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金融百货公司”过时了吗?
董玉华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的分分合合,似乎也有一个魔咒在左右着它。最近花旗银行有意“瘦身”,将其困难重重的投行业务和消费者金融业务从全球商业银行运作中剥离出去,再次向人们提出了一个似乎永远都不会有答案的问题,那就是,什么样的银行业务模式是最好的?
金融危机之前,花旗银行一直通过并购构筑一个多元化的业务经营体系。它通过与旅行者集团的合并,由一家以商业信贷为主的专业化金融机构,转变成为一家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等业务为一体的全能型金融集团。但是,投资银行的运作模式与商业银行的运作模式有很大不同。在金融危机中,花旗投行业务的巨额亏损更是严重危及了其商业银行业务的经营和公众的切身利益。因此,花旗银行将其投行和消费者金融业务剥离出去,把证券经纪业务与摩根士丹利公司合并,这在当前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是一个明智之举。
从历史上看,以德国银行为代表的全能银行模式,一直实行混业经营,而美国银行则经历了混业经营—分业经营—混业经营的历史变迁。
在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之前,美国银行业是实行混业经营的。由于人们普遍将经济大萧条和金融危机归咎于银行的混业经营模式,美国在1933年颁布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严格将商业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相分离。这种严格的分业经营的模式一直延续到20世纪70年代末,从80年代初开始,又出现混业经营的迹象,到90年代中后期,美国金融业进入了完全意义上的混业经营,特别是《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出台,标志着分业经营模式在法律上已结束。
那么,这次花旗银行的“瘦身”,是否意味着美国银行业又要从混业经营重新回到分业经营的时代?是否意味着像花旗银行这样提供“一站式”服务的“金融百货公司”已经过时了呢?
应该说,目前还不能作出这样的判断。
一方面,应该看到,混业经营的内在动力和需求没有改变,混业经营仍然是未来银行业发展的趋势所在。可以说,金融危机并不会改变未来银行业的根本发展趋向,只会促使银行更加稳健审慎地经营。
另一方面,这次金融危机的爆发,是由美国次贷危机直接引发的;从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的传导,则是因投资银行过高的财务杠杆效应引发了金融衍生产品链条断裂造成的。金融危机确实暴露出投资银行的内在缺陷,也反映了金融市场存在“市场失灵”问题。但是,这次危机的成因,与上世纪大萧条时期商业银行直接贷款给投资银行有很大的不同,对银行业分业经营的监管要求还不是那么迫切。
尽管如此,这次金融危机也使我们认识到银行开展稳健经营的极端重要性,这关系到一个国家的金融安全,关系到一国实体经济的发展,也关系到银行的持续健康发展。混业经营、综合化经营、多元化业务格局并没有变,但银行过分追求“金融百货公司”、“金融超级市场”的模式,客观上容易造成主业不突出、比较优势不明显的经营局面。一家银行应该构筑核心业务突出、适当发展多元化的稳健审慎的经营战略,这样才能在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选自2009年1月22日《人民日报》)
【小题1】下列对“金融百货公司”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   )
A.金融百货公司属于银行建构中混业经营的模式,是银行业中一种多元化的业务经营体系,与这种经营模式相对的是分业经营。
B.金融百货公司可以是一家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等业务为一体的全能型金融集团,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C.金融百货公司是未来银行业发展的趋势所在,由美国次贷危机直接引发的金融危机并没有改变目前银行业混业经营、综合化经营、多元化业务的格局。
D.金融百货公司属于商业银行的运作模式,它与投资银行的运作模式有很大不同,投行业务的巨额亏损会严重危及商业银行业务的经营。
