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永恒的托尔斯泰
曾经让我激动的小说可真不少,其中当然有托尔斯泰的《复活》和《安娜·卡列尼娜》。而后来,我怎么就那么强烈喜欢上了海明威?他那貌似枯槁的短句竟有那么丰腴的蕴藏,我甚至感到全世界的作家数他最有魅力。还有总是穿了破衣服拍照的福克纳,还有鲁尔弗,还有日本的川端康成,在图书馆里吸了一辈子灰尘的博尔赫斯……托尔斯泰怎么竟显得模糊了?曾经“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后来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现在又终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了。仔细想想,大师是谁,海明威还是福克纳?川端还是谷崎润一郎?心里忽然明白过来,真正的大师应该是托尔斯泰,那个长着大胡子身穿布衣经常和农民一起耙草的伟大的托尔斯泰。
现代作家如海明威、卡夫卡、马尔克斯,怎么着都觉得散碎了点,思想让人捕捉不住,令人激赏的往往只是语言、细节和叙述手法。现代文学展示着现代的人生?如果说文学仅仅是对人生或社会的展示,那怎么能让人心悦诚服?毕竟,文学不只是展示。仅此一点,海明威怎么能和托尔斯泰比?有人说,托尔斯泰是一面“镜子”,托尔斯泰怎么能仅仅被说成是一面“镜子”?
是什么让我们觉得托尔斯泰好象是一座山,他笔下的人物总是弥漫着浓浓的忏悔之情,不是白种人或是黑种人或是黄种人的忏悔,而是人类的忏悔?为什么他的小说能让人听到深深的叹息,感觉到对人类灵魂的无情鞭挞?难道这一切不是基于对人的深深的爱?塔吉雅娜·托尔斯泰这样回忆她的父亲:“有一次在雅斯纳亚·波良纳那里,父亲忽然心血来潮,要大家说出人生的三个愿望。父亲想出了两个——爱一切人,被一切人爱。”现代派作家少的是爱,多的是技巧,然而文学毕竟不是技巧的展示会、语言的杂耍或叙事的杂技。
读托尔斯泰,常常让人想到宗教。但把宗教淘洗一番,祛除世俗附加上去的荒诞,剩下的就是宗教美好的一面:净化人类的灵魂。这话太古老了,但托尔斯泰最动人之处正在于此。阅读托尔斯泰,你会觉得自己的灵魂是那么不干净,每一次阅读都像是一次净化,像是跳进清流洗了一次澡。据说田园牧歌是虚幻的,但难道许多现代派作品中的浮躁、失落、异化和颓唐能成为人类的精神营养?
我们有时会觉得托尔斯泰太像一位“教主”。然而他的劝谕总是通过“真正的小说”来实现的。小说就是小说,小说不是哲学,小说是入俗而不是说教。和托尔斯泰比较一下,萨特的小说是不是太“非小说化”了?托翁总是不动声色地通过人物达到他的目的。真理从来都是浅近的,就像太阳,悬在你的头上,就那么一个圆,带给你光和热。读《复活》或《安娜·卡列宁娜》,你感觉到的是手法?语言?结构?全不是。这一切那么完善地综合着,任何一面都不特别突出,一切均水乳交融,以求突出人物来传达作家所要传达的“教谕”。这才是大师,自然、大方、有力。在托翁面前,现代许多“实验性小说”是不是太喜欢花样百出,因而太有些小气?
文学上“寻根”的说法往往显得可笑。我们的许多作家像一棵树,站在大地上却还是喋喋不休:“我们的根在哪里?”而暮年的托尔斯泰还是对来访的朋友说起他正在写一本书:“我的余生不长了,然而生存一刻就要工作一刻,我正在写有关政府和人民关系的书。”散步的时候,托翁常常会突然停下来,“一位老农,刚磨完了一把镰刀。托尔斯泰伯爵和他说了几句话,丢下手杖,一下子夺过镰刀,麻利地割着草以试一试刀刃”。“我们遇见两位香客打扮的老头,背着旅行袋,拄着拐杖,脚上缠着布片,快步走过。托尔斯泰叫住他们,说了一会儿话,又从怀里掏出钱包,给了他们一些钱”。真不知道托尔斯泰和两个老头说了些什么,想必不是“今天天气哈哈哈”。他一生都努力地想使自己不要远离人民。
阅读托尔斯泰的小说、日记和关于他的回忆录,一次次地让人感动。我想,面对托尔斯泰的著作的就会清清楚楚地知道什么是大师,知道托尔斯泰与某些“大师级”作家分量的不同。
【小题1】下面对原文的分析与理解,不准确的两项是(  )
A.本文结构严谨,并运用了比喻、反问、托物言志等手法,突出了托尔斯泰的永恒与伟大,表达了作者对托尔斯泰的仰慕之情。
B.文章说“读托尔斯泰,常常让人想到宗教”是说托尔斯泰的作品中经常写有关宗教方面的内容,并由此使读者联想到与宗教有关的事情。
C.作者认为现代派作家的作品从内容上来说仅仅是对人生或社会性的展示,因而否定了海明威等现代派作家是文学大师。
D.作者在文中说现代派作家的作品是技巧的展示会、语言的杂耍或叙事的杂技。这实际上是从作品的外在表现形式上否定了海明威等现代作家是文学大师的看法。
E. 文章把现代派作家海明威、卡夫卡、马尔克斯等与托尔斯泰进行对比,逐层清楚地指出托尔斯泰与某些“大师级”作家分量上的不同。
【小题2】茨威格在《世间最美的坟墓——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一文中盛赞托尔斯泰没有围栏,没有墓碑,连托尔斯泰的名字都没有的朴素得不能再朴素的坟墓为“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结合你对选文的阅读,谈谈你对选文标题《永恒的托尔斯泰》的理解。
【小题3】从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方面归纳作者认为海明威等现代派作家与托尔斯泰相比不是真正文学大师的理由是:
①内容上,现代派作家的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形式上,现代派作家的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4】作者认为托尔斯泰是“真正的大师”,理由是什么?请你写出三点。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5-19 03:28:5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天津的开合桥

