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题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怎么说”与“说什么”血肉相连,难解难分。不同的表达方式常使同一表达对象具有不同的内涵、意蕴。
好文章往往都有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它“怎么说”确实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其中有的独特表达方式表现了作者对事物独特的感知、把握。苏珊。朗格说:“当一个诗人创造一首诗的时候,他创造出的诗句并不单纯是为了告诉人们一件什么事情,而是想用某种特殊的方式去谈论这件事情。”((艺术问题))无视这种“特殊的方式”,就等于拒绝诗人的全部创造。此其一。
其二,有些独特的表达方式表现了作者独特的感情色彩。“我没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与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中的原句“我没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相比,只不过少了三个逗号,就“说什么”这一点看毫无二致,但是鲁迅先生体现在他的表达方式中的强烈的悲愤之情却全然不见了。所谓 “文不逮意”之“意”也包括了情,情、意往往密不可分。
其三,有些独特的表达方式往往透露出它所特有的言外之意,同一对象如果采用别的表达方式那言外之意也就随之消失了。柳宗元的(段太尉逸事状)中有一句“吾戴吾头来矣!”《新唐书)转录时删去后一“吾”字,林纾以为删得无理,虽然表达的内容一样。因为被删的那一“吾”字富于言外之意:“一则哂全军之不武,一则示一身之有胆。”如果只知其“说什么”,不问其“怎么说”,可就辜负了作者遣词造句的一片苦心,当然也不可能学得如何遣词造句的本领。
当然,语言表达的问题不止是这些。
语言大师老舍在《人物、生活和语言》中谈到这样一个例子:“有个戏,写国民党统治时期,两个小学教员谈话,一个说:‘看这群孩子多可怜,个个面如菜色!’我觉得‘面如莱色’就不够通俗。不如说成‘看看孩子们多可怜,个个面黄肌瘦!”更通俗些。只有观众听懂了,才能打动他们的心。假如把这话再改一下,改咸‘看看孩子们的脸!’这样观众不仅听得懂,还会引导他们去想,就更有力量。”写戏中人物的台词如此,一般说话作文也不例外。
(摘自王尚文《“说什么”与““怎么说”》,有删改)
【小题1】(小题1)下列对“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可以反映作者对事物独特的感知、把握。
B.可以表达作者的意思和他独特的感情色彩。
C.可以表达言外之意且难以用别的方式替代。
D.能够独立于内容之外而产生独特的价值。
【小题2】(小题2)(小题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同一表达对象由于表达方式的不同,其内涵、意蕴也就可能产生变化。
B.诗人创造一首诗所运用的某种特殊的表达方式也是他全部创造的一部分。
C.哪怕只是几个标点符号的变动,作者所要表达“情”、“意”就完全发生变化。
D.阅读要思考文章“怎么说”,才能体会作者语言表达的苦心并学得这方面的本领。
【小题3】(小题3)(小题3)文章引用老舍在《人物、生活和语言》中的例子,论证了什么道理?(3分)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1-05-05 06:50:3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你不是一个俗人(节选)

王朔

一间花里胡哨、从外边看像个发廊或彩扩冲印店的临街房内,于观正在和一个胖乎乎的女同志谈心:

“为什么要跟人家一样呢?我觉得女同志要长就应该长出自己的特点来,物以稀为贵嘛。你们都眉清目秀,我偏月朦胧鸟朦胧;你们都高低错落,曲线优美,我不妨浑然一体,让你们闹不准谁是谁。我认为你就属于个人特点比较突出的,让人一眼难忘的,很难用漂亮不漂亮这样的俗词来形容……”

冯小刚领着一个长得十分夸张、活脱卡通人物的男子走进来,很严肃地给于观介绍:“哎,于观,这位是《交际与口才》报记者华远先生,想找你了解一下咱们‘三好协会’的工作情况。”

“好,好,小刚你别走,这位女同志你接着来。”于观起身让座,“华先生这边请。”

“你们刚才说到哪儿了?”冯小刚坐下问。

“不能用漂亮不漂亮判断一个人。”

“噢,刚才一进门看见你,我眼睛就一亮,心想,这个女人不简单。为什么不简单呢?

