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悟感——生命精美的标志
①我们无数次地赞美生命。我们去游泳,发现水居然不会浸入我们的耳道;我们去爬山,发现我们会有一种旷达的情怀去同空灵的山色水光融为一体;热了,排汗足以降温;累了,睡眠可以克服疲劳。生命使我们的身心如此协调一致,我们处处感受到通常的生命本能。
②此外,我们还看到了人的更高级的本能,这就是包括思维和学习的精神活动的本能。它表现为语言的或者是知识的敏感,或者说悟感,是使我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内部机制。
③人的生命自然的神奇,加上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促使我们更聚焦于审视生命自身的性质,更深入地揭示教育与人的生命之间的关系,并回答在教育过程中儿童的生命自身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了作用,这就促使我们追问感悟或思想的产生机制——悟感。
④我们把儿童的语感、数感,以及乐感、美感、道德感、司机的方向感,游泳者的水感等统称为悟感。悟感是一种“思维的感觉”,而不是一种“知觉的感觉”,它没有具体的意识内容,却是一种前意识现象,会产生意识倾向或意识内容。悟感同感悟或思想不同,后者不仅有意识倾向,而且有意识内容。尽管某些感悟或思想不能完全地用可传达的语言叙述出来,但它可以用以悟感引感悟的方式进行交流或传输,例如,借助隐喻、事例等,人们可以意会而不需言传,从而交流感悟或思想。然而悟感的主要功能不在于传输,而在于它提供了产生感悟的基础,或者说,感悟或思想是悟感被激活的产物。这种关系,类似于情感和感情的关系,情感触生感情,而悟感产生感悟和思想。
⑤悟感和感悟(或思想)形成的物质基础是有区别的,前者更带“贴身性”。这里可借用奥修把头脑和心灵相区别的说法,他说:“我想要你将每一样东西都放在它正确的位置:如果头脑和心之间有任何冲突,必须先听心的。如果爱和逻辑之间有任何冲突,那么应该由爱来决定,而不应该由逻辑来决定。”沿着这样的判断,人的感悟或思想发生在头脑里,悟感却发生在心灵或“身体”里。由于悟感的存在,人的先天或内在的因素和后天或外部的刺激因素连接起来了,于是形成了感悟或思想。
⑥在汉字里,脑和心似乎有紧密的联系。脑似乎是肉体的,而心却主思考。这表现在所有思考的和情感的字都有心字。“心之官则思”,我们开始认为这只是我国古代对人体解剖知识的欠缺所带来的不准确的表达,应该是“脑之官则思”吧!可以说,奥修的脑子和心灵区别论——脑子主要是司算计,而心灵司情感,其实只是暗合了中国的古老思想。汉字是如此漫长而大量地筛选碰撞的结果,它表情达意的深刻性,我们不能低估,这里,它再一次表现了神奇的一面。其实,我们很容易就可以知道,这种微妙的区别早就存在于我们的思想感情之中。比如,一位朋友在下雨天跑了老远来看望你,这时你要说的是“噢,你真有心”,你决不会说“噢,你真有脑”。前者肯定人的爱心,而后者给人一种算计着利益的感觉。这种微妙,发自我们的悟感。
⑦实践和研究表明,悟感现象在人的精神生活中大量存在,而且起着我们过去难以注意但却极为重要的作用。悟感是我们解决问题、有所创造的核心因素;悟感是生命的底蕴,并在人的活动中发展,而不是靠教;悟感的培养是今天教育改革中十分值得注意的新领域,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对它的研究,将为教育走向以学生为本提供强有力的依据。
(摘录自郭思乐著《教育激扬生命——再论教育走向生本》)
【小题1】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5分)
A.学习上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思维结果就叫悟感。
B.我们根据树桩年轮的疏密粗细判断出南北方向,这是一种悟感。
C.悟感不可言传,但并不能说不可言传的感悟或思想就是悟感。
D.人的感悟或思想发生在大脑,而悟感发生在心脏。
E.汉字“脑”和“心”的微妙区别与奥修的脑子和心灵区别论暗合。
【小题2】下列关于第⑥段画线句子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悟感会让你不假思索地说“噢,你真有心”,而不至于冒出一句“噢,你真有脑”。
B.在你为该说“噢,你真有心”还是“噢,你真有脑”而犹豫时,悟感会让你选择前者。
C.“噢,你真有心”肯定人的爱心——这个感觉可以称为悟感。
D.“噢,你真有脑”讽刺人算计着利益——这个感觉可以称为悟感。