茅以升

开合桥就是可开可合的桥,合时桥上走车,开时桥下行船,一开一合,水陆两便,是一种很经济的桥梁结构。但在我国,这种桥造得很少,直到现在,几乎全国的开合桥都集中在天津,这不能不算是天津的一种“特产”。南运河上有金华桥,于牙河上有西河桥,海河上有全钢桥、全汤桥、解放桥。这些都是开合桥。为什么天津有这样多的开合桥呢?

对陆上交通说,过河有桥,当然是再好没有了。但是河上要行船,有了桥,不但航道受限制,而且船有一定高度,如果桥的高度不变,水涨船高,就可能过不了桥。要保证船能过桥,就要在桥下预留一个最小限度的空间高度,虽在大水时期,仍然能让最高的船通行无阻。这个最小限度的空间高度,名为“净空”,要等于河上航行的船的可能最大高度。根据河流在洪水时期的水位,加上净空,就定出桥面高出两岸的高度。如果河水涨落差距特别大,如同天津的河流一样,那么,这桥面的高度就很惊人了。桥面一高,就要在桥面和地面之间造一座有坡度的“引桥”,引桥不仅增加了桥梁的造价,而且对两旁的房屋建筑非常不利。这在城市规划上成了不易解决的问题。这便是水陆文通之同的一个矛盾。为了陆上交通,就要有正桥过河,而正桥就妨碍了水上交通;为了水上交通,就要有两岸的引桥,而引桥又妨碍了陆上交通,因为上引桥的车辆有的是要绕道而行的,而引桥两旁的房屋也是不易相互往来的。在都市里,除非长度有限,影响不大的以外,引桥总是一种障碍物,应当设法消除。开合桥就是消除引桥的一种桥梁结构。天津开河桥多,就是这个原因。

