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父亲的一课
十六岁那年,父亲送我去山城一家电脑培训中心学习微机课程,那些枯燥的操作命令很快使我厌倦了,渐渐地我一有空便溜到相邻的一家叫“创世纪”的网吧去上网玩游戏,微机知识没有学到多少,倒是对那些神奇莫测的游戏入了迷,往往玩得通宵达旦。
网吧老板是一个过早秃顶的中年男人,在众多的网民中,好像独独对我这个学生特别反感,走来走去总要教训我两句:“玩物丧志,这词你懂吗?”
世上哪有老板赶顾客出门的道理?我对他的告诫当成了耳旁风,只顾在网吧中玩得昏天混地。
一天,父亲从乡下到城里来看我。我正痴迷地玩“僵尸与侠客”的游戏,突然听到身后一个声音说:“好!精彩,好安逸呀!”
这声音好耳熟,方言土语在成里极少听见。我猛回头,只见父亲不知何时站在了我的身后。那一刻,我有一种做贼的感觉,赶紧站起身,垂手而立。父亲却神情古怪地一把拉住我的手说:“长子,精彩,来,继续玩!”
我做梦也没想到父亲不但没骂我,竟然让我教他玩游戏。我兴奋地抓住他的手,教他如何选择按键,如何控制鼠标,如何躲避对方的打击,如何出击,没想到父亲学得还真快,不到三分中便投入于那醉人的游戏中。
一晃七天过去了。父亲的玩法越来越高明,也越来越上瘾,竟好几天通宵达旦泡在网吧中。
这是我的衣袋里只剩下30块钱了。父亲省吃俭用,每月寄400元生活费给我,我却将它们全部消费在了这些醉人的游戏中,刚过了半个月,我的衣袋就快空了,再向父亲要钱,我开不 了口。那天在网吧里,父亲问我:“章子,身上有钱吗?拿出来,让爸过足这把瘾!”
一听这话,我的脑袋“嗡”地一下大了。我家在城里没有亲戚,身上没有了钱,我跟父亲如何生活?父亲是个复员军人。只听他有个战友叫方伯雄,我到城里来上学,父亲 便让我去找方伯伯,可我却压根儿没有心思去见那些古板的人。
那个秃顶的网吧老板又来催缴费了,按每小时两元结算下来,父亲已欠费300余元。眼看父亲翻遍分所有的衣兜,再也没有翻出一分钱来,我心里焦急万分。
网吧老板呈现出他从未有过的凶相,威胁说:“3 个小时不缴清欠费,应把你们扭送到派出所。”父亲眼巴巴地望着我,我偷眼看着网吧老板那副讨债不成不罢休的架势,不由胆战心惊。我退下手腕上那块花去父亲80元钱给我买的手表做抵押,谁知网吧老板却不屑一顾。父亲指着过年时新买的呢大衣诚惶诚恐地说:“要不,我.我脱下这身衣服给你?”
网吧 老板用鼻孔哼了一声说:“一个乡下人的破衣服能值几块钱?”
围观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将我们围的水泄不通,有人在对我的父亲指指点点:“油印玩什么游戏?乡吧佬!”这时我见父亲的嘴角抽了抽,就在那一刻,我觉得那讥讽的话语就像皮鞭似的抽打在我的脸上,我发狂假的冲出人群,找我的同学借去钱,可他们一见我,仿佛都见了瘟神,慌忙离去。
“天哪,这里我到哪里去弄钱去解救我的父亲?”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停地在心里说。我不禁悔恨交加。回到网吧,跪倒在父亲的面前,我痛哭失声地说:“爸,是我害了你,我不该教你玩这害人的游戏!”
父亲也不禁老泪纵横,他一把拉起我说:“孩子,你终于明白了,这就叫玩物丧志!来爸爸给你介绍一位伯伯,他就是我在家跟你提起过的方伯雄伯伯!”
我抬起头来,顺着父亲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网吧老板一反常态,正笑吟吟地站在我的面前……
【小题1】透过“父亲却神情古怪地一把拉住我的手”一句我们可以想象到父亲当时有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小题2】小说中的“我”是怎样的一个人物?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小题3】小说情节发展似乎有些“突兀”,但细细看来,一切都在情理之中。是就文中的伏笔和铺垫各举一例作简要分析。
【小题4】小说描写了一位父亲独特的教育方式,有人表示赞同,有人表示异议,你的看法怎样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谈一谈。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3-03 11:45: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中国是文明古国,但文化产业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统计,文化产业总值占GDP总量的比重,美国是25%。2017年我国文化总值35462亿元,占GDP比重仅为4.29%。城市方面,目前只有杭州2017年的占比达到了24.20%。
2018年4月22日,腾讯集团副总裁程式在腾讯新文创生态大会上提出了新文创的概念,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说,新文创概念的提出,的确符合当今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生态的发展趋势。这些年,为嫁接“互联网+”概念,2016-2017年国家层面的文化产业政策调节所针对的一大重点就在于新兴文化产业。其中2016年4月国务院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创意产业”。