“因为……因为……不知道你自己发现没有,你的气质里有一种忧郁的东西。我喜欢忧郁,我这个人也常常忧郁,所以我一见你就……就心驰神往。”

冯小刚自己也豁朗地笑了。

于观把华远领进里屋,那几乎只能算半间房,堆满过时的壁纸和装饰材料,都是用这间屋做买卖的上个户主倒闭时留下的。小屋勉强可以坐两个人。

“你想了解什么呢?”于观问。

“想请你谈谈你们是怎么想起要成立这个所谓‘三好协会’的?想请你解释一下‘三好’指什么?”

华先生坐正、坐直,拿出笔和笔记本,但仍像屁股底下垫了弹簧似的动弹不停。

“不用紧张,随便谈,”他安慰于观,“发表不发表我还没想好呢。今天只是路过,被刚才那个人死缠硬泡拽了进来。”

“这个,成立‘三好协会’……”于观双眼茫然,接着稳住了神,口齿也流利了,“成立‘三好协会’,主要是我们对目前的社会风气十分反感。人和人之间不是互相瞧不起就是互相攻击,一点真诚的感情都没有。”

“是,我也对这种现象很有看法。”华先生点头赞同。

“怎么就非得胡撕乱咬?互相说点好话怎么啦?”于观忽然愤怒了,脸红脖子粗地瞪着华先生,质问,“难么?费事么?是压根没教过还是都忘了怎么说?一张嘴就阴阳怪气,一张嘴就毒汁四溅!有时我在街上听到穿得那么体面的两个人互相骂出那么难听的话,我就难过,就心疼——都是人民和人民呀!”

于观眼圈由衷地红了,华先生默然不语,肃然起敬。

“于是我就默默地想:咱是文明古国呀,再这么下去就不对了。死后怎么有脸去见咱们那些以道貌岸然著名于世的先人?也愧对子孙。人家将来要查的,到底这优良传统是从哪朝哪代失传的?”

于观看了眼华先生,见他还在听,才又接着往下说,语气由沉痛变得激昂,铿锵顿挫:

“所以我们大家一碰头,觉得不行,不能任其下去,要管,必须管,不顾一切地管!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让互相吹捧蔚然成风。”

于观脸上现出一片极灿烂极夺目的光辉,随之他连忙解释:“我说的是互相吹捧的褒义,指的是那种祥和的气氛。”

“我懂我懂,很理解。”华先生点头如啄米,“即便是贬义的互相吹捧也比互相谩骂强。”

他极为认真地对于观说:“实话告诉你,我早盼着有个匹夫觉得自个有责任了。”

冯小刚的声音从外屋传进来:“有信心了吧?这回不怕谁说长道短了吧?这就对了,走你的路——北在这边。”

“首先是一片好心,其次是各种好话,最好汇成一个刻骨铭心的好梦。呶,这墙上挂着的就是我们的心声:好梦献给你!”

于观掉头抬手往后墙一指。华先生只顾埋头在本上速记,写了一遭才抬头乱找。

“你们是逮谁捧谁,还是也挑人,单捧有名的?”华先生又问。

“逮谁捧谁!”于观断然道,手同时往下一劈做了个斩钉截铁的手势。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搞三六九等。你想呵,往往最不值得捧的人最需要捧,这牵涉到一个为什么人的问题。也就是说,凡是群众需要的,就是我们乐意奉送的。”

“那么哪部分群众最需要?”

“这个我们做过市场调查,恐怕最大的潜在顾客还是文艺界人士。他们本人当然很谦虚,相信家属会对我们的工作很支持。”

“那是一定的。”华先生颇有同感,旋又补充道,“只要做好宣传工作,很多人都会立即认识到你们这项工作的意义和不可替代性。”

“目前我们还是在试营业,业务尚未全部开展,人员也需要培训,仅仅刚开始送好话,做好梦下一步开办,正在筹备。”

【小题1】本文的语言具有鲜明的特色,请你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概括。
【小题2】本文以“你不是一个俗人”为题,你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含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春晚刚一结束,有个明星迅速火遍大江南北。它就是登上舞台,为歌星孙楠伴舞的智能机器人Alpha 1S。来自苏宁易购的相关数据显示,在春晚亮相后,该产品创下短短半小时内,被抢购千余台的销售奇迹!作为一个中国本土的创新品牌,它在其所处行业中已经享有非常高的知名度。16个关节,让它在打拳击、踢足球等体育类项目上也毫不示弱。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小机器人之间的拳击赛甚至组团PK的足球赛,更是各大展览或晚会上的王牌节目。

