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中国汽车市场发展迅猛,而中国的国产车发展的也非常快,甚至有些方面都已经赶超了合资品牌,但是国产车与合资车相比还是有一些差距的。

产品布局:目前国产车大部分都将重点放在了SUV领域,长城是这方面的代表,是一个严重的“偏科生”,当然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从长远来看,完整的产品体系,丰富的产品线必不可少。

机械加工:如果你去二手车市场走一走看一看,你就会知道国产车的耐用性真的与合资品牌有些差距。很多国产车开了几年之后普遍变得松散,当然不排除有些自主品脾的确在机械方面可以媲美合资车,但是那真的是凤毛麟角。不可否认国产车用料、车漆、内饰方面的确十分厚道,但是仍然输在了产品的装配标准上,比如合资车对车身的对缝以及零部件的误差等等方面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其中某些日系品牌汽车装配车间的卫生都有要求。

核心部件: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胜,质量决定着消费者用车感受,近几年国产车在这方面有很大的进步。但是与合资车相比,在平均水平以及耐久性上,仍然有较大的差距。

当然也不是说合资车就没有损耗,就不会出现故障,而是其整体质量比较平稳,反观国产车,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时间一长,小毛病就会增多,与合资车相比还是有相当的差距的。

国产车正处在发展阶段,虽然依然有一些企业在做逆向开发的事情,但是我们也看到自主知名品牌正在努力向全球迈进,相信未来国产车也会比肩那些豪华品牌。

(资料:搜狐汽车)

材料二

2015—2018上半年全国汽车厂商销量排行(前十名)

销量单位:万辆

排名年份

合计

销量

1

2

3

4

5

6

7

8

9

10

2015年

1248.2

上汽大众

上汽五菱

上海通用

一汽大众

长安汽车

北京现代

东风日产

长安福特

长城汽车

神龙汽车

180.6

179.8

172.5

165.0

111.3

106.3

100.0

86.9

75.3

70.5

2016年

1331.5

上汽大众

上海通用

一汽大众

上汽五菱

长安汽车

北京现代

东风日产

长城汽车

长安福特

吉利汽车

200.0

188.0

187.2

142.8

114.9

114.2

111.8

96.9

94.4

81.3

2017年

1366.8

上汽大众

上海通用

一汽大众

上汽五菱

东风日产

吉利汽车

长安汽车

长城汽车

长安福特

北京现代

206.3

200.0

198.7

155.5

126.3

120.3

103.9

92.2

82.0

81.6

2018年

 

上汽大众

一汽大众

上海通用

吉利汽车

上汽五菱

东风日产

长安汽车

长城汽车

北京现代

一汽丰田

98.1

93.3

86.8

75.8

68.2

60.2

46.7

38.9

34.9

34.6

 

(以上数均来自互联网)

注:国产品牌以字体变形的形式标注

材料三:

吉利应该是自主品牌里当之无愧的第一。

吉利的产品布局合理、产品线丰富,旗下不仅有博越、帝豪GS、远景SUV等畅销的SUV,还有帝豪、帝豪GL这样的轿车。“两条腿走路”,使吉利在SUV大潮到来的时候迎头赶上,同时保持了发展轿车的定力。

吉利近几年的发展驶入了快车道,得益于收购了汽车巨头沃尔沃。收购沃尔沃充分体现出吉利掌舵人前瞻的眼光和弯道超车的勇气,有了沃尔沃做为强大的后盾,吉利汽车发生了“突变”,无论是质量、技术,还是口碑都有了极大的提升,让人们在提起自主品牌的时候,初步改变了廉价低质的第一印象。

自主品牌在冲击15万以上级别高端市场过程中,无不铩羽而归,但吉利通过打造全新的平台,成功进入了这个原本由合资品牌把持的市场。其旗下的顿克01、02系列,凭借与众不同的外观、优质的“三大件”、充分的宣传,成功突出重围,进入高端市场,而且势头强劲,销量连续过万,站稳了高端市场,使吉利与合资品牌“掰手腕”的底气更加充足,这不能不说是自主品牌向上发展的优秀范例。

从2018年9月份的汽车销量上也能看出吉利是百花齐放的态势,发展很均衡,我们非常欣喜的看到吉利现在的发展直追合资品,在做工和技术上也是越来越好,为国人推出了更多性价比很高的车型。