按照城市研究院的理解,所谓新文创其实是一种更加系统的发展思维,即通过广泛的主体连接,利用VR、AR、大数据等科技手段,推动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的互相赋能,从而实现高效的数字文化生产。新文创本质上是利用“文化+科技”的融合打造文化产业,重构文创内容生态。
(摘编自《2018年中国城市新文创活力指数报告》)
材料二:
当传统文创产业转型加速,“新文创”不再局限于传统业态,而是以科技为驱动,更加注重产品和服务的文化内涵、用户的文化体验、生产端的文化思维等,淡化娱乐,突出文创。
新文创的崛起,需要产业的支撑,更需要文化本身的价值和力量。文化始终是文化产业的灵魂所在,产业则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灵魂与动力,缺一不可。
在这种理念下,强势游戏“王者荣耀”能走到今天,除了玩法本身,很重要的一点是融入了许多中国传统经典人物,让人们在游戏中体会文化。腾讯动漫的漫画《一人之下》有道家文化的影子,腾讯影业重点打造《庆余年》《藏地密码》等影视作品,也是看到了其深厚的文化价值。
文化从来都不是速成品,在新文创的时代,产业融合有了更大的空间,资本运作有了更广的天地。然而,要打造一部好的作品,也许更需要沉下心来,需要很多年的精心雕琢。这既考验着产业的定力,更考验着创作者的耐力。这个过程是长线的系统工程,需要充足的匠心,需要更开放的连接协作。
(节选自李慧《新文创呼唤匠心》)
材料三:
2018年6月27日,北京电影小镇建设正式启动,计划在2018年底完成一期建设,2019年全部完工。届时,北京电影小镇将依靠电影产业、文创产业的发展来助力黑庄户乡的发展与振兴。
如今,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资金,但这些资金变成实际操作的东西也需要有一定的载体,而这些载体特别像电影产业等则需要一定的土地。对于国内的很多乡村来说,土地一大片,缺少的是技术、资金、人才、管理等要素,而文化产业则是最适合进入乡村、拉动乡村发展的产业之一。同样,文创产业发展所需的土地,农村也可以解决。如此看来,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是相辅相成的。文化产业没有污染,同时乡村也能为文化产业提供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民风民俗等创新源泉,可见,文化产业是推动乡村振兴的理想选择。
另一方面,从农村这个角度来看,想要振兴,就一定要和城市结合起来,把城市的要素、资本、人才、产业引到广大的农村,二者融合发展。实际上,即将建成的北京电影小镇就是以文化产业带动乡村发展的优秀案例。
北京电影小镇将发挥怎样的作用?北京电影小镇以广大的土地为基础打造配套居住区、电影产业核心区、文化旅游生态区,聚焦生产—生态—生活,形成“三生”融合的小镇空间格局。北京电影小镇这种发展模式或许将成为未来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典范。
(摘编自《北京电影小镇: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相辅相成》)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文创通过广泛的主体连接,利用更多的科技手段,促进文化价值和产业价值的相互增长,从而实现高效的数字文化产业。
B.我国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文化产业发展却很落后,2017年我国文化产业总值占GDP比重仅为4%多一些,远远低于美国的水平。
C.计划于2019年全部完工的北京电影小镇,将依靠电影产业和其他文创产业发展来推动当地乡村的振兴,实现文化产业与乡村振兴的双赢。
D.传统文创产业只注重娱乐,而不关注产品在生成、服务以及用户体验等方面的文化内涵,也不注重科技手段的运用。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新文创概念的提出,符合当前我国政府大力发展数字创意产业的战略决策,也很好的实践了政府倡导的“互联网+”这一理念。
B.文化产业之所以适合进入乡村,能很好地推动乡村发展,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文化产业没有污染,二是乡村能为文化产业提供素材源泉。
C.北京电影小镇将在黑庄户乡打造出生产、生态、生活相融合的特色小镇空间格局,这一发展模式可能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一定的借鉴。
D.“王者荣耀”、《一人之下》、《庆余年》、《藏地密码》等游戏和文化作品,是产业运作和文化价值相结合的文化产业作品。
【小题3】如何加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请结合三则材料概述。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古典美学中,雅俗与“文野”分别组合,成为两组相对的范畴,即文雅和野俗。二者是对立的两极,相反而又相成。

