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美国种族问题痼疾何以难消
只有充分的经济和社会权利保障,“人人生而平等”才能不再是写在纸面上的理念。
近日,包括华人在内的美国亚裔在全美多个城市举行游行示威,抗议纽约市华裔前警员梁彼得因在执勤过程中误杀黑人而被定罪。
暂且不论梁彼得案种种技术性细节,本案之所以在社会层面引起剧烈反应,根源在于美国深刻的种族矛盾。在多数抗议者看来,此前发生的警察枪击黑人案件中,频繁出现了涉案白人警官“全身而退”的情况,而梁彼得却被陪审团定为重罪,这说明相比白人警察,同属少数族裔的梁彼得成为全美反警察暴力、警察与非洲裔社区对立的牺牲品。《纽约时报》评论称,梁彼得被判罪名成立,“触动了在纽约亚裔群体中长期存在的一种不满情绪,他们将此次发生的事件视为一个无力反抗的边缘社群遭恶劣对待的又一个例子”。白宫就此案的表态也承认,在全美多地,不同肤色的种族和执法机关之间存在着深深的不信任。
种族问题在美国是一个广泛存在的问题,当前梁彼得案的舆论发酵,只是美国社会这个痼疾的另一种显现。非洲裔、亚裔等美国少数族裔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属弱势群体,与美国主流社会存在着相当大的阶层差异,这是美国种族矛盾“一点就着”的根本原因。近年来,弗格森非洲裔青年布朗遭枪杀、纽约非洲裔男子被白人警察“扼喉”致死、巴尔的摩骚乱、得克萨斯聚会风波等一系列涉及种族问题的事件频频撕裂美国社会,全球舆论为之哗然。正如弗吉尼亚州前州长蒂姆•凯恩所指出,今日之美国社会虽然没有像内战时期那样决裂,“但每个天天看新闻的人都知道,美国仍然处于深深的社会分裂之中”。
美国主流政治难以有效解决种族问题带来的种种严峻挑战,理应成为外界观察美国政治的一个重要方面,尽管美国政府总是乐于在国际舞台上戴副“人权捍卫者”的面具,但其自身在种族问题上的无所作为,却在这个面具上写满“虚伪”二字。今天的美国,一方面主流社会对社会构成变化的不适应感与忧虑感在加重;另一方面主流社会自身出现尖锐对立,自由派与保守派在基本价值观方面显现出裂痕。建立在主流精英基础之上的美国政治体制,深受这种忧虑感与分裂的制约,无力真正弥补社会裂痕,难以从政策层面切实缓解种族矛盾,政治正确成为政治回避的冷酷现象一再出现。就目前的报道来看,梁彼得案背后,政府廉租房楼梯间没有照明与惨剧发生直接相关。这样的细节理应得到更多重视。
在纽约前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看来,种族矛盾激发社会性事件,“反映出长期以来民众因贫困和缺乏经济流动性产生的失望”。任何一个社会的基本稳定不仅取决于开放包容的社会文化,更取决于对社会公平的有效保障。只有充分的经济和社会权利保障,“人人生而平等”才能不再是写在纸面上的理念,针对少数族裔的系统性歧视才可能得以消除。
(《人民日报》2016年02月23 日)
【小题1】下列关于“种族问题”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美国存在深刻的种族矛盾,无论是作为有色人种,还是作为维护政权的警察,都体现出对人对事的不平等。
B.美国主流政治难以有效解决种族问题带来的种种严峻挑战,这已经成为外界观察美国政治的一个重要方面。
C.美国政府在国际舞台上戴副“人权捍卫者”的面具,但其自身在种族问题上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美国政府的“虚伪”。
D.美国主流社会对社会构成变化的不适感与忧虑感在加重,社会自身出现尖锐对立及价值观方面出现裂痕,这是难以解决种族问题的重要原因。
【小题2】对于“梁彼得案”,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梁彼得因在执勤过程中误杀黑人而被定罪,根据美国频繁出现的涉案白人警官“全身而退”的情况,多数抗议者认为梁彼得是不应该被定重罪的。
B.梁彼得被陪审团定为重罪,这说明相比白人警察,同属少数族裔的梁彼得成为全美反警察暴力、警察与非洲裔社区对立的牺牲品。
C.梁彼得案的舆论发酵反映了种族问题在美国是一个广泛存在的问题,原因在于少数族裔与主流社会存在相当大的阶层差异。
D.梁彼得案说明今日之美国社会虽然没有像内战时期那样决裂,“但每个天天看新闻的人都知道,美国仍然处于深深的社会分裂之中”。
【小题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只要有充分的经济和社会权利保障,“人人生而平等”就不再是写在纸面上的理念,少数族裔的系统性歧视才可能得以消除。
B.梁彼得罪名成立,触动了在纽约亚裔群体中长期存在的一种不满情绪,这是无力反抗的边缘社群遭恶劣对待的一个特例。
C.政治正确成为政治回避的冷酷现象一再出现,是建立在主流精英基础之上的美国政治体制难以切实解决的问题。
D.种族矛盾激发社会性事件,反映出长期以来民众因贫困和缺乏经济流动性产生的失望。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振兴经济。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07-06 12:01:57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当前以互联网、物联网、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技术为基础的新经济,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近日,德勤高成长项目全国主管合伙人赵锦东说,伴随着近年来经济热点的变化,很多中国企业在技术研发、注重数字化转型等方面也有新布局。