【小题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花旗银行是一个多元化的业务经营体系,目前它已成为一家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等业务为一体的全能型金融集团。
B.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以后,美国银行业长期实行分业经营的模式,这与当时美国人对引起经济大萧条和金融危机的原因的认识有很大关系。
C.目前的金融危机的成因与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的成因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对银行业分业经营的监管还不是十分迫切。
D.银行开展稳健经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金融安全,关系到一国实体经济的发展,也关系到银行的持续健康发展。
【小题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花旗银行将其投行和消费者金融业务剥离出去,把证券经纪业务与摩根士丹利公司合并,这意味着美国银行业将要回到分业经营的时代。
B.从历史上看,德国银行的发展比较稳定,一直实行混业经营,没有像美国银行那样经历了混业经营——分业经营——混业经营的历史变迁。
C.《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和《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都以法律的形式严格限制着美国银行的经营模式,这不利于美国银行业的健康发展。
D.金融危机的爆发,主要是因为投资银行财务杠杆效应过高,因此,有效地控制投资银行过高的财务杠杆效应,就不会爆发金融危机。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3-03 11:16:1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雨雾漓江图
丛维熙
雨霏霏,雾茫茫。雨雾好像是漓江头上的纱巾,一直笼罩在它美丽的面颊之上,与它形影不离。那江里的渔舟,江里的游船,以及江边的垂钓者,都成了朦胧诗里的一个个逗点,在雨雾漓江的诗章中,挑逗着你手中的笔,把大自然中的绝美编织成篇。
我漫步来到江边,想撩开雨雾的盖头,看一看它的娇美。我先向最近的一个标点走去,它圆圆的像是标点中的句号,我推断那是一把伞,伞下坐着的该是江边的一个垂钓者。等我走近了,才发现伞下空无一人。待我转身要离去时,伞下忽然有稚嫩的童音对我问候:“你好——你好——”我定睛看了看四周,没有一个人影,还没容我醒过闷来,那细嫩的童声又飞了出来:“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哎呀!他在背诵韩愈描写桂林山水诗中的佳句。于是我弓下身腰,仔细地寻觅。一看吓一跳,原来伞下竟是鸟笼里的一只伏在横杆上的鹦鹉。
我忍不住失声笑了起来。这时,它又对我来了一句欢迎词:“要知漓江美,请你登木舟。”面对这只漓江鹦鹉,我猜想它的主人,一定是个十分风趣的摇船人;不然的话,学舌的鹦鹉何以会出口成章呢?
完全是出于好奇,我耐心等待它主人的出现。终于在漓江朦胧诗中,又出现了一个标点——那是一个破折号,顺着江心渐渐向江边移动过来。我猜想:这叶木舟上的摇桨人,一定是这只神奇鹦鹉的主人;这只鹦鹉,是它的主人有意安排在这儿,以鹦鹉的语言来吸引游客的。妙——这个超人的奇思妙想,等于给这首朦胧诗,又增添了一个惊叹号!
果然,一叶木舟从雨雾中现身。一个低沉苍劲的男低音传来:“你是过江,还是想游漓江?上船来吧!”我已痴醉,就是没有他的邀请,我也会登上这条木船的,我想见一见这位摇船的民间奇才。
上船后才发现这不是一只游船,而是一只渔船。那摇船人解释说:“无人游江时,我这只船在这儿打鱼;有人过江了,我的船充当摆渡;当然也有愿意乘小船游江的,我便载客游江。”说着,他拉开一块雨布,拉出来一把矮矮的木椅子让我坐下。这一瞬间,我才看清木船主人的脸:他的脸清癯瘦削,让我想起了《西游记》中的孙猴子。特别让我吃惊的是,他长着一只跛脚。
我的兴致顿时跌落了下来。他却不知我心态上的变化,依然兴致勃勃地对我说:“看你这身行头,不像是本地的过江人。你想去哪儿看景?不要看我的船小,它可以从漓江摇到桃花江,先生如果有远游的野兴,我还可以送你到阳朔。”我摇摇头,告诉他昨天我已经乘坐游艇,去过那些景区了。
“那么,你登船的意思是……”他不解地望着我。我本想告诉他我是出于好奇,想看看撑船人的。不知为什么,嘴上却说出另一番话来:“随便你吧,随便你到什么地方。”
“我还是头一次碰上你这样的游客。”他说,“没有准确的去处,怎么定出出游的船价?”
