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人愉快时面呈笑容,哀痛时放出悲声,这种内心情感也能在中国书法里表现出,别的民族写字还没有能达到这种境地的。唐代韩愈说张旭善草书,“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观于物,见……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一寓于书”。张旭的书法不但抒写自己的情感,也表现出自然界各种变动的形象,但这些形象是通过他的情感体会的,因而能形成情景交融的意境。
汉字的起始是象形的,书法家可以用字的结构表达物象的结构和生气勃勃的动作,使写的字成为一种表现生命的艺术。元代赵子昂写“子”字时,先习画鸟飞之形,从中吸取对生命形象的构思,使“子”字有着鸟飞形象的暗示,成为一个表现生命的单位。书法家要想使字表现生命,就要用他所具有的方法和工具在字里表现出生命体的骨、筋、肉、血的感觉。许慎说:“书者,如也。”书的任务是如,写出的字要“如”我们心中对于物象的把握和理解。但这里并不是完全像绘画那样直接摹写客观形体,而是通过较抽象的点、线、笔画表现的。
中国人写的字,能够成为艺术品,使用毛笔是另一个重要原因。毛笔铺毫抽锋,极富弹性,所以巨细收纵,变化无穷,这是欧洲人用管笔、钢笔、铅笔及油画笔所不能比的。正是这个特殊的工具使中国人的书法有可能成为一种世界独特的艺术。中国书法用笔有中锋、侧锋,方笔、圆笔,轻重、疾徐等各种区别,皆是运用单纯的点画而成其变化,表现丰富的内心情感和世界诸形相;就像音乐运用少数的乐音,依据和声、节奏与旋律的规律,构成千万乐曲一样。唐朝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里说张芝学习草书之法,“一笔而成,气脉通连,隔行不断”,被称为“一笔飞白”。石涛《画语录》也说,“人能以一画具体而微,意明笔透”,“一画之法立而万物著矣”。但这里所说的一笔、一画,并不真是一条不断的线纹,而是如郭若虚所言,“自始及终,连绵相属,气脉不断”。中国书画家正是运用这一笔的点画,构成万千的艺术形象,创造中国特有的书画艺术。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旭有动于心时就写草书,看到天地间各种可喜可愕的变化时也会寓之于书,这证明中国书法确实可以用来表现书写者的喜怒哀乐等情感。
B.“书者,如也。”书的任务就是如,因此书法家要像赵子昂写“子”字时习画鸟飞之形那样,通过摹写客体的形象来准确表现文字所象之形。
C.中国人写的字成为一种世界独特的艺术,使用毛笔是另一个重要原因。毛笔的特点使其可以巨细收纵,变化无穷,这是管笔、钢笔、铅笔和油画笔所不能比的。
D.东汉书法家张芝学习草书之法时,其草书之体势,一笔而成,气脉贯通,隔行不断,被称为“一笔飞白”。这种“一笔飞白”之法与作者所理解的“一笔”“一画”相符。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6-06-16 03:05:4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岭南文化经验以某种岭南特色为标志,它有政治、历史、文化传统的积累,又有世俗生活的积累,主要是两方面:一是体现今天的市场化国家行程和市场化生存意识,一是体现所谓岭南文化特点。强调岭南特色无法避免要回到传统岭南生活风格,不强调岭南的传统性,岭南特色便无以为存,但当指认一种岭南特色时。主要关注的是它在今天的特色。岭南经验更多是在市场中国被突出的,是借市场中国而展开其自身的,也就是说,所谓岭南经验的更多表现和变化是在市场中国,并且以其自身代表了某种市场中国的变化,而不是市场中国借岭南进行表现,那会使现代文明与中国经验很狭小。
市场中国的岭南文化表达了一种有限的岭南特点,因为它主要依赖于岭南生活习俗、景物、经济发展状况,而不是主要由现代文明或中国经验结合而生的文化品质和内部动力所提供。由于市场中国的人物风华并没有与一种独特的精神气质融合一体,而是与现实优先性融 为一体形成一种文化意识,这反而使岭南特点具有被现实限制的有限性,难以具有文化本身应该超越现实的精神特质,因而岭南特点显得比较表面,难以产生一种有影响力的气质,而有影响力的气质是能够扩散到中国的整体性精神经验中并提升人们生活风格的。
岭南特色应该主要是一种生存精神,而不是地域风情与生活状态,因为没有一种内在的精神,风情与生活、城市与建筑都变成了表面情景。现代文明在市场中国发生的相似,使中国各地域的文化也大同小异,在岭南文化中发生的,也是差不多的情景。在岭南的诸种文学艺术表现中,如果艺术内容和生命精神与其他地域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换了一个背景或者形式,由其看到的岭南特色是高楼大厦、灯红酒绿、车流不息、时尚生活,再加上紫荆树、榕树、珠江等,这种特色就是极为表面的。
岭南文化所体现的特点,既在现代文明与中国经验之中,又包含着中国个性,所谓岭南个性,在很大程度上是中庸圆通、虚化实际生存思考的。现代文明与中国经验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国个性的制约,市场中国经验下的岭南文化也逃避不了这种中国个性制约,所以,很多岭南文化表现缺乏精神力度而流连于现实所得,并着迷地赞颂这样一种中国个性下的现实。
岭南经验是一种现代文明与中国经验,也是一种人类经验,它应该更超越以往时代而代表今天的生存状况和精神图景。但是,岭南经验仍然缺乏历史的自由性:市场中国给人们提供的历史由由缺乏自由的内在规定性。如果我们不注意这一点,岭南文化中的自由就可能演变为精神的任意颠覆和现实的任意游戏。
(节选自徐肖楠《中国经验的岭南文化关系》)
【小题1】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A.岭南文化经验既有政治、历史、文化传统的积累,又有世俗生活的积累。
B.传统岭南生活风格是岭南特色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强调岭南特色无法避免要回到传统岭南生活风格。
C.岭南特点具有被现实限制的有限性,显得比较表面,难以产生一种有影响力的气质。
D.岭南个性就是中庸圆通、虚化实际生存思考。
E.岭南经验应该超越以往时代而代表今天的生存状况和精神图景。
【小题2】根据文意,下列关于“市场中国的岭南文化”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市场中国的岭南文化明显受到岭南生活习俗、景物、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
B.市场中国的岭南文化不是由现代文明或中国经验结合而生的文化品质和内部动力提供的。
C.市场中国的岭南文化能够扩散到中国的整体性精神经验中并提升人们生活风格。
D.市场中国的岭南文化缺乏精神力度,因而逃避不了中国个性的制约。
【小题3】作者认为,市场中国对岭南经验产生哪些影响?(4分)
【小题4】一位外地游客谈到岭南特色时说,岭南特色就是灯红酒绿,就是生猛海鲜,就是时尚前卫。这位游客说得准确吗?请根据文意进行简要分析。(4分)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然后回答后面问题。

