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某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取20个同一品种的水仙头(水仙的鳞茎),分为甲、乙两组,甲组10个水仙头较大,不做任何处理,乙组10个水仙头较小,均剥去部分鳞片叶露出花芽,再用0.1毫克的萘乙酸(一种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花芽。将两组水仙头置于相同的环境中培养,结果乙组水仙头的平均开花时间比甲组提前了20天。据此,兴趣小组的同学得出了萘乙酸可以促进水仙头开花的结论。请你分析回答:
(1)该实验的假设是
(2)用较多数量的水仙头做实验的目的是
(3)该实验设计中有不够严密之处,请予纠正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简答题 更新时间:2015-12-17 07:42: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小丽要外出旅游,为防止阳台上的盆栽植物缺水,想制作一个自动浇花装置。她在瓶底与瓶盖上各开一个小孔,瓶内装水(如图甲)。发现水从瓶盖小孔快速流出,不能实现长期自动供水。如何才能实现长期自动供水呢?小丽和拓展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研究:
(实验研究)
只在瓶盖上开一个小孔,装入 4/5 的水,留下 1/5 的空气,瓶子倒放(如图乙)。在 20℃的恒温室内,用 40℃的湿毛巾包裹在瓶子有气体部位,观察记录 1 小时内发生的现象。
(实验记录)
开始时小孔只滴水(如图丙);一段时间后停止滴水,没有气泡进入;然后小孔只进气泡、不滴水(如图丁);最后既不滴水也不进气泡。测出有关科学量,并绘制成图(如图戊)。

换用 25℃、30℃、35℃、45℃的湿毛巾重复实验,均产生类似现象。
(实验分析)
(1)瓶子倒置后,瓶内液体对瓶盖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瓶子内气体吸收毛巾上的热量后温度会升高,一段时间后逐渐恢复至室温。结合装置滴水的原理以及戊中曲线的变化规律,分析 A、B、C、D 四点,其中____________点瓶内气体温度最高;
(实验预测)
(3)若用低于环境温度的湿毛巾包在瓶子外部,1 小时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实践应用)
(4)小丽和拓展小组的同学终于制成了一个自动浇花装置。结合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分析,该装置一天中供水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