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亚运会的广州特色
作为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亚运会主要在亚洲国家举行。而第16届亚运会则将于2011年11月在中国广州进行,广州作为第一次举办亚运会的东道主,力图把亚运会办出广州特色!
广州PK多哈唯一能做的就是抓住特色。多哈,给全亚洲记者一个巨大的实惠,就是免费请大家吃饭,钱由多哈国王来出。但是,多哈把所有的服务都交给外国人来操办,譬如菲律宾的厨师,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清洁工,吃的是西餐,总之一句话,就是花钱请外国人来伺候外国人。这一点广州做不到,广州提供的食物会以粤菜为主。
火炬形象是一届亚运会的重要标志,是办会理念与主办城市特点的重要体现。本届亚运会火炬形象“潮流”。镂空部分吸收了广州牙雕剔透玲珑的艺术特点,其形如升腾、飘逸的火焰,彰显动感与激情。为了传达岭南文化兼容并蓄、变化常新的文化精神,“潮流”选择生生不息的流水造型为实体部分,丰富了造型层次;外部采用广州市花木棉的独特红色,体现生命的力量和激情;内部采用稻穗的金黄色,“潮流”火炬以水的和谐与火的激情交相凝聚为理念,整体造型剔透玲珑,展示着木棉火红的英雄气与珠江壮阔的岭南情,象征主办城市“穗城”与亚洲人民共同推进和平与发展的殷切期望。
广州亚运的吉祥物是五只羊。广州亚运会吉祥物的创意,于广州的城市传说。相传很久以前,广州曾一度出现连年灾荒,民不聊生。一天,天空有五位仙人,分别骑着口衔稻穗的五只仙羊,降临广州。仙人把稻穗给了广州人,并祝愿此处永无饥荒。而五只仙羊化为石头留在广州。从此,广州变成岭南最富庶的地方。千年前的“五羊衔谷”传说,使得“五羊”成为了广州市最知名的独特标志,在中国古代文字中,“羊”通“祥”,并且在亚洲许多国家的传统文化中,“羊”也是吉祥之物,能给人带来幸运。因此,广州亚运会吉祥物取“羊”的创意,为亚洲不同文化、不同宗教的人们所接受和喜爱。此外,“5”也是奥运会的五环旗帜的数字,这个数字也是历届亚运会吉祥物中数量之最,这五只羊取名“阿祥”、“阿和”“阿如”“阿意”和“乐羊羊”,合起来就是“祥和如意乐洋洋”,重要区域放置口衔稻穗的五羊雕像,都充分体现了主办城市的历史底蕴、精神风貌和文化魅力。
广州亚运此次引人注目的是它已经创下了很多记录之“最”。广州亚运会的赞助金额已经全面超越历届亚运会,其中仅广州汽车集团的单个赞助合同金额就已超过多哈亚运会;将有45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0多名运动员参加比赛,赛事规模与北京奥运会相当,创历届亚运会之最;总共设置42个竞赛项目,金牌总数达到473块,超过北京奥运会金牌总数,为历届亚运会之最;同时,动员10万外出旅游的市民组建“亚运志愿信使”,分赴全球100个城市宣传亚运会,也是亚运志愿人数世界之最。
但也有很多人对广州亚运抱有担忧。2011年的广州亚运能有多少国人给亚运捧场?现在体育已经改制,如果中国体育代表团成绩下滑,没有中国观众捧场,冷冷清清的赛场,可能将是广州办亚运会遭遇的最大尴尬和困难。对于全球金融危机可能会影响运动会筹备工作,有人大代表主张亚运城的工程不要急于上马,建设匆忙,花钱太多,会不会留下太多“后遗症”?省人大代表张洁雯曾参加过两次亚运会,她表示最担心的是房子质量的问题以及交通拥挤问题。
据报道,亚运期间广州天气很好,天公作美,广州乐观地认为,在中国、广东、广州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建设的伟大成就背景下,为充分展示广州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建设进程,进一步提升广州的国际知名度,把本届亚运会做成一盘具有地域风味的特色菜,这样筹办亚运是合情合理的。
【小题1】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潮流”的实体部分以生生不息的流水为造型,象征了岭南兼容并蓄、变化常新的文化神。
B.从人数看,由外出旅游的市民组建成的10万“亚运志愿信使”是亚运志愿人数世界之最。
C.广州亚运会吉祥物取“羊”,其自身的审美观和趣味,使它为亚洲不同文化、不同宗教的人们所接受和喜爱。
D.全球金融危机对运动会筹备工作造成的影响,也受到人大代表的关注。
【小题2】下列不属于亚运会“广州特色”的一项是(   )
A.《潮流》外部采用木棉的独特红色。
B.亚运会提供的食物以粤菜为主。
C.以五只羊作为广州亚运的吉祥物。
D.放置口衔稻穗的五羊雕像。