“我爸是李刚”与衙内政治学

羽戈

有些时候,你不得不佩服汉语的音韵之美。譬如“我爸是李刚”一语,从字面上看,平淡无奇,呼喊起来,却大气磅礴,如倒峡泻河,飞流直下三千尺。

李启铭之流,现在叫“官二代”,按传统的称呼则为“衙内”。据考,衙内一称,起源于“牙内都指挥使”一类官职,因这种亲卫官多由高官故旧子弟担任,后来索性将“牙内”改成了“衙内”,用以通称官府人家的孩子。

古典话本中,不乏衙内小霸王的身影。最著名的自然是《水浒传》里那位高衙内。他爸爸是太尉高俅,掌管一国军政,比李刚显赫多了。高衙内相中了林冲娘子,威逼利诱,弄喧捣鬼,直至将林冲逼上梁山。我听人一说“衙内”,必先想起这位花花太岁。

长此以往,历朝历代便形成了一种藏污纳垢的衙内政治学。其要点如下:其一,一般而言,衙内本身并无权力,他们手中高举的巍巍权杖,不是来自国家的赋予,而是出于父辈的租借,直言之,就是狐假虎威。可别说,这虎威的威慑力,并不次于官府这头老虎。由此,权力出现了私有化的传承迹象,由父子私相授受。当然,也许一国之权力原本就是一个社团,乃至一家一姓所私有,但大宋朝的私,与高太尉的私,明显不是一回事,前者名目上依然得拉“公”之虎皮。于是,大权力藏小权力,公权力藏私权力,以私乱公,因私废公,权力内部恶性循环如斯,能繁衍出什么好果子呢?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何况高太尉们并非君子者也。

