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期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在传媒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水手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正比。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堂吉诃德》中的故事是堂吉诃德的行侠奇遇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游历见闻的连缀。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类和史传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故事之间的区别清晰起来。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不一定是作者的亲历亲闻。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历尽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故事带回伦教:一个匠人漂泊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或趣事,当他晚年坐在火炉旁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事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的故事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就现代小说而言,虚构一个故事并非其首要功能,现代小说的繁荣对应的故事不同程度的减损或逐渐消失,现代小说家对待故事的方式复杂多变,以实现他们特殊的叙事目的。小说家呈现人生,有时会写到难以言喻的个人经验,他们会调整讲故事的方式,甚至将虚构和表述的重心挪到故事之外。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显得更有意味。19世纪末期以来,小说家对小说故事性的破坏日趋强烈。这时,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契诃夫曾经把那些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称为“耍弄蹩脚花招的人”,但这种花招的大量出现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他们要摆脱陈旧的故事模式,摆脱虚假的因果关系和矫揉造作的戏剧冲突,甚至摆脱故事本身。现代小说家认为传统的故事模式早已失去了弹性和内在活力,也失去了起初的存在价值,那些千百年来一直在给小说提供养料的故事模式已经成为制约想象力的障碍之一。

(摘编自格非《塞壬的歌声》)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讲故事的人不一定是小说家,小说家在讲故事的时候,不像传统的故事讲述者那么依赖亲身经历和耳闻目睹的事。
B.传统故事和早期小说的本质差异在于,前者是故事的口耳相传,后者则是作家创作加工后的游历见闻。
C.17世纪的欧洲流浪汉小说和部分中国古典小说,或在叙述形式方面,或在素材方面,都受到了传统故事的影响。
D.当小说家越来越依靠想象力虚构故事的时候,小说和传统故事在内容方面的差异使它们之间的关联不再像过去那么紧密。
【小题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的放事讲述人如果把自己的故事记录下来,进行加工整理,就能形成一种和早期小说接近的文字,有些讲述人也会成为小说家。
B.现代小说家尝试用新的方式讲故事,会削弱小说的故事性。这将降低小说对虚构的依赖,小说的个人表达功能却会因此得到强化。
C.契诃夫不大认可“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对他们的做法评价不高,由此可知当时这股写作潮流与他的创作理念相悖。
D.现代小说的发展加剧了故事在小说中的衰变,与此同时,随着现代传媒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故事讲述方式也可能消亡。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11-01 05:44:1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犬儒:从愤世嫉俗到玩世不恭

①犬儒是个外来词,人们通常将它理解为讥诮嘲讽,愤世嫉俗,玩世不恭,但要更完整把握它,就需要追溯一下它的起源和演变。

②犬儒派是古希腊的一个哲学流派,其代表人物是狄奥根尼。这派哲学主张清心寡欲,鄙弃俗世的荣华富贵,力倡回归自然。据说狄奥根尼本人住在一个桶里,以讨饭为生。有人讥笑他活得像条狗,他却不恼。“犬儒”之称由此得名。

③早期的犬儒是极其严肃的,狄奥根尼是一个激烈的社会批评家,他立志要揭穿世间的一切伪善,热烈地追求真正的德行,追求从物欲之下解放出来的心灵自由。狄奥根尼也确实愤世嫉俗,他曾经在大白天提着一个灯笼在城里游走,说:“我在找一个真正诚实的人。”

④随着犬儒哲学的流行,其内涵开始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后来的犬儒派发表宏论,竭力鼓吹没有物质财富是多么的美好,而对自己的家乡依依不舍或悲悼自己亲人的死亡是多么愚蠢。德勒斯就说:“我的儿子或妻子死了,那难道就有任何理由应该不顾仍然还在活着的我,并且不再照顾我的财产了么?”“超脱”到这一步,未免就有些矫情了。还是这位德勒斯,当富翁送给他一笔钱时,他收下了,说:“你慷慨大度地施舍给我,而我痛痛快快地取之于你,既不卑躬屈膝,也不唠叨不满。”这里暗含的逻辑是,金钱本是无所谓的东西,我若拒绝你的馈赠或收下金钱又表示感谢,倒显得我把金钱太当回事了。这种态度看上去很洒脱,但好像又有些无耻。

