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月球表面凹凸不平,称为月坑,是陨星撞击形成的.熊柯同学猜想: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流星的质量、体积,及下落的高度有关.于是他就用一只铺满厚厚的细沙的盘子和几个不同的小球及刻度尺进行探究月坑深度的模拟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
质量m/g
体积V/cm3
下落高度h/cm
坑的深度d/cm
1
20
7.5
50
2.6
2
20
7.5
60
3.5
3
20
7.5
70
5.0
4
20
2.5
70
11.3
5
20
1.8
70
12.4
6
60
7.5
70
14.6
7
85
7.5
70
15.9
 
(1)由实验序号1、2、3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___________有关.
(2)熊柯在探究“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质量是否有关,选取质量不同的小球时,应考虑它们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等因素是相同的.
(3)由实验序号3、4、5三组数据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熊柯的探究过程,就“影响月坑深度的因素”的问题,你还有什么猜想,请写一个:“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流星________________有关.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None 更新时间:2015-12-04 08:13:2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2

在一次科学实验中,同学们将饱和 CuSO4 溶液逐滴加到 5mL 饱和 NaOH 溶液中,观察到以下异常实验现象:
实验序号
滴加 CuSO4溶液的量
实验现象

第 1﹣6 滴
产生蓝色沉淀,但振荡后沉淀消失,形成亮蓝色溶液

第 7﹣9 滴
产生蓝色沉淀,且沉淀逐渐增多。振荡后沉淀不消失,
很快沉淀逐渐变黑色
 
在实验①中同学们根据所学初中化学知识判断蓝色沉淀是 Cu(OH)2 , 蓝色沉淀为什么消失?同学们继续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Ⅰ. Cu(OH)2 在室温下稳定,70℃﹣80℃时可分解生成 CuO 和水
Ⅱ. 酮酸钠Na2Cu(OH)4溶于水,溶液呈亮蓝色
(猜想与讨论)小陶认为蓝色沉淀消失可能是 Cu(OH)2 发生了分解。其他同学一致否定 了他的猜测,理由是 同学们交流讨论后,提出以下两种猜想。 猜想一:少许 Cu(OH)2 可溶于足量水中。
猜想二:Cu(OH)2 可在足量 NaOH 浓溶液中溶解,溶液呈亮蓝色
(1)(实验探究)为验证猜想,同学们用 Cu(OH)2 粉末(其它试剂可任选)设计如下实验。 请你填写表中的空格。
实验序号
实验方法与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将少许 Cu(OH)2粉末加到 5mL 蒸馏
水中,充分振荡
________
猜想一错误

________
________
猜想二正确
 
(2)(结论与反思)
①根据实验,并进一步查阅资料知道,Cu(OH)2 在 NaOH 溶液中溶解反应生成Na2Cu(OH)4,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②根据实验可知饱和 CuSO4 溶液与饱和 NaOH 溶液的反应是放热反应,依据的实验现象是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