其二,乍听上去,“衙内”就不是什么好词,我们熟知的衙内们,都是坏事做绝之辈。然而,衙内为恶亦有其道,他们不是打游击战,而是打阵地战,因此就有抱团之必要。衙内们团结起来,结党营私——这是衙内政治学的最高境界。修行到此境界,衙内便不会满足于调戏林冲娘子之初级阶段,他们必须考虑更正经、更长远的营生,变衙内为太尉,以图成就更大的气候,谋取更大的利益。所以有水平的衙内,根本瞧不起高衙内之流。

其三,施耐庵写《水浒传》,将助高衙内作恶多端的富安和虞候陆谦都写死了,唯独留下了高衙内,任其继续茶毒众生。这是为何呢?我以为,正是施先生窥见了衙内政治学的真义。衙内往往皆有安乐的收场,因为在专制国家,天意就是权力,权力就是天意,他们不受天意的眷顾,谁有资格领受呢?

犹记得今人拍《水浒传》连续剧,最终打破小说命意,由一帮泼皮将高衙内阉了,这毋宁是导演的一厢情愿。我却愿视之为一个宪政主义的亲切隐喻:那一刀,阉的不是高衙内,而是私有化的公权力。

我们无法定论,李刚是不是好官、清官;却可推断,李刚的家教实在不怎样,严格自律的家庭教育怎能教出这么骄横、猖狂的儿子。

高衙内害了相思病,高俅便找来富安与陆谦,问道:“我这小衙内的事、你两个有甚计较?救得我孩儿好了时,我自抬举你二人。”想来李刚读到这一段,必定心有戚戚焉。衙内犹如罗马城,不是一日落成。即便有了制度的缺口,高太尉们的溺爱与纵容,当是最有力的助推器。猜测太尉大人的意思,不仅弄权卫护其子作恶,乃至有意授权于子,传以衣钵,千秋万代,一统江湖。

有了高太尉,未必会生出高衙内;没有高太尉,则肯定没有高衙内。所以,衙内的病根,很大程度结在了太尉的身上。阉了高衙内还不够,必须阉了高太尉。

(节选自《杂文选刊·职场版》)