【小题3】第①段在本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小题4】从最后一段文字可以看出,作者认为悟感不靠教,又认为悟感是可以培养的。这是否矛盾呢,请联系原文谈谈你的理解。(5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3-03 12:11: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何须惆怅近黄昏
1948年,朱自清身体已因超负荷运转,招致严重的损伤。连续几日,胃痛不止,呕吐不已,体重不断下降,但他的精神却不萎靡,仍然坚持读书看报,关心时局大事。他很喜欢近人吴兆江将唐人李商隐的两句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反其意而用之,曰:“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他将这两句诗抄下来,压在书桌的玻璃板下,用以自策。有一个同学看后对它的意思不甚了解,问他是否是感到自己老了。朱自清摇摇头,微笑道:“这两句诗只是表示积极,乐观,执着于现实的意思。”
这时,人民解放军已由战略防御转入了全国规模的战略进攻;而蒋介石则由“全国防御”转为“分区防御”。朱自清敏锐地感受到了时代的气息,他虽然感到自己生命已濒临黄昏,夕阳残照,为时无多了,但他已从大江南北隆隆的炮声中,窥见祖国“无限好”的前景,因此他并不落寞,他要以乐观的心情,去迎接美好的未来,以有限的生命去作最后的斗争。   
朱自清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他开始大量呕吐,连续几天,连起床走动一下都感到费劲,体重从45公斤降至38.8公斤。但他仍然坚持上课,结果在课堂上大吐,同学们连忙把他扶回家来。王瑶闻讯前来探望,朱自清疲惫地躺在床上,还一门心思记挂着上课的书,用细弱的声音说:“如果过三四天还不能起床,就请你代上‘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文学批评’这两门课。”可是,休息两天后,身体稍有康复,他又勉强去上课了。   
5月间,上海学生发起了反对美帝国主义扶植日本侵略势力的签名运动,这一反帝爱国风暴立即波及全国。6月9日,北平学生集会举行反美扶日示威大游行。当时,国民党政府滥发纸币,通货膨胀,一包香烟要数万元。为了欺骗收买知识分子,他们发了一种配购证,可用低价购到“美援面粉”。这一香甜的诱饵,对贫困的知识分子无疑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6月18日,朱自清正坐在藤椅上闭目养神,吴晗来到他的家里,给他看一份《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上面写道:为反对美国之扶日政策,为抗议上海美国总领事卡德和美大使司徒雷登对中国人之污蔑侮辱,为表示中国人民之尊严和气节,我们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之一切施舍之物资,无论购买的或给与的。下列同仁同意拒绝购买美援平价面粉,一致退还配给证,特此声明。   
朱自清看毕默不作声,伸出颤动的手,拿起笔来,一丝不苟地在宣言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他知道,这一举动对自己家庭的生活将有很大的影响。晚上,他在《日记》上写道:在拒绝美援和美国面粉的宣言上签名。这意味着每月的生活费用要减少六百万法币。下午认真思索了一阵子,坚信我的签名之举是正确的。因为我们反对美国扶植日本的政策,要采取直接的行动,就不应逃避个人的责任。   
夏天到了,朱自清的健康毫无起色,胃疼与日俱增,身体极为虚弱,但他仍不肯静下心来休养,只要疼痛略好,就伏案继续编《国文读本》,读自己喜欢的书。他还制订了一个读书计划:除星期六下午和星期日外,每天坚持轮流看一本英文书和中文书,利用休息时间读诗。有时,晚上还练习书法。7月中旬,他主持完成了闻一多全集的编辑收尾工作,又开始整理闻一多手稿。他衰弱的身体已经难以支持了,但他还勉强支撑着。  
8月6日早上4点钟,朱自清胃部突然剧痛,诊断为胃穿孔,手术后情况尚好,他自己也很乐观。10日,病情突然变化,有尿中毒症状。朱自清虽然感到难过,但神志还清楚,安卧在床上,闭着眼睛静静地睡着。他似乎有什么重要的话要说,强睁开眼睛,看了看环守在床边含着眼泪的三个孩子,用颤抖的手抓住坐在榻旁的陈竹隐,一字一句,断断续续地说:“有件事要记住,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我们家以后不买国民党的美国面粉。”说完吁了一口气,似乎了一件心事,又平静地睡去。
12日8时,他开始昏迷,不久,心脏停止了跳动。一代文宗与世长辞了!时为公元1948年8月12日11时40分。享年51岁。