⑤早期的犬儒派是依据一种道德原则去蔑视世俗的观念,后期的犬儒派依然在蔑视世俗的观念但却失去了依据的道德原则。这自然就引出了一个后果:既然无所谓高尚,也就无所谓下贱。那一个人就可以很方便地对世俗观念满不在乎的同时,又毫无顾忌地去获取任何世俗的东西。于是,对世俗的全盘否定就变成了对世俗的照单全收,而且还往往是对世俗中最坏的部分的不知羞耻的照单全收。于是,愤世嫉俗就变成了玩世不恭,狄奥根尼坚持真善、揭穿伪善的批评精神也就变成了他们对善良、德性、理想的怀疑与无情嘲弄。

⑥犬儒一词的演变证明,从愤世嫉俗到玩世不恭,其间只有一步之差。一般来说,愤世嫉俗总是激烈的理想主义,玩世不恭则是彻底的无理想主义。偏偏是那些看上去最激烈的理想主义反倒很容易转变为彻底的无理想主义,原因何在?因为,许多愤世嫉俗的理想主义者在看待世界时缺少程度意识或分寸感,对他人缺少设身处地的同情和理解,不承认各种价值之间的紧张与冲突,这样,他们很容易走向绝望,进而怀疑和否认美好价值的存在,最终则是放弃理想放弃追求。“世界既是一场大荒谬、大玩笑,我亦唯有以荒谬和玩笑对待之。”一个理想主义者常常是在现实中屡屡碰壁之后才变成犬儒的,但正如哈里斯所言:“犬儒不只是在过去饱尝辛酸,犬儒是对未来过早地失去希望。”

【小题1】下列关于“犬儒”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虽然我们可以把“犬儒”理解为“愤世嫉俗、玩世不恭”,但追溯它的起源和演变可以看出,“愤世嫉俗”与“玩世不恭”其实是有区别的。
B.对狄奥根尼而言,蔑视俗世的荣华富贵与解放心灵有关,而德勒斯的逻辑是,既然不把世间的财富当回事,那又何必刻意去拒绝?
C.犬儒派逐渐从愤世嫉俗走向玩世不恭,选择了对世俗东西照单全收,所以他们虽然在蔑视世俗的观念但失去了所依据的道德原则。
D.对后期犬儒派而言,没有道德原则,自然无所谓高尚,也就无所谓下贱,既然没有什么东西是了不得的,也就没有什么东西是要不得的。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本文从起源和演变的角度讨论“犬儒”这一哲学流派,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B.本文在介绍“犬儒”这一哲学流派的流变后,分析了流变背后的原因,构成了层进的论证结构。
C.本文引用德勒斯对亲人死亡态度的表白,是为了说明后期犬儒的冷酷自私,而且还矫情。
D.本文在分析犬儒派的流变时,运用了对比的论证,更好地揭示了犬儒派变化的实质所在。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为严肃而激烈的社会批评家,狄奥根尼主张抛弃世间的荣华富贵,像“狗”一样简朴生活,回归自然,追求从物欲之下解放出来的心灵自由。
B.德勒斯认为不应该执着于亲人的死亡,他的言行又表明了他对世俗财富的贪恋,这与犬儒派所宣扬的观点是完全吻合的。
C.早期的犬儒主义坚持内在的美德和价值,鄙视外在的世俗功利。但后来,犬儒主义却变成了对善良、德性、理想的怀疑与无情嘲弄。
D.虽然曾有过理想,但是现实中屡屡碰壁,饱尝辛酸后,愤世嫉俗的理想主义开始怀疑和否认美好价值的存在,最终放弃理想和追求。