【小题1】“君子之泽,五世而斩,何况高太尉们并非君子者也。”这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小题2】根据文意,请概括“衙内政治学”的要点。
【小题3】请结合全文,分析本文的构思具有哪些特点。
【小题4】文章最后写道:“阉了高衙内还不够,必须阉了高太尉。”请分析这句话所体现的作者的观点。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
科学家尝试用可穿戴设备获取数据监测  
鲁捷
超越可穿戴设备的第一步将是可直接用于皮肤的无线感应器,它们可以收集大量重要信号,如体温、脉搏、心率等。但Rogers表示,不利的是,“它们在生物学上需要具备可灵活弯曲、拉伸和膨胀的特点”,因此传统上用硬硅胶制作的电子感应器并非良好选择。
他和团队为此研发了一种“皮肤电子”:灵活的、可生物降解的补丁,其内部填塞了让使用者几乎感觉不到的感应器。像很多临时纹身那样,这些补丁利用的是普通的硅电子,但却非常薄,并利用“橡胶图章”为里衬可以灵活运动。利用S形的电线和可伸展、弯曲的天线,这个补丁可以从附近的磁场获取能量或是通过捕捉无线电波获取能量。“它们利用的是波浪的几何特点,当你伸展的时候,波浪形也会像手风琴的风箱那样变化。”Rogers说。
Rogers作为共同创始人已经在马萨诸塞州莱克星顿建立了一个叫作MC10的公司,该公司将开始推广这种生物图标设备:一种可以测量心电活动、体温、紫外线接触等健康数据的临时补丁。Rogers表示,这种补丁将首先向个人消费者发放,但其最终目标是医疗应用。在乌尔班纳卡勒基金会的新生儿重症病房中,医生正在利用这些补丁无扫描、无创伤地监测新生儿的症状,相关测试结果将会很快出现。MC10还在和比利时布鲁塞尔一家名叫UCB的制药公司合作,测试一种可监测帕金森氏症患者震颤症状,用来跟踪疾病并监测患者是否遵医嘱接受治疗的补丁。
Rogers的补丁相对较小,但是日本东京大学工程师、材料学家染矢高雄已经研制出一种面积相对更大的电子皮肤传感器。其最新的传感器厚度仅有1微米,其质量轻到可以像一片羽毛那样漂浮在空气中,而且这种材料足够牢固,可以用于肘关节和膝关节的灵活伸展活动。这种感应器可以读取温度、湿度、脉搏、血液含氧量等。
尽管皮肤电子可以获得很多信息,但是仍然需要深入身体内部获取更多信息。“医生抽血是有原因的。”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工程师Michael Strano说,“血液中含有的标记可以精确地预测疾病。”
但是让电路进入人体深层面临许多新挑战。Strano表示,皮肤下的理想感应器不仅应该是无毒性的,而且还可以根据需要在体内稳定使用数年,同时兼具可降解性等特点,这意味着它们不能够引发身体免疫系统的排斥。然而,当前大多数设备均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
尽管如此,一些研究人员的目标仍然是挑战皮肤下的深层组织,对于他们来说,灵活性和可降解性变得尤其重要。如果一个感应器和心脏或大脑等活动器官存在摩擦,当活体呼吸时细胞就会发生转移,身体就会迅速用瘢痕组织形成一道防火墙围绕该组织。让感应器随着器官的律动活动,这种情况简直不能实现。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用硬硅胶制作的电子感应器属于传统的做法,不能算是最佳选择,因为在生物学上不具有灵活弯曲、拉伸和膨胀等特点。
B.“皮肤电子”是利用普通的硅电子做成的,是灵活的、可生物降解的补丁,在它内部堵塞了让使用者几乎感觉不到的感应器。
C.可直接用于皮肤的无限感应器内所有补丁获取所需能量需借助S形的电线和可伸展、弯曲的天线,利用了波浪的几何特点。
D.一些补丁非常薄,利用“橡胶图章”作为里衬可以灵活运动,当你伸展的时候,它们也会呈现出像手风琴的风箱那样的变化。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目前,位于马萨诸塞州莱克星顿的MC10的公司,开始推广一种临时补丁,它能够测量心电活动、体温、紫外线接触等健康数据。
B.MC10的公司所研发的补丁,既有被医生用来监测新生儿的症状的补丁,还在测试一种可监测帕金森氏症患者震颤症状的补丁。
C.日本科学家研制出的电子皮肤传感器和Rogers的补丁相比面积更大,其最新传感器重量轻到可像一片羽毛那样飘浮在空气中。
D.医生抽血是由有科学道理的,因为血液中含有的标记可以精确地预测疾病,这对研究电路进入人体内部获取更多信息具有启发意义。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日本东京大学工程师、材料学家染矢高雄和MC10的公司共同创始人Rogers都是致力于用可穿戴设备获取数据监测的专家。
B.虽然皮肤电子的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就,但是让电路进入人体的深层来获取身体内部的更多信息,还依然面临着新挑战。
C.当前大多数皮肤下的感应器,在无毒性、根据需要在体内稳定使用数年、可降解性等方面尚未完善,难以完全不引发身体免疫系统的排斥。
D.一些研究人员仍然将挑战皮肤下的深层组织作为目标,他们认为只要处理好灵活性和可降解性的问题,当前感应器存在的那些缺点就可完全解决。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9分,每小题3分)
理解发明就是理解未来
