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明代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的一个高峰时期,特别是在明中叶以后,私家园林兴盛起来。一般认为,修造园林是文人倡导的综合性文化活动,但此时勋贵武官亦多热衷造园。在明代“重文轻武”的社会政治背景下,武官效仿文士雅趣的造园行为,旨在打破缙绅士大夫的文化垄断,以便拓展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在勋贵武官修建园林、邀饮雅集的背后,是一张绵密复杂的权力关系网。
传统文人园林具有封闭与私密的特征,但勋贵武官多开辟自家庄园为半公共空间,承接文人墨客的游览聚会。南京的魏国公子弟常招揽南京文士至自家苑囿雅集,期间留下了不少咏景佳作。
勋贵武官开放私家园林,邀请文人墨客参与宴会,带有展示与炫耀的意味。他们一方面对文人的雅韵表示服膺,以求得到文士的认可;另一方面又要宣扬自己独特的文化品位,打破由文士垄断的话语权。事实上,部分勋将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文人话语权下的传统园林美学,树立了自己的社会文化权威,这主要得益于以下两点。
首先,勋臣大将凭借身份优势,不惜花费重金修造庄园,有“尽损其帑,凡十年而成”者,从而形成自己的造园风格,唐顺之概言:“余尝游于京师侯家富人之园,见其所蓄,自绝缴海外奇花石无所不致。”可见勋贵造园多有富丽雄奇之风,甚至带有一丝堆砌感,体现了贵胄之家的宏阔气魄。锦衣卫军官在追求雅筑的豪奢方面丝毫不输勋臣,史继书在家乡溧阳郊外“疏泉架壑为楼观,极宏丽”,开山断流,耗费之巨可想而知。镇将庄园则以雄浑奇诡的边塞风情见长,如榆林大将杜文焕所拥“五岳园”仿五岳山势而建,园中“怪石森列,或立或仆”。这些将门花园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改变甚至颠覆了文人审美下的小巧精雅的园林风格,使士大夫再也不敢轻视武官的品位。王世贞以修造和品鉴园林为能,但南京魏国公诸园壮丽的景观还是给他以强烈触动。王世贞对魏国公南园的景致做了详尽描绘,将惊叹和艳美的心情表露无遗。
其次,建于朝廷赐第之上的勋臣园林,带有特殊的政治象征意义。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存在着一种古老而烦琐的象征主义”,故勋贵世居京城,凸显了诸侯维藩、永拱帝室的政治含义。因此,那些传承百年以上的勋臣赐第内的园林就具有了非凡的神圣性,昭示着“不是策勋麟阁后,谁应开第凤台中”的贵族风范。这种风范显然对文士具有相当大的震撼力。
由于武官园林建造水准日趋精湛,明代中后期甚至出现文官效仿勋贵园林的现象。由此可见,这些勋贵武官们在修造园林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审美和带来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文人对雅致文化的垄断,提升了自己的社会文化地位。
(摘编自秦博《明代武官造园活动及其社会影响》)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明代,因为文人倡导修造园林的活动,所以勋贵武官亦多热衷造园。 |
B.为了展示与炫耀自家园林,勋贵武官多开放自家庄园,邀请文人墨客参与宴会。 |
C.将门花园一改文士园林小巧精雅的风格,这使士大夫开始重视武官的品位。 |
D.勋臣所造的园林,多有富丽雄奇之风,体现出贵胄之家的宏阔气魄。 |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着重从凭借身份、不吝财力这一角度论证,揭示勋将能树立起自己文化权威的原因。 |
B.文章引用唐顺之的话,是为了论证勋贵武官修造的园林花费巨大,非常豪奢。 |
C.文章引用了不少明代文人的言论,这些内容的引用使文章的论证过程更有说服力。 |
D.文章对勋贵武官效仿文士造园行为的背景一带而过,主要论述了该行为成功的原因。 |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勋贵武官不具备相当的财力与权势,就无法建造出富丽雄奇的私家园林。 |
B.在京勋贵和边关将领修建园林的风格不同,体现出各自的文化和身份差异。 |
C.明代出现文官效仿勋贵园林的现象,是因为勋贵园林的建造水准日趋精湛。 |
D.勋贵园林具有神圣性和贵族风范,凸显了诸侯维藩、永拱帝室的政治含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