同类题2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在安静中盛享人生的清凉
马德
①无欲的生命是安静的。
②我见过一匹马在槽枥之间的静立,也见过一头雄狮在草原上的静卧,甚至是一只鸟,从一根斜枝朴棱棱飞到另一根斜枝上,呈现出的,都是博大的安静。
③一切外在的物质形式,如槽枥之间的草料,草原之上的猎物,斜枝之外的飞虫,在安静生命的眼中,像风中的浮云。一个安静的生命舍得丢下尘世间的一切,譬如荣誉、恩宠、权势、奢靡、繁华,他们因为舍得,所以淡泊,因为淡泊,所以安静,他们无意去抵制尘世的枯燥与贫乏,只是想静享内心的蓬勃与丰富。
④夏日的晚上,我曾经长久地观察过壁虎,这些小小的家伙,在捕食之前最好的隐匿,就是藏身于寂静里。墙壁是静的,昏暗的灯光是静的,扑向灯光的蛾子的飞翔是静的,壁虎蛰伏的身子也是静的,那是一幅优美素淡的夏夜图。只是壁虎四足上潜着的一点杀机,为整幅画添了一丝残忍,也添了一些心疼。也正因为这样,我没有看到过真正安静的壁虎。
⑤安静的姿态是美的。蹲坐的云冈石窟里的慈祥的大佛,敦煌壁画里衣袂飘举的飞天,一棵虬枝盘旋的古树,两片拱土而出的新芽,庭院里晒太阳的老人,柴扉前倚门含羞的女子,这些姿态要么已看破红尘,要么正纯净无邪,恰是因为这些,它(他)他或平和、宁静、恬淡、宠辱不动;或纯真、灵动、洁净、不沾染一尘世俗,于是便呈现给这个世界最美的姿态。
⑥真正的安静,来自内心。一颗躁动的心,无论幽居于深山,还是隐没在古刹,都无法安静下来。正如一棵树,红尘中极细的风,物质世界极小的雨,都会引起一树枝柯的宕动、迷乱,不论这棵树是置身在庭院,还是独立于荒野。所以,你的心最好不是招摇的枝柯,而是静默的根系,深藏在地下,不为尘世的一切所蛊惑,只追求自身的简单和丰富。
⑦有一天,我去拜会一位遭受了命运挫折的老人。他正端坐在沙发深处,没有看书,没有写书法,只是端坐在那里,甚至都感觉不到他作过任何的思考。我和先生攀谈着,一些陈年往事逐渐勾起了老人的回忆。当他谈到差一点被反动派殴打致死这一段时,语速平缓从容,脸上平静得没有一丝的波澜。这种平静,不是来自岁月的老练和世故,而是来自命运磨难后的超然与豁达。下午的阳光斜照进来,地板上、四壁上,横竖都是窗框投射下的沉重的影子。空气中,一个安静生命的内核在浮沉中发出金属的脆响。
⑧这不由使我想起小时候,一个有月亮的晚上,父亲坐在山梁上吹笛子。一川的溪水,在月光下荡着清幽的光,远山黑黢黢的,村庄黑黢黢的,父亲的笛声婉转、旷远、悠扬。那一晚,山是安静的,水是安静的,村庄是安静的。
⑨我想说的是,只有在自然的身上,我们才能得到最厚重最原始的安静。
【小题1】文章第②段写观、雄独狮、鸟,第⑤段写石佛、飞天、古树、新芽、老人、女子,分别有什么用意?(4分)
【小题2】第④段中,作者为什么说:“我没有看到过真正安静我壁虎?”(4分)
【小题3】“你的心最好不最招摇的枝柯,而是静默的根系。”结合全文,说说“枝柯”“根系”在文中的含义。(4分)
“枝柯”的含义:    
“根系”的含义:
(6分)【小题4】意境是情景融合而成的,好的诗歌和散文常常以意境取胜,试从意境的角度赏析第⑧自然段。(6分)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走正门