我说:“我相信你是个诚实人,不会宰游客的。”
“何以见得?”他笑了起来,“说来听听!”
“你敢把鹦鹉放在江边,不怕人顺手牵羊地拿走。”我说,“要是有人把鹦鹉偷走,你不是太亏了吗?”
他大声地笑了起来。那朗朗的笑声,惊飞了江边的水鸟,像是标点中的一串黑色省略号,消失在漓江茫茫的雨雾深处。至此,我不想再和他兜圈子了,言明是鹦鹉为媒,引我和他来相见的。我来船上,只是想看一看调教鹦鹉读诗的摇船人。仅此而已。
他的笑声从高空跌落了下来,瞬间变得肃穆无声,历经了片刻的等待,他才对我说起他的故事:他自幼是个残疾,生下来父母就把他抛到江边,是一对在江上摆船的夫妇,把他抱回家里养大成人的。两个老人先后走了,他不甘心靠吃“社会低保”打发日子,便接过这船这桨,开始了摇船生活。有一天,他到鸟市去买捕鱼的鱼鹰,遇到这只只有一条腿的鹦鹉,想到鸟儿与他的命运近似,便把它买了下来。从此,这只鸟儿与他朝夕相伴了。
“那韩愈赞美漓江的诗,是你教它的?”我问。
“不是。桂林人都会背诵这两句诗,”它听多了,就会学舌了。”
“那么请客人登船的两句话呢?”
“两个瘸子之间,心灵相通,我一点拔它也就会了。”说这话时,他似乎十分开心,因而又爽朗地笑了起来。
轮到我沉默无言了。我不知这个残疾人和他那少了一条腿的鸟,在雨雾漓江上苦心经营一天,能有多少收入。我不愿再耽误这个摇船人的宝贵时间,顺手从衣兜里掏出一张五十元的钞票,递到他的手里;为了防止他拒收,我说明天我来坐船。这是先交上定金。之后,我匆匆下船,走进雨雾茫茫的江滩。
“先生——先生——明天几点?”这是后边摇船人急切的声音。
我走近鹦鹉笼子,低声告诉它:“明天他回北京了——你学一遍。”这只鹦鹉,当真是学舌的神鸟,它立刻把我的话重复了一遍。我想让它转达我的声音,以防摇船人在这儿等我。
我回到江边公寓,站到玻璃的窗子前,想再看一眼那只木船的影子。——此时,漓江也变得若有若无,从刚才的那首朦胧诗,幻化成了一幅印象派的画,朦胧的画……
(选自学林出版社《中国60年抒情散文100篇》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营造了一种朦胧的诗意;又引出下文对漓江上摇船人的叙述,也与结尾的景物描写遥相呼应。
B.文章中逗点、句号、破折号、惊叹号、省略号等新颖别致的比喻,既串起漓江上的景物,又标志着故事情节的起承传合,也增添了文章语言的魅力。
C.当我看清摇船人清癯瘦削的脸时,想到的是“孙猴子”。加点的“孙猴子”在文中是贬义词,作者在看到摇船人并非想象中的“民间奇才”后极度失望的心情溢于言表。
D.文章虚构了我在漓江边上被一只鹦鹉吸引,进而结识了鹦鹉的主人——位身残志坚的摇船人自食其力的故事,表现了漓江的人情美。
E.文章用插叙交代了摇船人的身世及独腿鹦鹉的来历,用他悲凄的身世与爽朗乐观的生活态度进行对比,形成了震憾人心的审美效果。
【小题2】文章中作者用了大量笔墨描述了漓江边上的鹦鹉,这样写有什么用意7.(4分)
【小题3】举例说明这篇散文在构思上有什么突出特点。(4分)
【小题4】作者听完摇船人的故事后,说“轮到我沉默无言了”。结合文章,对“沉默无言”的原因进行多方面的探究。(8分)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
寂寞书院冷
叶文玲
⑴四月间,走洛阳,途经嵩山,发现了一处“新大陆”——嵩阳书院。
⑵驻足留连时,相识恨迟的感慨油然而生。
⑶这处在我是第一次见识的所在,早在宋代就享有盛名,是与庐山白鹿洞书院等齐名的我国四大书院之一。可是,它如今悄悄立于深山的清高,它少有游迹的冷寂,令我讶然。
⑷书院和寂寞,本是绝不相称的对立词,可是,寂寞于书院,在特定的时代和情境中,仿佛是注定的宿命。