(资料:车评网)

材料四

10月12日,中汽协发布了9月份汽车产销数据。根据中汽协统计,2018年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7万辆和12.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64.4%和54.8%。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万辆和9.4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6.1%和47%;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万辆和2.7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04.3%和90%。

1-9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3.5万辆和72.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73%和81.1%。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5.5万辆和54.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58.9%和66.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万辆和18.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3.8%和146.9%。

(资料:EV世纪)

【小题1】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5年到2018年上半年,进入中国汽车销量排行榜前十的自主品牌汽车制造厂商逐年增加,自主品牌汽车加速进步的趋势非常明显。
B.因上汽大众、一汽大众等为代表的合资品牌汽车的销量长期占据汽车销量排行榜的前几名,国产品牌与合资品牌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
C.2015年到2017年,尽管合资品牌汽车和自主品牌汽车销量各有升降,但合计销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这显示出中国汽车市场的巨大潜力。
D.自主品牌汽车的代表——吉利汽车年销量快速增长,表明部分自主品牌汽车在销量上初步具备了与合资品牌汽车一较高低的实力。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汽车产品的装配标准决定了汽车的耐用性,合资品牌汽车在车身对缝、零部件的误差、装配车间的卫生等诸多方面都有非常严格的要求。
B.国产汽车在产品布局、机械加工、核心部件等方面与合资品牌汽车尚存在差距,相信通过逆向开发的努力,一定会与那些合资品牌相比肩。
C.吉利汽车产品布局合理,产品线丰富,并通过收购沃尔沃提升了其产品的质量、技术和口碑,初步改变了人们对国产车价低质的第一印象。
D.根据市场发展趋势判断,自主品牌汽车生产企业只要注重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创新和批量生产,就能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占拥有利的位置。
【小题3】自主品牌汽车要赶上甚至超过合资品牌需要在哪能方面做出努力?请结合材料一至材料四谈谈你的看法。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3-29 06:46:5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已传承数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先人们丰富、深刻的行为规则,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认同与遵循的价值体系与规范系统。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有文学之美、艺术之美,更具有精神之美和价值之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有助于提升公众的文化修养与审美情趣,也能够丰盈老百姓的精神家园,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坐标和价值航向。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需要优秀的电视节目,有品质的学校教育同样不可或缺。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更有“时代感”,显然离不开教师们的倾情投入。日常生活中,教师们不可避免地面临着“柴米油盐酱醋茶”,却不能失去对精神栖息地的向往与寻找。如果教师们自身都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乏认同与感情,又怎么去做“燃灯者”?因此,通过加强师资力量培养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增强紧迫感与使命感。

(摘编自2018年3月13日《中国教育报》)

材料二:

校园文化代表着学校的文化品位,它会在无形中给生活、学习于其间的每个人打上深刻的文化烙印。因此,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植入校园文化中,形成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让学生像花草生长在阳光下、鱼儿游戏在清水中,不知不觉间就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由知识学习、行为实践,再内化为品质修养,从而达到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目标。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融入学生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是当前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

(摘编自2018年3月10日《中国教育报》)

材料三: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基本思想理念,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脚踏实地、实事求是、惠民利民、安民富民、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

建设高质量的校园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建设高质量的校园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是中国人民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建设高质量的校园文化,就要大力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

(摘编自光明网)

【小题1】下列关于三则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兼具艺术之美、文学之美、精神之美和价值之美,包含着先人们丰富、深刻的行为规则,积淀着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
B.材料一从提升公众的文化修养与审美情趣、充实老百姓的精神生活、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坐标和价值航向三方面全面肯定了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作用。
C.校园文化会在无形中给生活、学习其间的每个人打上深刻的文化烙印。因此,应该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植入校园文化中,形成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
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形成的智慧结晶,对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积极的影响。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   )
A.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具有时代气息,不仅需要有品质的学校教育,教师的倾情投入更为重要。
B.只有教师自身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做“燃灯者”,所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加强对师资力量的培养,增强紧迫感与使命感。
C.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融入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是当前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包括担当意识、爱国情怀、社会风尚、荣辱观念以及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小题3】根据材料并结合实际,概括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图一2012年我国二氧化硫的排放及贡献率
排放物
排放量(万吨)
贡献率(%)
煤炭燃烧
2179
86.7
炼钢
168.5
6.7
炼油
68
2.7
机动车
99.8
4
合计
2513.3
100.0
 