【小题3】有人认为,广州亚运会将是一次十分圆满独特的盛会;但也有人持不同意见。你认为呢?请根据文意说说你的理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7-03-03 11:52:1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网络剧也需精耕细作
①在中国网络剧发展之初,不少业内人士断言,其相较于电视剧来说最大的优点就在于注重用户体验。有人预见不久的将来,网络剧的受众不仅能通过评论、弹幕交流,还可以利用网络调查问卷实现与创作者的互动,甚至影响故事走向和人物命运的设计。而实现这一愿望的重要途径就是已在欧美日韩等电视剧产业发达国家成为主流的“边拍边播”的周播模式。然而,几年过去了,我们好像只学到了皮毛,未学到精髓。当下的大部分国产网络剧虽然表面上采用国际流行的周播制,但相较于国外秉持的那种从拍摄、制作到播出一系列操作流程皆有别于日播的“周播”概念,中国的“周播剧”只在播出周期上做到了以周为单位上线新剧集。很多创作者完全按照传统的电视剧思维方式去创作,把作品拍成低配版的“电视剧”,着实令人遗憾。
②为什么要在网络剧中推广周播模式?周播模式究竟有哪些优势?以竞争激烈的美国电视剧产业为例,一部美剧在正式播出前,一般要先播出讲述整部剧人物关系和主要矛盾的先导集,然后播出平台凭借先导集的观众反馈情况决定是否订购。如果被订购,创作者还要根据先导集播出时的调查数据分析受众的年龄、性别以及喜欢原因,作为拍摄后面剧集时调整情节和风格的依据。这样做可以有效控制风险,预防一次性制作播出时遭遇收视率不理想、投资血本无归的情况。而这种每周播一集的机制,不仅为受众提供足够多的时间进行线上线下的讨论,给作品提供口碑发酵的时间,还培养了人们在固定时间收看的习惯。当然,先导集获得好口碑不代表受众一定会继续收看该剧。美剧大都按“季”播出。因此,在制作播出中了解受众的意见,及时作出调整,成了美剧生产环节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同时,“边拍边播”还使剧目很难被盗版,无形中也保护了制片方的权益。
③周播模式优点多,为何偏偏中国网络剧玩不转?仔细分析,可归因于三个方面。首先,长期以来,中国观众形成了每晚连看两集电视剧的收视习惯,一时间很难调整得过来。其次,在过于看重商业利益的浮躁氛围影响下,制片方一时间很难适应“周播”模式。以往一部二十多集的网络剧只需两三个月即可完成拍摄制作。但若按照周播模式,则需要半年以上的周期,导演、演员、编剧等剧组核心人员都得长期驻组,投入产出比急速下降,一些想要挣快钱的从业者根本没有那份耐心和情怀。最后,周播模式无形中缩短了剧本的创作周期,创作者需根据制作机构搜集的网民意见以“星期”为单位完成每集的创作拍摄任务。无论从经验、能力还是合作模式上,国内现有的影视人才队伍要实现这种生产方式,都需要一个学习、磨合、提升的过程。
④其实,一些制作者早已意识到“周播模式是网络剧的大势所趋”,并开始了各式探索。2011年,动画网络剧《泡芙小姐》让拍摄、播出、营销等环节同步进行,并根据网民的反馈实时调整剧情走向,预告片刚上线播出就得到数十万网民的追捧。2013年,以《万万没想到》等为代表的“段子剧”开始利用网民互动来创作内容,并在演员的选择上尽量听取网民的意见,满足他们的需求。然而,这一良好的创新势头却因大量秉持着传统制作理念的电视剧机构进驻网络剧市场、用他们惯常使用的理念和方法进行网络剧创作而有所减弱。再加上受整个影视行业大潮流的影响,网络剧生产也出现了IP崇拜的不良倾向,商业资本疯狂购买已颇具人气的现成网络小说IP投入生产,留给网民可以参与互动的空间越来越小。
⑤一些影视制作机构近两年仍在坚守,但更多地采取“边剪边播”的“曲线救国”模式,试图在“拍完再播”和“边拍边播”之间走出一条结合国内网络剧客观情况的平衡之路。这种做法无疑为今后网络剧对周播模式的探索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相信随着网络剧产业日趋成熟,更多积极借鉴国外周播剧模式的创新和互动元素、注重受众观赏体验的精品力作将涌现出来。网络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周播模式,指日可待。
【小题1】材料中,中外的周播剧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小题2】中国的周播剧的发展需要从哪些方面抓起?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日前通过验收并正式运行。该设施将为诸多领域的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提供平台。