⑸古往今来,人们无不知嵩山,知它崛立中原,峻崖千仞。是名贯中外的中华四大名山之一;如今年轻人也知嵩山,只知它脚下的名刹少林寺,一场电影教少林寺跻身为全国旅游点之最;《牧羊女》的歌声至今绵绵不衰,李连杰因为少林寺而成为武林和影坛双杰,投身商海引起的商业效应也为别的从商者望尘莫及。
⑹同样位于嵩山怀抱中的书院,就全然不是如此了。
⑺我无法得知书院的当年规模,但见它选择在这样一处深山腹地辟地起宅,是很见开辟者的一番苦心的。它所背倚和面朝的,都是壁立千丈的嵩山,巍巍嵩岳,是喻示学问的高深,还是比拟攀登的艰难?门前门后那早已湮没却依稀可辨的荒草小径,院里那两棵历时千年几人抱不过来的汉柏“大将军”和“二将军”,都增加着它无以言喻的苍凉。
⑻书院古老矣,但它曾经在人们心里生下的根,却不会衰败;它曾经传道解惑所立下的功德,也应为所有的受惠者铭记不忘。
⑼我在那两棵古意森森的汉柏间徘徊,诚如我在《嵩山古柏》中所叙,这两棵古树是我平生所见最具生命象征的老树,它虬枝盘曲,清气自流,越时千余年而依旧岁岁华生翠叶,遭大雷击劈而临绝不毙!当在书院留连良久后,我更觉得它们的存在,就是书院的天然见证和最佳伴侣,它们已到龙钟之年却巍然挺拔的身躯,它们多皴而苍黑的树纹叶脉,无一不是中华民族文化教育史的生动具象。
⑽书院的现址只剩下了前后两进的小小屋舍。是否是当年院舍自然也难考究。历尽风霜,几经浩劫,价值连城的国宝文物尚且荡然无存,何况这几近湮没的书院?因此,空落的院舍中,诸如什么先贤手译文书宝卷自然是没有的。但是,我依然钦佩那些想到要标识它尊奉它的有识之士,钦佩努力设法恢复它的旧迹的人们,他们毕竟想到在热热闹闹的少林寺高处,还有这处对世人有所教益的所在。
⑾就在这小小屋舍的粉墙上,我又看到了今人书写的有关嵩阳书院的教学内容、教学特点的介绍,行文虽只几款,却使我对这所曾在教育发展史上起过重要作用的书院更为敬仰:却原来,它是自宋至清末于官学私学之外的一种高等教育组织形式,它既是教育教学机关,又是学术研究机构。
⑿“介绍”又说,书院盛行“讲会”制度,允许不同学派进行会讲,开展争辩;教学也实行门户开放,不受地域限制;在学习上也以学生个人阅读为主,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并多采用问难论辩式,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⒀令人再次怦然心动的还有后面一条:书院内师生关系融洽,相互之间的感情深厚,书院的名师不仅以渊博的学识教育学生,而且以自己的品德感染学生。
⒁我一改往常对一些花花绿绿景地中的道具不屑一顾的习惯,特别有兴味地坐在了那张古朴而漆色斑驳两头翘卷的讲案后面,坐在那把同样古朴的木椅上,遥忆着自己的做学生年代和当教师年代。
⒂我在这案后椅上凝然端坐的一刻间,思绪汹涌,滋味万千,人生的许多体味似乎都齐齐在这一刻聚集。
⒃世上事也许就这样:越不是行中人,越能激发新鲜的刺激和感触。我也如是。越对照少林寺的热闹,我越为这书院的清冷而感到不是滋味——在我留连的个把小时中,几乎没有第二茬游人光顾此地。
⒄我在想,假如改一个字——将书院的“书”改为“寺”;假如将这张讲案换成几尊红头赤面的什么菩萨大佛,这儿肯定香火袅袅,游人不绝,门票高昂,收入丰盈。管理员或主持者肯定也会成为如今的小康人物。而与此相应的,书院所代表的历史文化,书院的教学精神,却就真的从此湮没无闻,而烛火阑珊中,再也无人记得嵩山深处曾经有过这么一所不凡不俗的嵩阳书院。
⒅看来,寂寞和清冷果真是书院和做学问者的宿命。
⒆话又说回来,与其向热闹得不伦不类亵渎了精神品格的世俗投降,我宁可见它继续清冷下去。因为,背倚高山的它,至少承载过光荣的使命,至少贮留了我们对它的怀念和思考,至少拥有山中高士的那份清雅胸襟,至少还拥有“尽收城廓归檐下,全贮湖山在目中”的那份怡然和旷达。
