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匆匆过客

路遥

天阴了,灰暗的云层在头顶静静地凝聚着,空气里满含着潮湿。看来另一场大雪就要降临了——快到汽车站的时候,觉得脸上似乎已经落了一颗冰凉的雪粒。我的心情沉重了。明天就是春节呀!要是再下一场雪,班车一停,回家过节就根本不可能了。

候车室里已经人头攒动,乱得像一个集市。突然传来一个微弱而苍老的声音:“哪位同志行行好,给我买一张去桃县的票吧……”

只见旁边的一张椅子上蜷缩着一位老人——正是他在反复地念叨着。他蓬头垢面的,看来身体有病,面容十分苍老。不像是乞丐,因为我看见他手里捏着买车票的钱。这是一个盲人!

我瞅了一眼去桃县的售票口,正好!803次和802次的售票口紧挨着,并且车次牌上写着“增加两辆车”的字样。

先排哪个队呢?如果现在去给那个瞎眼老头排队买票,我自己的票十有八九买不上了。我将不得不垂头丧气地滚回单位。但如果我先给自己买票,那老头的票也把握不大了。

我来不及多想,很快站到了802次的队伍后面。

我终于把一张802次的车票拿到手了!我带着这个充实的收获,站在803次的队伍后面,我很愉快:我自己得到了满足并且开始加紧做一件崇高的事。

前面站着一个高大的青年,头发乱蓬蓬的,穿一条带条格的裤子,一双皮鞋的后跟闪着亮光,右脚在地板上有节奏地敲着锣鼓点。时髦青年!不看他的正面,光那后背就叫我反感。奇怪!他竟然能正经八百地站在这个队伍后面排队。要是售票员喊一声“票快完了,后面的人不要排队了”,他准会如狼似虎地扑过去。

我又发现这队伍的旁边还站着一位青年妇女。

当售票员宣布只剩一张票的时候,那青年妇女猛地把手抢先伸进了售票口。

那个男青年两只拳头紧捏着,用很难听的话斥责她。

 “叔叔,求求你,不要打妈妈!”

他有点吃惊地盯着那个妇女旁边站着的胖胖的小姑娘,皱了一下眉头,随后,用一种极温柔的语调不连贯地说:“你……别怕!”

 小伙子的腮帮子急速地抽动了几下,泪花子在眼里直转。他突然从上衣口袋里摸出了一张车票,递到青年妇女的面前。

 “您不要奇怪,”他说,“我是买到了一张803次的车票,但这不是给自己买的。我第二次排队才准备给自己买一张。您带着孩子,待下去太不方便。我不走了,但请您替我在路上照料照料那个人。”他向后面的角落里努了努嘴,“那个瞎眼老头。”

我一下子被震惊得目瞪口呆!那青年妇女尖叫了一声,惊喜地喊叫着说:“呀,我这张票也是给他买的呀!”

那青年妇女说:“同志,我根本不是去桃县的!我本来是要买802次车票的。但看见那个老头太可怜了,我觉得有责任帮助他,我又怕给老头买不上票,就厚着脸皮插到您前面了。快要进站了,您赶快和那老头上车去吧!”

只见那个男青年神色庄严地从她手里接过车票,掏出车票钱放到了青年妇女的手里;然后弯下腰,小心翼翼地在那个小女孩的脸蛋上亲了一下,便转身走了。

我猛地迈着难以抑制的激动步伐,走到了那位青年妇女面前,掏出车票,对她说:“你要802次的票吗?我有事不能走了,退票。”她惊喜地一边掏钱,一边说:“真运气!太谢谢您啦!”

