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中医理论体系中原本没有建立起独立的精神医学理论,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精神医学。但从现存各类史料中可以知道中国古代不仅存在许多关于精神疾病的记载,而且对精神疾病也有着较为系统的认识,只是这种认识不同于西方和现代医学。中医精神医学的基本观点确立于《内经》时期,“五脏藏神”和“七情致病”是其理论的核心内容。《内经》强调整体观念,建立了唯物的形神一体观,认为精神活动与五脏功能密切相关,《内经》还确立了以气血为生理基础的唯物论,《灵枢·平人绝谷》篇曰:“血脉和利,精神乃居。”此后,中医对精神疾病的治疗无不以阴阳五行等理论、学说来辨证论治,判断气血、脏腑的病理变化对形与神的影响。
人的心理具有生物与社会双重特性,精神疾病不仅是生物学上的异常表现,而且是其所处时代与环境的社会文化的折射,患者的感知、行为、幻觉、妄想与民族文化、社会风俗、宗教信仰等社会因素关系密切。文化甚至是形成人心理的决定牲条件,在相同的环境中受相同文化影响的社会成员有着某种共同的心理特征,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心理。哲学是文化传统之源泉和灵魂,其思想能最集中地表现出各民族文化特征。儒道释思想渗透进中华民族的意识形态领域之中,成为中国人自觉或不自觉中理解世界、处理社会矛盾的方式方法。中国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不仅给出了对人内心生活的理论说明,而且给出了提升精神境界的修养方式。
传统文化的主干儒、道、释学说中蕴藏着丰富的调节心身的方法。冯友兰认为中国哲学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为根本任务,儒家通过发挥个人主体性来正面应对心理冲突或困惑,用“命”来化解重大挫折和不利的人生境遇;道家采用退让、弃智守朴来处理遇到的困境;佛教则把生存困惑化解为其他方面,以超脱轮回来解决人的困境和问题。白居易《醉吟先生墓志铭》中有句诗说得好:“外以儒行修其身,中以释道治其心。”
与西方不同,中国人认为心身不对立,受心身一元哲学观的影响,“心身合一”及“形神合一”论成为中医精神医学的核心思想。中医学将神志活动归属于五脏,将“心”确立为精神活动的主体。打着中国传统文化烙印的“心”的概念在中医精神医学中几乎无处不在,深深影响着中国人的生存观和疾病观。中医养生学即强调养心、养性、修身,在临床治疗上也体现了以心治身和身心兼治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对国民的心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思维模式和处事方式。中国传统心理学以其特有的内省方式来引导人的内心生活,促进人的心灵成长,提升人的心灵境界。
(摘编自刘雅芳等《简论中国哲学对中医精神医学的影响》)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医理论体系中原本没有建立起独立的、系统的精神医学认识和理论,这不同于西方和现代医学。
B.《内经》中的形神一体观和以气血为生理基础的唯物论确立了中国古代早期中医医学的观点。
C.传统文化中的儒、道、释哲学思想在调节人的心身和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方面起到了主要作用。
D.“心”的概念打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存在于中医精神医学各个方面,影响着中国人的疾病观。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肯定中医精神医学的存在,接着阐述中国哲学对人的精神和心理的意义,最后论述一元哲学观对精神医学的影响。
B.文章主要运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增强论述力度,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同时也丰富了文章内容。
C.文章第三段运用冯友兰的观点和白居易的诗句,论证了以儒、道、释为主干的中国哲学对人的心身的重要作用。
D.文章最后一段指出“心身合一”及“形神合一”论是中医精神医学的核心思想,这一思想主要运用在临床医学上。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提出“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这一观点突出了“心”为精神活动的主体,否认心身一元哲学观。
B.哲学是文化传统之源泉和灵魂,因此中国的哲学思想成为中国人自觉或不自觉中理解世界、处理社会矛盾的方式方法。
C.儒道释学说蕴藏着不同的调节心身的方法,因此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国人往往采用三家思想来提高自我的精神境界。
D.中国传统心理学以其特有的内省方式来引导人的内心生活,促进心灵成长,提升心灵境界,从而起到心理治疗效果。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9-03 04:16:49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对我一生很重要

查一路

看着他剖鱼,我无法容忍他慢腾腾的速度。只好用反语提醒,你的速度太快了,可能是这个菜市场最快的。

他听了,直起腰,忽然眼睛一亮,你也是这么认为啊,刚才也有个人这么说,看来我还真是慢不了!