【小题1】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文章写嵩阳书院位于深山腹地,草茎仅依依可见,院舍空空,少有游迹,都是为了表现书院的“寂寞”。
B.文章第⑸段写少林寺的著名及成为旅游热点,李连杰的成名及商业效应都说明嵩山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C.文章描写书院中的两颗古柏是“天然见证”,它们“见证”的是传承中华文化的教育者们永不衰竭的传道解惑精神。
D.作者在第⒄对书院改名的假想,讽刺了现代人只重金钱不重精神,失去了清雅、怡然、旷达的高尚品格的行为。
E.文章把世俗的功利与文化精神的冷落作了对比;最后一段运用排比,抒发了作者对书院精神的赞美。
【小题2】文章标题“寂寞书院冷”,这里的“冷”有几层含义?请分条作答。(4分)
【小题3】联系全文,请概括嵩山书院所承载的文化内涵。(4分)
【小题4】作者认为“寂寞和清冷是做学问者的宿命”,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8分)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12月15~16日,由中国医学影像AI产学研用创新联盟主办的首届中国医学影像AI大会于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办。
大会主席刘士远教授表示,举办这次会议,旨在交流分享医学影像AI领域最前沿的技术及典型应用案例,加强完善医学影像AI应用产业政策的研究和指引,探讨AI在医学影像领域应用的法律框架和医学流程,总结分享如何通过产学研多方的通力合作冲出突围,打通上下游资源通道,推动医学人工智能的落地应用,推动人工智能行业的健康发展。
目前,人工智能在医学影像领域的应用方向主要有三类:疾病筛查、病灶定量、病灶定性等,并已覆盖肺结节、乳腺癌、心血管、皮肤癌等许多病种,未来人工智能诊断的更多病种突破及准确率的提升,叠加医学影像云平台和第三方影像中心的迅速发展壮大,“AI+医学影像”有望成为影像诊断的重要解决方案。
刘士远教授认为,医学人工智能要基于临床应用,从临床中来、到临床中去,要跟医生紧密结合,成为医生助手,减少漏诊风险。医学影像AI的落地发展,需要企业与医院、临床医生的通力合作。
(2018年12月20日,人民健康网)
材料二
日前在杭州召开的浙江省神经影像高峰论坛上,近20名放射科医生参加了一场人工智能辅助诊断体验赛。在人工智能的辅助下,医生们对脑部肿瘤图像的诊断正确率提升至近90%,大幅超过纯人工诊断的平均正确率。
记者了解到,参赛的这款神经影像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通过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30多万条有效数据训练,结合大数据与深度学习等技术,目前能实现几十种脑肿瘤、血管病、血肿等人工智能诊断及预判功能。
“但人工智能并不是提供一堆片子、一堆数据就能做出来。”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影像学中心主任高培毅说,所有的数据在提供给人工智能进行深度学习之前,都需要医生们手动标注重要信息。“像小血管病人脑部的三四十个斑块,都要一一描画出来。”