教育神圣的使命在于传承文明,教育是人类最伟大的创造。由于教育,人类个体可以分享漫长岁月里人类整体获得的经验与知识。然而我们经常忽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学校总是以过去的知识告诉人们如何应对未来的挑战,这种知识与未来的现实之间存在着时间上的差距。前人探索与创造的成果构成了教材的主要内容,这些成果受到当时环境条件和人类活动水平的制约,当它们成书的时候,世界已经发生了变化,最新的成就无法纳入其中。当学生在校园里学习它们的时候,世界又发生了变化,人们永远无法得到完全满足未来需求的知识。如果没有创造,知识只能帮助人们重复过去的道理,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创造力才能使知识活化,为知识赋予灵魂,它是人类过去的经验与未来命运之间的桥梁。
新知识不是演绎出来的,它是创造的产物。实际问题从来不会重复,人类经常面临从未出现过的难题,唯有创造性地运用知识才能解决它们。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以知识为载体塑造人格、培育创造才能的历程。创造是一种智慧,又是一种气质,它令世界充满生机,飘荡着诗意。
创造是人类的一种特殊本能。以创造性的方式关注和参与世界事务,是人类内心深层的欲望和动力。发明家是生活在现实世界的理想主义者,他们常常有一种难以抑制的内心冲动,这种冲动激励他们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许多因素使他们一往无前,义无反顾。然而,发明家头脑中的观念不容易被社会接受,发明家不容易得到社会的支持,几乎所有的发明家都在逆境中奋斗,因为同时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发明的因素:
模仿容易,发明困难。因循人类活动的最小阻力原则,许多人乐意选择模仿;
发明是一粒有可能带来丰收希望的种子,从播种到丰收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社会关注丰收,漠视过程。发明家的智慧、精力以及他能够驱遣的财富,常常不足以支持他走完漫长的全程,性急的企业家不愿意在发明家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投入。发明家常常难以度过最困难的时期,使许多优秀发明半途而废。发明家常常思考人类未来的事,市场只关注眼前的事。发明家经常在为明天做晚餐,今天没人享用。晚餐还没有做好,饭铺就已经关张。几乎所有的先进的技术,在第一次出现的时候都不怎么好用,因为还未及完善工艺和配套技术。由于企业家缺乏远见,消费者缺乏宽容,使许多重大的发明经常被拒之门外。发明是涉及科学、社会与人文的全方位活动,需要多种智慧和资源参与,许多发明家不是社会活动家,应对科学之外的问题常常感到力不从心。
教育过分关注继承,不重视培育驾驭知识的能力。
新技术发明的出现仰仗科学、依赖教育,然而更需要文化,需要鼓励探索、呵护发明的创新文化。如果把新技术发明比作美丽的红苹果,科学是长出红苹果的树,教育是培育这棵树的土壤和肥料,文化则是看不见的地下水、合适的温度和阳光。
(选自《大众科技报》有改动)
【小题1】下列各项中,对“学校所传授的知识”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创造力才能使知识活化,为知识赋予灵魂,它是人类过去的经验与未来命运之间的桥梁。
B.前人探索与创造的成果构成了教材的主要内容,这些成果受到当时环境条件和人类活动水平的制约而存在错误。
C.学生在校园里得到的知识,只能帮助人们重复过去的道理,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永远无法得到完全满足未来需求的知识。
D.学校总是以过去的知识告诉人们如何应对未来的挑战,这种知识与未来的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小题2】下列对发明创造者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的阻力和困难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发明是一粒有可能带来丰收希望的种子,从播种到丰收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而社会关注丰收,漠视过程
B.许多发明家不是社会活动家,应对科学之外的问题常常漠不关心。
C.企业家缺乏远见,消费者缺乏宽容,使许多重大的发明经常被拒之门外。
D.发明家常常思考人类未来的事,市场只关注眼前的事。
【小题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发明家的智慧、精力以及他能够驱遣的财富,常常不足以支持他走完漫长的全程,性急的企业家不愿意在发明家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投入。
B发明家是生活在现实世界的理想主义者,他们常常有一种难以抑制的内心冲动,这种冲动激励他们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C教育的本质,是一种以知识为载体塑造人格、培育创造才能的历程,因而只要实施学校教育,世界就会充满生机,飘荡着诗意。
D新技术发明的出现仰仗科学、依赖教育,然而更需要文化,需要鼓励探索、呵护发明的创新文化。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颠覆经典为哪般?