赵锦东称,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在选择什么样的市场和用户方面有着非常清晰的定位,同时在技术方面做了很多投入,不断进行科技创新,保持了较高的技术壁垒和竞争优势。与之前相比,中国企业更加注重数字化。这种数字化体现在平台战略、生态战略、供应链等各方面,且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以用户为中心定制化的生产,按照用户需要的变化来提供产品和服务,把整个生产流程进行重塑和优化,这也涉及到工业4.0、人工智能等领域。

(摘编自《新华网》2018年6月7日)

材料二

从增加值占整体经济增加值的比重来看,中国(4.8%)没有达到OECD均水(6%),更远远落后于爱尔兰、韩国、日本、瑞士以及英美等国;在对外就业贡献(2.6%)这个维度上,也落后于OECD平均水平(3.7%)和绝大多数OECD国家。

腾讯语、阿里巴巴、百度等中国科技巨头近几年在数宇生态系统引发的革命性变化,加上中国政府在人工智能(AI)等新兴科技上的雄心勃勃的规划等,在全世界引发了“中国开始引领科技发展”的说法,比加,《经济学人》今年2月就推算,中国的科技行业已经赶上了硅谷,而麦肯锡去年底就宣称,中国的数字经济已经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中国整体科技发展水平真的已经赶超欧美了吗?欧洲顶级智库欧洲与全球经济实验室(Bruegel)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在上个月刊发的一份工作报告中,该智库研究人员发现,从体现科技发展水平的数字经济来看,中国距离经合组织(OECD)发达国家还有不短距离。

如果仅从数字经济的商业和服务出口规模来看,中国遥遥领先,然而Bruegel研究人员认为,中国数字经济出口商品中很大一部分价值并不是在中国的,比如电脑和手机,很大程度上只是在中国境内组装而己。相比之下,他们认为,增加值占比和对就业的贡献,更能反映一国整体数宇经济的真实面貌。

(摘编自《中国数字经济真的比欧美发达吗?数据告诉你真相》《新知速递》2018年月7日)

材料三

《2018中国数字经济指数白皮书》对数字经济的演化发展和内涵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并建立了客见公正的评价指标体系来分析中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数字经济发展情况,旨在以此解读和掌握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动向,为未来各地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决策支撑。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未来,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将进一步扩大,并将持续推进世界各国经济高效、快速发展。展望中国数字经济未来发展趋势,一是数字经济内涵外延将会不断拓展,各国竞争将会更加剧烈;二是数据价值会进一步凸显,数据资源将炙手可热;三是数字经济服务和融合领域将会迎来快速发展机遇;四是去中心化与再中心化格局并举,将会催生行业巨头;五是中西部地区依托政策优势,在数字经济资源和服务领域将有所突破。

(摘自(2018中国数字经济指数白皮书》,《中国经济网》2018年4月17日)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锦东认为在近年来经济热点变化的引领下中国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做了很多投入,并保持了较高的技术壁垒和竞争优势。
B.当前以新技术为基础的新经济促使中国企业比之前更加注重各方面的数字化,并且把为用户定制化的生产作为核心。
C.尽管中国几个科技巨头近几年在数字生态系统引发了革命性变化,但井不能说明中国的数字经济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D.图表显示,全国数字经济发展指数从高到低可分为四个梯队,其中第三梯队和第四梯队以指数得分20为分水岭。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论如何宣称中国开始引领科技发展,都不能掩盖中国经济在增加值占比和对就业的贡献上都没有达到OECD的平均水平的实质。
B.对于中国整体科技发展水平是否已经赶超欧美,欧洲顶级智库欧洲与全球经济实验室的研究人员以数字经济为依据,给出了答案。
C.中国数字经济的商业和服务出口规模虽然遥遥领先,但因商品价值不全是在中国创造的,因此不能反映中国整体数字经济的真实面貌。
D.展望中国数字经济未来发展趋势,在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情况下,西部地区依托政策优势,将会在数字经济的多个领域有所突破。
【小题3】以上三则材料中,《新华网》《新知速递》《中国经济网》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同类题2