“医疗数据有90%以上于医学影像,但是这些数据大多需要人工分析,我国医学影像设备的年增长率为30%,而放射科医生数量的年增长率仅为4.1%。”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郭岗教授说,这是医疗行业普遍面临的现状与挑战。
“以后我们会看到大量人工智能技术在医院普及,成为不可或缺的工具,但也永远只是一个辅助工具。”医学专家吴振洲说,“对于医务工作者和人工智能技术来说,疾病是共同敌人。影像诊断更准确,意味着漏诊率会更低。”
“我们每天大概要撰写四五百份的重症报告,很多工作内容并没有很高的技术含量,反而是体力活,人工智能能不能来替代一部分这样的工作,这是我们的期待。”高培毅说。
(2018年12月4日,浙江在线)
材料三
“平安好医生”凭借人工智能在不到四年的时间内迅速成为行业的领导者。
医疗人工智能投资情况从2016年呈现爆发式增长,而健康管理,医学影像和移动医疗成为了人工智能与医疗结合的重点。自人工智能在国内红火以来,医学影像AI这一细分赛道就已有众多玩家陆续加入,被认为是医疗AI最容易落地的领域之一。
“平安好医生”也一直在探索AI在效率提高上的价值。创立之初,它就将AI问诊引入线上问诊环节,如今这一功能已经为其积累了数亿条问诊及咨询数据,并进一步训练了“平安好医生”的医疗AI大脑。
在流量端,“平安好医生”通过提供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服务汇聚流量,截至2018年6月,累计注册用户超过2亿。由于近五年来AI在数据、算法和计算能力等方面条件成熟、屡获突破,已开始真正解决问题,切实创造经济效果。
目前平安的智能影像系统在超过100家的医院都已经在实际使用,针对40多种模型每天帮助医生,每天处理超过2万张影像,帮助医生提高他的效率和质量。
(2018年12月,搜狐网)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医学影像是人工智能与医疗结合的重点领域之一,医学影像AI也是较容易落地的一个项目。
B.大量人工智能技术已在医院普及,未来有望代替医务工作者进行诊断医疗。
C.人工智能诊断系统,大大提高了诊断的正确率,减少了漏诊误诊的风险。
D.“平安好医生”将AI问诊引入线上问诊环节,并积累了大量的问诊及咨询数据。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根据材料一,在当前的医疗诊断中,医学影像AI已经成为影像诊断的重要解决方案,并已覆盖肺结节、乳腺癌、心血管、皮肤癌等许多病种。
B.根据材料二,只要医生给人工智能系统提供足够的片子、数据,就能完成精准的智能医学诊断。
C.根据材料三,越来越多的资本开始涌入医疗人工智能领域。一些在线咨询及健康管理平台,利用智能医疗系统切实收到了经济效益。
D.材料二用列数据的方法,说明目前我国医疗行业面临着医学影像设备、医学影像专业医师不足的挑战。
【小题3】根据材料,医疗人工智能的应用将带来哪些好处?请简要概括。

同类题4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听雪
张栓固
  忽然间就想到要去听雪,走进飞扬着苍茫的飞雪里,那无边无际的声音就响彻了:飘飘洒洒的雪漫天地舞蹈的声音,一片一片的雪花落地时相互碰撞又层层叠叠覆盖着的声音,那些躺在雪的温暖的怀中的麦苗,发出香甜的鼾声,蛰伏的蛇的呓语还有冰下的鱼无声地滑动的声音,当然一只鸽子飞过,翅翼上抖落下一团雪的声音……还有还有,许多的声音我们听见了,许多许多的声音我们是用心感觉到的!思绪随着雪的声音在激荡飞扬,眼前就有了一阕宏大的交响,仿佛烟波浩淼的海洋在展现着!
