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审美功利主义是针对中国现代化的问题,源自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思潮的双重影响而产生的中国现代美学思想。审美功利主义一方面主张审美、艺术独立,一方面又把审美与道德内在联系在一起,主张凸显审美和艺术自身所具有的纯洁情感、养育道德、提升境界等功能。
20世纪初,中国社会混乱,人心涣散,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纷纷寻求救国之道。王国维、蔡元培、朱光潜等选择了可称之为“无用之学”的美学。他们对美学的热衷,倒并不完全是单纯地喜欢美的创造和欣赏,而是另有原委,那就是拯救人心。王国维一方面主张艺术独立,强调美“不关于吾人之利害”,另一方面又提出了审美的“无用之用”说,认为这个“无用之用”胜过“有用之用”,正是这种“无用之用”“使人达于无欲之境界”。朱光潜也重视美和艺术对于人心的养育价值,提倡“人生的艺术化”。从属于现代美学的审美功利主义当然也是如此。
由于以养育人心为目标,审美功利主义思想具有突出的矛盾结构:无用-有用,无为-有为,出世-入世,审美-功利。现代美学家在中国儒家文化的传统框架里,把这些矛盾的方面融合在一起。与康德、席勒、叔本华等人的美学相比,明显更具现实性。但是,与中国古代美学相比,思辨性、系统性却大大增强。因此,审美功利主义美学是一种兼具超越性和现实性的美学,这里的“超越性”是指审美是人达到道德境界的中介;而“现实性”是目的,那就是新型国民,具体说就是情感纯洁、道德高尚的国民。当然,这种美学不同于“文以载道”式的文艺功能论,所谓审美功利主义也是就其强调审美内在育人功能而言的。
作为一种具有强烈现实关切的美学思想,中国现代的审美功利主义的一个现实落脚点就是美育。美育问题本来就关涉美与善的内在关联,而实际上中国现代美学家们都有美育和德育相互交融的意向。朱光潜对美育的德育功能持充分肯定态度。他认为,德育须从美育做起,所以美育是德育不可缺少的基础。
中国现代审美功利主义思想中的美育德育融合论是我们当今建构中国本土美学和美育理论的一个宝贵资源。但是,其限于个体修身养性的人格养成指向还有待拓展。如何培养国民的社会意
现实问题,而这些,在传统的修身养性理论中还不可能给出答案。另外,与德育相融合的美育,如何与其提升创造力的任务相互协调,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摘编自杜卫东《中国现代美学中的美育德育融合论》)
【小题1】下列对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受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思潮影响,产生了审美功利主义。
B.王国维等人选择美学,有喜欢美的创造和欣赏的因素,更是想以此来寻求救国之道。
C.审美功利主义与其他美学不同,强调解决人们在生活中的矛盾,使人达到道德境界。
D.审美功利主义美学强烈关切现实,可通过美育来落实,事关美与善内在关系的处理。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和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论证中国现代审美功利主义美学,是以中国现代化进程作为论证的背景的。
B.文章通过简述美学在中国的产生过程,论证了审美功利主义的作用和学术地位。
C.文章对中西美学、中国古代与现代美学进行比较、论证了审美功利主义的特征。
D.文章从开始的分析概念到最后谈审美功利主义面临的现实问题,论证不断深入。
【小题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审美功利主义认为,虽然审美和艺术相背离,但都具有纯洁情感、养育道德等功能。
B.和西方美学相比,审美功利主义美学是具有现实性的美学,有利于培养务实的精神。
C.就美育和德育的关系看,审美功利主义美学更强调德育,因为它以养育人心为目标。
D.关于审美功利主义美学的建设还不完善,要让它更好地发挥作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8-12-03 02:18:0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今天(2019年3月5日)上午,今年全国两会第二场“部长通道”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后开启。银保监会、商务部、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工信部、农业农村部、国台办等部门的负责人先后走上通道,就多个热点问题做出回应。