我听他这么说,差点没笑出声来。

这个卖鱼的男人,苍白瘦削、矮小的身子弯得像一张弓,好像有重重的心事,言谈间多有抱怨。

当他重新蹲下身,我看到了另一种速度。仿佛神站立在他的手臂上,有一种超乎想象的飞快。好像这种速度,在他的双手蛰伏已久,突然间爆发出来。

随后几天,我从他鱼摊边走过,留心观察了一下,发现他的状态变化很大。他不再向人抱怨,而是埋着头,剖鱼的动作越来越快,越来越专业,一招一式似乎都在渲染专业意识。

我再次买鱼时,他很牛气地跟我说,我仔细观察了一下,整个菜市场就我剖鱼的速度最快。他奋力地努着嘴,说,不信你看看,你看看。当他蹲下身子的时候,他停住了手中的刀说,请帮我一个忙。

我能帮他什么呢?我纳闷儿。他说,你能不能把你那天说的话,在我老婆面前再说一遍。我点点头。他站起身,无限醋意地看着老婆和相邻摊位的一个男人聊天儿,忽然大叫一声,拿个塑料袋过来!

词是现成的。我故作惊讶,你这人剖鱼的动作怎么这么快呀?是全菜市场最快的,你太专业了!他蹲下身,用动作配合着我的赞美。眼睛偷偷向一边瞥,享受妻子投过来的欣赏的目光。这样的场景,让我意识到,这男人特别在意妻子对他的看法。

几天后,他见了我,执意要送我几条鱼,我坚辞不受。鱼被重新扔进盆里,哧溜溜向前游去。他叹一口气,你那天说的话,对我一生都很重要。

我跟他开玩笑,我是沙漠中发现了甘泉,荒山里找到了矿脉。

他扫一眼妻子,说,我说的是真话,我老婆总是骂我一无是处,现在知道我很专业啦,对我的态度也比以前好多啦!

我劝慰他,我老婆也天天骂我。

他摇头否认,扫一眼邻摊的那大汉,说,不是你说的那种。

我只能同情地拍拍他的肩膀,老兄,别想得太多!

这个瘦小又自卑的男人,我不便去揣测他是否陷入了一场感情危机,或者只是臆想中的妄加猜测,抑或深度自卑导致出悲观结论。但我知道,他确实需要来自外界的某种肯定。

苦弱的心,在黑暗中泅渡,需要一根意外漂来的横木,或者不经意点亮的渔火

【小题1】“对我一生很重要”如何理解?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小题2】卖鱼的小贩是一个怎么样的男人?小说是如何刻画这一形象的?试作简要分析。
【小题3】分析下面句子的含义
(1)当他重新蹲下身,我看到了另一种速度。仿佛神站立在他的手臂上,有一种超乎想象的飞快。
(2)苦弱的心,在黑暗中泅渡,需要一根意外漂来的横木,或者不经意点亮的渔火。
【小题4】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或体验,请结合此文就某一角度谈谈你的感悟。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①科技创新在不断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的同时,也在不断改变人类的思维方式、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能给予文化发展思想创意、内容资源和技术手段的支持,不断丰富文化发展的内容和形式,提高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而且能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提升文化的活力和生命力。纵观人类历史,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对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例如,活字印刷技术的发明,带来图书生产方式的革命;19世纪电子技术的发明,使视听产品生产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信息技术革命使新媒体成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