开合桥的种类很多,一种是“平旋桥”,把两孔桥联在一起,在两孔之间的桥墩上,安装机器,使这两孔桥围绕这桥墩在水面上旋转九十度,与桥的原来位置垂直,让出两孔航道,上下无阻地好过船。一种“升降桥”,在一孔桥的两边桥墩上,各立塔架,安装机器,使这一孔桥能在塔架间升降,就像电梯一样,桥孔升高时,下面就可以过船了。一种是“吊旋桥”,把一孔桥分为两叶,每叶以桥墩支座为中心,用机器转动,使其临空一头,逐渐吊起,高离水面,这样两叶同时展开,就可让出中间通道,以便行船。一是“推移桥”把一孔桥用机器沿着水平面拖动,好像拉抽屉是一样,以使让出河道行船。

开合桥桥面不必高出地面,不用引桥,但开时不能走车,合时不能通船,水陆交通不可同时进行。特别是,桥在开合的过程中,既非全开,又非全合,于是在这一段时间里,水陆都不能通行,这在运输繁忙的都市,如何能容许呢?因此,在桥梁史上,开合桥虽曾风行一时,但在近数十年来,就日益减少了。

那么,开合桥怎样才能更好地服务呢?应当说,有几种改进的可能:一是将桥身减轻,改用新材料,使它容易开动;二是强化桥上的机器,提高效率,大大缩减开桥合桥的时间;三是利用电子仪器,使桥的开合自动化,以期达到每次开桥时间不超过3分钟,如同十字道口的错车时间一样。这些都不是幻想,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就会实现。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文中“引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引桥是建造在河的两岸有一定坡度的桥,其作用是引导车辆驶上正桥。
B.在设计引桥时,需要综合考虑空间高度、桥梁造价、城市规划等因素。
C.引桥方便了水上交通,但会妨碍陆上交通,因为上引桥的车辆必须绕道。
D.在都市里,长度过长、影响太大的引桥是一种障碍物,应该设法消除。
【小题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合桥成为天津的“特产”,与天津河流水位涨落差距特别大密切相关。
B.建桥时,正桥桥面高出两岸的高度等于河流平时的水位加上桥的净空。
C.除平旋桥之外,升降桥、吊旋桥、推移桥这三种都属于一孔桥。
D.改进开合桥的关键是尽可能缩减桥的开合时间,提高通行效率。
【小题3】请结合全文,概括开合桥的优缺点。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中国汽车保有量1.6亿辆。如果按照每辆车匹配1.4个泊位的国际通行标准来计算,那么目前国内汽车停车位总需要量约2.16亿个。而截至到2015年,我国传统停车位有6935万个,我国停车场供给缺口巨大。
中国汽车保有量与汽车停车位需求量

