还未应用于临床。
D.新鲜的空气和阳光是天然抗生素,它们都能帮助杀死致病病菌。此外,阳光还能促进人体制造维生素D,从而有效增强人体免疫力。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
夕阳近黄昏,所以无限好
①驱车从岳阳返回长沙,秋意已经笼罩了洞庭湖周围的田园。
②水田里的稻子早已收成,田地显得荒芜了。在连到天边的平原上,错落着一些草屋与垣房。
③小屋子上都立着烟囱,建筑还是依循古制,素朴而简单,有一种天然的、大气的美,特别是在秋天的午后,感觉爽净安宁。我想到在我们奔行的这条路两旁,正是诗人屈原一生活动的地区,那秋天的意味就更迷离凄清了。
④秋兰兮麋芜,罗生兮堂下;绿叶兮素华,芳菲菲兮袭予。
⑤屈原的《九歌》就是写这一片美丽的景致呀!
⑥秋日的田原是美丽的。大地一片金黄,田地里所有的小房,金顶上飞散着炊烟。金橙,略带紫红的夕阳,垂挂在田野的边上。很久没有看到这么美的夕阳,光灿灿兮袭我,令我深深震动。
⑦我们把车子停在靠近汨罗江跨江大桥的前方,走到田埂上,欣赏那正在奔向天涯的落日。时光的交叠,我想到两千三百多年前,屈原一定也这样看着落日,而当时他所见到的田原应该也类似今天呀!他投江的时候,应该是一个凄凉而美丽的黄昏吧?黄昏的夕阳总是引人驻足、令人遐想的,因为那片刻中无比的美丽,是那么无常、那么不可捉摸!一直到夕阳完全沉落,我们还是依依坐在汨罗江畔,看着血红的晚霞染着天空,夕阳的来去都是无言的,但它要说的话却弥布在天地间,它说:如果你看不见我的美,其余的就不必说了。
⑧大陆朋友突然感叹地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是李商隐的诗,传唱到今天。生病不舒服的诗人看到无限美好的夕阳,感到无常、流变,才会生起这样的感慨。我对朋友说:这两句诗如果改成“夕阳近黄昏,所以无限好”,就更贴近我们此刻的心情了!在黄昏最后的那一刻,使我们珍惜、感动、已留下无限美好的记忆,因为我们“向晚心意舒,怀古看江水;夕阳近黄昏,所以无限好!”
⑨同一个夕阳,看的人不同,感受完全不同;即使是同样的人,不同时候看了夕阳,感触也不一样。
⑩屈原在《离骚》中不也唱过:朝发轫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凤皇翼其承旗兮,交翱翔之翼翼。(注:清晨在天河的渡口启程,黄昏时已到天上极西的地方,凤凰展翅连接着云旗,在天上比翼飞翔。)
⑪这是对夕阳深情的赞美,谁会想到不久后,他会投身于泛着金黄的汨罗江水呢?
⑫心宽,一切都美好!心宽,一切都宽!心美,一切皆美!
⑬心,进入了美的一瞬,就会看见不同的世界。
⑭莲池大师在《竹窗随笔》中有段笔记:近观山色,苍然其青焉,如蓝也,远观山色,郁然其翠焉,如蓝之成靛也。山之色果变乎?山色如故。(注:近看山的颜色是苍青的,接近蓝白;远观山的颜色是翠绿色,像蓝转成深青一样。山的颜色果真有变吗?山还是原来的颜色。)
⑮是的,一百人看见的山都是绿色,但一百人看见的却有一百种绿色。千万人看见的夕阳都是同一个夕阳,但千万人却有千万种不同的心情!我是一百人之一,也是千万人之一。我不要求看不同的夕阳,也不要求看不同的山色……我只要在那深情的一刻,心美。因为我知道,心美,一切,皆美。在每一天的夕阳,在每眼看的山色,在每阵花香里,都一心。一心里,山色青、夕阳红、花香如故。你闻到花香了吗? 
⑯花香无言说,尽在不言中。夕阳近黄昏,所以无限好。夕阳从未隐瞒。 
⑰车子穿过汨罗江上的大桥。我想着:“从古到今,夕阳也没有什么隐瞒的呀!”