②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信息大爆炸,传播大变革,多元文化碰撞冲击强烈,社会急剧转型,使得人们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产生更多冲突与困惑。以新的技术手段促进文化发展是新时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通过科技手段极大地改变了文化内容、艺术样式及其生产创造、传播扩散、接受应用和社交互动的方式,促进消费、生产乃至社会方方面面的深刻变化。如当前流行的各种网络文化、电竞文化、创意文化、创客文化等,已经与工业时代的文化完全不同。在这一时代潮流下,我国文化事业不断繁荣,涌现一批利用科技手段制作精良的文化产品,提升了文化内容和艺术形式的表现力、感染力,大幅增加了文化创新的有效供给,提升了中国文化的软实力。例如,用数字图像复活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将静态的绘画转化为动态的影像,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大放异彩;去年热播的《国家宝藏》节目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巧妙结合,一改历史和文物的严肃面孔,将过去在博物馆束之高阁的传统文化,变得更加生动、亲切,引发了广大年轻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也间接推动了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③我国文化与科技融合在取得显著进步的同时,也存在很多不足。一是科技对文化发展的供给不够,尚未形成支撑和引领文化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特别是企业开展创新的动力不足、能力不强,文化创意不多,文化产品缺乏特色;产业发展方式单一,优质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能力不强。二是文化发展需求对科技创新的带动不足,文化科技制作的关键技术装备主要依赖进口,核心技术的国产化率相对偏低。三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由于文化和科技分属不同行政管理系统,导致多年来我国科技与文化各自发展融合不够。总体而言,文化外和科技融合是一种创新行为,产生的是新技术、新产品,面临的是新兴市场,因此具有与其他创新活动类似的高投入、高风险等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各类主体开展文化和科技融合的积极性、主动性。

④为解决上述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2019年8月,科技部等六部门印发的《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强调,“找准文化和科技两种思维缺乏交融的软肋,补齐文化发展缺少核心技术支撑的短板,以体系化思维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指明了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方向。