验收委员会专家认为,其各项指标均达到或优于批复的验收指标。装置整体设计先进,研制设备质量精良,靶站最高中子效率和3台谱仪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显着提升了中国在磁铁、电源、探测器及电子学等领域相关产业的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使我国在强流质子加速器和中子散射领域实现了重大跨越。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表示,中国散裂中子源90%以上的装置设备为自主研发并实现国产化,填补了我国脉冲中子应用领域的空白,为材料、生命和能源等科学领域的突破提供了重要手段。

国家验收委员会专家认为,自2018年3月试运行以来,中国散裂中子源运行稳定可靠,首期3台谱仪已完成10个用户单位、16个研究组的21个用户样品实验,并取得了首批重要科学成果。

(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8-08-25 08版)

材料二:

在很多重要领域,散裂中子源都将发挥作用,比如备受关注的可燃冰商业开发。可燃冰是一种固态碳氢化合物,埋藏于海底深处,开采可燃冰面临的一个巨大风险就是,如果在开发过程中可燃冰瞬间气化,轻则可能引起惊涛骇浪,造成航行安全问题,重则将造成不可挽回的人身安全损失。所以我们必须模拟可燃冰所处的高压环境,对其进行深度研究。在模拟高压环境时需要非常厚的容器,这必须要用中子才能够穿透。另外,中子对于碳氢元素也具有较妤的研究效果,因此,对于可燃冰内部微观结构的研究,散裂中子源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其它国家的散裂中子源也曾在很多关键领域发挥过巨大作用。当年,德国高铁发生重大事故,造成上百人死亡时,是散裂中子源找到了事故的解决办法。英国的散裂中子源曾经为空客A380飞机的制造找到了最佳的工艺技术。

散裂中子源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应用方向就是锂电池性能的研究。借助散裂中子源,科学家一方面可以研究材料的性质,看哪种材料更适合用于锂电池的制备;另一方面,我们可以把汽车或者飞机的整个锂电池放到实验装置中,让它充电几百次,看看里面的微观性能和宏观性能的变化找到让锂电池充电更快、容量更大、更安全的解决方案。

所以,没有好的研究手段和工具,很多研究都无法开展。我们国家在航空航天和工业技术上存在的大量瓶颈问题,必须利用散裂中子源来进行研究,并寻找解决方案。

(摘选自《环球科学》2019年3月号)

材料三:

