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人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庭不仅为人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基本物质保障,而且也为人的精神生活提供了重要环境。人生的幸福很大程度上可归结为家庭的幸福。因此,家庭是生命的摇篮、情感的港湾、文明的载体。中华文化强调人伦之道,重视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在几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家庭伦理道德规范,如尊老爱幼、父慈子孝、夫勤妇俭等,这些家庭伦理道德规范对于维护中华民族的家庭关系和家庭模式、维护社会稳定都具有重要作用。
《礼记》说:“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家之肥也。”所谓“肥”,即健康、和谐、融洽之意。在我国先贤看来,每个家庭成员都有自己的角色,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责任,所有角色互相配合才能成为团结协作的整体。当然,家庭之中难免会有矛盾,这就需要协调。协调得好,大家都心情舒畅,同心协力发展事业、发家致富,培养子女健康成长,这就是“家和万事兴”。
家庭关系的重要协调和保障机制之一是孝道。“孝为德之本,百善孝为先。”孝道的基本内容是父慈子孝,它在社会道德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得到普遍奉行。由孝道形成的浓烈家族亲情,对家庭稳定乃至社会稳定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孔子认为,“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把“孝”的准则诉诸报恩的情理。饮水思源、知恩图报,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懂得报恩是一个有教养的人的必备品质,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中华文化的特别之处在于,它不是像宗教那样通过教堂而主要是通过家庭来培育这种品质。“立爱自亲始”“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强调从报父母养育之恩开始,再推扩到报师长提携之恩、朋友知遇之恩、国家培养之恩等。亲情之爱犹如投进湖面的石子,荡开的层层涟漪由近及远。传统的孝道还要求子孙继承祖辈的志向、理想及其崇高事业,弘扬祖辈的进取精神和坚韧品格。这是家族乃至民族发展后继有人、兴旺发达的重要精神纽带。
家庭关系的另外一个重要协调和保障机制是夫妇之道。夫妇关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对待夫妇关系的态度是衡量一个人乃至一个社会伦理道德的重要标准。《中庸》有云:“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认为君子之道首先体现在夫妇关系之中,夫妇之道与天地之道是相贯通的。历史上,男尊女卑的现象在汉唐时并不明显,宋明以后问题才越来越严重,这当然是需要批判的。但即便在封建社会,也有许多忠于爱情、富不易妻的真君子。如东汉时期的宋弘、唐代的尉迟恭,不娶皇族之女,不休患难之妻,“糟糠之妻不下堂”的典故成为千古佳话。汉代隐士梁鸿与其妻孟光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故事,更是脍炙人口。这些事例对今天的中国人仍有很强的启示和借鉴意义。而重视夫妇之道与家庭和谐,则是中华文化的一大优势。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没有稳定的夫妇关系,就不可能有稳定的家庭;没有和谐的夫妇关系,就不可能有和谐的家庭。对传统夫妇之道进行合理扬弃,对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也具有重要意义。
  (郭齐家《家和万事兴》人民日报2017年07月04日 07 版)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家庭对一个人很重要,能够提供丰富的物质、精神保障,决定了这个人一生的幸福。
B.家庭的每个成员都要担负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唯有如此才有可能使家庭和谐。
C.传统的孝道强调从孝顺父母始,然后由近及远、推而广之,最终达到报效祖国的高度。
D.男尊女卑不是自古有之,而是经过了历史的演变,汉唐时出现,宋朝是最严重的。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总论家庭和睦的重要性,然后列举家庭和睦的表现,从而论证家和万事兴。
B.文章在论证父慈子孝时从父慈对子孝的作用的角度切入,强调父慈是子孝的前提。
C.文章用引用和对比的论证方法来论证中华文化是通过家庭来培育“懂得报恩”的品质的。
D.文章论证传统夫妇之道时注重辩证论证,指出对其合理扬弃在当今社会的意义。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家庭只有每个成员间的关系和谐,才能保证家庭关系、家庭模式的稳定以及社会的稳定。
B.如果一个家庭充满矛盾,一家人不能同心协力发家致富,家庭就不会幸福。
C.西方通过宗教、中华文化通过家庭培育熏陶说明报恩思想在中西方的获得截然不同。
D.一代代人继承祖辈的志向和积极进取的精神是家庭、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精神纽带。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10-16 11:11:0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文学类文本阅读