注:二氧化硫与空气中其它污染物进行复杂的大气化学反应,形成硫酸盐、硝酸盐二次颗粒,由气体污染物转化为固体污染物,成为PM2.5升高的最主要因素,从而导致雾霾天气的产生
图二:煤炭消费与雾霾统计

雾霾:不同于自然条件导致的雾现象,主要是人为排放到空气中的尘埃、烟粒或盐粒等气溶胶的集合体。
(数据于国家统计局《中国气候公报》)
材料二:
刚入12月,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再次遭遇持续性雾霾天气。此次我国的雾霾天气,波及省市城市之多让我们大吃一惊,因为雾霾天气的影响,部分省份中小学及幼儿园停课,学生学习受到影响,雾霾也严重的影响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严重危及公民的人身健康,侵袭着我们的身体。
事实上,雾霾的形成与我们每一个人都脱不了干系。比如,企业排烟、工地扬尘、汽车尾气、家庭烹饪等等,都对雾变霾或多或少地产生影响。为了蓝天白云,为了新鲜空气,无论政府还是企业抑或公众,都应带着责任积极参与进来。
(摘编自2015年12月5日《长江时评》)
材料三
目前,今冬来最持久雾霾天气正在影响我国,多个城市已达严重污染,仅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陕西省,就有31个城市维持红色预警,21个城市维持橙色预警,8个城市维持黄色预警。北京、天津、河北、陕西、山东、河南等6省市合力“抗霾”。
专家提示,此次雾霾天气过程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强度大,部分时段能见度低,对人体健康和交通等将产生较大影响,需防范霾天气对人体健康和低能见度对交通运输的不利影响。另外,今年10月以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扩散条件总体偏差,导致京津冀地区平均霾日数较去年同期偏多,需做好抗霾持久战的准备。
(摘编自2016年12月18日《中国天气网》)
材料四:
为督促地方政府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环保部督查组持续在一线开展督查。督查组发现个别企业存在恶意生产行为,部分企业未严格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措施,还有部分企业超标排放污染物。像这样只顾一己私利不管他人死活,只想我行我素不愿尽责出力的,可以说大有人在。
身处青山绿水,呼吸新鲜空气,是广大群众的迫切心愿。顺应人民的期待,政府这只有形的手必须抓出力度,对辖区内的企业要加大排查,加强监督,一旦发现企业违规排污,该罚款的罚款,该整改的整改,该关停的关停,总之,决不能用环境污染换取数字政绩,决不能拿群众健康拉动GDP增长。
同时,治理雾霾要有长远的治理规划,面对雾霾天气,一些地方还是“头痛医头”,缺乏治理空气污染的长期规划。
(摘编自2017年1月10日《东方网》)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雾霾天气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煤炭燃烧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与空气中其它污染物相结合。
B.雾霾天气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强度大,对人的健康和交通运输产生了严重影响。
C.雾霾天气的形成与一部分企业一味追求经济利益、社会责任意识的淡薄有很大的关系。
D.雾霾是一种人为排放污染物造成的空气劣质化现象,而雾是一种自然条件导致的现象。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 )
A.煤炭燃烧是PM2.5值升高的主要因素,因此,控制好煤炭使用是改变雾霾天气产生的一个措施。
B.由煤炭消费和雾霾天数的数据图可知,煤炭用量逐年递增,而每年雾霾天数也呈不断上升的状态。
C.雾霾天气的产生与企业生产、民众生活习惯、交通出行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了恶性循环。
D.雾霾使民众对空气质量的诉求极为强烈,这唤醒了人们的环保意识,各级政府也制定了长期规划。
E. 雾霾严重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社会的焦虑,对城市管理者是一场严峻的考验。
【小题3】怎样才能更好地治理雾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国际热核反应堆计划(英文简称ITER)于1985年确立,目标是建立一个核聚变试验堆。因此ITER计划也被称为“人造太阳”计则,与国际空间站研究、欧洲加速器、人类基因组测序研究等项目一样,是一个大型国科技合作项目,所涉及国家的人口总和占全球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我国磁约束人造太阳突破1亿度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所谓人造太阳就是效仿太阳的核聚变原理,为人类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并且这能源是非常清洁的,不会污染环境。想实现核聚变,就必须要产生极高的温度,这种温度世界上任何材料都无法承受,所以至今的人造太阳用两种方法解决这个难题。一种是利用磁场的约束,另一种是激光惯性约束。至今为止,我国不光已经研制出第4代磁约束人造太阳,惯性约束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和国上同步提出和研究。惯性约束的优点是可以小型化,适合在来来用于飞行器等领域,但缺点是需要消耗大量能源产生激光用来点火。磁场的束的优点是持续性好不需要反复点火,但缺点是无法小型化。