既然中子散射的用处如此之大,科学家们如何获得实验用的中子?中子在正常状态下的寿命很短,最多只能存在15分钟,且不易收集。于是科学家们要建设一个类似于“中子工厂”的大科学装置,源源不断地产生中子。

产生中子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利用铀235的核裂变反应产生中子,但这种方式对于安全性是很大的威胁。科学家设计了第二种产生中子的装置——散裂中子源。散裂中子源不使用核燃料,热功率低,环境友好,成为了国际上先进中子散射源的发展趋势。目前全世界拥有散裂中子源装置的国家仅有英国、美国和日本。

散裂中子源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将质子加速到16亿电子伏特,速度相当于0.9倍光速,把质子束当成“子弹”,去轰击原子系数很高的重金属靶,金属靶的原子核被撞击出质子和中子,科学家便通过特殊的装置“收集”中子,开展各种实验。散裂中子源的好处在于,加速质子使用的是高频电磁场,只要切断电源,质子就会立即停止轰击金属靶,不会有任何放射性污染且可控,因此是最安全的产生中子的方式。

(摘编自香港《紫荆》杂志2018年1月号,陈和生《中国散裂中子源:探秘微观世界的“超级显微镜”》)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散裂中子源的验收成功并正式运行,显着提升了中国在多领域相关产业的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并取得了首批重要科学成果。
B.不管是模拟可燃冰所处的高压环境,对其进行深度研究,还是对可燃冰做内部微观结构的研究,散裂中子源都是不可或缺的手段。
C.借助散裂中子源,科学家既可以研究锂电池制备材料的性质,还可以把整个电池放实验装置里,观察其微观性能和宏观性能的变化。
D.利用铀235的核裂变反应是产生中子的两种方式之一。但是出于多种原因的考虑,科学家们才设计了类似于“中子工厂”的散裂中子源。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散裂中子源设施填补了我国脉冲中子应用领域的空白,对实现材料、生命和能源等科学领域的突破提供了重要手段,具有重要意义。
B.散裂中子源在铁路、航空等交通设施领域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德国的高铁、英国的飞机都曾通过该技术找到了事故的解决办法。
C.随着中国散裂中子源的验收通过并正式运行,我们国家在航空航天和工业技术上存在的大量瓶颈问题,必将找到更加科学的解决方案。
D.散裂中子源的好处是不使用核燃料,热功率低,环境友好,因此是最安全的产生中子的方式,成为国际上先进中子散射源的发展趋势。
【小题3】以上三则材料中,《人民日报海外版》《环球科学》《紫荆》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撒在乡野的草籽

张复林

麻雀,这些上天随意撒在江南乡野的草籽,它们在乡村热烈而盛大地生长和繁衍。

麦熟季节,麻雀成群结队从四面八方飞掠而来。多的时候,黑压压一片,像一大块浓重的乌云,铺天盖地,布满了天空,大地仿佛被压低了许多。无数的麻雀同时发出呼呼的啸声,啸声闷雷般滚过长空,犹如千万匹野马在嘶鸣奔突,脚下的大地都跟着颤抖起来。那时,田野上一望无际的麦地和麦地之上的天空都是属于麻雀的,成为麻雀展示和演奏的大舞台。而作为人类的我们只能在大地上仰望,或者聆听,这些天地间神秘的舞者。

农历的五月,麻雀俨然江南乡野的主宰。

田野上,阳光明媚,夏麦金黄,风吹麦浪翻滚。麻雀扑扇着轻盈的翅膀,牢牢挂在不断倾覆又不断扬起的麦株之上;或者箭矢般弹射出去,麦穗上绿色的麦蚜虫和背部有红色斑点的麦蜘蛛,瞬间成为它们的美食。一旦填饱肚子,便开始了游戏表演的时候。它们或排成一个不够规则的方阵,像接受检阅的士兵,迈着方步,在地垄间行进;或成群结队飞掠起来,方阵变换成椭圆,有时则是长方的形状,在田野上空做一番优雅的逡巡,盘旋。