怀念一颗种子

刘兆林

我怀念的这颗种子,是一个人,一个我年届六十才偶遇过一面的人。他姓费,我叫他老费。和老费匆匆一聚后的第三年,这颗种子,便落入了泥土。

这个已归于故乡泥土的种子老费,享年76岁,大我一旬多,是与我没一点亲缘关系,之前也没有一点儿交往的农民。令我特别怀念的,正是他曾作为文学种子之一颗,无意间落入了我少年时的心田。而今,他仍是一颗文学种子,长埋于我们共同生长过的故乡,永远为那片巴掌大的土地延续文脉。

在我青年时代,有另一颗文学种子落入我心田,这就是与我故乡紧紧相挨的呼兰河的女儿,萧红。萧红虽在我出生时就早已英年而逝,但她的名著《呼兰河传》,却成为不朽的种子,落在了我心里。萧红这颗文学种子,是在老费之后落入的,虽然她对我产生的影响比老费大,但老费在先。老费的先入之功,是萧红不能替代的。

不管孰大孰小,孰先孰后,反正他们都是种子,人若都能成为一颗种子,在后人心田开花生果,那就不枉来人世一回了。尤其是老费,这颗土生土长的文学种子,不仅在我心里,还在不少乡亲心里发芽以至成活结果,的确让人怀念。

我在故乡巴彦县西集中学读书时,知道了我们西集兴旺村有个会写诗的农民叫费忠元。在一个初中生眼里,本镇有个能在《巴彦日报》《哈尔滨日报》《黑龙江日报》《北方文学》发表诗歌的人,那就是大名人了。我们这些孩子深受感染,很重视语文课。后来到县城读高中时,又知道老费还和当时西集另一个名字不能见诸报刊的人是朋友,我就更加觉得他了不起了。那个人叫李兆鸣,也是诗人,在大学读书时被打成右派分子且坐过牢。一个严冬,我在伯父家的果点铺里馋糖吃,店里忽然进来个卖糖葫芦的罗圈腿男人,那男人个子也矬,一条抿裆破棉裤配一件前襟油亮的破棉袄,一副日子最不济的农民形象,他是到伯父的小铺子来蹭暖的。后来才知道这就是李兆鸣。据说老费那时已是村党支部书记,“李右派”写的诗,只能以老费的名字发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运动,及粉碎“四人帮”和改革开放,我更加佩服老费,他能与一个右派分子结为诗友,而且以己之名为其发表作品,并给予多方保护,足见其心地的善良。

我见到老费,却是离开故乡40多年后的事了。那是我回故乡为“巴彦文学之星”颁奖,得以在同一酒桌上有过仓促碰杯的匆匆一见。这位饱经沧桑的农民诗人已74岁,体弱多病,但激情仍沾酒便燃。他听说他曾影响过我,是我心中的一颗文学种子时,一口喝干了满杯家乡自产的白酒,布满皱纹的脸上闪出大片橘红的光泽。

我说的一点都不是客套话,我眼前浮现着当年老费往报社投稿的情形。从我和老费所在的西集到县城,有30多里。如果往市里省里或县里投稿,经镇上的邮箱投,要比经县上的邮箱投慢好几天。有年暑假开学,我和高我一年级的一个同学徒步返校。到了县城,同学没先到学校,而是去邮局将一个没贴邮票却剪掉一角的信封投进邮箱。同学说,老费告诉他,往报社投稿就得这样。又说,老费正给市报投诗稿呢。不久我真在《哈尔滨日报》副刊读到了老费的诗,是歌唱我们家乡那条少陵河的诗。那一刻,我无比激动地想,老费把家乡的河唱到老远的地方去啦!老费就是在那一刻作为文学种子落入我心田的。此后好几年我才知道,少陵河西边,与我家乡紧紧相挨的呼兰,出过一个写过《呼兰河传》的女作家,叫萧红,她的作品曾受鲁迅先生的赞美,比老费还了不起。所以可以这么说,是老费这颗文学种子,让我心中落入了萧红这颗更饱满的文学种子。