(摘编自眭纪刚《以科技创新促进文化繁荣发展》)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科技创新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并且是持续的。
B.当前人们生活中的冲突与困惑,都是方兴未艾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引起的。
C.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通过科技手段把严肃的面孔转化为动态的影像的文化产品。
D.我国文化科技制作技术装备只依赖进口,文化发展缺少核心技术支撑,国产化率不高。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论述科技与文化的关系时,由表及里,重在分析问题,然后联系当前现实。
B.文章前两段论述科技创新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是正面论证;第三段是反面论证。
C.文章论述时,举例典型,如第一段举三个不同时代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了观点。
D.文章第三段先总说文化与科技融合存在很多不足,后分说原因,条理清晰。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技创新可以支持文化发展,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使文化活力和生命力得到提升。
B.当前文化内容、艺术样式及其生产创造、传播扩散、接受应用和社交互动的方式已发生改变,一些文化与工业时代的文化完全不同。
C.使用现代科技焕发历史文化的生机,吸引年轻人的关注,这样有利于提升我国文化的软实力。
D.我国文化与科技融合虽成就巨大,但各类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未充分发挥,为此,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具体措施。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身后的眼睛
曾平
那是一头野猪。皎洁的月光洒在波澜起伏的包谷地上,也洒在对熟透的包谷棒子垂涎欲滴的野猪身上。
孩子的眼睛睁得圆圆的。野猪的眼睛也睁得圆圆的。孩子和野猪对视着。孩子的身后是一个临时搭建的窝棚,那是前几天他的父亲忙碌了一个下午的结果。窝棚的四周,是茂密的包谷林,山风一吹,哗啦哗啦地响个不停。
孩子把手中的木棒攥得水淋淋的,这是他目前唯一的武器和依靠。孩子的牙死死地咬紧,他怕自己一泄气,野猪趁势占了他的便宜。他是向父亲保证了的,他说他会比父亲看护得更好。父亲回家吃晚饭去了。孩子是吃了晚饭之后主动向妈妈提出来换父亲的。
野猪的肚子已经多次轰隆隆地响个不停。野猪眼露凶光,龇开满嘴獠牙,向前一连迈出了三大步。
孩子已经能嗅到扑面而来的野猪的臊气。
孩子完全可以放开喉咙喊他的父亲母亲--家就在不远的山坡下,但孩子没有。孩子握着木棒,勇敢地向野猪冲去。尽管只有一小步,但已经让野猪吃惊不已。野猪没有料到孩子居然敢向它反击,嗷嗷嗷地叫个不停。野猪的头猛地一缩,它准备拼着全身的力气和重量冲向孩子。
在窝棚的一个角落,一个汉子举起了猎枪。正在他准备扣动扳机的时候,一双手拦住了汉子。
汉子是孩子的父亲。拦住孩子父亲的是孩子的母亲。
孩子的母亲一边拦住孩子的父亲,一边悄悄地对孩子的父亲说,我们只需要一双眼睛!汉子只好收回那只蓄势待发的手。
孩子的父亲和母亲,眼睛全盯在孩子和野猪身上。月光洒在孩子父亲母亲紧张的脸上,他们的担心暴露无遗。孩子的父亲和母亲已经躲在窝棚的角落有些时候了。孩子没有退缩,也没有呼喊。他死死地咬紧牙,举起木棒严阵以待。
野猪和孩子对视着。野猪恨不得吞了孩子。
孩子恨不得将手中的木棒插进野猪龇满獠牙的嘴。
野猪喘着呼噜呼噜的粗气。
听得见孩子的心咚咚地跳动。月光照在孩子的脸上,青幽幽的。一粒粒的细汗,从孩子的额头缓缓地沁出。
野猪的身子立了起来。
孩子的木棒举过了头顶。他们都在积蓄力量。
突然,野猪扭转头,一溜烟儿地,跑了。
孩子长长地吐了一口气,一屁股瘫在了地上。
孩子的父亲母亲长长地吐了一口气,走了过来。父亲激动地说,儿子,你一个人打跑了一头野猪!父亲的脸上全是得意。
孩子看见父亲母亲从窝棚里走出来,突然扑向母亲的怀抱,号啕大哭。孩子不依不饶,小拳头擂在母亲的胸上,说,你们为什么不帮我打野猪?一点儿也没有了先前的勇敢和顽强。
孩子的母亲抱起孩子,重复着孩子父亲的话,说,儿子,你一个人打跑了一头野猪!母亲的脸上全是赞扬。
孩子依然不依不饶,哭着说,你们为什么不帮我打野猪?母亲一本正经地说,我们帮了你啊!我和你父亲用眼睛在帮你!
孩子似懂非懂。他仔细地看了又看父亲母亲的眼睛,父亲母亲的眼睛和平时一模一样,怎么帮自己的啊?
那孩子就是我。那年我七岁。
【小题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皎洁的月光洒在波澜起伏的包谷地上,也洒在对熟透的包谷棒子垂涎欲滴的野猪身上”这里勾勒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天色已晚,一只野猪出现在一片玉米地里。
B.文章刻画孩子这一形象时,“眼睛睁的圆圆的”,到“孩子的牙死死地咬紧”等细节描写,不仅表现了气氛的紧张,也表现了孩子虽然勇敢但仍不免紧张的心理。