我接过钱,把帽檐往下拉了拉,默默地走过拥挤的人群,出了候车室。

外面已经变成一片银白的世界。飞舞着的雪花打着旋儿,纷纷扬扬地飘落着。街道上一片寂静。我踏上洁白的路面,匆匆向单位走去。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是先给自己买票还是先给老人买票的两难选择中,作者细腻地描写了“我”、男青年、青年妇女的不同表现,深刻剖析并批评了“我”的自私。
B.这篇小说的段落都很短小,这种形式便于加快叙事节奏,迅速推进小说情节发展,便于人物刻画上的灵活切换,简洁清晰准确地表达内容。
C.小说以“我”的视角叙述了旅客暗中争相为盲眼老人买车票的故事,“我”是事件的见证人,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同时起到线索的作用。
D.小说擅长在朴实叙述中营造不平常的效果,“我”震惊于男青年买票的真相后,把票让给青年妇女,这一情节设计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小题2】小说开头和结尾的两处环境描写各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小题3】“误会”是本文的一大特征,请概述“误会”,简要分析其作用。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现代文阅读 更新时间:2019-06-03 10:40:14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8分)
两个朋友
莫泊桑
这一天,钟表修理师莫利梭先生和针线杂货店老板索瓦日先生两位钓友在大街上碰了面。在这个天空蔚蓝而晴朗的日子里相约钓鱼去。
“到什么地方去钓?”“老地方。法国兵的前哨在哥隆白村附近。我认识杜木兰团长,他一定会让我们过去的。”莫利梭高兴得发抖了:“算数。我来一个。”于是他们各自回家取器具。
一小时以后,他们到了那位团长那里,带着一张通行证又上路了。
不久,他们穿过了前哨,穿过了荒芜了的哥隆白村。对面,阿让德衣镇像是死了一样。麦芽山和沙诺山的高峰俯临四周的一切。索瓦日指着那些山顶低声慢气地说:“德国人就在那上面!”
莫利梭口吃地说:“倘若我们撞见了他们怎么办?”索瓦日带着巴黎人惯有的嘲谑态度回答道:我们可以送一份炸鱼给他们吧。
他们弯着腰,张着眼睛,侧着耳朵,在地上爬着走,利用一些矮树掩护了自己。
来到河岸,四周静悄悄的,什么也没有听见。他们觉得放心了,就动手钓鱼。
在他们对面是荒凉的马郎德洲,从前在洲上开饭馆的那所小房子现在关闭了,像是已经许多年无人理睬了。
索瓦日钓到第一条鲈鱼,随后他们时不时地举起钓竿,真的,这一回钓是若有神助的。他们郑重地把这些鱼放在一个浸在水里的网袋里。一阵甜美的快乐透过他们的心,世上人每逢找到了一件久已被人剥夺的嗜好,这种快乐就抓住了他们。
晴朗的日光,在他们的背上洒下了它的暖气。他们不去思虑什么了,不知道世上其他的事了,他们只知道钓鱼。
瓦雷良山的炮声响起来了
索瓦日耸着双肩说: “他们现在又动手了。”
莫利梭正闷闷地瞧着他钓丝上的浮子不住地往下沉,忽然这个性子温和的人发起火来了,愤愤地说:“像这样自相残杀,真是太蠢了。”
索瓦日回答道:“真不如畜生。”
后来他们开始安安静静讨论起来,用和平而智慧有限的人的一种稳健理由,辨明政治上的大问题,结果都承认人是永远不会自由的。
“这就是人生!”索瓦日高声喊着。“您不如说这就是死亡吧。”莫利梭带着笑容回  答。
不过他们都张皇地吃了一惊,明显地觉得他们后面有人走动。转过来一望,看见四个黑洞洞的枪口。
两根钓竿从他们手里滑下来,落到河里去了。
几秒钟之内,他们都被捉住了,绑好了,抬走了,扔进一只小船里,渡到了那个沙洲上。
在那所他们以为已无人理睬的房子后面,站着二十来个德国兵。
一个军官用地道的法国话问他们: “喂,先生们,你们很好地钓了一回鱼吧?
那个普鲁士人微笑着: “我想你们两个人都是被派来侦探我们的奸细。我捉了你们,就要枪毙你们。不过你们既然从前哨走得出来,自然知道回去的口令,把口令给我吧,我赦免你们。”
两个面无人色的朋友靠着站在一处,四只手因为一阵轻微的神经震动都在那里发抖,  他们一声也不响。
那军官接着说:“谁也不会知道这件事,你们可以平安地走回去。这桩秘密就随着你们消失了。倘若你们不答应,那就非死不可,并且立刻就死。你们去选择吧。”
他们依然一动不动,没有开口。
那德国人始终是宁静的,伸手指着河里继续又说:“你们想想吧,五分钟之后你们就要到水底下去了。五分钟之后!你们应当都有父母妻小吧!”
瓦雷良山的炮声始终没有停止
两个钓鱼的人依然站着没有说话。那个德国人发了命令。随后来了12个兵士,站在相距二十来步远的地方。
军官接着说:“我限你们一分钟,多一秒钟都不行。”
随后,他突然站起来,伸出胳膊挽着莫利梭,把他引到了远一点的地方,低声说:“快点,那个口令呢?你那个伙伴什么也不会知道的,我可以装做不忍心的样子。”
莫利梭一个字也不回答。
那德国人随后又引开了索瓦日,并且对他提出了同样的问题。
索瓦日没有回答。
他们又靠紧着站在一起了。
军官发了命令。兵士们都托起了他们的枪。
这时候,莫利梭的眼光偶然落在那只盛满了鲈鱼的网袋上面,那东西依然放在野草里,离他不过几步。
一道目光使得那一堆还能够跳动的鱼闪出反光。于是一阵悲伤教他心酸了,尽管极力镇定自己,眼眶里已经满是眼泪。
他口吃地说:“永别了,索瓦日先生。”
索瓦日回答道:“永别了,莫利梭先生。”
他们互相握过了手,不由自主地浑身发抖了。
军官喊道:“放!”
12枝枪合做一声响了。
那些士兵又带了些绳子和石头过来,把石头系在这两个死人的脚上;随后,把他们抛到了河里。
河里的水翻腾了,随后,又归于平静。
瓦雷良山的炮声并没有停息
那位神色始终泰然的军官忽然望见了野草里那只盛满了鲈鱼的网袋,喊道:“威廉,来!趁这些鱼还活着,赶快给我炸一炸,味道一定很鲜。”
【小题1】小说中三次写到“瓦雷良山的炮声”,请简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4分)
【小题2】小说以德国军官的“趁这些鱼还活着,赶快给我炸一炸,味道一定很鲜”一句话结尾,试简要分析这样结尾的妙处。 (4分
【小题3】结合小说简析题目“两个朋友”的含义和作用。 (4分)
【小题4】小说中的两位主人公是普通公民,但面对死亡威胁,却能始终坚贞不屈,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不肯说出口令,请结合人物和情节探究其合理性。 (6分)