直到从学校参军离家远行,我并没见过老费。40年后偶然见到老费时,我不仅已无数次往报刊投过稿,还能回故乡为一大群优秀的投稿者颁奖了,这怎能不让我感激老费?所以我也一口干了满杯家乡白酒。

如今,老费已在家乡的黑土下闭上了眼睛,但他敬我酒时带有哮鸣音的深重喘息声,却在我耳边愈加清晰,像在告诫我,也该成为一颗种子,叶落归根时,落入故乡的泥土。

安息吧,我心田的一颗种子,老费,愿你年年在瑞雪覆盖的冻土下安眠,年年在长风抚摸的暖泥下苏醒,年年在生机勃勃的热土上开花,年年在五谷飘香的巴彦苏苏(巴彦古时称巴彦苏苏,满语意为富庶的原野)继续结果!

【小题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费与作者没有亲缘关系,之前也没有什么交往,但是作者却专门这他写了一篇纪念文章。
B.著名作家萧红的故乡与作者的故乡呼兰紧紧相挨,她的《呼兰河传》对青年时代的作者曾经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C.作者离开故乡40多年后才见到老费,当他告诉老费曾对自己产生过影响时,老费激动万分,喝干了满怀白酒。
D.本文用饱含深情的笔墨,回忆了农民诗人费忠元对“我”的影响,字里行间充满对他的敬重和深深的怀念之情。
【小题2】本文意在怀念费忠元(老费),却为什么两次提到萧红?请简要分析。
【小题3】本文以“怀念一颗种子”这题,请简要分析其中的妙处。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智慧城市的最早提出者美国的IBM公司认为,城市由关系到城市主要功能的不同类型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环境的六个核心系统如组织(人)、业务/政务、交通、通讯、水和能源组成。这些系统以一种协作的方式相互衔接。而城市本身,则是由这些系统所组成的宏观系统。所以智慧城市的实质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摘自科普中国网“智慧城市”条目
材料二
11月17日,2017亚太智慧城市发展高峰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启幕,论坛云集众多国内外领先智慧城市的政府代表及领袖,还有智慧城市领军企业的学者、精英,共同探讨智慧城市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应对智慧城市发展问题的解决方案,为同行以及观众打开思路,开拓视野。华为、中电科、平安科技、国民技术等众多智慧城市领域领军企业前来参展,还带来了各自的智慧解决方案和新近成果。
国家信息中心主任程晓波在致词时指出,全国各地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特别是在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方面不断深化,新型智慧城市已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典型载体和落实四化同步的范例。
程晓波表示,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自己很高兴见到中国智慧城市已经从最初的起跑、跟跑发展到当前的并跑阶段,到未来可能会实现领跑和超越。
程晓波表示,尽管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步伐非常快,但是,也必须要清醒的看到,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诸多挑战。应对比如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还要提高的问题,要在规划、设计、建设和评估过程中,要更多地调动大众参与积极性,还要通过移动互联、智慧应用来突破瓶颈,为大众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服务,让大众体会到智慧城市带来的现实获得感。
《程晓波: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已从“跟跑”发展到“并跑”阶段》节选
材料三
本届(2016)智慧城市评估体系共有六大类一级指标,包括智慧基础设施、智慧治理、智慧民生、智慧经济、智慧人群及保障体系。根据一级指标得分率情况来看,“保障体系”得分最高,整体情况普遍良好;“智慧基础设施”“智慧治理”两类指标的得分率都在40%上,表明大部分城市的建设水平相对较好;而“智慧经济”与“智慧民生”两类指标得分情况明显偏低,说明我国现阶段大部分城市在该方面的建设还明显不足,需要建设者们深入了解群众生活的真需求和期待,为群众提供实实在在的服务。
而通过对201个样本城市的行政区划对比,可见华东与华南地区平均得分明显高于全国平均分数,并且其智慧城市建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地区;东北、华北、华中、西南四个地域成绩较为相近,智慧城市发展水平相对落后;而西北地区总体得分最低,需要加强开发。
——科《第六届“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发布》节选
材料四
图表中投顾问对2017-2021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预测