对于中美能否达成磋商协议,商务部部长钟山表示,这需要双方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下,相向而行、共同努力。双方的磋商是富有成效的,假如能够达成协议,将有利于两国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全球经济的发展。

钟山介绍说:“在90天的期限内,中美双方开展了三轮高级别磋商。双方要达成共识,就需要求同存异,就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我们双方的磋商也是富有成效的,双方经过90天的磋商,取得了阶段性的重要成果,有一些领域有了突破。根据磋商的情况,双方同意继续延长磋商的时限。在这个期限内,不提高关税的税率”。

材料二:

自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酝酿已久的中美贸易大战算是正式打响了。毫无疑问,从行业和企业的角度来未看,这一波互联网浪湖中兴起的出口电商肯定是最受伤的那个,如果贸易战刹不住车,将影响全球开放贸易格局,出口电商在诸多掣肘中将变得举步维艰。

贸易战最主要的方式是加税,最直接的结果是外来产品价格上涨,保护本国产品的市场。这种粗暴的做法反而给出了出口电商绕过贸易战的一种逻辑:降低推售产品的价格敏感性,多关注那些高质高价的产品。

在不少人心中,国货的低端形象或许是出口电商面临的最大问题。但是,出口电商之所以能够迎来快速增长,与中国制造形象的改变也有很大关系。

除了一带一路、产业结构转型等大局需要,出口电商还肩负平衡国际贸易、调节外汇等谐多责任,也因此,不只是企业层面,***夏尊恩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积极的国内消费市场前景,以及逐步改善的营商环境,使中国继续成为全球投资的首选目的地”。

报告称,受访企业中69%的企业2018年实现盈利,另外21%的企业实现收支平衡。其中,科技行业金业表示,与全球业务相比,其在中国的息税前利润率更高。

高峰称,商会会员企业明确表示,中国仍然是所在行业近期全球投资计划的重中之重。同时,会员企业对中国投资环境的继续改善保持乐观,自中国美国商会2016年提出这个问题以来,会员企业对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的信心达到了最高点。

高峰表示,中国将坚定不移持续推进扩大开放,放宽对外资的市场准入限制,继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不断提高市场监管的造明度,加大对外资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建立健全外资投诉机制,努力协调解决外国投资者的合理关切,为外国投资者营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美双方展开了90天的高级别磋商,如能达成协议,有利于两国甚至全球经济的发展。
B.中美两国的这场贸易大战,对在互联网浪潮中兴起的进出口电商影响最大,伤害最深。
C.中国将坚定不移持续推进扩大开放,为外国投资者营造更有吸引力的投资环境。
D.中国美国商会会员企业表示,他们仍然会把中国作为近期全球投资计划的重中之重。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中美双方只要求同存异,付出更大的努力,继续不断的磋商,终会达成共识。
B.《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称,至少6成的企业在2018年成功实现了盈利。
C.进口电商或本土电商如出现了假货,劣货,损害的往往是整体的市场印象。
D.中美贸易战刹不住车,将会影响全球开放贸易格局,不利于全球经济的发展。
【小题3】请结合材料,谈谈在中美贸易大战中受伤最深的出口电商怎样才能更好的发展。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10月1日—3日,2018年诺贝尔奖三大自然科学奖项—生理学或医学奖、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的逐一揭晓,为人类智慧文明的高塔,再次垒上耀眼的一层。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两位免疫学家——美国的詹姆斯・艾利森与日本的本庶佑。

10月8号,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获奖者分别是诺德豪斯和罗默。评委会指出,他们把宏观经济学扩大到全球规模,以解决世界最大难题,藉由建构出能解释市场经济与自然及知识互动的模式,大大拓展了经济分析的范畴。