  听雪,听着无限美丽的天籁,那些让人心灵纯净的声音,如同山涧的流水哗啦啦地流过。于是,又听到童年的声音了。睡梦中的时候,就听娘嘟哝下雪了或者听父亲在院子里扫雪的声音,就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了,迫不及待地爬出温暖的被窝,跑进雪的世界。其实,村里一群孩子也早我来到雪地了。他们欢乐的声音和铜铃般的笑语,像一群白色的鸽子划过天空,四散开去,嘹亮地在村子落雪的屋顶和袅袅的炊烟间缠绕;循着这样的声音,树的枝头有雪团落下,落进一个孩子两个孩子的脖子里,就打一个冰凉的激灵,就有更快乐的笑语响起。这个时候,我们才眺望一下远处的世界,呵呵,一夜之间,整个天地间成了银白的世界,那层层叠叠的田野,那蜿蜒崎岖的山道,那起伏逶迤的远山,还有那树,那条明亮的河流,都一片洁白了。面对一个童话的世界,我们感到茫然,却又不知道怎样来揭开这样一个谜。好在我们的童心仍然占上风,一切都不去思考。也许迷茫在瞬间就没有了影踪,我们先是卷雪球,在偌大的场子里卷呀卷的,直卷得有辘轳那么大了,又将“雪辘轳”立起来,再堆雪人,雪人没有堆好,不知谁将一个雪团扔来,又打开了雪仗,打雪仗应该是我们在雪地上的高潮,那声音尖利而明亮,把一个村庄彻底地唤醒了。只是我们的手一个个冻得通红通红,像透明的胡萝卜。
  玩雪玩得疲惫了,我们就走进了田野,看雪地上那些足迹。除了我们熟悉的牛的足迹,马的足迹,猪的足迹,鸡的足迹外,还有一些陌生的足迹,这便引起我们的好奇。我们小心翼翼地辨别着哪些是狐狸的足迹,哪些是狼的足迹,哪些是松鼠的足迹,如果兴致所至,就循着那些足迹找去,那些在眼前明晰的足迹在雪地上渐渐地稀疏了,不是在一条河流处湮灭了,就是在一道深沟处掉了下去,我们只好悻悻然离开,但是那些走向深处的童话世界总给我们许多的向往。如果第二天,天气晴朗,我们会早早地起床,在房檐上摘那些挂在瓦上的冰凌,冰凌没有什么味道,我们还是津津有味地放在嘴里嘬呀嘬的,仿佛嘬的是天下最美的山珍海味了。
雪就是那样地无声无息地来了,又在一天无声无息地去了。它并没有嫌弃某些丑恶,嫌弃某些肮脏,而是将身体化作的水一一浸润在万物的身上,那是一种无声的奉献和母亲般的慈祥的给予。润物细无声,是雪的胸怀和雪的品质。而这些并不是童年的我们所能领悟和明白的。多年后,我曾到过南方,在公园游玩的时候,看到一则告示,说在一个游玩地方,有人造雪。哦,南国原来无雪。在近年来,雪落得少了,有时一个冬天竟那样可怜地落下一点的雪。于是,人们就十分怀念着那漫天飞舞的雪,原来有雪的世界,是多么美妙的呀!我们曾经拥有过的美丽和幸福能永远长驻吗?于是,我想听雪,其实,是希冀听一种美丽和幸福!(《人民日报》2009年1月24日)
【小题1】作者为什偏要说去“听雪”(4分)
【小题2】通关全文,概括作者“听雪”的原因。(6分)
【小题3】文章结尾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6分)
【小题4】本文以什么为线索?简要分析全文的结构思路。(6分)

同类题5

   互联网的发展是无国界、无边界的,利用好、发展好、治理好互联网必须深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但有一些人对网络空间主权存在模糊认识。有人认为,主权具有天然排他性,强调网络空间主权与互联互通的互联网精神相冲突,将导致全球互联网碎片化;有人认为,网络空间主权与网络自由相对立,一些国家出于维护网络空间主权的需要设立防火墙,会阻碍信息的自由流动。这些观点事实上并没有正确把握尊重各国网络空间主权与发扬互联网精神、维护网络自由的关系,不利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网络空间主权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信息社会,网络信息技术已渗透到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网络空间与现实空间、网络安全与国家安全紧密联系、不可分割。从这个角度说,网络空间主权无疑是国家主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尊重和维护各国网络空间主权,就是尊重和维护各国的国家安全、国家主权以及国家核心利益。正因如此,以窃取他国公民甚至国家领导人通讯信息为主要目的的“棱镜计划”,不仅被视为对他国网络通讯自由的侵犯,而且被视为对他国国家主权的侵犯。因此,认为网络空间不应该存在主权,并不利于全球互联网治理。