从人类文明脱离动物本性起步之际,雅与俗的分野就产生了。人类文明进步愈大,文化层次愈高,知识修养积累得愈丰厚,雅俗的差异就愈显著。上古时期,典型的雅俗差异表现在《诗经》之中。《诗经》的内容分为风、雅、颂三类,风诗的作者多为农夫走卒、妇人女子,多道田间闾巷的山情水音,显得浅近野俗一些;雅诗则多出自公卿士大夫之手,较为讲求辞采,显示出作者较高的文化修养。因而雅诗与文采相联系,成为“文雅”。文雅观念的形成也与孔子有关,《论语·雍也》记孔子语:“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文质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雅适合的是士大夫知识阶层的口味,反映的是他们的思想感情和审美习惯。文雅的重要内容是指语言中显示出的文化知识的积累。在语言中引用或化用古人语句、古典古事,可使语言有苍古博厚之风。古代的批评家认为,知识、学问的有无或多少是区别雅俗的重要标准。清人毛奇龄说:“天下惟雅须学,而俗不必学;惟典则须学,而鄙与熟则不必学。”读书是求雅去俗的最好途径。

在中国古典美学史上,雅俗的表现是复杂的、多样的。雅俗的差异在于文化层次的高低,在于文化积累的多少。然而这种高低和多少却又是相对的,是在比较中呈现的。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度”,超过度的限制,就会走向它的反面。

雅和俗虽然异势,但也并非水火不容,雅俗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互相易位。“以俗为雅”这个中国美学史和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影响的理念即是典型的例证。文雅本指文采华语言修辞工致,是艺术修养高的标志,但如果一味追求文采华丽、语言精致,则又会成为千口一腔的陈辞滥调,又成了凡俗、陈俗的东西而令人生厌。这时如果别出心裁,有意从以前已遭摒弃的民间语言中汲取材料,用入作品中,则会产生清新出奇的效果,这正是高雅的一种表现。“以俗为雅”的作品,其外在的形式特征是“俗”,而其体现出来的品格、趣味却是“雅”。这里“俗”和“雅”是相互协调、相反相成、浑融一体的。

“以俗为雅”的理念还可以运用到文学创作的体裁、题材、意境等领域。如表现在体裁方面,古代文学家、批评家通常推崇雅体,贬斥俗体,如民间歌谣就被视为俗体而受到贬斥。但也有一些作家看到了这种体裁所蕴涵的艺术价值,如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

我们要辩证地看待文雅和通俗。梁启超的看法对我们很有启发。他将诗分为“文人诗”和“民间歌谣”两类,并指出:“简单说,好歌谣纯属自然美,好诗便要加上人工的美。”“对于自然美加上些人工,又是别一种风味的美,譬如美的璞玉,经琢磨雕饰而更美;美的花卉,经栽植布置而更美。”