(单位:万辆,万个)
(图片来自《中国智慧城市》)
材料二
大白天,小区里车位空着,附近办公区停车却“一位难求”。张斌在四川成都一处20多层的写字楼上班,楼下配建车位远远不够,为了抢车位,每天得提前1个多小时到公司。如果选商业停车场,停一天要60多元,一个月下来停车费要花销1000多元。
最近,公司附近的小区满庭芳园出现了共享车位,“丁丁停车”就是一个共享平台,给居民车位安装智能车位锁,将车位的空闲时间发到网上,供周围上班族租用。
打开“丁丁停车”APP上面的车场地图,张斌就可以获取空闲车位信息,并且在地图导航下准确找到车位,提前预订适合自己的车位,停车花费大大减少了。
搭上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快车,共享车位也成了一些创业公司的“金矿”。目前,一线城市车位的平均价格在20万元左右,假设白天空闲8个小时,就意味着损失了20万元的1/3。如果能把这些车位分享给别人使用,不仅能减少稀缺资源的浪费,也会给车位所有人带来收益。
(摘编自常钦《分担停车费划算了》)
材料三
近来,一些互联网平台在成都推广“车位共享”来缓解停车难的压力。连日来,记者走访了中心城区六个小区,调查发现“共享车位”虽然听上去很美好,但推行中却面临着四大难题。其中一款较为成熟的共享APP上线一年半以来,认证的共享车位却仅有3000个。共享车位推行一年半,遇四大难题:
①理念接受难。据相关APP平台负责人透露,特别是成都一些品牌楼盘,出于楼盘品质和物业管理服务方式的考虑,不会轻易打开车位“共享之门”。
②安全风险高。虽然停车APP平台表示,愿意对营运过程中发生的车辆擦挂,给出最高1000元的补偿,以及车辆失窃最高10000元的补偿,但因为怕担责,很多物业方仍然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
③物管服务压力大。共享车位,就意味着物业要承担更多的事情。
④利益分配不理想。有相关平台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车位共享需要处理好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等三方面的关系,目前的利益分配不够理想。
(摘编自涂文全《共享车位推行一年半,遇四大难题》)
材料四
共享停车,具体怎么操作?
①个人或商业物业提前将车位闲置时间挂上平台。
②在手机微信公众号上找到“共享停车”的板块,点击预定车位,系统就会按近远顺序给出可供选择的停车位。
③即到即停,即时计费。离场时停车场系统会自动起杆,费用从手机自动扣除。
(摘编自闫枫《又一个行业要变天,共享停车真的来了!》)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材料一可知2007—2014年中国汽车保有量与汽车停车位需求量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B.“丁丁停车”共享平台,将居民车位的空闲时间发到网上,供周围上班族租用。
C.有些品牌楼盘,出于楼盘品质和物业管理服务方式考虑,不愿接受共享停车理念。
D.有些人不愿将空闲车位分享给别人使用,是因为没有搭上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快车。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根据材料一中国汽车保有量与汽车停车位需求量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停车场的供给缺口很大。
B.材料二中张斌如果用“丁丁停车”,提前预订适合自己的车位,一个月就比选商业停车场节省1800多元。
C.目前一线城市车位平均价格不菲,假设只是晚上使用,白天却闲置8小时,就意味着损失了车位价格的1/3。
D.若个人或商业物业未能将车位闲置时间挂上平台,客户需在手机微信公众号上预定车位方能找到停车位。
E. 共享停车即到即停,即时计费,离场时停车场系统会自动起杆,这就给某些不想掏停车费的人以可乘之机。
【小题3】根据材料三,简要说明解决共享停车四大难题的基本途径。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短视频是指在各种新媒体平台上播放的、适合在移动状态和短时休闲状态下观看的、高频推送的视频内容,时长从几秒到几分钟不等。内容融合了技能分享、幽默搞怪、时尚潮流、社会热点、街头采访、公益教育、广告创意、商业定制等主题。由于内容较短,可以单独成片,也可以成为系列栏目。不同于微电影和直播,短视频制作并没有像微电影一样具有特定的表达形式和团队配置要求,具有生产流程简单、制作门槛低、参与性强等特点,又比直播更具有传播价值,优秀的短视频制作团队通常依托于成熟运营的自媒体或IP,除了高频稳定的内容输出外,也有强大的粉丝渠道;短视频的出现丰富了新媒体原生广告的形式。

(摘编自《短视频行业现状分析》)

材料二:

一些短视频平台因为时间的限制,不适合承载信息量过大的内容。随着信息越来越碎片化,人们的关注力也变得越来越不集中。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抓住受众眼球,每一秒都非常重要,需要有创造力、独特性、原创性。高质量的短视频通过社交媒体能获得发酵式传播,实现长视频无法企及的传播效果。中央电视台制作的57秒短视频《熊猫宝宝“奇一”撒娇抱大腿》在脸谱平台播放量达9.8亿次。短视频传播速度之快、传播影响之大超乎想象,更坚定了相关机构将短视频作为战略发展重点的决心。

年来,腾讯短视频日均访问量增长了25倍,秒拍短视频的日均播放量增长了7倍,今日头条短视频的日均播放量增长了6倍,已超过图文成为其流量的主要。短视频已成为移动端信息消费的主要形态。

(摘编自《国内短视频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2017.09)

材料三

日前,国家网信办依法约谈了几家短视频平台负责人,并责令其全面整改。近两年,短视频平台吸引了很多流量,观看和制作短视频在年轻人中形成了一种潮流。但一些短视频内容低俗、突破道德底线,造成了不良影响。

90后女孩张琳(化名)在深圳工作,她常上传短视频到微博和几个短视频App。她认为,短视频创意点来回就那么几个,更多用户加入后,内容同质化愈发严重。“还有的短视频App上首页的门槛低,低俗内容多,有的短视频平台随着用户的扩充,品质也降低了,发现这种情况我就会卸载App”。