王春迪

老街有句俗语:夏府的地,贺府的房,海府的银子用斗量。贺家发迹早,起初,海爷还是个小油贩子时,贺家就已经钟鸣鼎食,门阔院深,人称“贺半街”了。

然而,家有数座金山,不敌一个败子。后来,贺府家道中落,只能靠典当度日。一日,海爷路过贺府门前,看到有个不肖子孙正在卖一只枯瘦的看门狗,海爷不禁喟叹,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昔日金玉满堂的贺府,如今只剩下一个金砖碧瓦做的空壳了。

贺府后来卖给了海爷。因为地势高,地段好,海爷用它做起了油行的门面。贺府后院有个百步宽的天井,青砖铺就,四周景色幽静。还有几棵松柏,枝繁叶茂,傲然挺拔。如此花园,中间竟然立着贺家的祠堂,迁也迁不走,拆又不能拆,看着让人堵得慌。

起初,每逢清明,贺家的子孙还三三两两地来祭祖。后来便不再有人来了。常有人跟海爷建议,这帮不肖子孙把老祖宗的家底都给败光了,也没脸来了,干脆把那个祠堂拆了吧。

海爷却说,不可。

后院鸽子多,鸽子屎常落得到处都是。海爷吩咐下人,隔些日子把贺家的祠堂打扫干净。到了清明,贺家没人来,海爷还让人烧香点烛,更新一些被老鼠啃坏的牌位。

转眼几十个春秋,海爷已白发苍苍。一日,日过三竿,一阵锣鼓开道,老街的百姓跟水一样涌过去,随即,又像拍在岩石上一样分在两边。海爷隐约看到,一个八人抬的轿子在人群中似水浪般起伏。鸣锣十一响!这排场,唯京官才有!海爷微微闭着眼,低着头,垂着手,腰杆子挺直地跪在地上。

不一会儿,轿子停在了海爷府前,下来一个官人,下了轿,经过海爷时,像经过一个脚底下的石子儿,啥也没说,径直走进海爷的油行。身后,知府、知县以及各级官员都低着头鱼贯而入。街坊们瞧这架势,心想,生意人恩怨多,海爷得罪人了。

海爷的几个儿子,有的窃窃私语,有的甚至浑身发抖,跪在地上半边身子都斜了。海爷静静地回过头,眼神一扫,大伙不敢言语了,同时腰杆子也挺了起来。

一阵嘈杂的脚步声传来,官人从油行里走了出来,到海爷跟前将海爷扶了起来。海爷觉得此人两手温软有力,微微抬头,见他天庭饱满,地阁方圆,髯须飘逸,两肩圆厚。再看那官服,绣的是孔雀,顶戴蓝宝石花翎。未等海爷说话,官人便说,本官乃贺家后人,一别数十年,如今故地重游,旧迹难辨,唯有当年祠堂,托您照料,仿如昨日。本官不胜感激,刚才失礼,颇有得罪。说着,官人要弯腰拜谢,被海爷一把托住。海爷气定神闲地微微一笑,道,举手之劳,荣幸之至。随后,两人有说有笑,一同走进了昔日的贺府。

当日,老街的每一个角落都在谈论着这件事,大伙都觉得,多亏海爷当初的仁义。倘若当初海爷一冲动把祠堂给拆了,保不准今儿个会出什么事情。

一日,外面下着大雨,海爷闲来无事,把几个儿子儿媳妇叫到跟前喝茶,若无其事地问他们,知道当初为啥我没拆贺家的祠堂吗?