 (选自《论文雅》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文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古典美学中,文雅是和野俗相对的范畴,二者是对立的两极,相反相成。
B.“以俗为雅”理念出现后,文采华美、语言修辞工致,就不再是文雅的标准了。
C.文雅观念的形成与人类文明进步直接相关,也与孔子影响后世的文质观有关。
D.引用化用古语,使语言苍古博厚,显示出丰厚的文化积累,是文雅的重要内容。
【小题2】下列对雅俗关系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雅俗的差异在于文化层次的高低和文化积累的多少,唯有读书才能求雅去俗。
B.任何事物都有度,超过度的限制,就会走向它的反面,以俗为雅即是典型例证。
C.一味讲求文采和语言,就会成“俗”;使用民间语言别出心裁,则会现“雅”。
D.雅和俗虽然异势,但并非水火不容,它们是相互协调、相反相成、浑融一体的。
【小题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诗经》中“风诗”显得浅近野俗,“雅诗”讲求辞采成为“文雅”,是我国古典美学史上最典型的雅俗差异。
B.梁启超将诗分为“文人诗”和“民间歌谣”两类,他认为好民间歌谣纯属自然美,而好文人诗则属人工美。
C.古代文学家通常不能发现民间歌谣所蕴涵的艺术价值,将其视为俗体加以贬斥,因而创造不出优秀的作品。
D.在中国古典美学史上,虽然雅俗的表现是复杂的,但知识、学问的有无或多少始终是区别雅俗的重要标准。

同类题3

阅读下面小说,完成后面的问题。
天 职
海尔曼博士是位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大夫。他开的诊所远近闻名,在波兰的布拉沙市没有人不知道海尔曼和他的诊所。
海尔曼这个倔老头子,像他那把用最好的钢材做成的手术刀一样坚硬锋利。
一天夜里他的诊所被一个小偷撬开,一些现金和几样珍贵的药物,都被小偷放在提兜里准备带走,不巧,慌忙中他撞倒了吊瓶支架,又被氧气罐绊倒,摔折了大腿,要跑却爬不起来了。这时,海尔曼和助手听到动静,从楼上下来,助手说:“打电话叫警察把他带走吧!”
“不,在我的诊所,病人不能这样出去。”海尔曼和助手把小偷抬上手术台。连夜给他做了接骨手术,并打上了石膏绷带。直到把他彻底治好,才把他交给警察。
助手说:“他偷了您的财物,您怎么还这样精心给他治疗呢?”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
小偷自然十分感激,在警察到来之前,恳求医生把自己放了。他说:“海尔曼博士,您不愧是上帝的儿子。我愿再次得到您的拯救,不到那阴森的牢里去领面包……”海尔曼博士两手一摊说:“先生,对您这个要求,我这把手术刀就无能为力了。”
有一天,一个女人护送她在车祸中受重伤的丈夫来诊所。海尔曼一愣:啊,是她?这是他被人夺去的爱妻。至今在他的眼里,这个女人仍然具有无与伦比的魅力。
女人泪流满面地说:“海尔曼,亲爱的海尔曼,你还恨我吗……为了拯救他的生命,我不得不来求你,你是全市惟一能给他做手术的人。”
当年,就是这个受重伤的列夫斯基,夺走了他的爱妻,当时海尔曼就差点同他决斗。
“亲爱的海尔曼,我和他对不起你,可是我们遇了难……但愿你的手术刀不带着往日的
仇恨。”
海尔曼曾经受过他们的侮辱。现在这种场合重逢,他不由得心潮起伏,思绪万千。但他始终一言未发。
列夫斯基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待进了手术室才清醒过来,见拿着手术刀的是海尔曼。不由大吃一惊,连忙挣扎着要起来。
“老实躺着,这是上帝的安排。你是我永远难以宽恕的情敌,你又是我必须抢救的患者。”
给列夫斯基修补颅骨的手术,让海尔曼站了十多个小时,最后晕倒在手术台旁。
列夫斯基伤愈后,夫妻俩在海尔曼面前愧悔地说:“如果您不嫌弃,我们愿意为服侍您而献出余生。”
海尔曼说:“医生在手术室里记住的只是他的天职,忘记的是个人恩怨。”
第二年,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占领了布拉沙。一个盖世太保头目,被波兰地下战士一枪打中了胸部。随军医生没人能给他做这样的大手术,便把他化了装送到海尔曼的诊所。海尔曼一眼就认出了这个最凶残的德国刑警队警官。在这个城市里,不知道有多少波兰人惨死在这个人的枪口下。他心中猛然一震,暗自喟叹,这也是上帝的旨意啊!
海尔曼支走了所有助手和医护人员,他洗手、刮脸,重新穿好上教堂才穿的那套西服,罩上一件最新的白外套。然后拿起他最大的那把手术刀,一下子剖开那个盖世太保的胸膛。他没有去找子弹,而是把手术刀插在这个人的心上……
在受审时,德国人说:“你玷污了你的手术刀。'’
“没有,它用得其所。”
“你忘记了医生的天职。”
“没有,此时此刻反法西斯就是最高的天职!”他一字一顿,字字千钧,全市人都听到了。
海尔曼牺牲了。可城里到处都张贴着“天职”两个大字,不用再加其它文字,它就成了一条具有巨大号召力量的反法西斯标语。
【小题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小说形容海尔曼“像他那把用最好的钢材做成的手术刀一样坚硬锋利”,这个比喻写出了他的刚强和坚毅,又符合人物身份,形象生动,贴切自然。
B.小偷恳求把自己放了,对这一请求,海尔曼说“我这把手术刀就无能为力了”,显示出他作为一个医生不能从根本上拯救这个小偷的颇多无奈。
C.在把手术刀插进盖世太保心脏之前,海尔曼支走其他人,他之后的一系列举动,表明他在做这一决定前,也像常人一样,是经过了一番思想斗争的。
D.“他一字一顿,字字千钧,全市人都听到了”,这句带有夸张的话,真实地表现出海尔曼坚定的反法西斯信念,和由此产生的强大的精神感召力。
E.这篇小说文字晓畅,构思精巧,立意深刻。出场人物不多,但助手、前妻和她的后夫起到了衬托的作用,使海尔曼形象更加高大,性格更加鲜明。
【小题2】小说中“天职”有哪些含义?小说以“天职”为题,有什么作用?
【小题3】小说先写了海尔曼救治“小偷”和“情敌”两件事,随后写了刺死盖世太保这一中心事件,这样写塑造了海尔曼怎样的人物形象?这样安排情节有什么用意?请作简要分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镜中人

