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初中科学

题干

玉竹蛉是蟋蟀的一类,它们的鸣叫频率与温度有关,科学实验小组想探究玉竹蛉鸣叫次数与温度的关系。下表为兴趣小组以15秒为一个计数单位,记录了玉竹蛉鸣叫次数与温度的关系。
温度(℃)
10
15
20
25
30
鸣叫次数(15秒)
12
21
30
39
48
 
(1)实验得到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玉竹蛉鸣叫次数可以当温度计使用,当15秒鸣叫次数为36次时,环境温度约为_____________℃。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None 更新时间:2016-02-17 05:29:1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小丽要外出旅游,为防止阳台上的盆栽植物缺水,想制作一个自动浇花装置。她在瓶底与瓶盖上各开一个小孔,瓶内装水(如图甲)。发现水从瓶盖小孔快速流出,不能实现长期自动供水。如何才能实现长期自动供水呢?小丽和拓展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研究:
(实验研究)
只在瓶盖上开一个小孔,装入 4/5 的水,留下 1/5 的空气,瓶子倒放(如图乙)。在 20℃的恒温室内,用 40℃的湿毛巾包裹在瓶子有气体部位,观察记录 1 小时内发生的现象。
(实验记录)
开始时小孔只滴水(如图丙);一段时间后停止滴水,没有气泡进入;然后小孔只进气泡、不滴水(如图丁);最后既不滴水也不进气泡。测出有关科学量,并绘制成图(如图戊)。

换用 25℃、30℃、35℃、45℃的湿毛巾重复实验,均产生类似现象。
(实验分析)
(1)瓶子倒置后,瓶内液体对瓶盖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瓶子内气体吸收毛巾上的热量后温度会升高,一段时间后逐渐恢复至室温。结合装置滴水的原理以及戊中曲线的变化规律,分析 A、B、C、D 四点,其中____________点瓶内气体温度最高;
(实验预测)
(3)若用低于环境温度的湿毛巾包在瓶子外部,1 小时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实践应用)
(4)小丽和拓展小组的同学终于制成了一个自动浇花装置。结合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分析,该装置一天中供水的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