作为人型机器人,Alpha 1S的外形与人类接近,这让用户更有亲切感。功能上,它能够唱歌、跳舞、说故事,甚至进行武术、瑜伽等动作复杂的表演。敏捷的身手让它成为很多娱乐表演的座上客,多次出镜在人气明星现场表演中。这款产品具有3D可视化动作编辑软件,能够实现仿真模拟、人机互动;同时支持手机APP控制,下载便捷自动升级演示程序,具有反应快、支持蓝牙、人性化外形设计等特性,真可谓是唱得了歌、跳得了舞、打得了拳击、练得了功夫的“真心英雄”。

苏宁易购市场相关负责人表示,科技含量如此高端的机器人产品,操作起来却并不复杂。以这款亮相春晚的智能人形机器人为例,为让普通家庭也可以便捷操作,生产商在软件和应用上也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推出3D可视化界面,用户可以直接通过此界面进行机器人的程序设计,制作出专属于自己的机器人表演,实现真正配合需求的应用“智能化”。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我国的家用服务机器人主要有吸尘器机器人、安保机器人、智能轮椅机器人、智能穿戴机器人、智能玩具机器人等,同时我国还有一批为服务机器人提供核心控制器、传感器和驱动器功能部件的企业。家庭智能机器人可以从事家庭服务,包括维护、保养、修理、运输、清洗、监护等工作,颇有些人类好伙伴的意味。上述业内人士称,随着消费多元化的发展,未来家用智能机器人将成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这个春节,Alpha 1S掀起智能机器人热,在不久的将来,该领域的消费热点可能会越来越多。机器人被列入热门年货清单,或将是一股新的潮流。”该人士说。

(取材于《抢了大圣的饭碗,春晚机器人凭啥这么“拽”》)

材料二

韩国当地时间3月9日13时,在韩国九段棋手李世石与谷歌围棋AlphaGo的人机大战中,AlphaGo 大胜李世石,在五番棋的比赛中暂时以1比0领先。

2015年10月,AlphaGo与欧洲围棋冠军樊麾二段进行了五场秘密比赛,结果,欧洲冠军被5比0横扫。尽管人工智能早在近20年前和10年前就分别战胜了国际象棋和象棋的世界冠军,但在围棋界的高手看来,包括AlphaGo在内的人工智能围棋都只是业余水平,尚不具备与职业高手对抗的能力。

谷歌公司主持研发AlphaGo的最高执行官却这样说:“人们一直认为围棋是人工智能不可能战胜人类的领域,我们想要挑战这种不可能。大家可能仅根据AlphaGo与樊麾的对弈棋谱作出了这一判断,希望大家不要把那场对弈看作AlphaGo的全部实力。”于是,AlphaGo的研发者谷歌公司掏出百万美元的资金,请出近十年来获得世界冠军最多的李世石,来证明到底是人脑强还是电脑强。

比赛过后,很多棋坛人士表示,这盘棋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在很多大师看来都扑朔迷离。他们一致认为,与5个月前和樊麾的对局相比,AlphaGo成长迅速。谷歌的研发人员改进了AlphaGo的神经网络。在对樊麾的比赛中,他们使用了3000万个位置作为原始数据,来训练AlphaGo的价值网络,在对李世石的位置中,他们可以使用1亿个位置训练,另外,也投入了更大的运算量。但很多专家和棋手仍坚持认为,人工智能目前并不能完胜人类顶级高手。即便李世石第一盘负于AlphaGo,但后续的4局比赛结果如何,还有待揭晓。

其实,早在比赛前,李世石就曾说过,他在与人对局中首盘输掉的时候很多,这次与人工智能对弈即使输掉首盘,也不太会对接下来的比赛有影响,自己也肯定会从与人工智能的对弈中学到很多。不过,我们不能忽略的是,拥有惊人计算能力和学习能力的AlphaGo或许比李世石学得更快,这一局过后,它会从对手那里学到更多应对的招数。无论如何,这场对决表面上看是人机大战,实则是人类不同技术之间的对决。正如谷歌公司的高管在比赛前所说的,“无论结果如何,胜利都是属于人类的”。