杨绛

镜中人,相当于情人眼里的意中人。

谁不爱自己?谁不把自己当作最知心的人?谁不体贴自己、谅解自己?所以一个人对镜自照时看到的自己,不必犯“自恋癖”,也往往比情人眼里的意中人还中意。情人的眼睛是瞎的,本人的眼睛更瞎。我们照镜子,能看见自己的真相吗?

我屋里有三面镜子,方向不同,光照不同,照出的容貌也不同。一面镜子最奉承我,一面镜子最刻毒,还有一面最老实。我对奉承我的镜子说:“别哄我,也许在特殊情况下,例如 垃丁下看美人,,一霎时,我会给人一个很好的印象,却不是我的真相。”我对最刻毒的镜子说:“我也未必那么丑,这是光线对我不利,才显得那么难看,我不信我就是这副模样。”最老实的镜子,我最相信,觉得自己就是镜子里的人。其实,我哪就是呢!

假如我的脸是歪的,天天照,看惯了,就不觉得歪。假如我一只眼大、一只眼小,看惯了,也不觉得了。好比老伴儿或老朋友,对我的缺点习惯了,就视而不见了。我有时候也照照那面奉承我的镜子,聊以自慰;也照照那面最刻毒的镜子,注意自我修饰。我自以为颇有自知之明了,其实远没有。何以见得呢?

我曾用过一个很丑的老妈子,姓郭。钱钟书曾说:对丑人多看一眼是对那丑人的残酷。我却认为对郭妈多看一眼是对自己的残酷。她第一次来我家,我吓得赶忙躲开了。她丑得太可怕了:梭子脸,中间宽,两头窄,两块高额骨夹着个小尖鼻子,一双肿泡眼;麻皮,皮色是刚脱了痂的嫩肉色;嘴唇厚而红润,也许因为有些紧张,还吐着半个舌尖;清汤挂面式的头发,彳艮长,才死得光光润润,水淋淋地贴在面颊两狈1,好像刚从水里钻出来似的。她是小脚,一步一扭,手肘也随着脚步前伸。