六、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麦芽糖
江岸
田大妈年轻的时候是村里割麦子的头把好手,黄泥湾多少人号称的快手,都败倒在她的镰下。那一年,队里为了抢天夺时,不按工时记工分,按所割麦子的田亩数记工分。田大妈一整天都猫腰在麦田里愣是不露头,一个人割了一亩多地的麦子,让一村人惊讶得合不拢嘴。不知道从哪年起,她的手一点点慢了,脚也跟不上趟了。年龄不饶人啊,她说老就老了,等到她哆嗦的手再也握不住镰刀把了,她就失去了下田割麦的机会,只能帮助忙碌的人们做饭烧茶。
当然,田大妈在做罢了饭烧好了茶之后,她也不会躲到阴凉处歇着。她挽着个大竹
筐,到收获过的田野里去拾麦穗。
田大妈开始拾麦穗的时候,刚刚分田到户。家家户户才尝到填饱肚皮的滋味,都比较珍惜粮食,田野里可以说场干地净,基本做到了颗粒归仓。田大妈东张张西望望,眼光似梳子,把一垄垄麦茬都梳理一遍,偶尔才发现一穗半穗麦子。她把自家田地的麦穗拾完之后,忍不住下到别人家的田里,早被人发现了,都远远地喊,那是谁啊,别拾俺家的麦穗啊,俺自己抽空也要拾的呢。有时忙乎一天,也拾不到半筐麦穗。
田大妈把拾到的麦穗晒得焦干,用布满老茧的双手把麦粒搓下来,用簸箕簸一簸,麦芒麦壳都扬掉了,留下一堆金灿灿的麦子。田大妈抓起一把麦子,让麦子一粒粒从指缝里淌出来,田大妈又抓起一把麦子,又让麦子一粒粒从指缝里淌出来……五九年如果有了这一把把麦子,大毛二毛三毛都不会相继饿死了。
当初,四毛放着庄稼不种,要到城里打工,田大妈死活不同意。庄稼人呢,不种庄稼还叫庄稼人吗?但她到底拗不过四毛,四毛走了,好在还有他媳妇留下来种田。过了几年,他媳妇嫌累,四毛把媳妇也带跑了,留下儿子陪伴奶奶。他们家再也没人种田了,好端端的田地白白送给了别人种。再后来,四毛把田大妈祖孙俩也接到了城里。
老邻旧居有时到城里办事,就去看看田大妈,羡慕田大妈如今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幸福生活。田大妈总是苦笑,一个劲儿地摇头。邻居们要走了,她把人家送出老远,最后实在不让她送了,她就倚着路边的树,或者电线杆,手搭凉棚看人家的背影,直到人家连影儿也没有了,才无精打采地回家。
有一次,她和邻居聊天,邻居随意的一句话,却重重地击打在她的心坎上,好几天没缓过神来。
田大妈说:“麦子快收了吧?”
邻居说:“快了,要不了多久了。”
“又该你们忙活了,收了麦子,还要拾麦穗。”
“现在收麦子都是马马虎虎的,哪能收干净?谁还拾麦穗啊?”
农村如今是怎么啦?这么不知道金贵,这么糟践粮食。如果再来个五九年,恐怕人都要饿死了。田大妈想不通。
她决定回黄泥湾拾麦穗去,但她不知道什么时候回去合适。往年在老家,只要听见麦黄鸟从房顶上飞过时洒下一路“大哥大哥,麦黄快割”的催促声,田大妈不用跑到田间地头亲眼看看那一波波不停翻滚的金黄色麦浪,她就知道,麦子熟了,该开镰收割了。可是,城里没有麦黄鸟,她只好问儿子四毛,四毛就糊弄她,早呢,还早着呢。
要不是那天看电视,新闻报道里说,今年全县小麦获得了大丰收,田大妈还蒙在鼓里。田大妈知道了,就坐不住了,让四毛开车送她回黄泥湾。 一回到黄泥湾,麦子的香味就填满了田大妈的五脏六腑。她撵走了四毛,谢绝了邻居的好心劝慰,挽着个大竹筐,下到了麦田里。
田大妈几乎不用挪太远,就拾到一把把麦穗,那一根根麦穗总是丢在特别显眼的位置,随便一瞅准能看见。这里几根,那里几根,放眼望去,麦田里满是遗落的麦穗。在田大妈眼里,这哪里是麦穗啊?这分明是一个个馒头,一碗碗面条,一条条人命啊。麦穗那么多,田大妈怎么拾也拾不完。也不知道是汗水,还是眼泪,遮挡了田大妈的视线,她站起来擦擦眼睛,感觉双眼热辣辣的,越擦眼睛越湿润……
田大妈吃力地拎回了第一筐沉甸甸的麦穗。
邻居跑过来看,笑她,大妈,你真是有福不会享,儿子是大老板,还在乎你拾这一点点麦穗?
田大妈什么都没有说,只顾大口大口地喘粗气。
大妈,这些麦穗都发芽了,你要它有什么用?
什么,发芽了?田大妈抓起一把麦穗放在眼前仔细一看,果然,每粒麦子都冒出了细嫩的芽儿。田大妈愣了。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田大妈又挽起大竹筐下田了…… 一连好多天,田大妈都在拾麦穗。她拾回来的麦穗,由于在野外雨打露浸,陆续发芽了。她索性每天给麦穗浇水,等麦芽长到三四厘米的时候,她将麦芽一根根剪下来,洗净,切碎。再蒸一锅糯米饭,饭熟后,拌入细碎的麦芽……