北京市某高校研究生刘琪(化名)感觉,短视频平台上某些内容火起来,大都是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和猎奇心理,“比如大冬天冷水洗头、吃活虫子、吃很辣的东西,还有一些女生穿着暴露等”。

(纵轴:认为存在问题的调查对象百分比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指出,短视频目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是版权问题。现在短视频版权保护刚刚起步,一般都是通过打水印等方式。“按照2016年12月1日起实行的《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这也是必须加的,保证出现问题能够溯源”。第二是侵害他人人格权。“很多短视频暴露别人隐私,比如此前关于‘水滴直播’的争议,还有在街上突然闯入他人空间的恶搞视频。短视频中公开谩骂他人还可能侵害他人名誉权”。第三,涉黄涉暴、低俗的短视频影响文化安全和内容安全。

(摘编自《不良短视频对青少年负面影响如何》中国青年报2018.4.26)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短视频时长短,有的只有几秒钟,但题材丰富,在各方面都比直播和微电影有优势。
B.短视频传播速度快,传播影响大,发展迅速,如今已成为移动端信息消费的主要形态。
C.从材料三的图表来看,被调查对象认为短视频网络平台存在的问题大多在内容方面。
D.一些短视频内容低俗、突破道德底线,造成了不良影响,这已经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短视频比微电影生产流程简单、制作门槛低、参与性强,又比直播更具有传播价值,因此成为目前发展前景最好的传播方式。
B.高质量的短视频富有创造力、独特性和原创性,通过社交媒体能获得发酵式传播,它的传播效果,是长视频所无法企及的。
C.一些短视频缺少创意,内容同质化,只是一味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和猎奇心理,已经被国家网信办依法约谈,有望得到治理。
D.通过对网络短视频存在的问题调查发现,高达60%的短视频平台都存在“挑战伦理道德”和“对未成年人缺乏限制”方面的问题。
【小题3】请根据所给材料,简述要使短视频得到良好发展,需要做好哪些工作。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影青瓷
韦延才
纪项是铜城有名的收藏家,闲了没事就爱往乡下转悠转悠,几年下来,还真淘了不少宝贝。
这天,纪项来到凤庄,无意中看到一户人家里有一只宋代的影青瓷。那是一只小瓷碗,保管得很好,虽然不是什么大宝贝,但在铜城,这种东西已经很少见了。纪项就询问主人丁大爷,这个碗卖不卖?
丁大爷摇了摇头,不卖,这是咱家唯一的宝贝哩。纪项还是很想得到这件宝贝,开了3000元的价钱,丁大爷还是坚持不卖。纪项只好作罢,都说宝贝与有缘人为伴。如果有缘,用不了多少钱就能得到;若是无缘,即使煞费苦心你也与它擦肩而过。
纪项回来后,常常想起凤庄看到的那件影青瓷。按理说这样的一个小宝贝,纪项是不屑一顾的,他家里的藏品都有半屋子了。纪项之所以想得到这件影青瓷,是因为它另有一番深意。众所周知,铜城是个千年的瓷乡,据铜城志记载,铜城的岭垌村,宋代时有影青瓷窑一百多座。而影青瓷是北宋中期景德镇所独创,铜城这个与景德镇相距甚远的小地方,能生产出与之相姣美的影青瓷,可见当时铜城制瓷技艺之高超。这些影青瓷釉色青白淡雅,釉面明丽洁净,胎质坚致腻白,色泽温润如玉,故有“假玉器”之称。可目前铜城所产的影青瓷存世极少了