小儿媳鬼精,抢嘴说,是老爷您仁义。

海爷笑笑,抿了一口茶,起身,眼睛望着窗外,好似看到了几十年前的情景。海爷说,贺家人搬走后的头几年,贺家还有不少后人来祭祖,其他人来的时候,都跟老鼠似的钻进钻出,拜祭时,有的说说笑笑,有的哭得撕心裂肺,进进出出,都走侧门,怕遇到熟人。唯有一年轻女人,一手拎着篮子,一手领着一个孩子,清早最先来。娘儿俩大大方方地从正门进来,进来后,先将祠堂里里外外擦洗一遍,然后从篮子里拿出一个干净的蒲团,让孩子端端正正地跪拜。拜祭完,整理好衣裳,再昂首阔步地走出去。娘儿俩穿的都是粗布衣服,有的地方还带着点补丁,却十分干净。这样的穿着,从富丽堂皇的大门进出,难免会被众人指点议论,但那娘儿俩,始终抬头挺胸,遇到认识的街坊,还让孩子有礼有节地问好。

海爷说,贺家有这样的娘儿俩,谁还敢拆他家的祠堂?这么些年了,也不知道那天那个官人,是不是当年那个孩子?

小儿媳没弄懂,嘀咕道,不就是没走侧门走正门吗?这有啥啊?

海爷听罢,长叹一声,背着手,回屋去了。

(原文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以老街上的“夏府的地,贺府的房,海府的银子用斗量”这一俗语开篇,是为了引出后文对贺府的介绍。
B.做了京官的贺家后人衣锦返乡时,海爷家人“跪在地上半边身子都斜了”,说明海爷的家人因得罪了贺家而害怕。
C.海爷买下贺府,并精心照料祠堂,贺府后人还乡寻旧,感念海爷恩德,这一情节前后照应,设计自然而又精巧。
D.小说通过细节描写和侧面烘托生动细致地刻画了海爷这一有长远目光、行事果断但又胆小怕事的人物形象。
E.起初,每至清明,贺家的子孙三三两两前来祭祖,后来不再有人来了,这说明贺家人已经穷困潦倒,无力来祭祖了。
【小题2】小说第三段写贺府后院的环境有何作用?
【小题3】小说以“走正门”为题有何作用?“走正门”这一行为对你有什么启发?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同类题4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粉丝不是万能的

互联网在某种程度上是“急功近利”的,它使财富创造的节奏越来越快,又让耐心在这个时代显得尤为稀缺。

比尔•盖茨用了12年才获得他的第一笔十亿美元,而雅虎的创始人杨致远则将这个时间缩减到了3年,而同样是3年时间,雷军甚至将小米做到了百亿美元的估值,它所引领的“粉丝营销”,也成为企业营销的圣经,被大量崇拜小米神话的企业家信徒奉为圭臬。

粉丝当然是好东西,它看上去声势浩大且整齐划一,获取廉价又不求回报。但是另一方面,粉丝文化是将传统意义上的品牌管理施以“快餐化”处理之后的产物,它抛掉了那些难啃的工作,比如对品牌资产进行可持续的扩张、建立品牌信誉的高效评估机制等内容,仅仅保留并极致浓缩了“与客户建立亲密关系”这一章节,本质上有着取巧成分。

就像是考试前的划重点行为,如果考题恰好不在勾划范围之内,自作聪明的考生就会死得很难看。

9月初,中国手机厂商魅族推出新一代产品魅族MX4,并改变了其一贯较为“高冷”的价格策略,将1799元作为产品销售的起步价,直接击中了它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在“性价比”上有着极大自信的小米。随之而来的,是“1799”成为了一个约定俗成的暗号,汹涌的淹没了小米官方微博的评论区,导致小米历史上第一次关闭了微博评论,并暗示自己遭遇了水军攻击。

但是另一方面,有媒体梳理出了那些通过“1799”刷屏的用户构成,却发现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小米自家的用户在以起哄、调侃的方式表达他们对于小米定价的不满——凭什么魅族的最新款手机可以卖到1799,但是小米却还是要1999?