(摘编自《快资讯》)

材料二:

人类一旦可以完全利用人造太阳,那么就可能迈进新的一级文明,但是前提条件是完全掌握并利用聚变技术。并且,各种领域都将迈上新的台阶,就连气候变暖和淡水问题都将得到解决,因为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就是石油和煤炭所释放的二氧化碳,海水淡化难推广也是因为电费占大部分成本。

目前,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反应堆正在法国南部进行建设,被认为是第一个将能持续生产净能源的核聚变装置,它将生产500兆瓦的清洁及可持续性电力,预计将于2025年开始制造第一批等离子体并开始投入运行。ITER计划的实施结果将决定人类能否迅速地、大规模地使用聚变能,从而可能影响人类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问题的进程。在全世界都对人类能源、环境、资源前录等问题予以高度关注的今天,各国坚持协商、合作的精神,搁置诸多的矛盾和利害冲突,最终达成了各方都能接受的协议,并开始合力建设世界上第一座聚变试验堆。

(摘编自“中国网络电视台”)

材料三:

国际聚变界普遍认为,今后实现聚变能的应用将历经三个战略阶段,即建设ITER装置并在其上开展科学与工程研究;在ITER计划的基础上设计、建造与运行聚变能示范电站;最后,将在本世纪中叶(如果不出现意外)建造商用聚变堆。我国将力争跟上这一进程,尽快建造商用聚变堆,使得核聚变能有可能在本世纪末在我国能源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中国的聚变装置之路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即便规模很小时,就以在我国实现受控热核聚变能为主要目标。尽管就规模和水平来说,我国核聚变能的研究和美、欧、日等发达国家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是我们有自己的特点,也在技术和人才等方面为参加ITER计划做了相当的准备。这使得我们有能力完成约定的ITER部件制造任务,为ITER计划做出相应的贡献,并有可能在合作过程中全面掌握聚变试验堆的技术。2018年11月,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所发布消息,我国“人造太阳”项目获得重大突破,获得的多项实验参数接近未来聚变堆稳态运行模式所需要的物理条件,朝着未来聚变堆试验运行迈出了关键一步,也为人类开发利用核聚变清洁能源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摘编自“人民网)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际热核反应堆计划的目标是建立核聚变试验堆,因其能像太阳一样产生上亿度高温,而被称为“人造太阳”计划。
B.人类如果完全掌握并利用聚变技术,那么不但可以解决目前的气候变暖问题,而且人类可能迈进新的一级文明。
C.实现聚变能的应用将历经建设ITER装置开展研究,设计、建造与运行聚变能示范电站,建造商用聚变堆等战略阶段。
D.中国的聚变装置研究规模虽然相对较小,但经过科学家的努力,已经为人类开发利用核聚变清洁能源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际热核反应堆计划是一个大型国际科技合作项目,涉及的人口数量三大,一旦成功将给人类带来重大福利
B.聚变能能否得以迅速、大规模使用取决于ITER计划的实验结果,这会完全改变人类从根本上解决能源问题的进程。
C.中国有能力完成约定的ITER部件制造任务,有可能全面掌握聚变试验堆的技术,得益于之前做的相当的准备。
D.我国“人造太阳”项目获得的多项实验参数,使人类朝着聚变堆试验运行返出了关键一步,具有重要意义。
【小题3】如何尽快实现国际热核反应堆计划?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波兰布热金卡电 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这真像一场噩梦,一切都可怕地颠倒了。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布热金卡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
每天都有人从世界各地来到布热金卡——这里也许是世间最可怕的旅游中心。来人的目的各不相同——有人为了亲眼看看事情是不是像说的那样可怕,有人为了不使自己忘记过去,也有人想通过访问死难者受折磨的场所,来向他们致敬。
布热金卡在波兰南方城市奥斯维辛城外几英里的地方——世人对奥斯维辛这个地名更熟悉。奥斯维辛大约有12000名居民,距华沙120英里,地处被称为摩拉维安门的山口的东头,周围是一片沼泽地。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一道组成了被纳粹称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杀人工厂的一部分。
十四年前,最后一批囚徒被剥光衣服,在军犬和武装士兵的押送下走进毒气室。从那时起,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一些幸存者撰写的回忆录中谈到的情况,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象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司令官罗道夫·弗兰斯·费尔南德·霍斯在被处决前也写了回忆录,详细介绍了这里进行的集体屠杀和用人体作的各种试验。波兰人说,共有400万人死在那里。