瑞典著名化学家诺贝尔设立的系列奖项,用于鼓励“为人类带来最大利益”的科学发现与发明成果。从生物学家发现免疫系统制动机制而衍生癌症治疗新方法,到物理学家用光镊移动微小物体并制造最短最强激光脉冲,再到化学家掌控酶和抗体定向进化的力量,无一不是基础科学领域的发现,发展成提高人类生命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有益工具、手段和方法。今年的获奖名单,再次秉承了诺贝尔的遗愿,也让全球热爱科学的公众,对“人类的最大利益”究竟是什么有所感悟,对做出这样贡献的科学家有所敬重。

(2018年10月8日《科技日报》)

材料二

2018诺贝尔奖得主“背景”大揭秘

2019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TOP200

2018诺贝尔奖获得者学术背景

排名

学校中文名

国家/地区

总分

奖项分布

2

剑桥大学

英国

94.8

诺贝尔化学奖

3

斯坦福大学

美国

94.7

诺贝尔经济学奖

5

加州理工大学

美国

94.1

诺贝尔化学奖

6

哈佛大学

美国

93.6

诺贝尔化学奖

8

耶鲁大学

美国

91.3

诺贝尔经济学奖

10

芝加哥大学

美国

90.2

诺贝尔经济学奖

15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美国

87.7

诺贝尔化学奖

19

康奈尔大学

美国

85.1

诺贝尔物理学奖

27

纽约大学

美国

81

诺贝尔化学奖

65

京都大学

日本

67.3

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

77

麦克马斯特大学

加拿大

64.4

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8年10月9日《新浪看点》)

材料三

纵观诺奖百年来的奖励对象,大致可划为两类:发现问题者与解决问题者。某种程度上也是科学与技术的分野与关联。在这一个世纪的时间轴上,发现问题占据着前半篇的中心位置,以爱因斯坦为首的宗师们光芒万文,用一系列触及因果、存在、时空等哲学位面的伟大问题,圈定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命题与类别范畴。但2008年金融危机及此后十年证明,人类依然面临着一系列老问题——气候变暖、能源危机、粮食供应、流行疫病……那些被寄予厚望的创新,核聚变、新能源、人工智能,与成为普及实用的“答案”尚有距离。简言之,与畅想相比,用技术的突破解决世代交替期的新老问题,更为迫切。

无论有心或无意,本届诺奖把褒奖给予了技术应用的实践者,从某一角度上可谓顺应、抚慰了世界的焦虑,也鼓舞了致力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者。生理或医学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门目的性与实用性最强的学科——服务人类的生命健康;化学奖获得者的研究对象酶,堪称发现最早、应用最广泛的人类老朋友,此番又在能源与医疗上辟出了新的实用途径;去年还在为引力波的探索而喝彩的物理学奖,今年则授予了对激光应用的工具改良。由此可见,诺奖不功利,但从不排斥解决实际问题者。而这一场国家间解决问题的竞赛,虽然历经磨砺,但却意义非凡,造福人类。

(2018年10月《科技日报》)

材料四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本庶佑在接受专访时表示,他开展研究工作时,正赶上日本科研经费增长期,从年轻时就能够获得研究补助资金和各种支持,所以他从来没有过放弃研究的念头。他认为,日本科研人员退休年龄延长,占据了青年科研人员的位置,所以有必要打造竞争性科研环境,加强培养青年科研群体。本庶佑现年76岁,37岁时成为教授。他十分重视基础医学,治学态度严谨,早早就获得国际学界高度认可。人们在赞叹本庶教授22年如一日坚持专项科研的可贵精神和业绩的同时,也应该深入考察日本顺应世界医药研发事业发展新形势,力保日本医药科研与开发继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思维和政策、运作举措。