同类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父亲的呼喊
李代云
出了小区门口,我和父亲来到了一个公交车的上落点。已经有好些人站在这里等车了。看见旁边站着的人在玩手机。我才想起忘记带手机了。我想回家去拿手机,父亲却扬着他的手机说,我带手机了呢。这时公交车来了,我只好作罢。
公交车上拥挤不堪,我和父亲一起站在了过道里的人群中。
我的手机……我的手机不见了!父亲忽然大声叫道。
父亲是农民,长年生活在农村,很少坐公交车。他不知道公交车上小偷很多,让人防不胜防。父亲在公交车上疏于防范,也怪我事先没有提醒父亲在坐公交车时要时刻注意保护好随身携带的财物。这时旁边站着的人忙催促我说,快用你的手机打一下你父亲的电话,看它在哪儿响。我说,我忘记带手机了。于是有好几个人自告奋勇地拿出他们的手机,按照我说的电话号码拨过去,遗憾的是,你所拨打的用户已经关机……
事已至此,我只好安慰父亲说,爸爸,您那个手机值不了几个钱,等下我给您买个新手机。听我这么一说,父亲才安静了下来。
下了车,我和父亲朝菜市场走去,忽然,我听见有手机在唱歌儿,我转过头去,只见父亲拿着手机在接听电话。
你别催我回家,我好不容易才进一次城,我还要在儿子家多玩几天呢!父亲对着手机大声说。
电话是母亲从乡下打来的。
我禁不住目瞪口呆,盯着父亲手中的手机“啊”了一声,像被人莫明其妙地击了一拳,半天没有缓过神来。
挂了电话,父亲嘿嘿地笑着对我说,你别大惊小怪,我的手机找到了呢!我说,在哪儿找到的?父亲不回答,一个人朝前走了。
菜市场里人来人往,闹哄哄的。父亲说,今天菜市场里怎么这么多人啊?我说,今天是星期天,所以人多。父亲拍着脑袋说,你看看我这个记性,连啥日子都忘记了,人老了,越来越糊涂了哟。父亲满头白发,以前挺直的腰已经有些佝偻了,父亲确实老了。有时糊涂一下也很正常。
买了菜,我和父亲从菜市场里往外走时,父亲忽然举起一张二十块钱的纸币朝周围的人大声问道,喂,各位老乡们,你们谁丢钱了?我捡到二十块钱呢!
父亲声若洪钟,周围的人都站住了。
父亲在搞什么名堂呢?父亲刚才糊涂了一回,现在又糊涂,我觉得父亲有些不对劲儿——因为父亲走在我前面,我一直盯着他,他明明没有捡到钱嘛……父亲像个耍猴戏的人,大家看稀奇地望着他。我说,爸爸,我们回家,回家,别在这里捣乱。我硬拉着父亲走了。
这是谁的钱啊?父亲举着手中的钱晃动着,走出了菜市场,父亲才停止大声嚷嚷。
晚上睡觉时,我把白天父亲跟着我去菜市场的所作所为讲给妻子听了。
妻子沉思片刻,分析说,爸爸的手机明明没有丢,却说丢了;爸爸明明没有捡到钱,却说捡到钱了。从爸爸的这些行为来看,他有可能是得了老年痴呆症,糊涂了……老公,你不是有个姓邓的同学是县人民医院著名的脑科医生吗?我们明天就带爸爸去他那儿检查一下。老年人得了这种病,得趁早治疗。
第二天,我和妻子把父亲骗到了县人民医院,邓同学很热情,他仔细地为父亲检查了身体。趁父亲去上厕所的时候,我问邓同学,我爸爸的病……严重吗?邓同学说,从目前的状况来看,你父亲的老……老年痴呆症还……还不是很严重。
你们神神叨叨的,谁得了老年痴呆症啊?父亲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面面相觑,有些不知所措。
父亲说,在公交车上,我看见有小偷在偷别人的手机,我没有能力抓住小偷,我又想保护大家,只好大声叫唤我的手机不见了;在菜市场里,我看见有小偷在偷别人的钱,我就大声叫唤我捡到钱了……我以此提醒了大家,小偷就没得逞了……我知道,我的呼喊不是最好的办法……但在那种情况下,呼喊总比沉默强,呼喊也是一种让坏人闻风丧胆的武器……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有删减)
【小题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公交车上父亲“丢”了手机,旁边的人让“我”给父亲打电话,“我”说“我忘记带手机了”,“我”的这句话与文章首段相呼应。
B.父亲说“丢”了手机,“我”没发现他找回,他却跟母亲通电话了:“我”没发现他“捡”到钱,他却喊谁“丢”了钱;“我”感觉父亲“糊涂”了。
C.“我们面面相觑,有些不知所措”是因为“我”和同学正私下讨论父亲的“老年痴呆症”,父亲却忽然出现并听见了“我们”的谈话。
D.小说善于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本文在正面描写父亲这一人物时。运用了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手法。
【小题2】小说在刻画父亲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小题3】小说以父亲说出真相结尾,有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同类题3

