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下面是验证教室里的空气中有细菌和真菌的实验步骤:
①用牛肉汁与琼脂混合配制培养基;②将配制好的培养基平铺在两个培养皿 A、B 中,盖上盖子进行高温处理,冷却后使用;③将 A、B 培养皿带入教室。打开培养皿 A,暴露在空气中 10 分钟,再盖上盖子,封好;培养皿 B 不做任何处理;④将两套培养皿同时放入恒温箱中培养,几天后观察培养皿中菌落的生长情况。
(1)在第一步配制培养基的操作中,牛肉汁所起的作用是_____。
A.利用牛肉的香味吸引细菌B.使培养基表面变得黏稠
C.为细菌等生物的生活提供水和无机盐D.为细菌等生物的生活提供有机物
(2)在第二步操作中对培养皿和培养基进行高温处理的目的是_____ 。
(3)B 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在本实验中起_____ 作用
(4)如果实验成功,将发现培养皿___________ 中的培养基上没有菌落生长。(选填“A”或“B”)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None 更新时间:2019-11-17 03:40:3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天花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传染病。18世纪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每当天花流行,就有大量患者丧生,即使有人幸存,也会在脸上留下疤痕。英国医生琴纳发现,几乎家家都有天花的受害者,只有养牛场的挤奶女工中没有人患天花。他还发现已经得过天花的人不会再次感染天花。挤奶女工告诉他,牛也会患天花,患病时在牛的皮肤上会出现一些小脓疱,叫牛痘。挤奶女工给患牛痘的奶牛挤奶,也会被感染而起小脓疱,但很快就痊愈了,以后她们就不会再得天花了。琴纳于是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想。
1796年5月的一天,琴纳从一位挤奶女工尼姆斯的手上取出微量牛痘脓浆,接种到一个从未患过牛痘或天花的8岁男孩菲普士的手臂上。不久,种痘的地方长出痘疱,接着痘疱结痂脱落。二个多月后,琴纳从正患天花的病人的痘痂上取出一些脓液,注射到菲普士的身上,竞没有出现任何天花病症。
两年之后,琴纳又找到了一个患牛痘的挤奶女工,他把上述实验重复做了一遍,结果再次证明,接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
实验证明:这个男孩已经具有天花的免疫力,琴纳的假设被证实了。人类从此获得了抵御天花的有效办法——种牛痘。
琴纳在研究解决天花病时:
(1)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建立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证明他猜想正确的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两年之后琴纳还要再重做一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一故事,你的感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类题4

2014年4月21日,国家发改委决定废止《食盐专营许可证管理办法》,意味着食盐的经营将向私营企业开放。我国的食盐大多为加碘盐,某兴趣小组开展了食盐中碘含量的测定探究。 
(查阅资料)
①碘在食盐中以碘酸钾(KIO3)的形式存在。
②国家规定:食盐中碘含量(以I计)标准为20mg/kg~50mg/kg。
③碘酸钾与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反应方程式为:5KI+KIO3+3H2SO4=3I2+3K2SO4+3H2O
④单质碘(I2)难溶于水,碘与碘化钾溶液混合后生成易溶的KI3。KI3仍保持碘单质的化学性质。
⑤淀粉溶液遇碘变蓝,淀粉的量充足时,颜色深浅度随碘含量变化而变化。
(实验探究)
步骤1:配制准备以下各种试剂:10g/100ml食盐溶液、0.0254g/L碘溶液、10g/L淀粉溶液、196g/L稀硫酸、1.66g/L碘化钾溶液、蒸馏水。
步骤2:取10支5ml的小试管,贴上编号标签,按表要求分别滴入碘溶液、蒸馏水和淀粉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情况,并有序放置在试管架上,留作对比用。
试管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碘溶液滴数
27
24
21
18
15
12
9
6
3
0
蒸馏水滴数
0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淀粉溶液滴数
3
3
3
3
3
3
3
3
3
3
 
步骤3:……
(数据处理)小组学生经过计算,得出100毫升食盐溶液中含有碘酸钾0.428m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1中,配置碘溶液时为了促进碘在水中的溶解,可以往水中加入适量的________。   
(2)步骤2中,碘溶液用量的递减和蒸馏水用量的递增,其目的的是________。   
(3)1千克食盐所含的碘酸钾是否符合标准?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