(摘编自陈孝全的《朱自清传》)
【小题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A.1948年国共两党战争不断,朱自清敏锐地感到时代的气息,内心充满喜悦,因此更想利用有限的时间多做一点事情。
B.当时上海学生、北平学生及知识分子举行了各种大规模的抗议运动,其目的在于反对美帝国主义对日本侵华势力的扶植。
C.国民党发行的可低价购买美援面粉的配购证,之所以对知识分子来说是严峻的考验,是当时的知识分子都非常贫困。
D.朱自清的身体越来越虚弱,病情也每况愈下,年仅五十一岁就过早辞世,主要是由于他不肯购买国民党发放的美援面粉。
E.朱自清临终前仍不忘叮嘱家人不要买国民党发放的美国面粉,充分体现出他作为知识分子的良知、责任感和高尚的节操。
【小题2】朱自清明知会对自己的家庭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却仍坚持在拒绝美援面粉的宣言上签名,其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小题3】朱自清在生命的最后一年,在体弱多病的情况下,坚持“以有限的生命去作最后的斗争”,有哪些具体表现?请简要概括。(6分)
【小题4】朱自清以“但得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来鼓舞、警醒自己,并以实际行动来加以践行。你如何看待朱自清最后这段生命历程?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6分)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幸福倒计时
李世民
①搅拌机像一个巨大的蜗牛呼啦啦地转着,民工三元认真而自然地扳动着离合器,把黏糊糊的混凝土倒在伙伴的小车里。
②三元已经彻底地喜欢上了这个巨大的蜗牛一样的搅拌机,尽管它的声音尖厉刺耳,还会把灰浆喷溅到他黑红色的脸膛儿和敞开衣扣的肚皮上。三元觉得,搅拌机就像自家喂熟的大黄牛一样听话,让它吃料它就吃料,让它旋转它就旋转,让它停下它就停下。
③每天上班,三元总是比伙伴们早到一会儿,看看线路是不是有问题,给轴承和齿轮加些油什么的。每天下班,三元总是晚走一会儿,冲刷一下里里外外,或是紧一紧螺丝。三元越发觉得,搅拌机就是自家的那头牛,你只要好好侍候它,它就听使唤,卖力地干活儿。
④搅拌机左侧,是大家安装搅拌机时随意插的一根柳木桩子。说它是桩子,其实是不对的,因为已经生出翠绿的嫩芽,抽出几根枝条,应该算是一棵柳树了吧。柳木上挂着一块黑板,写着一行醒目的字:工程离竣工还有120天。
⑤黑板的最下端,还有一行小字:离三元结婚还有30天。这行小字,是三元的秘密,也是三元无法掩饰的幸福。看着这行字,三元常会无端发出嘿嘿的笑声,他觉得那个不断变化的数字,像一根根火柴,一次又一次地擦亮了自己的眼睛,映红了自己的脸膛儿。这样的时候,三元的心里也会像涨潮的海水一样,涌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幸福。
⑥三元的对象叫柳琴。有时候,三元使劲地想柳琴的模样,却怎么也想不起来,其实,这不是三元的错。总共才见了三次面。头一回是相亲,第一眼,三元就相中了,他觉得好看,越是好看,越是不敢多看,好看在哪里,三元也说不上来。第二回,三元去送彩礼,带去一台彩电和一堆花花绿绿的衣服。记得当时柳琴说,这么多的衣服,啥时候才穿得完啊!三元直搓手,不知道说啥好。第三回,三元来城里打工,柳琴送他去车站,那天冷得厉害,柳琴的手冻得通红。三元没有敢拉柳琴的手,现在想起来多后悔呀,他真地想不出拉柳琴的手是什么样的滋味,他想等结婚以后,天天都要拉柳琴的手……
⑦工地的对面有一个超市,三元看中了一条毛巾被,粉红色,带点儿暗花,上面有鸳鸯戏水。他想柳琴一定会喜欢的,想着想着脸就红了。三元还想,城里的东西就是好,也很贵,一条毛巾被二百多块钱,顶两只山羊呢,顶好几袋玉米呢。但是,三元还是拿定了主意。
⑧工地上,每天都用一袋又一袋的水泥,水泥是三元一袋又一袋地搬到搅拌机前的,用过了水泥,三元就把一条又一条的水泥袋收起来,隔上三五天,就有收废品的小贩过来。
⑨黑板下方的数字在三元的期盼中一天比一天变小了,结婚的日子来临了。
⑩那天,三元揣着水泥袋换的二百块钱,一阵风催着一阵雨似地朝对面的超市赶去,就要推开玻璃门时,三元禁不住回了一下头:搅拌机还像蜗牛一样转着,伙伴们还像过年一样装着石子推着沙子,搅拌机还在呼呼啦啦地响着,伙伴们还在嘿嘿呀呀地喊着号子……
⑪出来时,三元左手拎着一只烧鸡两只板鸭三条炸鱼,右手拎着四瓶高粱酒。其实,三元是在看到超市门前那个巨大的酒瓶才改变主意的,三元像个做错了事情的孩子一样涨红了脸,他想,这个时候为什么不请兄弟们喝杯酒呢?