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在访问这里之后,如果不说些什么或写些什么就离开,那就对不起在这里遇难的人们。
现在,布热金卡和奥斯维辛都是很安静的地方,人们再也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参观者默默地迈着步子,先是很快地望上一眼;接着,当他们在想象中把人同牢房、毒气室、地下室和鞭刑柱联系起来的时候,他们的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导游也无须多说,他们只消用手指一指就够了。
(节选自必修一《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者罗森塔尔)
材料二:
2015年,《南京大屠杀档案》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意味着中华民族这段历史的血色记忆成为世界记忆,“申遗的成功成为南京大屠杀历史传播的新里程碑”。近年来,南京大屠杀史实知晓度逐年上升。仅在2017年,就有26万余外国人来到纪念馆参观,在纪念馆的留言本上也留下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不同文字。
“这是一段悲惨的历史,应该被世人铭记,并且以后不能再发生类似的事情。”加拿大圣托马斯市市长海瑟·杰克逊参观纪念馆后留言,“参观了有关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史料,非常震撼,捍卫和平是人类的心声。”挪威学者、有着“和平学之父”美誉的约翰·加尔通感慨。
继2016年10月《共同见证:1937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在冈城进行后,2018年6月,南京大屠杀史实展走进白俄罗斯、捷克。展览以“欧美人士视角”为切入点,以“第三方档案”为素材,客观呈现南京大屠杀历史事实,短短几天内吸引很多当地市民自发前往观展,并给他们带来深深的震撼。
白俄罗斯伟大卫国战争博物馆馆长史利亚赫金感慨:“《共同见证:1937南京大屠杀》史实展走进白俄罗斯,将促进两国人民对二战历史的进一步认知,加深彼此的了解。把记忆存留下来,是为了让悲剧不再发生,推动世界和平。”
捷克摩西州副州长卢卡斯为之动容:“欧洲民众渴望加深对亚洲国家二战史的全面知晓。尽管说什么都无法让无辜死难者重生,但我认为纪念这样的历史事件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让所有人都在心中记住战争的残酷,在内心深刻反省,这样才会防止战争历史重演,推动世界和平。”
(节选自《新华日报》2018年12月13日 第F01版《共同推开记忆之门,一起点亮和平之光》)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开头描绘一幅和平优美的景象,目的是和当年的人间地狱——奥斯维辛集中营形成鲜明的对照。
B.材料一中“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是说,这里臭名昭著的纳粹行径早已世人皆知,没什么好说的。
C.材料一参观者“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反映了他们内心的沉重,暗示这里曾经发生过令人不堪回首的惨剧。
D.材料二中《南京大屠杀档案》收录了大量日军侵华的史料,客观呈现了南京大屠杀的历史事实,成为了南京大屠杀历史传播的新里程碑。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作者用“居然”和“还有”来强调人们在现实与历史的反差面前极度的惊讶与难以置信,含蓄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哀痛和愤怒。
B.材料一1—3段是本文导语,交代了写作动机,强调德国法西斯犯下的滔天罪行罄竹难书,同时也呼应标题,拉近了记者与受众的距离。
C.材料二用参观纪念馆的具体人数和不同文字的留言以及史实展走进白俄罗斯、捷克等事实反映近年来南京大屠杀这一史实知晓度逐年上升。
D.材料二加拿大圣海瑟·杰克逊、白俄罗斯史利亚赫金、捷克卢卡斯等在了解南京大屠杀史实后都认为应当铭记历史,捍卫世界和平。
【小题3】材料一着力表现记者的主观印象,而材料二着力陈述被采访者对南京大屠杀的感受,试简要分析二者侧重点不同的原因。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二批1035所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以下简称“传承学校”)。在全国中小学开展传承学校创建活动,旨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引导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参与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的过程中,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增强文化自信。