张德祥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影视剧方面,戏说历史,颠覆经典,调侃古人的现象一直存在,而且还在继续蔓延,甚至形成一种消费主义“文化”潮流,以娱乐消费为旨归。这样的作品,看起来固然好玩,满足了一时好奇欲,但不能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可以说,长此以往,不利于国家文化建设,不利于人们的精神修养。
实际上,这种现象背后隐含的是文化危机。首先,缺乏文化原创力。历史以及历史上留下来的经典著作,是前人的文化创造,是当时历史条件下人们的社会实践与艺术想象的产物,毫无疑问,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作为今人,本应从中汲取有益营养,结合今人的实践,创造出表现今天社会生活的作品。当然,这样的作品也是有的,只是,很少振聋发聩,也难以荡气回肠。超越前人的文化高峰不是容易的,除非你比前人下的功夫更大。有谁愿意十年磨一剑?何况这是一个快餐化的“微”时代,时不我待。那怎么办?还是要搭历史之车,借名著之光。于是,这样那样的改编开始了,把价值颠倒过来?让故事情节节外生枝?对历史来一段戏说?如此这般,确实招人眼目,人们看着稀奇怪异甚至新鲜,收到了娱乐效果。消费前人的遗产,这确实是一条最省力的文化产业路径。好在祖先给我们留下那么深厚的历史资源可供搬弄与消费。最省力的路,一定是下坡路。这是缺乏文化原创力的必然选择。
其次,缺乏文化终极价值。看了许多作品,想找出其传达的精神价值,但多数作品,不能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回过头来看,可有什么作品执着于终极价值的探问?我们敬畏什么?有哪些作品站在了人类精神的高处,让人肃然起敬?事实上,文化价值的稀薄是恭维、戏说、颠覆、解构、调侃的创作思维的必然结果。毋庸置疑,戏说、调侃、颠覆有一种轻松愉快之感,有逗乐之效果。这是一种“小品”思维方式。这也是多年来流行的文化观念的反映:文化即娱乐。前些年流行“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文化就是个“台子”价值,所以,各种文化节、艺术节以及充斥于“节”上的种种节目,都是为了让“经济”唱戏。后来,也要文化唱“戏”,唱“经济”戏,票房成了文化的价值体现,即文化的产业价值。文化价值被经济价值绑架,以“娱乐”为手段,以“经济”为目的,文化原本的价值已经被忘记了。无论如何,文化的终极价值不是金钱,而是精神,是令人敬畏的真诚与真理。
文艺是社会的反映,一定的文艺风尚都有其社会原因。一个老人摔倒了,要不要扶起来,居然成了问题,孔子也许不会想到,两千多年后,他的子孙们对这样简单的问题却要三思而行。这就是精神价值被物质价值绑架,道德退缩到金钱背后,文化只剩下娱乐功能的缘故。文化的真正价值,是唤醒良知,是激活精神的力量,是塑造人的精神人格。因此,那种无所敬畏、无所不被娱乐的文化观念与创作观念,不利于文化建设,不利于文化价值建设。真正的文化创造,多是从回应现实需要开始的。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由科技与经济发展带来的最为深刻和剧烈的变化,急切需要新的文化价值观念与之匹配,急切需要精神力量来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愿我们的影视创作,能从历史中汲取精神营养,呼应时代需要,在文化的价值建设上多有建树,多有创造。
选自2014年2月20日《人民日报》
【小题1】下列有关“文化危机”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影视作品戏说历史、颠覆经典、调侃古人,以娱乐为旨归,这种现象背后隐含的是文化危机。
B.当前文化危机在缺乏文化原创力方面的具体表现是影视作品急功近利,搬弄和消费历史资源等。
C.文化价值被经济价值绑架,文化原本的价值已经被忘记,这正说明缺乏文化终极价值是当前的文化危机之一。
D.我们要杜绝改编历史上留下来的经典著作,不要搭历史之车,借名著之光,而是要创作出表现今天社会生活的作品,这样就可以解决当前存在的文化危机。
【小题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化价值的稀薄使得人们产生了恭维、戏说、颠覆、解构、调侃的创作思维。
B.具有轻松愉快之感和逗乐效果的“小品”思维方式是多年来流行的“文化即娱乐”观念的反映。
C.无所敬畏,无所不被娱乐的文化观念与创作观念,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也不利于文化和文化价值建设。
D.中国社会在经历由科技与经济发展带来的最为深刻和剧烈的变化,急切需要新的文化价值观念与人们的精神需求相匹配,急切需要精神力量来推动社会的文明进步。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票房成了文化价值的体现,这些都是缺乏文化原创力的必然选择。
B.在当今这样一个快餐化的“微”时代,几乎没有人愿意十年磨一剑,这也使得今人很难超越前人的文化高峰。
C.精神价值被物质价值绑架,道德退缩到金钱背后,文化只剩下娱乐功能会导致一些社会问题的产生。
D.文化的真正价值在于唤醒良知,激活精神力量,塑造精神人格,而不是追求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