从前的老妈子和现在的“阿姨”不同。老妈子有她们的规矩。偷钱偷东西是不行的,可是买菜揩油是照例规矩,称“篮口”。如果这家买菜多,那就是油水多,“篮口”好。我当家不精明,半斤肉她扌艮一斤,我也不知道。买鱼我只知死鱼、活鱼,却不知是什么鱼。所以郭妈的“篮口”不错,一个月的“篮口”比她一个月的工资还多。她讲工钱时要求先付后做,我也答应了。但过了一两个月,她就要加工钱,给我脸色瞧。如果我视而不见,她就摔碟子、摔碗,嘟嘟«o我给的工钱总是偏高的。我加了工钱嘱她别说出去,她口中答应却立即传开了,然后对我说,家家都涨,不只我一家。她不保密,我怕牵累别人家就不敢加,所以常得看她的脸色。

她的审美眼光却高得很,不顺眼的,好比眼里容不下一粒沙子。一次,她对我形容某高干夫人:“一双烂桃眼,两块高额骨,夹着个小鼻子,一双小脚,走路扭搭扭搭……”我惊奇地看着她,心想:这不是你自己吗?

会理发。我自己进城做个电烫,然后自己做头发,就可以一年半载不进城。可我忽然发现郭妈的“清汤挂面”发式,也改成和我一样的卷儿了。这使我很惊奇。一次我参加宴会遇见白杨①。她问我:“你的头发是怎么卷的?”我笑说:“我正要问你呢,你的头发是怎么卷的? ”我们各自讲了方法,原来她是末一梳往里,我是往外梳。第二天我换了白杨的发式,忽见郭妈也同样把头发往里卷To我不免暗笑“婢学夫人”,可是我再一想,郭妈是“婢学夫人”,我岂不是“夫人学明星”?

郭妈来我家不久,钟书借调到城里工作了,女儿也在城里上学、住宿,家里只我一人。如果我病了,起不了床,郭妈定不来问一声病,或来看我一眼。一次,她病倒了,我自己煮了粥,盛了一碗端到她床前。她惊奇得好像我做了什么怪事。从此她对我渐渐改变态度,心上事都和我讲了。

她掏出贴身口袋里一封磨得快烂的信给我看,原来是她丈夫给她的休书。她丈夫是军官学校毕业的,她有个儿子在地质勘探队工作,到过我家几次,相貌不错。丈夫上军官学校的学费,是郭妈娘家给出的。郭妈捎去丈夫末一学期的学费,就得到丈夫的休书。休书上那虚伪肉麻的劲儿,真叫人受不了,我读着浑身都起鸡皮疙瘩。那位丈夫想必是看到郭妈丑得可怕,吃惊不小,结婚一两个星期后就另外找了一个女人,也生了 一个儿子。郭妈的儿子和父亲有来往,也和那个小他一两个月的弟弟来往。郭妈每月给儿子寄钱,每次都是她工钱的两倍。这儿子的信,和他父亲的休书一样肉麻。我最受不了的事是每月得起着鸡皮疙瘩为郭妈读信并回信。她感谢我给她喝粥汤,我怜她丑得吓走了丈夫,我们之间的感情是非常微薄的。她太欺负我的时候,我就辞她;她就哭,又请人求情,我又不忍了。因此她在我家做了十一年。

奇怪的是,每天看她对镜理妆的时候,我会看到她的“镜中人”。她身材不错,虽然是小脚,在有些男人的眼里,可说是袅娜风流。眼泡也不觉得肿了,脸也不麻了,嘴唇也不厚了,梭子脸也平正了。

她每次给我做了衣服,我总额外给她扌艮酬。我不穿的大衣等,还很新,我都给了她。她修改改,衣服绸里绸面,大衣也称身。十一年后,我家搬到干面胡同大楼里,有个有名糊涂的收发员看中了她,老抬头凝望着我住的三楼。他对我说:“你家的保姆,很讲究呀!”幸亏郭妈只是帮我搬家,我已辞退了她,未促成这糊涂收发员的相思梦。

我就想到了 “镜中人”和“意中人”的相似和不同。我见过郭妈的“镜中人”,又见到这糊涂收发员眼里的“意中人” o她和我的不同,也不过是“百步”与“五十步”的不同罢了。

注:①白杨(1920年4月22 3-1996年9月18日),原名杨成芳,原籍湖南省汨罗市古仑乡,出生于北京市,中国内地女演员。

【小题1】赏析文中画横线句子。
【小题2】文中的郭妈是一个怎样的人?试概括。
【小题3】文中(8)(9)两段以写人记事为主,在叙事上有何特色?
【小题4】“镜中人”有多重意蕴,试作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