主权国家是全球互联网治理的主要力量。传统的国家主权确实具有天然排他性,它对内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对外具有不可侵犯的独立性。与之相反,网络空间具有全球性和开放性,强调信息共享、通讯自由等。这也是一些人排斥网络空间主权的理由。但是,在看到互联网发展无国界、无边界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当今全球互联网治理的主体仍然是主权国家。如果一味强调网络互联互通与网络自由,忽视甚至不承认各国的网络空间主权,各主权国家在全球互联网治理中就会丧失话语权、主导权,就无法承担起治理主体的职责和义务。因此,维护全球互联网秩序、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必须承认和尊重各国的网络空间主权。与此同时,各主权国家在网络空间治理中也应深刻认识深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主动承担起维护全球网络空间秩序的主体责任,携手应对网络安全问题。

网民承担着维护网络空间主权的责任和义务。网民都生活在一定的主权国家中,作为主权国家的国民,都承担着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核心利益的义务,因而也承担着维护网络空间主权的义务。这就要求网民不能一味强调自身的网络通讯自由。实践中,网民要维护网络空间主权,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不能任意发布涉密信息或通过网络渠道泄露国家机密。从现实情况看,一些网民正是在这个问题上触犯了国家法律,教训十分深刻。广大网民应切实增强保密意识、国家意识,切实维护网络空间主权。

(摘编自洪谊雅、林怀艺《尊重各国网络空间主权》)

【小题1】下列关于“网络空间主权”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网民有维护网络空间主权的责任和义务,但并不否定他们的网络通讯自由权。
B.“棱镜计划”否定了国家网络空间主权的存在,是对他国国家主权的严重侵犯。
C.网络空间主权属于国家主权,具有权威性、独立性、全球性和开放性等特征。
D.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具有排他性,这与发扬互联网精神、维护网络自由不相容。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本文核心观点的前提条件和最终指向。
B.第二段对“网络空间主权”概念加以阐释,有利于下文进一步展开论述。
C.文章基于一些人存在的模糊认识展开,使说理更具针对性,富有说服力。
D.文章从国家和个人两个层面论述尊重网络空间主权的必要性,主次分明。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各国之间彼此尊重网络空间主权,才能携手构建起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B.对网民进行网络安全应对与保密教育,是互联网发展和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
C.若听任“棱镜计划”这类事件发生,就谈不上维护健康的国际互联网新秩序。
D.各国进行网络空间治理既需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也需要保持相对的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