⑫那天晚上,高粱酒的香味在整个工地上荡漾。伙伴们呼天喊地的猜拳声也响彻整个工地,大家都说喜酒不醉人,实际上大家都喝醉了。喝醉了的伙伴们话就稠了,有人问三元你媳妇儿好看不好看,三元说好看,有人说三元你媳妇儿好看带过来让大伙儿也看看呀,三元说这回俺请了半个月的假,结婚后就把媳妇儿带到工地上来,让大家好好看两天……
⑬第二天,三元在伙伴们的簇拥下登上火车。三元不知道,行李包里,多了一条粉红色暗花的毛巾被;三元更不知道,工地上黑板下面的那行小字,此刻已经变成醒目的大字:离三元回工地还有15天。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小说题目及文中几次出现的“幸福”,既指工期的结束、三元结婚日期这一幸福时刻的到来,也指工友们对三元带新娘返回工地的期盼。
B.尽管搅拌机的声音尖厉刺耳,还常常把灰浆溅到自己的脸上和肚皮上,三元还是喜欢这台搅拌机,他觉得它就像家里的大黄牛一样听话和坚强。
C.小说刻画三元形象主要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手法,如写三元对搅拌机的看法,对谈对象情景的回忆,给对象买礼物时的心理活动及其变化等。
D.写三元卖废旧水泥袋攒钱,出现三次“一袋(条)又一袋(条)”的语意重复,表现了三元的辛苦、攒钱的不易以及对柳琴发自内心的爱。
E.故事写三元买毛巾被途中认识到不该疏远工友而应与大家分享幸福,于是买酒肉请大家吃喝;而工友们偷偷送毛巾被来表达祝福。故事中散发出的浓厚的人情味让人感动。
【小题2】描写搅拌机边的柳木桩子有怎样的用意?请简要分析。
【小题3】小说表现了三元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小题4】作为一个普通的农民工,三元却收获了满满的幸福,三元的幸福感是怎样得来的?这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各题
寒夜星光
徐树建
韩晓龙日日夜夜盼望着能回家过年,可是,他不敢回家,因为妈妈托人捎过话来:“要想我原谅你,除非年三十晚上满天星光。”
要知道寒夜的天幕上,向来只有几颗闪着冷光的星星,哪有满天星光,妈妈这是在明确表明态度:拒绝儿子回家。
而妈妈之所以如此绝情,是因为韩晓龙伤透了她的心。几年前韩晓龙开的小餐馆,为降低成本用了价格便宜的肉,让一桌食客食物中毒进了医院,其中一名老人还感染了并发症送了命,韩晓龙也因此坐了大牢。要知道,在家乡那个小山村,犯罪坐牢可是天大的事情,足以令一家人一辈子抬不起头。
韩晓龙不怨妈妈心狠,爸爸早逝,家境艰难,妈妈一直教育儿子光明磊落,不贪便宜,好好做人。
可是,自己让妈妈失望了。
有家不能回,韩晓龙只好在县城内租一小间房子住了下来,靠什么生活呢?幸亏妈妈曾经教过他扎孔明灯的手艺,于是韩晓龙晚上扎灯,白天在热闹的地方卖灯。当他扎好第一个灯时,忍不住想起小时候跟妈妈一起扎灯的情景,那时候虽然贫穷,但母子情浓,虽苦也甜,这么一想,热泪一下子夺眶而出。
年根的生意还算不错,韩晓龙忙得不可开交,有位大商户甚至一下子订了100只孔明灯。韩晓龙快乐极了,没日没夜地赶做,终于按时完工交货。
除夕这天,过年的气氛越发浓厚,空气内处处弥漫着好闻的味道,韩晓龙心里却越发凄凉,想了半天无事可干,出租屋内恰好还有几只孔明灯,索性顶着寒风拎了灯上街,准备卖了后再买瓶酒,一醉方休。
刚站了一会儿,身后就有人大声叫道:“给我一只灯!”