那年秋后,整个村庄的孩子都吃到了田大妈亲手做的又香又甜的麦芽糖。
【小题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作者以第三人称的视角,主要叙述了告别乡村的田大妈回到熟悉的田间地头拾麦穗的故事,故事简单却暗含批评。
B.小说第三段回忆田大妈以前拾麦穗遭人驱赶的内容,一方面说明了当时粮食紧张、生活贫困,另一方面可以看出田大妈家比别人家穷。
C.田大妈的儿子四毛不种庄稼,到城里打工,后来发家致富,这隐约表现了想改变贫穷的农村人的
D.文章多处插叙五九年大毛二毛三毛相继饿死的事实,主要是突出三年自然灾害给人民带来灾难,引起人们反思。
E. 小说语言质朴,描写简练而不失生动,特别是对田大妈回乡时拾麦穗的描写,通过一系列动作真实地反映了人物的心理。
【小题2】小说中田大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小题3】小说写的主要事件是拾麦穗,标题却是“麦芽糖”,你认为这个标题有何好处?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探究。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传 承
卢生强
草长莺飞的时节,细雨润物无声。
路上,儿子越想越来气,这多大的事儿啊,害我又要牺牲个节假日。就这两天,电话里,父亲的语气似十万火急样,弄得儿子心烦意乱。父亲说:“你无论如何都得回趟家,就是天王老子找你也没用,我在家好好等着你呢。”
儿子还在死磕:“爸啊,我真没时间啊,抽不开身呀。”
“你小子就别找借口了。不是规定的节假日吗?你能有什么事?你必须回来一趟!”父亲说得斩钉截铁。
“爸,这多大的事儿啊,你就雇个人搭把手不就得了,何必非让我路途迢迢地赶一趟?”
父亲生气了,声音高分贝地传过来:“你说什么?这么大的事你还说多大的事?我看你真的忘了本了。你小子轻飘飘了不是?你现在真就忘乎所以啊。臭小子,你得给我回趟家,否则我真的找你去了。”最近父亲与他通话,总是呛了火药似的,噼里啪啦一阵急风暴雨。儿子在想:我春风得意的事,怎么在父亲这儿就一股子嫉妒的味儿?哪儿不对劲儿呢?
早年前,儿子对父亲还是言听计从,渐渐地,儿子羽毛渐丰,就不把父亲的话当回事了。特别是最近,儿子路途坦荡了,就有些飘飘然。儿子想,再这么永远长不大,会被同事耻笑的。
车子驶进老家的集市。儿子打电话问:“爸,家里都准备了没有?要不要我买现成的东西?”
父亲回话:“早准备好啦,你们人回来就行了。”
“爸,就我们俩去吗?”
“怎么?你不带你媳妇回来?你儿子呢?”父亲颇感意外,满是失落。
“嗨,我老婆回她爸那儿了,你孙子准备中考呢,在争分夺秒咧。”
父亲想了想,只好说:“好吧,那就我们俩吧。”
儿子说:“爸,我除了带我司机,还想雇个人帮忙,我怕就我们俩忙不过来。”
“什么啊,这事你好意思雇别人干?说出去你不怕别人笑掉大牙啊?不妥不妥绝对不妥。”父亲坚决反对,头摇得似拨浪鼓。
儿子觉得父亲太过迂腐守旧了,呵呵地笑道:“哎呀老爸,这有什么呀,这在我们城里早就时兴让人代劳了。现在时代不同了,有钱能使鬼推磨哦。”
“钱钱钱,你小子早晚掉进钱眼儿里去。”一提到钱,父亲特别激动,过于敏感了。
儿子觉得好笑,心想:父亲许是一生清贫惯了,以至当儿子的每次送钱,父亲总是接得犹犹豫豫,总要盘问几许,好像儿子的钱沾了什么毒似的。父亲总说:“有口粗茶淡饭,有件布衣遮体就行了,人过日子,就得像山泉般清清爽爽地淌。”想着父亲的话,儿子摇摇头。
儿子让司机把车停下,雇了个人,一起往家赶。
他们来到一座“豪华”的坟茔前,周围杂草丛生。去年他们送的花圈、纸品虽然遗落了,但是那些骨架还傲然地竖在那儿呢。
四个人齐动手,满头大汗。之后,父亲让儿子把祭品摆上,父亲说:“清明节不是有国家规定的假日吗?人人都忙着回家祭拜祖先,你倒好,满嘴借口。我问问你,你能有什么事比这事还急?”
儿子呵呵一笑。其实儿子就想跟城里人学,掏钱请人代劳。路途迢迢又难走,实在是懒得回来。
父亲问:“臭小子,你不会忘了你爷爷生前是干什么的了吧?”
儿子说:“怎么可能忘?不过呀,你这话都听得我耳朵生出茧子来了。我爷爷当年是公社书记呢。这不,每个清明节都有别人送的花圈。”
父亲说:“是啊,你爷爷生前也是赫赫有名的,你看乡亲们为你爷爷造的坟就是不一样。告诉你,生前再怎样奢侈,终归是一撮黄土为伴,倒是名气源远流长,你看看,你爷爷的墓前,哪年少了别人的花圈?”