下面对《品质》选段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于是我就说:“你好么,格斯拉先生?你可以给我做一双俄国皮靴么?”

他会一声不响地离开我,退回到原来的地方去,或者到店堂的另一边去;这时,我就维续坐在木椅上休息,欣赏皮革的香味。不久后,他回来了,细瘦多筋的手里拿着一张黄褐色皮革。他眼睛盯着皮革对我说:“多么美的一张皮啊!”等我也赞美一番以后,他就继续说:“你什么时候要?”我回答说:“啊!你什么时候方便,我就什么时候要。”于是他就说:“半个月以后,好不好?”如果答话的是他的哥哥,他就说:“我要问问我的弟弟。”

然后,我会含糊地说:“谢谢你,再见吧,格斯拉先生。”他一边说“再见”,一边继续注视手里的皮革。我向门口走去的时候,就又听到他木皮拖鞋的踢踏声把他送回到楼上做他的靴子的梦了。但是假如我要定做的事他还没有替我做过的新式样靴子,那他一定要照手续办事了——叫我脱下靴子, 把靴子老拿在手里,以立刻变得又批评又爱抚的眼光注视着靴子,好像在回想他创造这双靴子时所付出的热情,好像在责备我竟这样穿坏了他的杰作。以后,他就把我的脚放在一张纸上,用铅笔在外沿上搔上两三次,跟着用他的敏感的手指来同地模我的脚趾,想摸出我要求的要点。