(取材于《人脑真的败给了电脑吗?》)

链接:2016年3月15日,人机大战以人工智能AlphaGo五局四胜的成绩结束。

材料三

我国继 2013 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后,2014 年机器人销量又创新高,预计 2017 年工业机器人保有量有望达到全球第一,但中国机器人密度还是远远低于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中国机器人市场的需求与供给存在庞大的缺口,未来市场空间巨大,这将为我国集中资源,发展国产机器人产业提供强劲动力。

近年来,工业机器人发展速度较快,但服务机器人相对弱势。因此,《机器人产业 “十三五”发展规划》对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进行了顶层设计。《规划》提出了市场主导、质量为先、强化基础、创新驱动的发展原则,实现在助老助残领域、消费服务领域、医疗领域等重点领域的示范应用,并开展核心零部件攻关、前沿共性技术研发、医疗康复机器人应用等重点工作。目前,家务辅助机器人每年以超过10%的增长速度出现在我们生活中,把个人从繁重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家庭机器人将成为继计算机之后的又一个科技和产业发展浪潮。

家庭辅助类机器人以更高的性价比解放人类双手,保守估计市场空间将超千亿元。随着云机器人技术获得重大突破,小型家庭用辅助机器人将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将在2020 年之前形成至少累计 416 亿美元的新兴市场。服务机器人一般需结合特定市场进行开发,所以从这点上来说,本土企业更容易结合特定的环境和文化进行开发,占据良好的市场定位,从而保持一定的竞争优势。