【小题1】下列对上述材料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它最早由美国的IBM公司提出,目的是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进而为城市中的人提供美好生活,促进城市发展。
B.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推进步伐非常快,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理念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方面已经成为世界上新型智慧城市发展范例。
C.全国各地积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也必须要清醒的看到,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发展不均衡的情况。
D.预计,2017年我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将达到6.0万亿元,未来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32.64%,2021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8.7万亿元。
【小题2】依据上述材料,下列分析和理解最恰当的两项是
A.城市由关系到城市主要功能的不同类型的网络、基础设施和环境等核心系统组成,它们各自独立为城市的人提供生活保障。
B.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C.2017亚太智慧城市发展高峰论坛吸引了众多智慧城市领域的领军企业前来参展,可以推想,智慧城市建设的市场仍将大有可为。
D.依据第大届“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数据,东北、华北、华中、西南四个地域成绩较为相近,可见智慧城市发展水平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无关。
E. 中国智慧城市已经从最初的起跑、跟跑发展到当前的并跑阶段,实现领跑和超越也必将指日可待。
【小题3】第六届“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数据显示,“智慧民生”类指标得分偏低,请结合材料,谈谈加强智慧民生建设的建议。

同类题3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后面问题。(16分)
无限玄机
南帆
黑白两色的棋子盖在圆形的木盒里,无声无息地沉睡。然而,将这些棋子搁到棋盘上,它们就会像被施了魔咒似地活起来。黑白相间,一人一手,如此简单的设计将在棋盘上演绎出无数的故事。乾坤,天地,阴阳,——简单就是无限玄机的始源。幸亏围棋盘仅仅纵横十九道,如果棋盘没有边沿,是不是整个世界都要被卷进去了?世事如棋,这句话一点儿不假。
下一盘围棋绝非一件随随便便的事情。找一个相当的对手,来到一间清雅的厅堂,沏一壶浓茶,紧锁双眉,寂然凝思,经天纬地,勾心斗角。激烈的心智搏杀绝不亚于刀枪相向,终局数子的心情犹如大将军收拾旧山河。这么一盘棋可以不断品味,再三复盘,每一手的回忆都伴随着得意、懊恼、后悔、惊讶、愤怒、犹豫。当然,这种棋没法多下。王者的骄傲或者束手就擒的壮烈都有沉甸甸的重量,负担一局棋的精力以及心理能量得渐渐地积累。
