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新时代中国文学发展必须以文化自信为现实基础。从现代文学诞生至今,中国文学的发展在不断成熟和繁荣过程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积淀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文学发展理念和理论。20世纪中期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学为世界文学的发展提供了鲜活的中经验和中国式的文学思维,向世界全方位展示了建于中国文化基础上的中国文学范式,成为世界文学发展中的重要一极。
但也不可否认,在这种发展流变和日益壮大的文学实践中,有一种“虚无主义”的倾向,特别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理论的自身建构上还缺乏原创的勇气和视野,缺乏基于中国文化自身逻辑的理论创设和延伸。这是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缺少了这种自信,也就会缺失新时代中国文学发展的现实基础,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也就无从谈起。在这方面,我们有过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深刻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自信不仅是新时代中国文学发展的现实基础,而且是新时代中国文学发展的内生动力。
新时代中国文学发展必须蕴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当中。正如人们所知,特定的文化产生特定的文学。因此,新时代中国文学一定是蕴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之中的,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历史的积淀、过程的总结、时代的凝练,是它们相互作用、彼此呼应的结果。***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一论述指出了中大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三个构成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个层面累世叠加,通过不断继承和创新,积淀出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从文学发展的角度看,这三个方面既构成了新时代中国文学发展的线性文化线索,也指明了新时代中国文学发展必然的文化逻辑,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性和当代性总结,每一个作家都是带着自身的文化积淀和文化经验开始文学创作的。因此,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特质的浸润下,才能创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优秀文学作品,才能从文化还原的角度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建构提供丰富源泉。
(选自《新时代中国文学发展的路径与秩序》,有删减)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新时代中国文学的发展在不断成熟和繁荣的过程中一直以文化自信为现实基础。
B. 中国文学经验和文学思维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学最大的特色,已位于世界文学之首。
C.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他们文学发展的现实基础及内生动力都离不开文化自信。
D. 新时代中国文学发展凝结历史积淀,体现时代特色,包蕴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一段指出文化自信与新时代中国文学发展的关系,论述了中国现代文学取得的成就。
B. 文章两处引用***的话,分别强调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构成要素。
C. 文章第二段中指出缺乏文化自信的情况,从反面论证了中国文学发展要以文化自信为现实基础。
D. 第三段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拥有文化自信,可能就不会缺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理论自身建构上原创的勇气和视野。
B. 要创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优秀文学作品,必须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特质的浸润。
C.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新时代中国文学发展极其重要的三个要素。
D. 如果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三个构成方面融合起来,就能积淀出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