C.“正在他准备扣动扳机的时候,一双手拦住了汉子”,母亲拦住父亲,是因为害怕父亲打不中野猪而误伤孩子。
D.文章叙述简洁,节奏明快,构思巧妙。文中关于父母的笔墨不多,绝大部分是在描写孩子,其实也是在写父母,体现了人物侧写的艺术。
【小题2】划波浪线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小题3】小说为何以“身后的眼睛”为题?请简要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二
无情不作诗
《红楼梦》里黛玉与湘云曾月夜联诗。湘云看到池塘上惊起一只瘦鹤,出了上句“寒塘渡鹤影”,黛玉呢,见到一轮月儿冷冷清清,想了一会儿,吟出一句“冷月葬花魂”。这两句诗,看上去都只在描写一种外在的景物,实际上却字字传递着浓烈的情感。寒塘,鹤影,冷月,花魂,这样的诗,必是寄人屋檐之下、人生遭际相似的湘云与黛玉才能作出的,如果换了春风得意的王熙凤,肯定对不成。
为什么王熙凤就对不成?因为王熙凤没有黛玉的人生遭际,也就没有那种忧伤、萧索的情怀,对事物的看法就会不一样。寒瘦、清冷,这不是王熙凤的风格,她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式的。所以,字句可以雕琢,故事可以敷衍,唯独“情怀”二字作不了假,是怎般情怀,便作怎般诗,诗歌就是诗人情怀的一种外化与呈现。
我们读诗,其实就是在读人,读诗人的遭际,读诗人的情怀,读一个个远去的灵魂。好的诗歌,可以让它的作者千年之下依旧血气充满,栩栩如生。我们读《诗经》,最百读不厌的不正是那渭水河畔寤寐思服、辗转反侧的爱情?读《离骚》,感动最深的不正是那憔悴诗人举世皆浊我独清的情怀?读《古诗十九首》,念念不忘的不正是那天涯游子的羁旅乡愁与闺中少妇的无尽幽怨?等读到了建安诗人逸兴遄飞、光英朗练的佳句,读到了盛唐诗人洒脱自然、天地入我胸怀的名篇时,我们越来越坚信:优秀的诗篇正是人生情怀结出的花朵,优秀诗篇里必然流淌着诗人不同流俗的襟怀与独一无二的性情。
这样的襟怀性情,未必就一定是家国天下,先忧后乐。它可以是人生如寄的感慨,是来去亲疏的触怀,是儿女情思的表达,但无论何者,它一定是真诚的、健朗的、敏感的。诗人们咏之于江边白露,舞之于月下乔木,寄意春花秋月,卧听松涛虫鸣,他们从一切自然事物中寻找诗意的触发,又在一切自然事物中寄托人生的慨叹。他们的诗中,一花一草莫不被赋予灵性,哪怕再私人化的情感,也都显得真诚动人。
真情所至,方有高格。所以,当前我们要繁荣发展中华诗词,决不仅仅是对传统诗词经典的背诵记忆和知识比拼,而是要运用中华诗词的传统艺术形式,创作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诗词作品,从而达到时代精神与诗词艺术的完美结合。
(节选自同名文章,有删改)
【小题1】根据“材料二”相关文字,推断下面诗词不属于黛玉所作的一项是
A.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B.月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
C.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尺幅鲛绡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
D.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逑。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小题2】下列语句符合“材料二”内容的一项是
A.不仅王熙凤对不出“冷月葬花魂”,湘云也对不出这般寒瘦、清冷的句子。
B.优秀的诗篇都能反映出诗人家国天下、先忧后乐的不同流俗的襟怀与性情。
C.诗歌之所以能够真切感人,是因为诗中的一花一草都被赋予了儿女情思的私人化情感。
D.文章结尾对诗词创作提出“有温度”的主张,是在强调诗歌创作要抒真情。
【小题3】下面关于文学常识文体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中提到中国古代史志、经书等文字典籍,由乾隆皇帝主持纪昀等人编撰的《四库全书》堪称经典,它分经史子集四部,如《论语》《孟子》归入经部,《史记》《资治通鉴》归入史部。
B.古诗包括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近体诗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等都有严格规定。词是一种押韵的可以配乐歌唱的文体,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按字数词可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三种。
C.东汉末年汉献帝建安时期,以“三曹”为代表的建安诗人创造出独树一帜的诗风——“建安风骨”,他们的诗歌代表作有《龟虽寿》《燕歌行》《白马篇》等。
D.盛唐是中国古代诗歌成就最高的时期,盛唐诗人及其代表作可谓耳熟能详,如李白《将进酒》、杜甫《登高》、白居易《琵琶行》、王昌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李商隐《锦瑟》、杜牧《泊秦淮》等等。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箫声

