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鉴赏家
汪曾祺
①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匋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
②叶三是个卖果子的,专给大宅门送果子。他的果子得四时之先,且都好看,香,甜,全都从他手里过过,有疤的,有虫眼的,破皮、变色、过小的全都剔下来。
③他的果子都是原装的,由他亲自采买。他经常出外,出去买果子比他卖果子的时间要多得多。四乡八镇,哪个园子里,什么人家,有一棵什么出名的好果树,他都知道,且和园主熟得像是亲家一样。他到处走,能看很多好景致,知道各地乡风,可助谈资,对身体也好。
④叶三卖了三十多年果子。他的两个儿子都成人了,提出让他不要走宅门卖果子了,他们养得起他。叶三说:“我跑惯了。就为了季四太爷一个人,我也得卖果子。”又说:“你们要是有孝心,就把四太爷送我的画拿出去裱了,再给我打一口寿材。”这里有一种风俗:用寿材来添福添寿。儿子依了他。
⑤季四太爷即季匋民。他排行老四,城里人都称之为四太爷。
⑥叶三还是卖果子。他真是为了季匋民一个人卖果子。他给别人家送果子是为了挣钱,他给季匋民送果子是为了画。
⑦季匋民有一个脾气,一边画画,一边喝酒,一边吃水果。画两笔,喝一大口酒,左手拈一片水果,右手执笔接着画。画一张画要喝二斤花雕,吃斤半水果。
⑧叶三搜罗到最好的水果,总是首先给季匋民送去。
⑨季匋民每天一起来就走进他的小书房——画室。叶三来了不须通报,提着,捧着他的鲜果走进去。
⑩叶三给季匋民送果子,季匋民在画画。叶三站在旁边很入神地看,专心致意。有时看到精彩处,就情不自禁的小声地惊呼起来。凡是叶三惊呼的地方,也正是季匋民的得意之笔。季匋民从不当众作画,对叶三可例外,他很愿意有这样一个人在旁边看着,他认为叶三真懂,叶三的赞赏是出于肺腑,不是假充内行,也不是谀媚。
⑪季匋民最佩服李复堂。他认为扬州八怪里李复堂功力最深。有一天叶三给他送来四开李复堂的册页,季匋民大吃一惊:这四开册页是真的!季匋民问他多少钱买的,叶三说没花钱。他到三垛贩果子,看见一家的柜橱玻璃里镶了四幅画,他在四太爷这里看过不少李复堂的画,能辨认,他用四张“苏州片”
①跟那家换了。“苏州片”花花绿绿的,又是簇新的,那家还很高兴。
⑫叶三只是从心里喜欢画,他从不瞎评论。季匋民画完了画,钉在壁上,自己负手远看,有时会问叶三,好不好。叶三大都能一句话说出好在何处。
⑬季匋民画了一幅紫藤,问叶三。叶三说:“紫藤里有风。”“唔!你怎么知道?”“花是乱的。”“对极了!”
⑭季匋民画了一张小品,老鼠上灯台。叶三说:“这是一只小老鼠。”“何以见得?”“老鼠把尾巴卷在灯台柱上,它很顽皮。”“对!”
⑮季匋民最爱画荷花。他画的都是墨荷。有一天,叶三送了一大把莲蓬来,季匋民一高兴,画了一幅墨荷,好些莲蓬。画完了,问叶三:“如何?”叶三说:“四太爷,你这画不对。” “不对?”“‘红花莲子白花藕’。你画的是白荷花,莲蓬却这样大,莲子饱,墨色也深。这是红荷花的莲子。”“是吗?我头一回听见!”季匋民于是展开一张八尺生宣,画了一张红莲花,题了一首诗:“红花莲子白花藕,果贩叶三是我师。惭愧画家少见识,为君破例著胭脂。”
⑯季匋民送了叶三很多画。画上都题了上款。有时季匋民给叶三画了画,说:“这张不题上款吧,你可以拿去卖钱,有上款不好卖。” 叶三说:“题不题上款都行。不过您的画我不卖。”他把季匋民送他的画都放在他的寿材里。
⑰十多年过去了,季匋民死了。叶三已经不卖果子了,但是他还四处寻觅鲜果,到季匋民坟上供一供。季匋民死后,画价大增。大家知道叶三手里有很多季匋民的画,都是精品。很多人想买,叶三说:“不卖。”有一天一个叫“辻听涛”日本人来拜望叶三,说是专程来看画的。远道来的,叶三只得把画拿出来,辻听涛洗了手,焚了香,拜了画轴,才展开,他不停地赞叹:“喔!真是神品!”辻听涛要买这些画,多少钱都行。叶三说:“不卖。”
⑱叶三死了,他儿子遵照父亲的遗嘱,把季匋民的画和父亲一起装进棺材里,埋了。(有删改)
①苏州片:仿旧的画,多为工笔花鸟,设色娇艳,旧时多为苏州画工所作,行销各地,故称“苏州片”。苏州片也有仿制得很好的,并不俗气。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____)(____)
A.小说的题目是“鉴赏家”,全文开头部分主要从叶三卖果子写起,从他对生活中自然美的鉴赏,到后文对季匋民的画的鉴赏,文章情节自然顺畅。 |
B.小说中“儿子让叶三不要再卖果子了,叶三不愿意”,这一情节表现了叶三对这一行的热爱,结构上总结了上文叶三卖果子的原因。 |
C.日本人辻听涛很想花大价钱买叶三珍藏多年的画,却被叶三一口拒绝,这说明叶三比对方更了解季匋民画的价值。 |
D.小说中几次提到“把画带到棺材里”,这一情节表现了中国文化的传统精神:重友谊、重知己。在中国,早就有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典故。这里的精神是和先人一脉相承的。 |
E.小说用朴素的语言为读者展现了叶三和季匋民的友谊,而结尾处季匋民的画和叶三一起被埋,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增添了作品的悲剧色彩。
(2)作为一个鉴赏家,叶三具有哪些性格特征?请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
(3)小说的题目是“鉴赏家”,文中大部分内容也写的是叶三对画作的鉴赏。为什么第三段要写叶三到处收果子呢?
(4)“叶三死了。他的儿子遵照父亲的遗嘱,把季匋民的画和父亲一起装进棺材里,埋了。”叶三是季匋民的知已,他最懂季匋民的画。你认为对季匋民的作品,叶三是应该让它们从此消失,还是应该让它们流传于世呢?请从小说情节、人物形象、文章主题等方面试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