日本早在2001年就提出“50年内拿30个诺贝尔奖”的口号,这项计划公布之后,日本人18年就拿了18个诺贝尔奖,相当于每年一个,日本人究竟为何屡获诺奖?首先让我们看看日本学者的待遇:据日本厚生劳动省2006年调查,大学教授年收入71.4万元,仅次于飞行员。2008年,日本大学教授平均工资已达到90万人民币。再让我们看看日本在科研上的投入:日本政府十分重视科学研究,2007年科研经费占GDP的3.67%,是全世界最高的,远远超过美国。日本企业、大学也十分支持科学家:日本企业专门为科学家设立各种奖项,让他们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收入安心工作。而日本大学多半是研究型大学,用科研带动教学,不浮躁,不功利,拼的是真实的科研成果。科学家赤崎勇50岁还没什么成就,但名古屋大学依然支持他,甚至花巨资为他建造实验室,后来,赤崎勇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他培养的学生天野浩,也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师夷长技以自强,科学落后就是真正的落后,科学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2018年10月《中国青年报》)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概括了2018年度诺贝尔奖部分奖项的获奖情况,其中,基础科学的深入研究为自然科学提高人类生命质量和生产效率起了决定性作用。
B.材料二介绍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学术背景,由此可见,在世界顶尖院校的学习或工作经历,为他们在科学研究上有如此突出的贡献打下了深厚基础。
C.材料三指出,本届诺奖把褒奖给予了技术应用的实践者,或许是因为针对人类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老问题,用技术解决问题更为迫切,同时也可以鼓舞这样的实践者。
D.几则材料介绍诺奖的相关情况,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体现了新闻报道的准确性,以不同角度为切入点,使读者深入了解这一全球瞩目的活动。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化学家诺贝尔设立诺贝尔奖项,旨在鼓励“为人类带来最大利益”的科学发现与发明成果。今年的获奖名单,也让热爱科学的公众对“人类的最大利益”究竟是什么有所感悟。
B.2018年诺奖获得者主要来自英美日加等拥有世界一流教学资源和学术实力的国家,他们对物理、化学或经济学等领域有独到的研究。
C.本庶佑获得诺奖时已经76岁,赤崎勇50岁还没什么成就,可见,科研之路,年龄不是问题,态度决定高度。
D.诺德豪斯和罗默拓展了经济分析的范畴,建构出能解释市场经济与自然及知识互动的模式,从而把宏观经济学扩大到全球规模。
【小题3】随着2018年度诺贝尔奖项的尘埃落定,这些科学家的成功也给我们带来很多思考,作为青年学子,你对我国的科研工作有什么建议?请结合材料作答。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新世纪以来,文化的翻译研究呈现出对空间与记忆问题十分关注的新动向。我国古代的域外书写基本上可以归为对他者文化的空间书写。通过这些域外书写文献的翻译研究来探讨一带一路沿线空间的跨文化建构,探讨沿线国家和民族文化记忆的跨界传播等问题,是促进民心相通、文化互鉴的重要课题。
一方面,翻译不仅是在某一空间中发生的跨文化实践,它本身也在不断塑造和建构他者空间,促进我们反思自我文化的空间存在。简言之,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空间实践。在社会学、人类学等研究领域,空间早已不再是纯粹的客观实体,而是越来越被理解为一种社会文化建构,历史、生活、想象等都是空间的构成要素,为其赋予意义和价值。那么,古代域外书写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空间跨文化叙述与建构,在转译和传播过程中又经历了什么?不同的译者如何处理中国先人的空间叙事,与之相关的文化意义和价值赋予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形与重构?其背后有哪些可能的影响因素?体现了怎样的跨文化空间政治?这样的翻译与跨文化空间实践在不同的社会文化空间中如何被接受并产生社会效应?一带一路的实施需要思考空间的翻译与重构、空间意义的跨文化流变等议题,对上述问题的探讨将有重要的意义。
另一方面,我国古代域外书写翻译与传播同文化记忆传承密不可分。所谓“文化记忆”,即一个文化群体所共享的记忆,主要通过文字、图片、器物、民俗等方式展现和传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记忆在我国古代域外书写文献中随处可见,特别是在宗教、民俗、景观等记载中,痕迹清晰可辨。那么,这些用古汉语书写的他者文化记忆在跨语言翻译与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得到了怎样的再现?文化旅行有没有产生记忆的流变与重构?如果有,哪些记忆得以较好地再现,哪些发生了变形、扭曲,哪些又被遗忘?这体现了怎样的记忆政治?有哪些因素在其背后发挥作用?这样的跨文化记忆传播如何影响其与中国的文化互鉴、民心相通?类似的翻译传播问题,其学术与现实意义都是毋庸置疑的。
一带一路是促进世界和平、均衡发展的新范式。深入考察被书写对象国、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于中国古代域外书写的翻译、传播和运用,对于做好“一带一路”的故事讲述,对于探索民心相通、文化互鉴的路径与策略,都有重要意义。
【小题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我国对域外的国家和民族所作的书写都是对域外文化的空间书写。
B.跨文化空间实践的翻译对塑造和建构异域空间以及反思自己的文化都有作用。
C.不同的译者会使与域外书写相关的文化意义和价值赋予发生变形与重构。
D.域外的文化记忆在翻译传播过程中会与中国的文化互鉴、民心相通。
【小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段提出了新世纪以来对古代域外书写的文献翻译研究成了新时期重要课题的观点。
B.第二段将翻译研究领域与社会学等领域的空间概念进行对比,说明其具有独特性。
C.第三段所提的众多问题说明“域外书写翻译与传播”与文化记忆密不可分。
D.末段论述了古代域外书写的翻译传播和运用对作为中国发展新范式的一带一路的意义。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今历史机遇下,对古代域外书写的翻译研究与传播运用有助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B.古书《大唐西域记》对域外的政治、宗教等系列的空间记述可理解为对其社会文化的跨文化建构。
C.通过文字、图片等方式传承的域外文化记忆,今天都已经在文化的发生地被重新发现。
D.对中国古代域外书写的优秀翻译,不单有学术上,在现实中也是很有意义的。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世纪后期,陕西凤雏村出土了刻有“凤”字的甲骨四片,这些“凤”字的形体大致相同,均为头上带有象征神权或王权的抽象化了的毛角的短尾鸟。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鸑鷟,凤属,神鸟也。……江中有鸑鷟,似凫而大,赤目。”据此,古代传说中鸣于岐山、兆示周王朝兴起的神鸟凤凰,其原型应该是一种形象普通、类似水鸭的短尾水鸟。