以徐徐飞翔的姿势和唧唧有声的热切叫唤,麻雀不断唤起孩子们亲近大自然的渴望,成为孩子们快乐乡村生活的最初引领者。

借着密集的麦株掩护,孩子们藏身麦地深处,他们头戴自编的草帽,把自己巧妙伪装起来,悄无声息的向麻雀靠近,愈到跟前愈加小心,前面的竖起食指在嘴角做出噤声的手势,后面的就近趴在地垄上,一个紧挨一个,屏住呼吸,一动不动,痴痴地观望。有时候,领头的一声唿哨,孩子们呼啦一声,一跃而起,恶作剧地追逐,或者奔跑,惊起的麻雀像硕大的雨点,斜着灰色的身子流星般迅疾从这一垄坠向那一垄。一阵得意的坏笑之后,孩子们又蹑手蹑脚向麻雀靠近,看看都伸手可及了,聪明的麻雀会立即蹿起,另找一处安全地方坠下,把孩子们引向更远处的另一片麦地。看看快到麦地尽头,麻雀会腾地展翅飞高,再折身从孩子们头顶飞回来,一面集体啸叫着,就像另一拨不惧挑衅的孩童。就那样,麻雀和孩子们,彼此在麦地里捉起了迷藏。大地上,金黄的麦浪反射着透明的阳光,发出炫目的光芒。孩子们在光芒中来回奔跑,无边的欢笑波浪在麦地上空荡漾。

对于孩子们,麻雀聚集的麦地,永远散发着无穷的魅力和神秘的光芒。

麦收之后,田野不再是麻雀的主战场,它们把目光投向了队上的晒谷场。晴朗的日子,平整的晒谷场上,晒满了社员们辛勤劳动的果实,有麦子、大豆、稻谷,黄澄澄的粮食,在麻雀眼里,每一粒都闪耀着饱满而诱人的光泽。它们围着晒谷场,或三三两两悠闲地踱步,或不慌不忙觅食,当然,偶尔也有趁守护晒场的女人不注意,随同一群偷食的鸡雏,干出偷吃粮食的犯规行为。听到吆喝声,会赶紧飞上附近农舍的房檐,或者晒场边上某株高大的古柏,那副样子,活脱一群成功偷嘴的孩子。更多的时候,它们相互追逐、嬉戏、挑逗,要么乱纷纷、闹哄哄的,围着古柏下笨笨的稻草垛翻上飞下,做着属于它们的游戏……而累了的时候,它们会飞上草垛,围聚一块,或仰望草垛之上的天空,或各自梳理着并不十分漂亮的褐色毛羽。乡村的安适与恬淡,借助它们柔软而绵密的毛羽,在村庄的草垛间流传。

冬闲时节,粮食颗粒归仓。麻雀成群出现在收晒房周围,饥饿促使它们四处寻找下手的机会。收晒房是队里的粮仓,看管十分严密。集体的粮食堆得小山一样,饱满的麦粒,圆滚滚的大豆,黄澄澄的稻子,愈发刺激着麻雀饥饿的身体。机警的它们,总能找到收晒房的漏洞,比如土墙上某一处不易觉察的缝隙,或者粗心的保管员未及时关上闸阀的通风巷道。它们会从那些地方偷偷溜进昏暗的收晒房。除了分发粮食的日子,通常收晒房静悄悄的,偷食的麻雀警觉而敏捷,闻听任何一声足音,就会即刻惊飞而起。不过,它们不会飞远,只是藏进收晒房顶粗大的柏木廊柱之上。声音一旦远去,它们又会斜着翅膀,轻捷地从高高的房梁上,伞兵样徐徐降落下来。麻雀并不贪食,得手之后,便不声不响原路撤回,回到游戏的晒谷场,回到农家彼此紧挨着的熟悉的院落,回到已经一片空旷的冬日荒凉的田野。 