围棋有一个文质彬彬的雅号:手谈。然而,不管如何礼仪周到,坐到棋盘跟前就是要争一个胜负。某些棋手即使处在极度劣势之中亦不轻言放弃。相反,命悬一线的局面反而激起他们的强大斗志。打破常规,冒险犯难;精密计算,妙手迭出;出其不意地漂亮一击,终于力挽狂澜于既倒。这些棋手常常被称之为“胜负师”。胜负的压力驱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启动心智,赢得逆转的机会。
胜负可能在另一些棋手那里成为莫大的负累。一着不慎,数十万奖金或者一辈子的英名就要泡汤,于是开始患得患失,不敢祭出新的招数或者放手一搏。权衡再三,他们多半还是要拐回熟悉的旧辙安全从事。所以,人们屡屡感叹“大赛无名局”。抛开胜负计较一身轻松,或许会收获意想不到的灵感,收获攻城略地的奇思妙想。我曾经赢过棋友一局。复盘的时候,我问他布局时的一着怪棋是什么意思。他一抬下巴,傲然答道:“我觉得下在那里富有诗意!”这种不凡气度迄今让我景仰。既存有胜负的责任心,又不拘泥于胜负而缩手缩脚,心态的平衡决定棋局的变化。渴望功名或者追慕散淡,入世兼善天下或者出世独善其身,这些问题何尝不是如此?“天翻地覆平常心”,这句话算不上深奥,可是,知易行难。
我已经到了不讲胜负的年龄,因而不愿意耗费太多的心思对付一个定式或者一个局部的计算。相反,退出棋盘想一想,时常会得到一些顿悟。一手棋并没有好与差的绝对规定,评价某一手棋必须考虑到周围全部子所形成的关系,这种思想给我的启示超出了许多术语纷繁的哲学著作。一个局部处理不好的时候,干脆扔开不下,静待时局之变,这种迂回背后是何等的气魄和智慧。尖、跳、罩、压,挖、碰、点、扑,围棋之中各种近身格杀的技术令人眩目。然而,围棋还有一个意味深长的术语:本手。老老实实本分的一手,常常消弭了眼花缭乱的聪明劲。这就是“大道”与“小技”的差别了。
围棋的手数多,一局棋两三百手不稀罕。所以,围棋让人心胸开阔,不必固执地逞一时之勇。棋手的全部实力分摊在每一手之中,初期的优势或者失误可能在漫长的行程之中一点点丧失或者扳回来。如同万米长跑一样,围棋的奇迹是一步步地积累起来的。孤立地说,四个黑棋才能围死一个白棋;然而,两三百手棋绕来绕去,寥寥的几个子就可能噎死一块大棋。
这就是围棋,它托得起整个人生。  
(有删改)
【小题1】“退出棋盘想一想,时常会得到一些顿悟。”“这就是围棋,它托得起整个人生”着眼全文,分点概括表述作者为什么这样说。(每点不超过20个字,6分)
【小题2】简析第三、四段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表达效果。(6分)
【小题3】对文章的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
E.词语使用准确,句式运用自如,反映了作者思路的清晰和驾驭语言的能力。
A.思维立于哲学高度,对棋道感悟深刻,有较强的思辨性。
B.由棋道联想人生,象征性的黑白两色棋子寓具体于抽象。
C.起笔开门见山,收尾干净利落,不累赘不拖沓。
D.由围棋闲雅从容氛围写到“即使在极度劣势之中亦不轻言放弃”,再写到“诗意”的对弈乃至“不讲究胜负”的境界,内容上逐段深入层层推进。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梨花风起正清明
丁立梅
祖母走后,祖父对家门口的两棵梨树,特别地上心起来。有事没事,他爱绕着它们转,给它们松土、剪枝、施肥、捉虫子,对着它们喃喃说话。
这两棵梨树,一棵结苹果梨,又甜又脆,水分极多。一棵结木梨,口感稍逊一些,得等长熟了才能吃。我们总是等不得熟,就偷偷摘下来吃,吃得满嘴都是渣渣,不喜,全扔了。被祖母用笤帚追着打。败家子啊,糟蹋啊,响雷要打头的啊!祖母跺着小脚骂
我打小就熟悉这两棵梨树。它们生长在那里,从来不曾挪过窝。那年,我家老房子要推掉重建,父亲想挖掉它们,祖母没让,说要给我们留口吃的。结果,两棵梨树还是两棵梨树,只是越长越高、越长越粗了。中学毕业时,我约同学去我家玩,是这么叮嘱他们的,我家就是门口长着两棵梨树的那一家啊。两棵梨树俨然成了我家的象征。