换而言之,是小米精心培养出来的粉丝,参与并掀起了这场令小米极其难堪的舆论风暴,这或许就是“粉丝营销”的致命短板:粉丝基于感性诱因而产生,是一种情绪化的价值认同,在那些处于顺风口的场景里,粉丝能够表现出高度驯化的言行,然而,一旦脱离这种舒适区,粉丝在价值观上的蜕变也毫无阻力,甚至可以说是水到渠成。

不过,由于小米是“粉丝营销”的集大成者,所以它在很多时候也的确是被公众用放大镜观察,容易出现示范效应。除了小米之外,数量更多的企业连粉丝的运营都想偷懒,使劲把用户往微信公众帐号里导入,然后觉得这就给他们贴上了“粉丝”的标签,可以无所顾忌的灌注商业推广信息,还得意于“这比发手机短信要省钱多了”,这种心态,更是虚妄。

今年夏天,在营销领域建树颇多、被誉为快消品行业“西点军校”的宝洁集团干脆宣布将其“市场部”改为“品牌管理部”,这被认为是数字营销的新趋势,即“一切皆品牌”的未来概念。

一个更加直白的变化是,在天猫和淘宝这样的电商平台上,卖家对于流量的依赖开始降低,用户会以“三只松鼠”、“小狗电器”这样的品牌关键词实现消费路径中的搜索抵达,而不是以前的“开心果”、“吸尘器”等商品关键词,同时,限时秒杀、团购等活动对卖家的吸引力也不及往昔。这一方面意味着企业需要花费更多的力气在品牌识别上,另一方面也说明,粉丝若是缺乏忠诚度,一切投入可能都会沦为过眼云烟,无法形成持续性的竞争力。

苹果公司从来不做“粉丝营销”,但它却莫名成为各路奉行“粉丝营销”战略的企业的参照对象。苹果公司要求其零售店的店员将顾客视为尊敬的对象或是朋友,当顾客前来寻求服务时,要“给予一个当天就能解决的方案”,这与很多致力于让顾客滞留以接触更多的商业销售机会、以及将解决方案推卸到其他责任方(比如售后)的企业经营观念相比,显然是背道而驰的。

【小题1】下列对“粉丝营销”的解说,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粉丝营销”由雷军引领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被大量企业家奉为圭臬,成为企业营销的圣经。
B.“粉丝营销”是企业借助粉丝,“与客户建立亲密关系”,声势浩大,不求回报,本质上有取巧成分。
C.“粉丝营销”就像是考试前的划重点行为,如果考题恰好不在勾划范畴之内,自作聪明的考生就会死得很难看。这是因为粉丝高度驯化,是一种情绪化的价值认同。
D.由于小米是“粉丝营销”的集大成者,所以它在很多时候也的确是被公众用放大镜观察,容易出现示范效应。数量更多的企业使劲把用户往微信公众帐号里导入,并灌注商业信息。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粉丝营销”是将传统意义上的品牌施以“快餐化”处理之后的产物,它抛掉了那些难啃的工作,比如对品牌资产进行可持续的扩张、建立品牌信誉的高效评估机制等内容。
B.“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小米精心培养出来的粉丝,参与并掀起了一场令小米极其难堪的舆论风暴,这就是“粉丝营销”的致命短板。
C.卖家对于流量的依赖开始降低,限时秒杀、团购等活动对卖家的吸引力也不及往昔,这意味着企业需要花费更多的力气在培养粉丝上,因为粉丝若是缺乏忠诚度,一切投入可能都会沦为过眼云烟,无法形成持续性的竞争力。
D.苹果公司对服务有极高的要求,当顾客前来寻求服务时,要“给予一个当天就能解决的方案”,这与很多试图搞“粉丝营销”的企业的经营观念相比,是完全不同的。
【小题3】根据文意,概括“粉丝营销”的优缺点。