那么,普通的短尾鸟“凤”为何在周代变为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了呢?我们看到,在商代早期和中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只有鸟纹而没有凤纹,真正的凤形直到殷商晚期才出现,而且此时是华冠短尾鸟和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同时出现,可见“凤”是由鸟演变而来的。综观甲骨文和商代青铜器,凤鸟的演变应该是鸟在先,凤在后,贯穿整个商代的不是凤而是鸟。“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在商人的历史中鸟始终扮演着图腾始祖的重要角色。

《左传》记载郯子说:“我高祖少皞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凤鸟氏历正也,……九扈为九农正。”凤鸟氏成为“历正”之官,是由于它知天时,九扈成为“九农正”,也是由于它们带来了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殷人先祖之所以“鸟师而鸟名”,应该是由于这些随着信风迁徙的鸟,给以少皞为首的商人的农业生产带来了四季节令的消息。

对凤鸟的崇拜起于商代,其鼎盛却在周代。正是在周代,“凤”完成了其发展程序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变为神鸟凤凰。许多历史资料记载了周王室在克商前后对“天命”的重视。《尚书》“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出现的“命”字多指天命,“殷革夏命”也是常见的语句。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紧接着就“不革服”“格于庙”(来不及换衣服就到神庙参拜),这个“庙”自然不可能是周庙,而是商人的神庙。这说明周王室急于把商人的正统接过来,成为中原合法的统治者。周人之所以宣扬天命,归根结底在于强调“周改殷命”是出自天的意志和抉择。那么有谁能给周人带来“上天之命”呢?根据当时的社会共识,最合适的就应该是“天的使者”——凤鸟。《国语》云:“昔武王伐殷,岁在鹑火。”岁即岁星,鹑火即柳宿。古人把赤凤叫作鹑,看来周人选择克商的时间也是寓有深意的。