一直以来,麻雀被孩子们视为村庄最为亲近的物类,孩子们把它们当作乡村生活最具亲和力的伙伴。很随意地,它们把巢安在各家屋檐下的土墙缝间,或牛栏顶上厚厚的茅草蓬里。田野、场院、草垛、竹丛、树林……甚至窗台上斜伸出来的晾衣竹竿,都是它们栖息游戏的场所。麻雀以其生活的悠然与随意,成为村庄真正的诗意栖居者

这些都是先前麻雀给我生活的村庄制造的,或盛大壮观,或温馨浪漫的景象。可以说,正是麻雀给我清贫的乡村生活注入了无穷的活力和欢乐。麻雀,这些撒在江南乡野的草籽,这些翩翩飞翔于五月乡村麦地上空的鸟雀,它们是我童年生活最初的见证者和快乐的施予者。

(有删改)

【小题1】理解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仰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意的栖居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请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小题3】文章对乡村麻雀的叙写,是从“儿童”这一独特的视角展开的。请结合相关内容,谈谈这一写作视角的好处。
【小题4】根据全文,说说“撒在乡野的草籽”的深层意蕴。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后面各题。
有一种豆腐是用亲情做的
公司对面新餐馆开张,热热闹闹地放鞭炮。在办公室里看过去,是一家规模中等的家常莱馆。中午下班,几个同事约在一起,过去吃饭。
进门,一个女孩笑益盈地迎上前来,领我们入座。女孩穿篮色碎花上衣,蓝布裤,阔阔的裤脚,黑布鞋,蓝头令,是店里的特色店服,和她神情中那几分乡村女孩特有的羞涩 很相衬。十八九岁的样子,声音干净甜美,笑容真诚饱满。
把菜单递过来,.我们凑在一起翻看,随意地。有同事问:“小妹,有啥好吃的,推荐 一下。”
女孩抿抿唇,报了三两样特色菜,然后说:“我们店的蘸汁豆腐不错的,豆腐嫩,味道纯,又有营养,女孩子吃了可以美容,还不长胖……点一份吧。”不像介绍其他菜品, 一份蘸汁豆腐,她用了好多词来形容,口气,也有点迫不及待。“是招牌菜吗?”我抬头问她。她的脸忽然有点红了,摇头,小声说:“不是的,不过……”声音又急促起来., “不骗大家,真的很好吃,可以尝一尝啊。”
我们都笑起来,菜单上,一份蘸汁豆腐不过6块钱,实在不是太值得去推荐,就要了一份。
菜陆续上来,包括那盘蘸汁豆腐,尝了一口,味道的确不错,不似市场上卖的豆腐那样水,颜色好看,味道也纯,像小时候吃过的农民挑去城里卖的那种豆腐;蘸的调味汁是韭花,也像自己家里做的,味道正正的。女孩没有撒谎,这道蘸汁豆腐虽不是店中招牌 莱,但的确可口。
这时邻座来了其他顾客,女孩去招呼他们,又向他们推荐蘸汁豆腐
以后,儿个同事常常來这家饭馆吃午餐,也常常会接受那个女孩的服务。她已认得我 们,不再刻意推荐了,但总要试探着问上一句,还要蘸汁豆腐吗?问完了,脸依然会微微泛红。偶尔会拒绝,但大多时候,会要上一价。这样一道菜,花不了几个钱,又如她所说,女孩子吃了可以美容,还不长胖。清爽的味道,每天吃,也不会厌烦。
也常常听到她对新顾客介紹这道茱,周词越发丰富,说起来越发流杨,只是不知缘故。
那天有同事过生曰,过去吃饭,要了个小单间,没想服务的还是她。她说有个负责包间的女孩请假了,她来替。
因为有热闹事,我们破例要了些贵一些的菜。直到点完她也记完,忽然抬起头小声问:“今天不要蕴汁豆腐了吗?”
我们先愣了一下,然后都笑起来,成心要逗逗她,我问:“为什么总介绍那道蘸汁豆腐?是不是卖多了,你会拿提成啊?”
她的脸顿时红起来,不是以往那种羞涩的红,而是因为着急涨红了,急急摆手“不,不是的,不是那样的•••••”
“那为什么呢?”同事说,“你要是不说原因,以后我们再也不吃蘸汁豆腐了。”