(选自林清玄《在云上》,有删改)
【小题1】分析第⑥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
【小题2】解释文中划线句子“夕阳从未隐瞒”的含义。(5分)
【小题3】文中第④段和第⑩段两次引用屈原的诗句,请鉴赏其表达效果(6分)
【小题4】你认同“夕阳近黄昏,所以无限好”吗?请依据文本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6分)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同学
邓洪卫
许攸跟曹操是老同学。两人打小趴在一张课桌上念书。有什么好吃的分着吃,有什么好玩的一起玩。两人关系很铁。许攸喜欢叫曹操"阿瞒","阿瞒"是曹操的小名。两人还经常在一起谈论志向。许攸说,我想做一名太守,治理好一个州郡。曹操说,我想做一名宰相,治理一个国家。曹操便戏称许攸为太守,曹操还让许攸叫他宰相。但许攸还是叫他阿瞒。曹操说,你怎么不叫我宰相呢?许攸很为难地说,我叫你阿瞒已经叫顺嘴了,一时改不了口。曹操笑笑说,那你还叫我阿瞒吧。
多年以后,曹操果然做了宰相。许攸呢?在曹操手下做一个谋士。跟小时候一样,许攸还是称曹操为阿瞒。不光私下里这么叫,在许多公共场合下也这么叫。有一次,曹操为一件棘手的问题闹得焦头烂额,在相府开一个高级政治会议,参加会议的都是曹操手下的重要官员,气氛十分严肃。这时,许攸走到曹操跟前,拍着曹操的胳膊说,阿瞒,你怎么这么笨呢,简直是一头猪,你只须这么做,准能解决问题。一屋子的人都愣住了,很多人都面露不平之色。而曹操却哈哈大笑,没有丝毫不高兴。
谋士程昱来见曹操。程昱说,我听说,一个人的小名,只有在他未成年的时候才能使用,而这小名应该由他的父母长辈来称呼。许攸不过是您的一个同学,却多次在大庭广众之下,叫您的小名,无异于羞辱丞相。您为什么不怪罪于他呢?
曹操说,许攸不仅仅是我的同窗好友,而且是我的救命恩人。小时候,我特别顽皮。有一次,我爬到树上去摘桑葚吃,一不小心,跌到树下的污水塘里,是许攸把我从塘里拉出来,救了我一条命。许攸对我有救命之恩,怎么能因为他叫我小名,就治罪于他呢?
程昱说,自三皇五帝,礼仪一直传到今天。您作为一国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有着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许攸虽然跟您交谊深厚,但他依然只是您的一个下属而已,下属理所当然应该尊重上级,而不能因为救过您的命就可以随意冒犯您的威严。请丞相尽快制止他这种行为。
曹操说,一年有四个季节,四季有它不同的特点。每个人因为自己的生长环境不同而形成不同的习惯。许攸叫我的小名,只不过是他的一个习惯而已,这丝毫不影响他给我带来有益的一面。我记得当年我与袁绍战于官渡,两军相持不下,当时,我的粮草只够维持三天,是许攸从袁绍那边来投奔我,给我出谋划策,才使我一鼓作气打败袁绍,统一了北方。如果当初没有许攸,我早已被袁绍所灭,就不会有我今天宰相的职位,更谈不上宰相的尊严。与许攸的功劳相比,他叫我的小名是多么不足一论呀!
程昱不再说什么,只好退出去。许褚张辽等一些武将也多次来找曹操,都被曹操一一劝退。
这一年,许都大旱,粮食歉收。曹操问许攸该怎么办。许攸说,一方面,老百姓没有粮食吃;另一方面,达官显贵的家里却用成堆的粮食酿酒,造成许多粮食浪费。当务之急,是制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曹操立刻传令,全城从即日起禁酒,违法乱令者斩。曹操还让许褚、张辽等武将领兵昼夜巡城,如遇饮酒之人,就地正法。
晚上,曹操悄悄把许攸请进相府,说,别人不准饮酒,老同学例外,今日咱俩好好叙叙旧,一醉方休。
许攸点头,好,好,阿瞒,你想得真周到呀。
许攸晃晃摇摇离开相府,已是深夜,天空中一轮明月虚悬。许都城的街道清清白白。许攸伸伸胳膊,微风拂面,许攸关关节节都舒坦。
忽地,马蹄声疾。大将许褚奉丞相之命巡夜。
许褚令军校,将饮酒之人拿下。
许攸说,我跟阿瞒饮酒,何罪之有?
许褚手中长枪一抖,许攸象秋天的树叶,飘落在地上。
许攸的葬礼在一天清晨举行。全城的百姓都聚拢来争看这位据说是绝顶聪明的丞相的老同学。响器班在哀伤地吹打,城中最好的歌手在动情地唱着挽歌。曹丞相哭得最悲伤,几欲昏绝过去,旁边的侍从看他的嘴在不停嚅动着,终于努力听清他一遍遍念叨的是:今后谁还叫我阿瞒呀!
曹操被侍从强行拉出灵堂,文武也跟了出来。
最后走的是行军主簿杨修。
杨修拍了拍许攸的棺木,叹道,你是最聪明的人,也是最愚蠢的人
杨修还说,丞相的话,你怎么能当真呢?
杨修说着,背着手,摇头晃脑地走了出来。
【小题1】解释下面语句在文中的含意。(4分)
旁边的侍从看他的嘴在不停嚅动着,终于努力听清他一遍遍念叨的是:今后谁还叫我阿瞒呀!
【小题2】结合全文,分析曹操的性格特点。(6分)
【小题3】杨修为什么说许攸是“最愚蠢的人”?(6分)
【小题4】根据小说结尾杨修的表现,推断杨修被杀的真正原因。(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