(摘编自何丹《试论中国凤文化的“历史素地”及其在文化类型学上的深层涵义》)

【小题1】下列关于凤的形象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20世纪后期在陕西凤雏村出土的甲骨文中,凤都表现为短尾鸟的形象。
B.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作为凤属的鸑鷟是跟凫一般大的红眼睛水鸟。
C.综合甲骨文和上古文献记载看,凤的原型是一种类似水鸭的普通短尾水鸟。
D.在周代文化中,凤已经从短尾水鸟变成一种华冠长尾、祥瑞美丽的神鸟。
【小题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纹饰中,华丽而饰有眼翎的长尾鸟形状的凤纹还没有出现。
B.从青铜器纹饰和“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这句话看,鸟是殷商人传说中的图腾始祖。
C.凤鸟知天时,九扈带来耕种、耘田和收获的信息,所以殷人先祖“鸟师而鸟名”。
D.周人的凤崇拜是从商人那里沿袭而来的,而周人的崇凤热甚至超过了商人。
【小题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后代所见的“凤”并不是自然界的一种鸟。在中国文化史上,凤的形象最为重要的演变开始于殷商晚期,最终完成于周代。
B.周文王、周武王都曾称臣于商纣王。为了表明自己是商朝先王的臣下,周武王在甲子日牧野之战结束后,马上就参拜了商人的神庙。
C.《尚书》“周书”是记载周王朝史事之书,在“周书”十二篇中大量宣传天命、“殷革夏命”,实际上就是在宣传“周改殷命”。
D.周人之所以把牧野之战克商的时间定在甲子日,即岁星在鹑火的时候,就是因为鹑是赤凤,而赤凤将带来“上天之命”。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神弹

侯发山

光绪八年(1882年)的秋天,“独眼龙”回来了,又盘踞在邙山上重操旧业,打家劫舍,为非作歹。他之前因为跟康百万有过交往,也知道惹不起人家,所以交代部下不要去骚扰康家。

“独眼龙”为害一方,时不时有人到县衙击鼓鸣冤。时任巩县知县的罗振涛,派属下围剿了几次,均以失败告终。一来邙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二来“独眼龙”弹射技艺高超,难以对付。“独眼龙”从小喜欢弹射,白天练习百步外弹射房檐下椽子头,一根一根点射。夜里在百步之外,插上一排五十根点燃的香头,照着香头练射,射灭,再燃,再射。如是数年,射技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把100枚铜钱摞起来置于瓷盘中,“独眼龙”在百步之外,连弹打百次,每弹打出一枚,最后将瓷盘中的铜钱全部射完,而瓷盘无损。还有:取铜钱两枚,一枚涂红色,一枚涂绿色,红铜钱置于盘边上,绿铜钱放于盘中央。“独眼龙”弹射盘边的红铜钱,红铜钱撞击到盘中绿铜钱,绿铜钱飞出,而红铜钱留在盘心,时称“盘中取果”“空中躲巢”。

当时巩县的典史是蔡茂裕,他自知责任重大,思来想去,他想出一个歪主意,让康百万去对付“独眼龙”。罗振涛一听,觉得是个好主意,就把任务交给了康百万。

康百万很愉快地接受了,他也早就想除掉“独眼龙”了,虽说“独眼龙”没有危害康家,但毕竟是土匪,伤天害理的事没少干。于是,康百万就派人给“独眼龙”捎个信儿,说有一坛十年陈酿的家酒,送给他尝尝。