阿成

德莫利是一个颇有特点的镇子。几年前我去过那里。正是晚秋时节,将车开上轮渡船过江的时候,那种江风的湛凉,只要想起来,依然水气弥重地冷在身上。镇子并不大,被乡间的公路分成两爿,大大小小的木房子和石头房子,顺着公路的坡,次第地排下去,然后进入那片白桦林。德莫利镇的背后,是那条河道很宽的松花江。江面上,或早或晚,云里雾里,常有远程的驳船通过。江的对岸似乎是竖立起来的山壁。驳船从那儿通过时,总要拉响汽笛。汽笛声从山壁上空洞地回荡起来,确有一种失魂的感受。

德莫利镇是张广才岭的一部分。深秋时节,山上的树叶经冷霜一煞,变成了多种颜色,红红黄黄,深深浅浅地一配,很绚丽,让人有万分的慨叹。

先前,齐先生在镇政府工作。我去的时候,便是他陪我。我看出来他很喜欢喝酒。好在他并不请我喝,只是说,你吃菜,你吃菜。然后独自大口地喝酒。齐先生的脸色很苍白。常下意识地用手揩嘴角。总觉得他身上有很多事。但一时又说不清。齐先生很腼腆,不善谈。看出这一层之后,我同他讲话便很注意分寸,态度也很客气。吃过晚饭之后,他固执地留在招待所陪我一会儿。无话可说时,两个人便呆呆地看电视,间或凝神地听从江面上传来的汽笛声。我觉得有些尴尬,便买酒款待他。我吸烟,喝热茶,他一个人一杯连一杯地喝酒,他一边喝酒,一边不时地看着我脸上的反应。我就给他讲我的过去,笑呵呵地讲那些被人欺负的事。

酒喝光,他就准备告辞。院子里的月光很好,兼有几片红叶的点缀,别有一种神奇。他有点犹豫,转过身来对我说,我,我会吹箫,要不我去,去取来,给你吹一曲?我抓了抓他的胳膊,说,明天吧,早点回去休息吧。还要过一个山呢,你家不是在山那头么?霜重道滑,路上小心。

回来,我就歇下了。的确是累了。后来,我在梦里梦见齐先生在廊下吹箫。齐先生吹的是《春江花月夜》,很柔,很动情,把我的泪水都吹下来了。

翌日起来,来到院子里。院子里是厚厚的一层红红黄黄的落叶。踩在落叶上面,看远处的张广才岭,感觉那一层淡雾似有魂灵一般在那儿漂着。招待所的那个女服务员挑水进了院子,见了我的面儿就说,昨黑,老齐过来给你吹箫,你听见了吗?

我说,不知道啊……你没听见?听见了,以为是做梦呢。

女服务员说,他坐在院子里吹了一曲,然后,就挟着箫走了。噢,那我可真有点失礼了。她说,一个酒鬼,没什么可失礼的。真的。

我很快知道,齐先生的妻子经过几次的反反复复,还是同齐先生离婚了。齐先生将妻子临行前骂他那些刻薄的话,都偷偷地用录音机录了下来。一个人在家没事儿的时候,常放着听,边听边流泪。我还听说,齐先生写得一手好字。后来,手抖得厉害,写不成了。可惜。我以为第二天齐先生会过来,陪我一块吃德莫利鱼,这是头一天约好的。结果换了一个年岁较大的人过来陪我,说齐先生另有公务。我没说什么。

去年听德莫利来省城办事的人说,齐先生自杀了。那人说,喝酒这事儿,他就是控制不住自己,于是他就把自己杀了……那人又说,齐先生箫吹得好,他一死,夜里没人吹箫了,德莫利好像也死了一样。说着,那人掼下茶杯,说,夜里失眠,听听他的箫声,能像个真正的人似的想好多事哪——那样的日子有滋味呀。

齐先生终年46岁。

(本文有删改)

【小题1】概括齐先生自杀的性格原因。
【小题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小题3】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我”在梦里梦见齐先生在吹箫这一细节?
【小题4】作者借“箫声”写出齐先生的“魂”。请结合小说内容,探究齐先生之“魂”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