【小题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Alpha 1S”的相关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它是中国本土智能机器人的杰出代表。
B.因为拥有16个关节而行动灵活自由。
C.功能强大,体育、娱乐项目无所不能。
D.虽然科技含量很高但操作却比较便捷。
【小题2】根据“材料一”,下列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春晚的大力宣传,Alpha 1S在春晚亮相之后被抢购。
B.Alpha 1S与人类相似的外形,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理念。
C.通过3D可视化界面可对Alpha 1S进行个性化的程序设计。
D.服务功能的多样化使家用智能机器人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
【小题3】下列对“材料一”中加点的词语,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出镜:“出”的第一笔是“ㄴ”(竖折)。
B.提供:“供”的读音是“gōng”。
C.意味:在原文中也可以换成“味道”。
D.潜力:“潜”的读音是“qiǎn”。
【小题4】“材料二”中加点的词语不能用括号里的替换的一项是
A.大胜(大败)B.横扫(全面击溃)
C.扑朔迷离(匪夷所思)D.坚持认为(固执己见)
【小题5】请结合“材料二”,分析 AlphaGo为什么能战胜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
【小题6】“材料二”中,“无论结果如何,胜利都是属于人类的”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小题7】下列为“材料三”所拟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A.我国机器人市场存在庞大缺口
B.我国工业机器人发展十分迅速
C.我国服务机器人发展前景广阔
D.服务机器人将解放人类的双手
【小题8】结合三则材料,谈谈我国发展机器人产业的意义。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哲学同外国哲学不同之处极多,其中最主要的差别之一就是,中国哲学喜欢谈论知行问题。我想按照知和行两个范畴,把中国文化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认识、理解、欣赏等等,这属于知的范畴;一部分是纲纪伦常、社会道德等等,这属于行的范畴。这两部分合起来,形成了中国文化。在这两部分的后面存在着一个最为本质、最具有特征、深义的中华文化。
陈寅恪先生论中国思想史时指出:“南北朝时,即有儒释道三教之目。……故自晋至今,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此虽通俗之谈,然稽之旧史之事实,验以今世之人情,则三教之说,要为不易之论。……故两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实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而关于学说思想之方面,或转有不如佛道二教者。”
事实正是这个样子。对中国思想史仔细分析,衡之以我上面所说的中国文化二分说,则不难发现,在行的方面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儒家,而在知的方面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佛道二家。潜存于这二者背后那一个最具有中国特色的深义文化是三纲六纪等伦理道德方面的东西。
专就佛教而言,它的学说与实践也有知行两个方面。原始佛教最根本的教义,如无常、无我、苦,以及十二因缘等等,都属于知的方面。八正道、四圣谛等,则介于知行之间,其中既有知的因素,也有行的成分。与知密切联系的行,比如修行、膜拜,以及涅槃、跳出轮回,则完全没有伦理的色彩。传到中国以后,它那种无父无君的主张,与中国的三纲六纪等等,完全是对立的东西。在与中国文化的剧烈冲击中,佛教如果不能适应现实情况,必然不能在中国立定脚跟,于是佛教只能做出一些伪装,以求得生存。早期佛典中有些地方特别强调“孝”字,就是歪曲原文含义以适应中国具有浓厚纲纪色彩文化的要求。由此也可见中国深义文化力量之大、之不可抗御了。
这一点,中国不少学者是感觉到了的。梁漱溟先生说:“中国人把文化的重点放在人伦关系上,解决人与人之间怎样相处。”冯友兰先生说:“基督教文化重的是天,讲的是‘天学’;……中国的文化讲的是‘人学’,注重的是人。”这些意见都是非常正确的。
国外一些眼光敏锐的思想家也早已看到了这一点,比如德国最伟大的诗人歌德就说:“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情感方面几乎和我们一样,使我们很快就感到他们是我们的同类人,只是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比我们这里更明朗,更纯洁,也更合乎道德。……还有许多典故都涉及道德和礼仪。正是这种在一切方面保持严格的节制,使得中国维持到几千年之久,而且还会长存下去。”
中国文化同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化,既然同为文化,必然有其共性。我想强调的却是它的特性。中国文化的特性最明显地表现在或者可以称为深义的文化上,这就是它的伦理色彩,它所张扬的三纲六纪,以及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精神。
(摘编自季羡林《中国文化的内涵》)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化可以分为知和行两个部分,二者合起来构成中国文化,隐藏于二者背后、最具中国特色的则是它浓厚的纲纪文化色彩。
B.从历史记载和现实看,中国文化深受儒释道三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人在行方面受儒家影响,在知方面受佛道二家影响。
C.三纲六纪等伦理道德方面的东西是中国文化最为本质的部分,它的力量巨大,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D.在歌德看来,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情感方面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民几乎没有什么不同,但中国人的表现更符合道德的要求。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哲学的特点是喜欢谈论知行问题,从中国哲学的角度出发,认识中国文化,也可以从知和行两个方面入手。
B.考察中国的思想史,关于儒释道的论述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以儒释道三家的思想来代表中国思想可以追溯到晋朝。
C.原始佛教是完全没有伦理色彩的,“孝”是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特色的东西,佛教中讲“孝”是适应中国文化的结果。
D.中国文化重视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鲜明的伦理色彩,这是中国不少学者和国外一些眼光敏锐的思想家对中国文化共同的认知。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佛教也可分为知行两个方面,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受中国文化影响染上了浓厚的伦理色彩。今天的佛教已与原始佛教完全不同。
B.中国文化注重伦理道德,在一切方面注意节制,这使得中国得以延续发展几千年,保持这一传统,对中国的未来发展也将产生积极作用。
C.同中国文化一样,中国哲学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哲学既有同为哲学的共性,也有鲜明的个性,这就是对知和行的特别关注和思考。
D.今天的我们仍然应当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文化中汲取智慧,将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结合起来,这将有助于解决今天中国社会面临的一些问题。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史学家吕思勉先生

陈吉龙

六岁,他就开始读经书、学八股;八岁起开始接触史学,启蒙者是他的母亲。后来在父亲指导下,他从头至尾点读完了《纲鉴易知录》,后来又花了半年时间,点读了编年体通史《通鉴辑览》,对中国历史有了一个概略的了解。与此同时,他还跟母亲学习了《说文解字》。

他就是著名史学家吕思勉先生。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先生十一岁,已开始读报,关心时事。1898年戊戌变法,风云人物康有为、梁启超成了他心目中的楷模。他读梁启超、康有为等人的文章、著作,思想上受了很大影响。

他十五岁开始阅读正史,或抄录或点读,极其认真,且阅读速度惊人,能日读十四卷,每读书必从头至尾看完。十六七岁间,其父按苏、常一带读书人家教子弟读书的常用方法,要他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通读一遍,以便在做学问之初,可知整个学问的概况及分类,知道天下学问有哪几种,每种源流派别如何,对学术史作一鸟瞰。他读得很认真,花了两年多时间,将经、史、子三部全部读完,只是集部读了一半。