康家的家酒远近闻名,主要是河洛汇流之地的水质和粮食有独特之处,酿出的酒香浓醇厚。“独眼龙”也早就想喝康家的酒了,接到信儿,酒瘾便被勾了出来。

这一天,“独眼龙”带两个喽啰下山了。有个喽啰劝他小心一点,“独眼龙”拍了拍腰里的弹弓,轻蔑地笑了笑。这就是所谓的艺高人胆大。

来到客厅,宾主落座一番寒暄过后,康百万指了指桌子上放着的一个大黑坛子,对“独眼龙”说,这坛子五十斤,都归你了。

“独眼龙”咧嘴笑了笑,没有说话。心中暗想,如果酒里下有蒙汗药,可就惨了。

只见康百万家的老二康二勇掏出弹弓,开弓对着坛子一弹,只听“嗖”的一声,坛子被打了一个对穿。在众人的惊呼声中,康二勇转了个方向,甩出两个酒杯,恰巧落在坛子的两边,这时坛里的酒汩汩流了出来,恰好流进酒杯。瞬间,一股浓烈的酒香飘满了整个屋子。眼看酒杯就要满了,只见康二勇拿岀自已的弹弓,只听“噌”的晌,两弹子飞出,正好将坛子上两个穿孔堵住。

这一番下来,“独眼龙”心里已是胆怯了几分,忙对康百万拱了拱手,客气地说:“老掌柜,贵公子真乃神弹啊……在下自愧弗如。惭愧,惭愧。”

康百万对二勇说:“有点长进……把这两杯酒干了。”

二勇点头称诺,然后端起刚才的两杯酒一饮而尽。

“好酒啊!”“独眼龙”故意使劲嗅了嗅鼻子,表示自己的出息不大。

康百万笑了笑,对“独眼龙”说:“今天这坛子酒咱不打开了,你带上山让你的兄弟们跟你一块喝怎么样?”

此话正中“独眼龙”下怀,他赶忙趁坡下驴:“好!好!好!还是老掌柜想得周到。”

“独眼龙”临走的时候,康百万又让他背走了半头猪,说酒肉不分家,好好犒劳一下山上的弟兄。

“独眼龙”慌不迭地走了,唯恐晚走一步,康二勇的神弹会把自己的脑袋射穿。

当天夜里,“独眼龙”就着人把猪肉炖上,把酒坛子打开,和众喽啰开怀畅饮起来。“五魁首啊”“八匹马啊”的猜枚声一浪高过一浪。不到一袋烟的工夫,声音越来越小,连猪肉还没吃到嘴,就都喝趴下了,“独眼龙”也歪在桌子上不省人事。

这时候,典史蔡茂裕带着捕快进来了,不费一刀一枪就把“独眼龙”和他的众喽啰收拾了。

“我才喝了两杯,不到四两,怎么就什么都不知道了?酒劲就这么大?康二勇喝那两杯少说也有半斤,怎么就没事呢?”“独眼龙”在大牢里苦苦冥想,也想不出个所以然。

原来,康二勇在补坛子上的窟窿时,弹射出的不是两个弹子,是三个弹子,只不过当时速度快,没有人看得出来,中间那个弹子裹的蒙汗药,落进了酒里。

(选自武侠微型小说选《清风剑》,有改动)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多处使用对比写人叙事,比如知县罗振涛围剿“独眼龙”与典史蔡茂裕收拾“独眼龙”的难易,比如康二勇与“独眼龙”弹射技艺的高下。
B.康百万对二勇说“有点长进”,表面是在夸奖二勇,实际暗含这么高超的技艺只是“有点长进”的意思,对“独眼龙”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
C.“独眼龙”下山后的态度先是自信轻蔑,接着警惕怀疑,然后胆怯慌张,回到山上后放松惬意,作者对人物的心理描写细腻,而且转变合理自然。
D.小说结尾交代康二勇射出的是“三个弹子”,既给人以出乎意料的感觉,又交代了“酒劲大”的真正原因,同时又照应了题目中的“神”字。
【小题2】小说第二段对“独眼龙”练习弹射的过程描写得非常详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小题3】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有人认为是“独眼龙,有人认为是“康家人”,你觉得呢?请结合文本谈谈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