同类题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
唐家山作证
相信所有国人都会为这一消息欢呼雀跃:唐家山堰塞湖抢险取得决定性重大胜利。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指挥部决定从11日下午4时起解除唐家山堰塞湖黄色警报。
将近一个月了,唐家山堰塞湖,令多少人寝食难安——超过2亿立方米的水悬在头顶!而束缚水的堰塞体呢,由支离破碎的碎石和粉细砂组成。如此脆弱的屏障,用危如累卵形容绝不为过——专家统计,地震形成的堰塞湖溃决的概率达到了93%!
如果聚焦到5月20日16时到21日17时的这段时间内,唐家山堰塞湖的变化更是令人触目惊心:在20日16时,唐家山堰塞湖的库容仅为7250万立方米,而25个小时之后,库容急剧上升到9160万立方米,一天的时间库容上升了近2000万立方米。
根据20日水利部和四川省水利厅及绵阳有关专家到唐家山堰塞湖现场勘察的报告显示,当时堰塞湖水位高程711米,相应库容约7250万立方米,堰塞堆积体过流通道(即坝顶最低部位)顶部高程751.2米,相应库容4.2亿立方米,根据此前两天的水位上升情况,每天入库750万立方米,约要20天水位才能上升到堰塞湖堆积体的漫坝高程。
但是20日到21日之间的入库水量远远超过这个此前预计的数据。一位水利专家对此表示,原因就在于“要命的雨”,20日到21日之间,包括北川和青川在内的地区正好遭遇了一次降雨过程。
此前中央气象台19日预报,20日至22日,四川汶川、北川、理县、茂县、绵竹、安县等重灾区将有中到大雨,降雨量有13至30毫米,降雨以20日夜间为最强。而恰恰是在此期间,唐家山堰塞湖水位迅速上升。
如此的水量和海拔高程,一旦溃决,形成的水头会超过60米。一位老专家指出:这样的水头呼啸冲出峡谷,摧毁几十层高的建筑物,就如同撕裂一张纸般轻易……
更让人忧心的是,除险难度之大前所未有:余震不断、滚石不断、陆路不通、水路不通。而根据水文、气象条件和堰塞湖库容条件综合分析,留给我们的疏通工程工期最长也不能超过10天。
难,确实难!然而,我们以“没有一人伤亡”,宣告唐家山抢险获得圆满成功!成功的背后是执政理念和执政水平的提高。
危湖高悬,无时无刻不牵动着共和国领导人的心。******5月26日深夜给正在四川前方指挥抗震救灾的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打电话,要求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为除险情,温家宝总理三次亲临唐家山堰塞湖坝顶指挥。“绝不能让一个百姓伤亡。”共和国总理对人民作出庄严承诺。
与时间赛跑,与洪水争速。人们不会忘记,1500名解放军和武警水电官兵身负炸药向唐家山挺进的身影;人们不会忘记,风餐露宿坚守在坝顶的水利专家们黧黑的面孔;人们不会忘记,那条用汗水甚至血水挖出的深深的泄流渠……
以人为本,民生最重,我们有决心,也有能力。唐家山抢险,肆虐的洪水完全按照我们的指挥棒在乖乖运行:6月7日7时,按计划第一股水流缓缓漫进泄流槽;9日晚,按预定计划流量达到81立方米/秒;10日7时42分,泄流槽流量按预定方案达到497立方米/秒;截至11日8时,库容降到了6.8亿立方米——完全达到了安全容量!
泄洪中,沿途又是一种什么状况呢?
洪峰进入北川县,无一人员伤亡!
洪峰通过李白故里江油市青莲镇,太白祠等文物古迹有惊无险!
洪峰抵达宝成铁路涪江大桥,刚刚有一列货车从桥上安然驶过!
……
正如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的贺电所指出的,成功处理唐家山堰塞湖险情,“创造了世界上处理大型堰塞湖的奇迹”。而奇迹的背后,不正是我们执政理念和执政能力提高的体现吗?
这一切,巍巍屹立的唐家山作证!   (《人民日报》2008年6月12日,有删改)
(小题1)文章题目“唐家山作证”,有什么含义?(4分)
(小题2)“难,确实难!”文章通过哪些内容写出了唐家山堰塞湖疏通工程的“难”?请简要概括。
(小题3)试结合文体特征和文章内容回答,本文开头一段有何作用。(4分)
(小题4)本文被誉为“宣传报道的精品”,试从写作特点这一方面,择取两点评析本文精妙所在,写一则短评,100字左右。(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