在父亲的指导下,他又阅读了《日知录》《廿二史札记》等书,着重学习怎样阅读史书及写作札记的方法。后来在经学名家丁桂征先生的指引下,他又花了三四年功夫,将有关小学的书及《十三经注疏》精读一遍,使经学、文字学成为治史的得力工具。1904年,他在邑人创设的“读书阅报社”听了元史专家屠寄先生的一次讲座,深受影响,开始研读辽金元史,从此爱好民族问题的研究。那年他二十三岁,首次读遍了“二十四史”。

先生每读书必用朱笔圈识,或眉批,或将材料抄录,加题识或按语,分类保存,在此基础上写成读书笔记。待有心得,意见成熟,即写成札记、论文或专著。如此五十年如一日,形成了先生扎实的治学功力及精切严谨的学风和文风。

1925年“五卅”惨案之后,上海圣约翰大学爱国师生为悼念被杀害工人举行罢课,并在校内下半旗致哀,以示对帝国主义的抗议。美籍校长卜芳济竟蛮横地将当时的国旗拉下,踩在地上。

于是全校师生愤而离校,并谋创光华大学。张寿镛先生任校长,知名学者如钱基博、胡适等激于爱国热忱,纷纷执教光华。当时已应沪江大学之聘的先生,看到光华初创,便决定赴光华任教,为中国人自己办的大学出一把力,争一口气。从此,几与光华终生相伴。

他进光华后,每周上课十多节,先后开过中国通史、中国民族史、文字学等十余门课程。他常穿深色长衫或袍子,戴一副深色近视眼镜,谦逊、质朴、睿智而又自信,具有东方学者的风度和气质。他的课极富魅力,很多受业学生认为听他讲课是一种享受。他上课时带几本古籍上堂,先以刚劲挺拔的书法板书一二段提纲,然后边踱方步边缓缓讲授,言词清晰,语气平和,引经据典,脱口而出。先生虽自称是个专门读书的人,但他历来反对死读书。他认为读书不能脱离实际,学问在空间,不在纸上。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同年11月29日常州沦陷。当时他对女儿说:“我已年过半百,决不向日本人低头!”他虽然生活清苦,但是立身持正,志节凛然。那时候常州,城门口有日本兵的岗哨,行人经过时要脱帽,他“遂不帽,誓言吾必光复乃戴帽”。

1945年日本侵略军投降后,光华大学复校,翌年他特地在上海买了一顶六合帽戴上,扬眉吐气,昂然归故乡。

(摘编自陈吉龙《史学家吕思勉先生传》)

相关链接:
(1)吕思勉(1884-1957),与陈寅恪、陈垣、钱穆并称为近代史学四大家。他学识渊博,具有深厚的国学根底,同时又极富获取新知的热情。治学领域广泛,在中国通史与多项专史的研究上都有建树,并撰写了大量教学用书和通俗读物,同时关注国事,心系民生。

——李波《吕思勉与二十世纪前半期的新史学》

 (2)先生不喜走访知名人士,自述见名人辄自远,不涉无谓的社会交际。没有学历学位,无党无派,遵从父训,一生唯好教书授业,小学、中学、大专、大学都教过。1926年进入光华大学,不久即受聘为史学系系主任,遂自托为终身归宿,前后凡30余年。

——王家范《吕思勉与“新史学”》

【小题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吕思勉十几岁时就结识戊戌变法风云人物康有为、梁启超,阅读他们的文章、著作, 受他们的思想影响,把他们奉为心目中的楷模。
B.吕思勉读书认真且速度惊人,每读一书,必从头至尾看完,到二十三岁时已将“二十四史”读了几遍,奠定了他成为史学家的坚实基础。
C.吕思勉学识渊博,国学根底深厚,具有东方学者的风度和气质,在光华大学先后开设十余门课程,他讲课引经据典,深受学生喜爱。
D.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身居沦陷区常州的吕思勉,不齿于行人向城门口的日本岗哨脱帽行礼的行为,发誓光复后才戴帽子。
E.吕思勉不喜结交知名人士,更不涉足无谓的社会交际,没有学历学位,遵从父训,一生唯好教书,从小学到大学各学段学生都教过。
【小题2】作为一位优秀的史学家,吕思勉先生治学成功的要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