A.文章用第三人称讲故事,既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且便于抒情。
B.文章通过对话写我与格斯拉的交往,来表现他对待顾客的方式。
C.“靴子的梦”表现出他对靴子技艺的热爱,其实质是工匠精神。
D.文章画线句子,用细节描写表现出格斯拉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爱的牺牲

欧·亨利

   乔和德丽雅在一个画室里见了面,那儿有许多研究美术和音乐的人经常聚会。乔和德丽雅一见倾心,短期内就结了婚。夫妇租了一层公寓,那是一个寂静的地方,单调得像是钢琴键盘左端的A高半音。可是他们很幸福;因为他们有了各自的艺术,又有了对方。家庭只要幸福,房间小又何妨。乔在伟大的马杰斯脱那儿学画,德丽雅在罗森斯托克那儿学习钢琴。
可是没多久,艺术动摇了,该付给马杰斯脱和罗森斯托克两位先生的学费也没着落了。
 当你爱好你的艺术时,就觉得没有什么牺牲是难以忍受的。于是,德丽雅说,她得教授音乐,以免断炊。她在外面奔走了两三天,兜揽学生。一天晚上,她兴高采烈地回家来。
“乔,亲爱的,”她快活地说,“我有一个学生啦。爱·皮·品克奈将军的小姐克蕾门蒂娜,住在第七十一街。她只有十八岁。我一星期教三次课;你想想看,乔!每课五块钱。等我再找到两三个学生,我又可以到罗森斯托克先生那儿去学习了。”
“德丽雅,”乔说,“我能让你忙着挣钱,我自己却在艺术的领域里追逐吗?决不能够!我想我卖卖报纸,搬石子铺马路,多少也挣一两块钱回来。”
德丽雅走过来,勾住他的脖子。
“乔,亲爱的,你真傻。你一定得坚持学习。我并不是放弃了音乐去干别的事情。我一面教授,一面也能学一些。我永远跟我的音乐在一起。何况我们一星期有十五块钱,可以过得像百万富翁那般快乐。你决不要打算脱离马杰斯脱先生。”
“好吧,”乔说,“可是我不愿意让你去教课,那不是艺术。你这样牺牲真了不起,真叫人佩服。”
当你爱好你的艺术时,就觉得没有什么牺牲是难以忍受的。”德丽雅说。
“我在公园里画的那张素描,马杰斯脱说上面的天空很好。”乔说,“可以卖掉一张。”
“我相信一定卖得掉的,”德丽雅亲切地说,“现在让我们先来感谢品克奈将军和这烤羊肉吧。”
周末,愉快自豪可是疲惫不堪的德丽雅,得意扬扬地掏出三张五块钱的钞票,扔在那。“有时候,”她有些厌倦地说,“克蕾门蒂娜真叫我费劲。”接着,乔带着基督山伯爵的神气,掏出一张十元、一张五元、一张两元和一张一元的钞票——全是合法的纸币——把它们放在德丽雅挣来的钱旁边。“那幅方尖碑的水彩画卖给了一个从庇奥利亚来的人。”他郑重其事地宣布说,“他另外预订了一幅勒加黄那货运车站的油画,准备带回家去。我的画,加上你的音乐课!呵,我想艺术还是有前途的。”
“你坚持下去,真使我高兴,”德丽雅热切地说,“你一定会成功的,亲爱的。”
下一个星期六的晚上,乔先回家。他把他的十八块钱摊在客厅的桌子上,然后把手上许多似乎是黑色颜料的东西洗掉。
半个钟头以后,德丽雅来了,她的右手用绷带包成一团,简直不像样了。
“这是什么?”乔轻轻地握住那只手,扯扯绷带下面的几根白线,问道。

“那是涂了油的软纱。”德丽雅说,“喔,乔,你又卖掉了一幅素描吗?”她看到了桌子上的钱。

 “可不是吗?”乔说,“只消问问那个从庇奥利亚来的人。你今天下午什么时候烫痛手的,德丽雅?”