第二批传承学校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实现了31个省(区、市)全覆盖,实现了城区、镇区和乡村学校的全覆盖。二是传承项目种类丰富。各地各校充分发掘传统文化资源,培育传承项目,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占比近55%。三是凸显育人特质。传承学校以教育教学为基础,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支撑,采取专兼职教师结合的方法,聘请社会艺术工作者、民间艺人、非遗传承人进校园开展传承项目教育教学活动。以成果展示为助推,营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校园文化。

(摘自2018年2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有删改)

材料二:

某杂志社进行了一次关于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调查,部分调查结果如下:


材料三:

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然而,轰轰烈烈的活动之后,不少学校发现,师资缺,涵养浅,不系统,课时紧,不持久,家校分……成为实践中几乎所有学校都要面对的问题。

弘扬传统文化,学校是现场,课堂是阵地,教师是基础。“教师本身的素养、人文价值,学术专业水平和教书育人的精神非常重要。仅从这三个方面来说,我们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仍很欠缺。”在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袁济喜看来,教师数量不足、内涵不够使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难以展开。

“当前,传统文化进校园以一种嵌入式、掺沙子式的模式开展,是对现有教育体制的有益补充,应该充分肯定这种进步。”在袁济喜看来,当下主要是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加入一些传统文化的元素等,要与现在的西式教育体系融合还需要一个过程。

(摘自2016年12月17日《中国教育报》,有删节)

材料四:

传统文化进校园更多的是一种熏陶和感染,校园文化要有活动设计方案,扩大师生参与度。校园文化活动的目的不是比赛拿奖,少数特长生参加的活动虽然有“看点”,但受众面不广,要提供给更多学生锻炼成长的机会和平台。

从学理上而言,文化有“道”与“术”两个层面。“道”是理念,是文化的内核、本质;“术”是形式、方法。“道”承载的是价值观体系,抽去“道”,文化将成为没有生命的空壳。两者孰轻孰重,毋庸赘言。因此,传统文化进校园不是简单地开展一系列文体活动来“堆积”,不能仅仅停留在活动层面,而要不断挖掘校园文体活动的思想内涵。校园文化其实也是一种和谐文化,和谐能激活教育的潜力,成为促进教育教学发展的正能量。

对于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弱势”问题,要整合现有教材,结合师生需求,进行板块式的专题教育,形成有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真正实现课程育人。当前,“互联网+”浪潮如火如荼,要充分利用网络优质资源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来弥补师资不足的“短板”。

(摘自2017年12月6日《中国教育报》,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介绍了在全国中小学开展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创建活动的宗旨,并分别介绍了第二批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的特点。
B.被调查教师普遍认为课程设置是导致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开展困难的主要因素,而袁济喜教授则认为师资力量不足、内涵不够才是主要问题。
C.校园文化活动要扩大师生参与度,它的目的并不只是比赛拿奖,还要给更多学生提供锻炼成长的机会和平台。
D.戏曲、书法、传统手工技艺等进校园是传统文化进校园,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加入一些传统文化的元素也是传统文化进校园。
【小题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目的是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避免出现师资缺、涵养浅,不系统等问题。
B.虽然近年来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但调查显示,比较了解传统文化的教师不足40%,这成为制约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关键因素。
C.当前传统文化进校园主要以嵌入式、掺沙子式的模式开展,虽然值得肯定,但不如在现有课程体系中加入一些传统文化的元素等方式好。
D.虽然属于文化的内核、本质的“道”和属于形式、方法的“术”同属文化的学理层面,但   “道”承载的是价值观体系,和世道人心相关,比“术”更为重要。
【小题3】请结合这材料谈谈你认为有效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应采取哪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