我家穷,但两棵梨树,很为我们赚回一些自尊。不消说果实成熟时,逗引得村里孩子没日没夜地围着它们转。单单是清明前后,它们一头一身的洁白,如瑶池仙子落凡尘,就足够吸人眼球。我们玩耍,掐菜花,掐桃花,掐蚕豆花,掐荠菜花,却从来不掐梨花。梨花白得太圣洁了,真正是“雪作肌肤玉作容”的,连小孩也懂得敬畏。只是语气里,却有着霸道,我家还有梨花的。——我家的!多骄傲。
祖母会坐在一树的梨花下,叠纸钱。那是要烧给婆老太的。她一边叠纸钱,一边仰头看向梨树,嘴里念叨,今年又开这许多的花,该结不少梨了,你婆老太可有得吃了。婆老太是在我五岁那年过世的。过世前,她要吃梨,父亲跑遍了整条老街,也没找到梨。后来,我家屋前就多出两棵梨树来,是祖母用一只银镯换回栽下的。每年,梨子成熟时,祖母都挑树上最好的梨,给婆老太供上。我们再馋,也不去动婆老太的梨。
我有个头疼脑热的,祖母会拿三根筷子放水碗里,嘴里念念有词。等筷子在水碗里终于站起来,祖母会很开心地说,没事了,是你婆老太疼你,摸了你一下。然后,就给婆老太叠些纸钱烧去。说来也怪,隔日,我准又活蹦乱跳了。
那时,对另一个世界,我是深信不疑的。觉得婆老太就在那个世界活着,缝补浆洗,一如生前。有空了,她会跑来看看我,摸摸我的头。这么想着,并不害怕。特别是梨花风起,清明上坟,更是当作欢喜事来做的。坟在菜花地里,被一波一波的菜花托着。天空明朗,风送花香。我们兄妹几个,应付式地在坟前磕两个头,就跑开去了,嬉戏打闹着,扎了风筝,在田埂道上放。那风筝,也不过是块破塑料纸罢了,被纳鞋绳牵着,飘飘摇摇上了天。我们仰头望去,那破塑料纸,竟也美得如大鸟。
祖母走后,换成祖父坐在一树的梨花下叠纸钱。祖父手脚不利索了,他慢慢叠着,一边仰头望向梨树,说,今年又开这许多的花,该结不少梨了,你奶奶肯定会欢喜的。语气酷似祖母生前。
我怔一怔,坐他身边,轻轻拍拍他的手背。我清楚地知道,有种消失,我无能为力。祖父突然又说,你奶奶托梦给我,她在那边打纸牌,输了,缺钱呢。我听得惊异,因为夜里我也做了同样的梦,梦见祖母笑嘻嘻地说,我每天都打纸牌玩呀。我信,亲人之间,定有种神秘通道相连着,只是我们惘然无知。
祖母走后三年,祖父也跟着去了。他们在梨花风起时,合葬到一起。他们躺在故土的怀抱中,再不分离。
【小题1】下列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祖母走后,祖父有事没事就绕着两棵梨树转,并对它们喃喃自语,表现了祖父对祖母的怀念。
B.文章对祖母的描写最为生动,文中画线句子从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刻画,人物形象惟妙惟肖。
C.文章最后写“梨花风起”时祖父与祖母合葬在一起,这样的结尾,虽有些悲情却是文章诗意的绾结。
D.文章语言优美,构思精巧,意蕴丰富。两棵梨树,凝结了一家四代人的情感。
【小题2】文中的梨树寄托了哪些情感?请结合文章简要归纳。
【小题3】文章以南宋诗人吴惟信的《苏堤清明即事》诗中的一句诗“梨花风起正清明”为题,有何作用?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和90年代深蓝战胜国际象棋冠军所引发的人类对AI初次集体焦虑不同,这一次,AIpha-Go没有使用蛮力算法。当年深蓝的胜出方式很干脆,卡斯帕罗夫说自已会提前计算十几步,而深蓝可以每秒钟轻松计算出上亿个棋子可能移动的位置。但围棋不同,在19x19的棋盘格上,黑白两子所能演变出来的可能性是3(黑、白、空)的361次方。除去规则上不允许的组合,约有2.08*10^170”种可能。有人计算过,靠超級运算能力算出必胜棋局,需要的运算量在10以上,目前根本做不到。当然,这也不是人类下棋的思维方式。人类现有的计算技术像流水线,是“串行计算”。即使是256核CPU,也只是同时处理256件事情。而人类大脑有上百亿个种經元,这上百亿个神經元可以认为都是并发活动的。子是乎,人工智能须将现行的计算方式进行升级调整,这就是在传统CPU计算方式的基础上,搭载其它的并行计算单元。