“大概是五点钟,”德丽雅可怜巴巴地说,“熨斗……我是说奶酪,大概在那个时候烧好。你真该看到品克奈将军,乔,他……”

 “先坐一会儿吧,德丽雅。”乔说,他把她拉到卧榻上,在她身边坐下,用胳臂围住了她的肩膀。

“这两个星期来,你到底在干什么,德丽雅?”他问道。

她带着充满了爱情和固执的眼色熬了一两分钟,终于垂下头,一边哭,一边说出实话来了。
“我找不到学生,”她供认说,“我又不忍眼看你放弃你的课程,所以在第二十四街那家大洗衣店里找了一个烫衬衣的活儿。乔,你怎么会疑心我不在教克蕾门蒂娜的音乐课呢?”
“到今晚为止,我始终没有起疑。”乔说,“本来今晚也不会起疑的,可是今天下午,我把机器间的油和废纱头送给楼上一个给熨斗烫了手的姑娘。两星期来,我就在那家洗衣店的炉子房烧火。”
他们两个都笑了,乔开口说:“当你爱好你的艺术时,就觉得没有什么牺牲是难以忍受的。”可是德丽雅用手掩住了他的嘴。“别说下去啦,”她说,“只需要说‘当你爱的时候’。”

(有删改)

【小题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小说讲述了一对热爱艺术的年轻人一见钟情,结为夫妻,因生活拮据,为追求艺术而撒谎去做工,偶然的烫伤手的事故使真相大白、夫妻爱得更深的故事。
B.夫妻两人明明是艰辛挣钱,却都做出颇有成就的样子。德丽雅“得意扬扬”,乔“带着基督山伯爵的神气”,这表现出他们在苦涩的生活中怀有一种虚荣心。
C.小说通过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来表现“爱的牺牲”,乔佩服德丽雅为家庭的付出,一直没有让德丽雅发觉他在骗她,这说明他是一位有责任有担当的好男儿。
D.由于烫伤了手,在乔的追问下,德丽雅“终于垂下头,一边哭,一边说出实话来了”,可见德丽雅在洗衣店里从事的工作非常辛苦,内心受到了很大的委屈。
E.作者运用轻松、幽默的语言来讲述一个沉甸甸的故事,主要运用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来展示人物风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以达到“含泪的微笑”的效果。
【小题2】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
【小题3】小说中画线的句子多次出现,请结合小说内容,说明这句话的含意,并分析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三个老病号
【美】利恩·朱格史密斯
三个月前赖沃顿小姐开始在一家诊所当护士,就她的记忆所及,三个月了,那三个老太婆极有规律地每周来两次。只有当她们紧挨着坐在一条长凳上,伸出青筋暴突的老腿时,她才能把她们一一区别开来。她们咯咯傻笑时,门牙缝清晰可见;每人都从破旧的帽檐下漏出一绺灰黄的头发,每人都穿着污渍斑斑、宽大的罩衫,每人的腿上都生有同样的毛病。
在诊所里面,三个老太婆却像亲姐妹一样,她们一起向新来的病人问这问那,给他们忠告。只要医生在诊所里面,她们就毕恭毕敬地沉默着,除非他讲他那古板的笑话或呵斥她们时,她们会立刻咯咯傻笑起来。无论医生说什么,都能引起她们驴鸣似的笑声。
今天早晨,三个老太婆最早走进四号诊室,在长凳上挨个坐下。每当赖沃顿小姐叫外面的病人到四诊室,她们的眼光就会一起转向诊室的门。
一个脸色苍白的女人抱着一个又哭又闹的婴儿走进来,把绿色号码牌交到四诊室,在她们对面坐下来。贝茨太太问孩子的母亲:“她生了什么病?”法蕾尔太太和加费莉太太以当过母亲的眼光打量着婴儿。
“她的手臂感染化脓了,不吃东西。”母亲摇着啜泣的婴儿。
“给她吃蜂蜜和茶。”加费莉太太说。法蕾尔太太说:“你要——”
“这里谁是医生,你们还是我?”医生来了,“告诉我,你们什么时候想起取代我的工作?”
三个老太婆用食指按住她们痴笑的嘴唇,现在她们不再去理会那个生病的婴儿。
“还有谁要到四诊室?”赖沃顿小姐在走廊里叫道。