女孩的唇又抿起来,低着头,沉吟一小会儿,小声说:“我说了,你们不许说出去。” 得到我们的保证后,她才说:“这些豆腐是我爸做的,韭花是我妈做的。我来城里打工,他们不放心,也来了,在城里租了个小房子做我们家乡的豆腐和韭花。我来了这个饭 店,爸就决定把做好的豆腐送到这里来,这样,每天他们都能来看看我。开始老板不想要,爸说了很多好听的话,老板才答应卖一段时间看看。如果卖得好,就一直要,不好就算了……老板不知道我是他的女儿……”
窄小的空间,所有的声音都静止下来,只有女孩细细的声音,在慢慢描迷一个关于爱和生存的温暖画面。一个沧桑的男人,在城市的某个角落,和自己的妻子一起每天泡豆 子、磨豆腐、做韭花,然后大清早骑着三轮车赶到这家餐馆。而他们心爱的女儿不管睡得多晚.也总会早早起来,装作无意碰到,帮他们把豆腐抬到后厨。没有人的时候,母亲会飞快取出一些小点心,或者水果,或者换洗的衣服,塞到女孩手里。而隔段时间,女孩会塞给母亲一些钱,是她打工赚来的钱。那些钱,他们要攒起来,在家乡盖一栋新房子,母亲还会留一些,做女孩的嫁妆……
女孩不再说话,怯怯地看着我们。好半天,竞然没有一个人说话,最后是过生日的小何打破沉默,说:“今天我生日,请大家每人吃一份蘸汁豆腐。”
女孩诧异地看着她,慌忙摆手:“别别……姐姐,豆腐吃多了会腻的。”
“小妹,我们爱吃。”小何说,“真的爱吃。”
我们跟着附和,然后催她,快写上啊,一人一份。
女孩站在那里,看着我们,拿起笔去写,眼汨却忽然就掸了下来。她边擦边不好意思地笑,擦完眼泪,拿着单子跑了出去。
从那以后,每次去吃饭,不管見到见不到女孩,我们都会主动地首先点一份蘸汁豆 腐,并告诉所有相熟的人,如果去我们单位对面的家常菜馆吃饭,请一定要点一份蘸汁豆腐。,因为那盘豆腐里,装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1)联系全文,谈谈标题的妙处。
(2)联系文本,说说画横线句子的作用。
“是招牌菜吗? ”我抬头问她。她的脸忽然有点红了,摇头,小声说不是的,不过……”声 音叉急促起来,“不骗大家,真的很好吃,可以尝一尝啊。”
(3)说说女孩儿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本分析。
(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属于哪一种记叙顺序?有何作用?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下列小题。
私人讲学的历史常常要追溯到孔子的杏坛讲学。而实际上,在孔子之前有没有私人讲学的历史还很值得探究。自汉武帝取董氏的“独尊儒术”后,孔子一下子从诸子中脱颖而出,成为一种官方载体,在文化、政治、社会等诸多方面成为历代知识分子的终极文化理想,而后成为中国的人文地标,以至于先秦的许多难以确考并且通常有积极意义的事迹,大多都归于孔子。就孔子对中国学术文化的贡献来看,这实在是很可以理解的。那么私人讲学,其肇始之归于孔子,就有特别的意义。
既有私学,就一定有官学。而且据可考的史料记载,官学要远早于私学。能够冲破“学在官府”的垄断,想来不是一件易事。那么可以想见,只有以孔子的学力、德行构成的影响力,才有可能决定性地打破这一垄断局面,而且私人讲学之风确确实实在孔子之后开始勃兴。我们所说的书院,正是私人讲学的殿堂。而书院的兴盛直至高峰,都是和时代的各种因素息息相关的。
当然,私学的这种勃兴常常伴随着与官学的博弈。官学自然教授经史,然而总其归途,总还是要落实在教化上。一时之官学有一时之教化,一朝之官学便有一朝之教化。经史本身自不变,然讲经讲史之法却实在一代有一代的侧重。这种重教化的教学育人,虽然也在历史上培养了从郑玄到孔颖达等许多大儒,然而古代政治的教化之弊还是渗透其中。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正在于官学选士的存在。自周代起,官学的基本体制便已完备,而选士则是官学最主要的职能之一。这样官学和取士便结成了牢固的政治联系,而这种联系,是私学无法比拟的。