生意开张了,韩晓龙心内一喜,但抬头一看,却掉头就走,甚至还小跑起来,因为那人他认识,是他初中同学大山,还是住对门的邻居。他没脸见到他们。
大山气冲冲地提高嗓门吼道:“韩晓龙,你个孬种,你难道一辈子不见人?”
韩晓龙只好停住脚步,大山走过来,恨恨地又说:“我恨不得抽你两下,你小子混啊!走,跟我回去,明天就过年了,家家户户团圆,你就不想跟你妈团圆?”
韩晓龙低头小声说:“大山,我怎么不想啊,可你也不是不晓得我妈撂过的话,她说除非年三十晚上满天星光才肯原谅我,你说我怎么回去?”
大山叹口气,说:“我们住对门,你们家里的情况我爸妈是最了解的,所以叫我来找你回去。你妈年轻受寡,喝过的苦水能用船装,可一辈子不求人,硬气要强,大伙谁不佩服她,可现在全给你毁了,让她临老了抬不起头来,她能不气你吗?可你不回去不行啊,你妈病了。”
韩晓龙一惊:“我妈怎么会生病?什么病?”
大山双眼朝天,气哼哼地说:“还用问,想你呗,可嘴上又不承认,一直闷在心里,这就病了,所以你一定得回去。至于怕你妈不肯原谅你嘛,这个你放心,有我和乡亲们哩,今天晚上我们在村口接你,你妈一定会给乡亲们面子的。”
一下午的忐忑不安过后,除夕之夜来到了,到处是欢声笑语,到处是红彤彤的对联和醉人的鞭炮声,韩晓龙孤零零一个人来到了村口,却没勇气再往前进一步了。
就在这时,他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整个村子静极了,没有鞭炮声,没有欢笑声,甚至黑漆漆的连灯光都没有,这是怎么回事?大山呢?乡亲们呢?
肯定是大山爸妈和乡亲们没有说服妈妈,要不回去吧?韩晓龙心里酸极了,忍不住嘶哑着嗓子大叫起来:“妈、乡亲们,我给你们拜年了,我真悔啊……”
话音刚落,眼前突然出现一幅童话里才有的景象:无边漆黑的夜空一下子繁星点点如鲜花绽放,更像夏夜内无数的萤火虫,并且这些明亮的萤火虫正冉冉上升,一时间天上地下交相辉映、灿烂辉煌,是无数的孔明灯点燃升上了天空!
然后,韩晓龙看到了大山,看到了那个一下子订了100只孔明灯的“大商户”,看到了乡亲们!
大山声如洪钟大叫起来:“晓龙妈,看,年三十晚上满天星光!你就让孩子回来吧!”
大伙一起说:“让晓龙回来吧!”