不久,纪项没事儿又像往常一样去城南的古董街淘宝,看了几个古董店,都没相中什么宝贝,便准备打道回府。在街上没走几步,看到几个人围在一起,拿着一件东西谈论着它的真假与来历。纪项便凑了上去,一看,眼睛不禁亮了起来,那件东西不正是他在凤庄丁大爷家看到的影青瓷么?
卖主是一位二十出头的小伙子,人长得结实憨厚。看的人中也没几个识货的,价钱大概给得很低,小伙子有点激动和着急,他从一个中年人手中拿回瓷碗,说你们都不识货,别看了,人家可是给了3000块钱的,我爷爷还舍不得卖呢。
有人发出嘘声,一人说,给3000块,脑残了吧,300我还要考虑考虑呢。
纪项问,那你要多少钱呢。
小伙子说道,如果你中意,一口价,5000元。
纪项从小伙子手中取过瓷碗,细看了看,确实是那天他在丁大爷家看到的那件影青瓷,便说道,这瓷器是铜城岭垌窑的产品,值不了那么多。
小伙子看着他,说这是咱铜城的“土产”不假,但他与景德镇的影青瓷比,品质一点也不差。又说,如果不是爷爷病了急钱用,我还舍不得卖呢。纪项说,货物要以市场价格来衡量,你要的价确实过高了。
小伙子问纪项,那你能给多少?
纪项伸出三个手指头。围观的人中有人说道,300也高了。小伙子急了,300我拿回家去。纪项说,一口价3000。   小伙子看了看纪项,很久才点头成交。
小伙子拿了钱,急匆匆地向车站方向走。纪项看着焦急而又匆忙的小伙子,忙把他叫住了。小伙子回转头,不解地看着纪项。
纪项边迎上去边问,你在哪里工作呢?
小伙子说,没有呢。纪项就问他愿不愿意去做古董销售,铜城最大的古董店德宝坊是他朋友开的,正缺人手呢。
我对古董不在行,行么?小伙子诚惶诚恐地问道。
人,只要肯学肯吃苦,干什么都行,纪项说。就这样,在纪项的推荐下,小伙子去了德宝坊。
时光飞逝,转眼十几年过去了。小伙子已经成为德宝坊最有名的古董鉴别师,认识他的人都不叫他的名字丁二根,也不叫他丁老师,而是叫他丁一眼。因为他对一件物品的鉴别,只要看上一眼,就能知道其真假,故此而得此名。
一天,丁一眼来到纪项家里,说纪老师,我想求你一件事情。
纪项说别说求不求的,有什么事情你说吧。
丁一眼道我爷爷快不行了……没等丁一眼说完,纪项拉着丁一眼的手,说,走,去看看你爷爷。
躺在病床上的丁大爷已经奄奄一息,见到纪项,呆滞无神的双眼亮起了一道光。看着气若游丝的爷爷,丁一眼说道,纪老师,我爷爷一生视为宝贝的那件影青瓷,十多年前我卖给您收藏了,今天,我想把它赎回,多少钱都行,我要让它陪着爷爷。
丁大爷向孙儿招了招手,似有什么话要说。丁一眼上前,把耳朵凑了过去。丁大爷声音低低地说,他卖了影青瓷没几天,纪项就把那件影青瓷还给了他,还给了他一笔钱治病……丁大爷还有很多话要说,但只看到他的嘴唇在动,说什么已经听不清楚了。
但丁一眼从爷爷变动的口型中能感受到爷爷想要对他说什么。爷爷说完后,丁一眼看着纪项,感慨万千地说,纪老师,谢谢您!
纪项拍了拍丁一眼的肩膀说,宝物,要留在真正爱宝的人那里。
(《小说选刊》2015年2期选载)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写桐城志中记载影青瓷的内容,洋溢着无限的自豪感,既突出了铜城瓷器历史的久远,也说明了制造影青瓷技艺的高超。
B.小伙子手中的影青瓷,正是纪项想向丁大爷买的宝贝,围观者的话衬托了纪项鉴宝的眼光,也说明众人完全不懂这影青瓷的真假。
C.“时光飞逝,转眼十几年过去了”,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拒卖”等内容,又开启下文“得名”等内容。
D.小说结尾处才道出纪项早已把影青瓷送还丁大爷,这样写情节陡转,又合乎情理,更突显了纪项高贵的精神品质。
【小题2】小说在刻画纪项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小题3】“都说宝贝与有缘人为伴”,小说中的“影青瓷”到底与丁大爷更“有缘”还是与纪项更“有缘”?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