突然三个老太婆眼睛一亮,一个染金发的漂亮女人走过来,在她们旁边坐下来,样子看起来既甜蜜又成熟。三个老太婆看见她脱下丝袜,漂亮纤细的腿上只有一道两英寸左右的伤痕,皮肤比牛奶还白。
但是,加费莉太太不能再盯着她看了,因为医生的手指正按着她突出的静脉,她必须柔顺地望着他的脸:“你最好不要通宵跳舞,否则就好不了。”
三个老太婆高兴地咯咯傻笑起来。当医生检查贝茨太太的腿时,她脸上也绽出温顺的笑容。而当他走到法蕾尔太太跟前时,却皱起鼻子:“建议你自己去洗洗腿,让可怜的护士喘口气。听见没有?”
这次,三个老太婆驴鸣般的傻笑比任何一次都响。他们看见医生转向婴儿,都故意拖延着不让赖沃顿小姐给她们的腿上药,以便看看医生和那个染金发的漂亮女人。
“你有什么病?”医生问。
她对他迷人地微笑着。“我在楼梯上摔了一跤——我的房东居然不知道把房子里的楼梯弄得安全点——这儿受了伤。”她洁白尖细的手指指着擦伤的地方。
他仔细检查了伤口,低声对赖沃顿小姐交代处理意见,加费莉太太失望地准备离开她的座位。那个漂亮女人说:“严重吗,医生?”
“你受伤了,不是吗?”他讥讽地说。
三个老太婆又用那种熟悉的声调咯咯笑起来,可是声音很轻,她们怕被赶出去。现在她们的腿已经包扎完了。
“是的,”漂亮女人说,“可我想知道怎么对我的律师讲,假如——”
“哦,你的律师?”医生大笑起来,“我明白了,你想起诉。好吧,女士,你可以告诉你的律师:任何人不小心在楼梯上滑倒都要比你现在的伤口大。”
三个老太婆垂下头,僵硬的手指捂着嘴,控制住不让笑声爆发出来。漂亮女人的眼里闪出怒火。“我不明白为什么你用这种腔调说话。”她愤怒地说,“免费并不是我们不能被当人一样看待的借口!”
三个老太婆屏气凝神地等待着,她们的嘴唇做好了为医生的妙语而张开的准备,可耳朵里等来的只是沉默。她们满是眼屎的眼睛看着医生转过背去站在那儿。三个老太婆相互凝视着,低声低语,没有人笑。
她们一脸苍白和疲惫地站起来。在门口,她们被一个穿着白大褂的人堵住了。她们叫他专家医生。
“正是我需要的老朋友。”他清脆地喊道,转向医生,“她们都是静脉曲张吗?她们有趣吗?对我周五晚上的演讲有用吗?”
“我给你看她们的病历表。”医生说。
专家医生搓着手,“你们三位小姐周五晚上愿到我那儿跳舞吗?”他开心地高声道。
三个老太婆互相看看。那个染金发的漂亮女人的高跟鞋在地板上一路喀拉喀拉响过去。
“不!”贝茨太太沉重地说。
“不!”法蕾尔太太看也不看地说。
“不!”加费莉太太说,拉拉她满是污渍的绷带边,“免费并不意味着我们不是人。”
接着,三个老太婆垂着头,一脸阴沉,步履艰难地走出去。
(选自《外国超短篇小说欣赏》,有删改,乔向东译)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三个老病号》的故事发生在一家诊所里,里面的医生看不起前来治病的病人,三个老病号也因为在这样的环境中久了,感觉不到受到了歧视,并且对医生和诊所怀有崇敬的心情。
B.因为三个老太婆都带着破旧的帽子、穿着有污渍的罩衫,护士赖沃顿小姐只有看到她们的病腿时才能准确区别她们三人分别是谁,这说明了护士对三个老太婆的脸根本没有正眼看一下。
C.三个老太婆与抱着哭闹的婴儿的母亲搭话的目的至少有两个:一方面表现了三个老太婆对诊所的熟悉,有炫耀的意味;另一方面表现了三个老太婆在诊所无所事事,拿其他病人取乐。
D.最后一段描写了三个老太婆“一脸阴沉”的神态,这与前文她们的“咯咯傻笑”对比,再加上她们的动作“艰难”,就真实地刻画了三个老太婆拒绝专家医生的邀请后的心理状况。
E.小说以细腻精妙的艺术笔法生动地描绘了三个老太婆的形象,并且有力地刻画了她们性格的发展和转变,使得她们三个的形象由单纯变得丰满。
(2)小说多次描写三个老太婆的“笑”,这样写有何具体的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探究。
(3)小说是如何叙述三个老太婆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小说结尾部分为何写三个老太婆拒绝专家医生跳舞的邀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