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从来的文章都提倡
简练,而
繁冗拖沓为作文病忌。这诚然是不错的。然而,文章的繁简又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
言简意赅,是凝练、厚重;言简意少,却不过是平淡、
单薄。“繁”呢,有时也自有它的好处:
描摹物态,求其
穷形尽相;
刻画心理,能使细致入微。有时,真是非繁不足以达其妙处。这可称为以繁胜简。看文学大师们的创作,有时用简:惜墨如金,力求数字乃至一字传神。有时使繁:用墨如泼,
汩汩滔滔,虽十、百、千字亦
在所不惜。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一部《水浒传》,(洋洋洒洒/飘飘洒洒)近百万言,作者却并不因为是写长篇就
滥用笔墨。有时用笔极为(简省/简捷),譬如“武松打虎”那一段,作者写
景阳冈上的山神庙,着“破落”二字,便点染出大虫出没、人迹罕到景象。待武松走上
冈子时,又这样写道:“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真是令人
毛骨悚然。难怪金圣叹读到这里,不由得写了这么一句:“我当此时,便没虎来也要大哭。”最出色的要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写那(纷纷扬扬/沸沸扬扬)的漫天大雪,只一句:“那雪正下得紧。”一个“紧”字,境界全出,鲁迅先生赞扬它富有“神韵”,当之无愧。
【小题1】上面语段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
A.简练繁冗(rǒng)拖沓 言简意赅(gāi) |
B.单薄(bó)描摩穷形尽像 |
C.刻划心理 汩汩(gū)滔滔 在所不惜 |
D.景阳冈(gǎng)冈子毛骨悚然 |
【小题2】依次填入上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飘飘洒洒简捷纷纷扬扬 |
B.洋洋洒洒简捷沸沸扬扬 |
C.飘飘洒洒简省沸沸扬扬 |
D.洋洋洒洒 简省纷纷扬扬 |
【小题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陈述有误的一项是:
A.序,亦称"叙",或称"引",又名"序言"、"前言"、"引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古代多列于书末,称“跋”,也叫做“后序”,比如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 |
B.《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根据鲁国国史《春秋》编成。 |
C.东汉的许慎创作的《说文解字》,简称《说文》,书中系统地阐述了汉字的造字规律--六书。 |
D.“缙绅”原意是插笏(古代朝会时官宦所执的手板,有事就写在上面,以备遗忘)于带,旧时官宦的装束,转用为官宦的代称。缙,也写作"搢",插。绅,束在衣服外面的大带子。如:缙绅士大夫。 |
【小题4】下列句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63岁的朱清时第一次以南科大校长的身份出现在深圳公众面前,脸色红润、声音洪亮、自鸣得意;那时,距他从中科大校长任上退休恰好一年。 |
B.过度咬文嚼字当然迂腐,但中国人把中国汉字适度嚼一嚼,则大有必要。 |
C.河南一中学老师“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辞职信在网络走红,被评为最有情怀的言简意赅的辞呈。 |
D.职工们兢兢业业,埋头苦干保供销的精神值得赞扬,供销人员锱铢必较、分毫必争的采购降本意识和责任意识更值得称颂。 |
【小题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认为,流行语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传递社会"正能量",合乎汉语语法规范,既要有创新性,也要有流行性。 |
B.瑞典作家林西莉的《汉字王国》大受欢迎,很大原因是因为这是一部关于中国语言和文字的作品,但内容却关系到整个中国文明史。 |
C.有一年夏天,老王给我们楼下人家送冰,车费减倍。我们当然不要他减半收费。 |
D.从上面这些事例看来,汉字的读音,无论是声母、韵母、声调,都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了。 |
【小题6】为弘扬汉字文化,穗城中学将举办汉字听写大赛。为配合组委会的宣传,请你根据右边的漫画,给下面的内容续写一段文字,作为大赛的宣传语。要求:语言鲜明生动,句式整齐。
纤笔承传统,虽然书写缓慢,却能意兴悠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