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小明想测量大米的密度,但由于大米容易吸水,导致体积明显变化,因此用排水的方法测量大米的体积是不合理的.于是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和思考。

实验一:按图甲和图乙的方法分别测量大米的质量和体积,由此计算出大米的密度。
(1)使用托盘天平称取5克大米.称量过程中发现天平指针偏向右边(如图甲),接下来小明应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米粒间存在较大间隙,按图乙的方式用量简直接测量大米体积,则会导致测得的体积值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明思考:能否用排空气的方法测量大米的体积呢?他设想将大米与空气密封在一个注射器内,只要测出注射器内空气和大米的总体积及空气的体积,其差值就是大米的体积.但如何测出空气的体积呢?查阅资料得知:温度不变时,一定质量气体的体积与其压强的乘积是定值.于是进行了实验二:称取5克大米并装入注射器内(如图丙),从注射器的刻度上读出大米和空气的总体积,通过压强传感器测出此时注射器内空气压强为p;而后将注射器内的空气缓慢压缩,当空气压强增大为2p时,再读出此时的总体积(压缩过程中大米的体积、空气的温度均不变),整理相关数据记录如表。
(3)由实验二测得大米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__克/厘米3(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None 更新时间:2015-09-08 10:09:31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实验室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时,老师总是强调先要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适量”是指能用排水法测量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的水量范围,最多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能使液面上升到量程的水量。最少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量筒内最低液面满恰好完全浸没时的水量。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使用量筒时,量筒必须平放;读数时,视线要与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科同学设计了用排水法测量小石块体积的“最少水量”的实验方案。
仪器和物品:量筒1、量筒2、细线、足够的水、小石块、胶头滴管。
方案: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放入量筒底部,然后将水慢慢倒人量筒中,当量筒中水面“恰好浸没”小石块时,取出小石块,此时量筒里水的体积,就是测该小石块体积所需的“最少水量”。
上述方法所测的“最少水量”值可能会产生较大误差,原因除了“恰好漫没”不易观察外,还有一明显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针对这一原因,你改进的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科用排水法测某物块体积,先在量筒里注入适量的水,记下水的体积V1,然后轻轻放入物块,使量筒里的水完全漫没物块,记下此时水及物块的体积V2,计算物块的体积为V2-V1。上述测量过程中,若该物块在水中具有一定的吸水能力,考虑此因素你认为该同学所得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__。(选填“偏小”或“偏大”或“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