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某科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将一镁条放入溶液中,镁条表面覆盖了红色物质,但很快镁条表面又冒出很多气泡,他们觉得很奇怪。这些气泡究竟是怎样产生的?是什么气体呢?同学们做出了一些假设:A:是氧气;B:是氯化氢气体;C:是氢气;D:是氨气。
(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直接否定的猜想是________;为探究气体究竟是什么,他们开始着手收集所产生的气体并进行实验。
实验一:用带火星的木条试验该气体,木条不复燃。说明生成的气体不是氧气;
实验二:用__________试纸试验该气体,试纸不变红,说明生成的气体不是氯化氢;
实验三:为确定气体是否是,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每个装置的反应均完全)

(2)在B中观察到黑色粉末变红,且C中 _____________,可证明该气体是
(3)为进一步确定该气体产生的本质原因,用精密pH试纸测试实验所用的溶液,pH大约为5.5左右,最后确定溶液呈____________性。后经查阅资料现:为强酸弱碱盐,其水溶液酸碱性与实验结果相符。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None 更新时间:2019-11-19 06:01:2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请你参与白马湖中学初三年级科学实验探究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并协助完成相关任务。
(探究课题)探究热水壶底部水垢的主要成分
(查阅资料)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天然水中一般都含有Ca2+、Mg2+、HCO3-等离子,在加热条件下,这些离子趋于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质—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盐、碱等的混合物)。
水垢的主要成分一定含有Mg(OH)2和CaCO3,可能含有Ca(OH)2和MgCO3
(设计方案)(1)小蕊同学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研碎的水垢,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取上层清液加入_______,没有白色沉淀,说明水垢中无Ca(OH)2
(2)小归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进一步确定水垢中含有碳酸盐的成分。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图组装仪器,将50g水垢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入足量某酸溶液;
②测量一定时间内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见下列曲线);

③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④再次称量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
⑤重复③和④的操作,直至干燥管内物质质量不变。
讨论:
A.步骤①加入样品前还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时,装置Ⅰ的作用是______
C.研究性小组的同学通过简单计算,认为水垢中一定含有MgCO3,理由是_____
(实验结论)通过上述探究可知:水垢的主要成分有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