人群正中站着的正是颤颤巍巍早生白发的妈妈,妈妈神情悲楚老泪纵横。
星光这么美、这么亮,从未见过,无与伦比,把回家的路照了个一清二楚。
【小题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韩晓龙开小餐馆因使用价钱便宜的肉,发生严重的食品安全事故而银档入狱,说明了韩晓龙的本性低劣,也间接交代了妈妈拒绝韩晓龙回家的原因。
B.大山受其爸妈叮嘱.特意来找韩晓龙.要求韩晓龙务必回去,但是当大山看到韩晓龙时,气冲冲地提高嗓门吼道,说明大山其实并没有原谅韩晓龙。
C.小说的环境描写很有特色,如到村口后,“没有鞭炮声.没有欢笑声,甚至黑漆漆的连灯光都没有”,用环境的黑暗寂静烘托了韩晓龙紧张忐忑的心情。
D.妈妈“老泪纵横”,这既是对乡亲们的感激之泪,也是对儿子铸下大错的伤心之泪,说明即使出现了寒夜星光,此时,妈妈的内心还是不能原谅儿子
 
E.在韩晓龙身上,体现出了复杂的人性,他有私心、贪念,但也有善的一面,他出狱后能改过自新,自力更生,并在乡亲们的帮助下走上了新的道路。
【小题2】小说开篇的“妈妈放话”以及中间的“大商户订货”.这两处情节安排各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小题3】结合文本,请简要分析“妈妈’有哪些突出的性格特点。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电子大脑解读人脑
科学家在7000名志愿者的协助下,联合研制成功了“电子大脑”。这是科学史上第一次制成能够“解读”思维的“人脑图”。设计者说,这是一项未来技术,将帮助人类理解人体最复杂的“机器”的工作原理。
美国洛杉矶大学神经细胞扫描实验主任阿图尔•托加说,学者们的目标是绘制一张既含有人脑结构信息也反映其工作原理的示意图,并确定不同人大脑结构的差异程度。这将有助于诊断哪些情况可能是病态,哪些现象是正常的。托加博士说,新发明将帮助医生找到精神疾病的根源。为此,他们只需把患者的脑部扫描图和人造“大脑图”进行一下比较,“人脑图”是根据几千名精神健全者的基因绘制而成的。在各国学者的帮助下,托加对7000个健康人进行脑部扫描后,总结得到了所有信息。
人造脑将以“电子化”的形式出现在显示器上,图象是立体的,清晰明了,可以把感兴趣的地方多倍放大。如果有疑问,点击一下“搜索”,一分钟后屏幕上就会给出专家的解释。任何一位医生都可以使用。如有电脑,只要接入因特网就可以了。英国皇家学院放射学教研室的德里克•希尔博士认为:“动感人脑图是医学走向未来的一个突破口,以前遇到脑部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时,医生只能依靠书本知识和自身经验。而现在可以发现扫描发现不了的最细微的病变。这对诊断精神疾病极为重要。”大不列颠医学研究事业管理委员会的乔•哈伊纳尔教授说:“这项设计对那些用普通手段无法诊断的病人来说具有重大意义。”
而这项发明不只是对病人来说很重要。此项研究项目的参与者,生物学博士、美籍俄罗斯人阿尔缅•加斯帕良说:“规模庞大且极其复杂的工作才刚刚开始,2008年以后才会得出具体的结果。但对学者们来说,这是一个相当令人兴奋的期限。因为迄今为止,对于人脑这一人体中最让人迷惑的‘机器’是如何运转的,我们几乎一无所知。直到今天,研究中枢神经系统用的最‘直观的教材’是一个60岁法国女人的脑。而每个人的身体各不相同,这样的标本并不能作为整个人类的范例。”
加斯帕良说,这项计划完成时,人们将看到一幅三维人脑图,人脑结构及其运行机制尽显其上,每一个在线的因特网用户都可以观看。届时生物学家将根据年龄、性别、基因绘制专门的图表。他还指出:“此前的研究表明,人脑中灰质的多少往往是由遗传决定的,而非年龄和性别。但这些问题仍是个谜。我们知道,一些‘大头脑’有时会遗传,但谁都不知道,究竟是怎么遗传的。新发明将帮助我们解开这个谜。同时我们将搞清楚做梦等边缘意识状态的机制,了解潜意识的奥秘。”
【小题1】对“电子大脑”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电子大脑是一一项将帮助人类理解人体这一最复杂的 “机器”的工作原理的未来技术。
B.电子大脑是一张绘制的含有人脑结构信息,反映其工作原理并能确定不同人脑结构差异程度的示意图。
C.电子大脑是根据几千名精神健全者的脑部扫描后总结获得的所有信息而研制成功的人脑图。
D.电子大脑是指能再现人脑结构及其运行机制以电子化形式出现在显示器上的三维人造脑。
【小题2】下列表述不属于新发明是“医学走向未来的一个突破口”理由的一项是(   )
A.将帮助医生找到精神病的根源。
B.点击“搜索”,一分钟后屏幕上就会给出专家的解释。
C.可以发现扫描发现不了的最细微的病变。
D.将帮助解开“大头脑”的遗传之谜。
【小题3】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托加利用所占有的信息绘制大脑图,这是科学史上第一次制成能够“解读”思维的大脑图。
B.利用电子大脑完全可以诊断用普通手段无法确诊的疾病。
C.电子大脑的研制工作规模庞大且极其复杂,但前景十分令人鼓舞。
D.新发明将有许多特异功能,但用电子大脑帮助人类解读人的大部分意识活动目前还是有待破解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