儿子默默无语。
“好名气是我们为官的根本啊,我们就求赤裸裸地来,赤裸裸地去。在我们家,只有坦荡做事的人,百年后才能归位祖宗墓地。当年我刚升县长时,你爷爷就是这样告诫我的。”
才升为区长的儿子,虔诚地给爷爷祭拜着……
(有删改)
小说结尾部分写父亲向儿子叙说爷爷的事情,这一情节安排有多重作用,请结合小说内容加以探究。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从2007年开始,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网络支付平台已经进入公益慈善领域,降低了筹款门槛,便利了民众捐赠。从2013年开始凭借微信、微博等网络社交平台,公益慈善传播的速度得到了极大提高,互联网在善款支付、慈善传播这两方面助力,快速推动了我国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更值得关注的是,互联网进一步改变了慈善项目的运作模式。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传统慈善方式常常面临资源与需求难以匹配的问题:捐赠人找不到好的慈善项目,有需要的人得不到慈善救助……互联网和慈善的结合缓解了这个问题,它使得捐赠人的捐赠意愿。求助者的慈善需求和慈善机构的公益项目三方能够良好的衔接,提升慈善的专业性与效率。
(有删改)
材料二
据不完全统计,《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以下简称《慈善法》)施行一年来,通过网络实施的捐赠超过10亿人次。“人人公益、随手公益、扶贫济困”正在成为一种社会生活方式和文明风尚。2017年9月,腾讯“99公益日”活动就动员社会捐赠13亿元,1268万人次参与捐赠。近年来,来自于互联网的捐赠已经占到一些慈善组织捐赠总收入的80%以上,以企业为捐赠主体的旧有格局正在发生改变。
提高公众对公益慈善的信任度参与度,营造良好的网络公益环境。努力实现慈善信息公开透明是要加强对网络募捐平台的监管,加强慈善信用管理和联合惩戒。经《慈善法》授权,民政部指定了首批护理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为慈善组织提供信息发布服务;同时采取巡检、约谈等方式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要求平台有序引导个人与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对接,加强审查甄别,设置求助上限,强化信息公开和使用反馈,做好风险防范提示和责任追溯,切实维护捐赠人、受益人和慈善组织等慈善活动参与主体的合法权益。2017年9月4日,全国慈善信息公开平台“慈善中国” 正式开通。民政部要求各类慈善参与主体依托该平台填报法定公开信息,对于敷衍了事、弄虚作假透明度差的慈善组织,将依法纳入。执法监察范围。
(有删改)
材料三
尽管一些捐款平台要求筹款人提交病例、身份证等证明信息,但对广大网友来说,核实信息真伪的成本太高,只能假定信息真实。伴随一些“骗捐”事件的曝光,“互联网+”慈善模式面临新的慈善困境,不仅仅有信息失真和诚信问题。,还有掩藏在筹款模式背后的资本运作和精英主义。资本运作,进一步放大了“互联网+”慈善模式的弊端。一旦“互联网+”慈善模式成为资本牟利的工具,就会极大削弱网络筹款的公益性质,在“互联网+”慈善模式下,精英比大众有更强的动员能力,往往能够主导一场规模巨大的募捐行动。然而,如何实现规范化?对此既不能寄托于大众,亦不能对精英和资本抱有幻想,只能依靠政府的规范和引导,确保“互联网+”慈善模式的公益性质。
(有删改)
材料四
2017年11月2日中国慈善联合会在北京发布《2016年度中国慈善捐助报告》。数据显示,网络募捐日益规范,移动端成为主流,其中手机捐助金额占总金额的七成以上,民政部指定的首批13家慈善组织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中,腾讯公益平台、蚂蚁金服公益平台、淘宝公益平台3家平台全年筹款达12.89亿元,比2015年增加了37.79%。