AlphaCo就不是一台单純的超级计算机,而是由多个数据中心作为节点相连的神经网络系统,这个神经网絡系统与人类大脑有些相似,是由大量的人工神經元构成。人的大脑大的由100亿不以上的神經元构成。一般而言,神經元的数量与思维能力密切相关,所以IBM公司有一个长期目标,打造一款配备上百亿个神经元和上百万亿个突触的计算机芯片系统。

人和几种动物的神經元的数目量级

种类

蜗牛

蜜蜂

蜂雀

老鼠

人类

大象

神经元数量

104

105

107

108

1010

1011

 

AlpbaGo有策略和价值两套网络。AlphaCo 用策略网络运算下棋招式,同时用价值网络减少不必要的瞎想。它只会集中精力想未来的20步棋,而不是天马行空地计算上百步,这更接近人类的思考方式,即AphaGo表现出了人类F模的直觉。

材料二

近日,网名为“Master"的神秘围棋手连续战胜包括中韩围棋名将在内的众多棋手,获胜60场,没有败绩!“Master" 也终于揭开了卢山真西目,它就是新版AlphaCo。可以说,人工智能,在短时间内推翻了人类棋手花了漫长时间积累起来的知识体系。

计算机对应复杂度的方法就是“深虔学习”,这是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人工智能方式。它试图模仿大脑的神经元之间传递、处理信息的模式。在简单的规则制定之后,计算机就可以模仿大脑学习,当然,不知疲倦,速度也更快,这也是AIphaGo可以快速学习、进化以至超越人类的原因。    

但是,需要指出的,不管再复杂,但规则却只有那么几条,这是一种有规则的智力游戏。而在更为关键的,没有明确规则的生活、学习、劳动的场景中,它离人类还差得远。这就意味着,人工智能与人将是一个合作关系,人类不必恐惧。它有助于人类从重复性的劳动中解放,让我们得以进行更多创造性的工作。

材料三

AlphaGo战胜当今围棋高手第一人柯洁,引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恐惧。不过,无论人们觉得人工智能将造福还是毁灭人类,如果不继续研究下去,都始终无法给出结论。只有当我们深入开发才能了解它的价值和危险,并且采取对应的措施。面对人工智能的理智态度,绝不是停滞不前,空想和焦虑。

同时,如果AI够聪明,它就一定要毁灭人类吗?超越人类智力水平的人工智能,和它们将毁灭人类,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首先,智力水平和领导地位在某种程度上缺乏必然联系;就算有一天,一个超高智力水平且完全理性思考的人工智能真的获得了统治地位,它为什么要毁灭人类呢?事实上,人类越聪明,越不会轻易实施物种灭绝,因为它们对人类有价值。

其实,人工智能目前仍然不是一个我们需要为之焦虑的话题。相比AI;人类更可能会毁在空气污染、气候变化、流行病等其他问题上。比尔·盖茨就认为,如果在有生之年经历人类大規模消亡,那么最有可能的祸根,不是被战争、地震、小行星的撞击,而是一场大规模的流行病。显然,最了解人工智能的人群,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焦虑。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AIpaGo战胜围棋高手的算法有别于深蓝机器人,不是简单靠超强的运算能力,而是依靠它的一套人工神经网络系统。
B.人工智能的基本途径是改变传统计算机的“串行计算”,通过并行计算等方式,构建起由很多人工神经元组成的神经网络。
C.神经元的数量越大其思维水平越高,因此提高人工神经网络能力的方法是尽可能集成更多的人工神经元。
D.AphaGo的价值网络使它能集中精力来“思考”当下最重要的事,这与人类的思考方式相似。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三个材料都是由人工智能AlphaGo战胜中韩等围棋高手引发出来的思考和认识,都论及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担心和恐惧。
B.围棋虽然只有361个点位,但能够形成的组合高达2.08*101^170,现在的任何计算机都难以算出必胜的棋局,但人工智能可以获得板高的胜率。
C.人工智能即使智力水平再高,也不可能统治人类,因为决定领导地位的不是智力,而是在没有明确规则的场景中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D.人工智能的危险,较之眼前我们要面对的空气污染、气候变化、贫困和流行病等,要小得多我们很可能要面对一场大规模的流行病。
【小题3】请从材料二、三中简要概括人类对待人工智能的应有态度及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