史籍可见的私人书院,是建于唐朝的张九宗书院。而其正式完备,则是在宋代。而宋代的书院则蔚为大观。为何在宋代,书院才得以兴盛,这个问题实际上还得回到其从官学的突围。正因为官学与朝代的紧密联系,所以在晚唐五代时期,官学的发展就几乎停滞。经济凋敝、战乱频仍、社会动荡、人心不安,混乱的朝堂更迭,处于下层的文人士子根本无从施展才华和抱负,统治者忙于稳固政权,眼中只有军事力量,根本无暇顾及官学。史料记载,从北宋初年直到范文正的庆历新政的官学复兴,在这八十余年期间,官学没有任何进步。中央官学仅有一个国子监,地方上更是凋敝不堪。乱世过去,文化开始复兴,在宋代文化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之同时,科举名额也大大增加,官学无法满足大量学员读书的需要,于是私人学院的文化土壤和时代诉求都已经成熟。而在官方,书院既迎合了崇文抑武的中央集权趋势,又满足了知识分子读书的渴望,解决了一个敏感的社会问题,所以对书院自然是提倡的。于是,就在北宋时期形成了文化史上津津乐道的四大书院。
然而随着明清科举制的高度制霸,出仕必由学校的铁律最终确立下来,当文人士子只有一条科考之路可走的时候,书院还是衰落下去了,可是它带给中国文化的现实意义和文化风景却始终光彩熠熠。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私人讲学的场所就是书院,孔子只有凭借自己的学力、德行构成的影响力,才有可能打破“学在官府”的垄断局面,建立私人书院。
B.虽然有待探究,但因孔子在中国学术文化中的巨大贡献,人们对“私人讲学肇始于孔子”这一结论是很可以理解的。
C.先秦的许多难以确考并且通常有积极意义的事迹,都大多归于孔子,是因为孔子在“独尊儒术”后,逐渐成为中国的人文地标。
D.官学与选士的政治关系,导致私学比之而衰。每朝的官学教化都不同,这源于官学要为朝廷服务,官学的教化之弊就显而易见了。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私学和官学均教授经史,但官学侧重于教化育人,其目的在于政治的需要,官学要为选士服务,所以“学在官府”长期垄断。
B.官学最重要的职能在于选士,不同朝代的选士标准不尽相同,其官学的教化也就有了不同,但是总体上看,都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C.宋代文化复兴,官学无法满足知识分子读书的需要,官方不得不极力加大对书院的投资建设力度,由此四大书院走向兴盛。
D.晚唐五代时期,官学的发展就几乎停滞,恰恰在这个时期,战乱、朝代更迭等社会现象致使私人书院获得了发展的机会。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孔子设立私学的经历看,开办者个人的学识对于私学的存亡兴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官方的政策、学子的求学需要等因素也不可或缺。
B.官学的政治教化之弊显而易见,最重要的一点表现在官学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去培养大儒,而是培养官府需要的后备力量。
C.书院衰落的根本原因是官府对人才选拔标准的制霸,而宋代的书院满足了官方崇文抑武的政权需要,所以宋代书院的发展蔚为大观。
D.晚唐五代时期,由于政治、经济因素的制约,官学发展停滞不前,因而私人学院的文化土壤和时代诉求成熟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