【小题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材料一可知,互联网在单款支付等方面助力,推动了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提升了慈善的专业性与效率。
B.从材料二可知,民政某要求各地各类慈善参与主体依托“慈善中国”平台填报法定公开信息,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慈善组织,将依法纳入执法监察范围。
C.刚才廖世可知网络募捐日益规范,移动端成为主流。图表信息显示,近两年来腾讯公益平台筹款总金额最高淘宝公益平台参与募捐的人数最多。
D.从材料四的图表可知,腾讯公益平台筹款金额在2013年和2014年相对较少,但在之后两年大幅度增长,可见腾讯公益平台是最强的公益平台。
【小题2】下列材料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互联网改变了慈善项目的运作模式,互联网和慈善的结合,缓解了捐赠人找不到好项目,有需要的人得不到慈善救助的问题。
B.民政部指定了首批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不仅能为慈善组织服务,还能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提高公众对公益慈善的信任度。
C.近年来,来自互联网的捐赠已经占到慈善组织捐赠总收入的绝大部分,以企业为捐赠主体的旧有格局正在发生改变。
D.“互联网+”慈善模式面临新的慈善困境,就是隐藏在筹款模式背后的资本运作和精英主义。
【小题3】阅读材料后,你对我国目前“互联网+”慈善模式有哪些建议?请结合材料简要阐述。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加拿大的契诃夫”艾丽斯·门罗:问鼎诺奖的“家庭主妇”
大多数中国读者对艾丽斯·门罗这个名字并不熟悉,她的作品被翻译成中文同大家见面的也仅有《逃离》一部作品,但她创作的短篇小说在欧美***哈珀当即发出贺电说,“加拿大人为这一卓越成就感到无比骄傲……诺贝尔奖将进一步巩固加拿大属于世界上拥有最好作家的国度之一的地位”。
【小题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受加拿大女权运动的影响,女性意识觉醒,门罗的《快乐阴影之舞》引起女性读者共鸣,从而一炮而红,门罗因此赢得写作生涯中首个至高荣誉。
B.门罗书店为门罗创造了一个大好平台,可以近距离观察前来书店的各色人士,为写作积累了充分的素材,人们在这里也可以一睹诺奖得主风采。
C.门罗虽然在欧美拥有成千上万的“铁杆粉丝”,但在中国鲜为人知,她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我们才进一步了解了这位“当代短篇小说大师”。
D.本文记述了门罗的主要人生经历和创作特点,材料取舍详略得当,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展示了鲜明的传主形象,对读者有一定的启发性。
E. 标题中的“家庭主妇”既指门罗凭借“家庭主妇”的身份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也指她的作品内容都是从女性视角写关于“家庭主妇”的故事。
【小题2】门罗的创作具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小题3】门罗作为一个家庭主妇,最终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她的获奖有怎样的意义?请结合材料分析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