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所调人工智能,大致说,是由一套经验学习系统(机器学习、神经网络、大数据、认知系统等)和传感执行系统组合起来的复杂运行体。这里的“人工”,是指它由人类构思和制造,具有与人类相同的从经验中学习,并在生产生活中符幼的特征。如消防杭器人,它是由人类设计、制造出来的,能够从以往的消防经验数据里掌握基本的做法,通过传感器和执行系统的运转,完成和人类消防员一样的救火工作。“智能”一说,则是它具有大大超过人类的“学习”能力,以及人所不及的执行能力,如执行的精确性、没有心理干扰、不知疲倦等。通俗讲,具有人工智能的“机器人”,在确定的领域内,一定优于人类。
(摘编自陈彩虹《人工智能与人类未来》)
材料二
近年来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创投比例分布
(摘编自尹航《ZDC人工智能报告:做好准备迎接未来了吗》,有改动)
材料三
我个人认为有两种类型的工作可能最先被人工智能所取代。一种是传统上“黑箱操作”、存在较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的行业,比如股票投资、保险业等。另外一种是那些非常机械、重复性劳动较多的行业。未来在绝大多数工作岗位上,人工智能都可以比人类做得更好。
但如果有人因此就认为人类行将灭亡,人工智能行将统治人类,那我只能说他们是科幻小说看得太多了。
那么,未来人工智能是否会变得和人一样,具备自主意识而且能够独立思考?乐观者认为,20年之后人工智能就可能会独立思考;悲观者则认为,人工智能永远不会有自我意识。我的观点是,既然我们对此难以形成定论,还不如先关注眼前已经发生和确定将要发生的事情。已经发生和确定发生的事情是什么?那就是,人工智能作为工具,已经代替人类从事了很多工作,而未来10~15年,人类一半的工作将会被人工智能取代。正如杰瑞在《人工智能时代》中所说的,人类将迎来有史以来最大的失业潮。
(摘编自李开复《人工智能时代序二》)
材料四
报告显示,中国在人工智能的学术领域发展迅速。在学术期刊及专业会议发表论文的总数方面,呈现快速接近美国的趋势;在2016年之后这一趋势尤其明显。中国的中、低等引用率的论文的发表总数,在最近几年高度接近美国的总数,但在最具原创性最具影响力的极高引用率和高引用率的论文方面,中国虽有大的进步,但与美国的差距仍然相当显著。
在人工智能的学术人才方面,除了有特大影响的人才外,中国发表有影响(即被引用的)论文面,除了有特大影响的人才外,中国发表有影响(即被引用的)论文作者人数与美国之间的差距持续缩小,但特大影响(特高引用率)作者的人数显著少于美国。据领英人才数据库,中国的AI人才总数为5万,这一数字在美国为83万。
报告指出,在产业领域里,中国活跃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整体在最近20余年里呈现快速发最趋势,2016年超过400家,达到顶峰。这一数字在2012年之前多于美国,但在2012年以后被美国反超。美国在2016年之后快速上升,于2018年超过600家,而中国则在2018年下降至不足200家。
(摘编自《2018中国人工智能指数报告发布》,新华网客户端2019年3月27日)
【小题1】下列有关“人工智能”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工智能是人类设计和制造的由经验学习系统和传感执行系统组合起来的运行体,它能从经验中学习并在生产生活中行动。 |
B.计算机视觉、智能机器人两大领域目前占比已经超过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创投总量的50%,这两个领域的技术水平领先于芯片、智能医疗等行业。 |
C.李开复认为人工智能已经和即将大量取代人的工作,人类将迎来失业大潮。但是不能就此推断出人工智能将统治人类的结论。 |
D.《2018中国人工智能指数报告》显示,我国在人工智能学术领域发展迅速,但是论文的原创性和影响力方面与美国差距明显。 |
A.人工智能因为具备超过人类的学习能力,以及人所不及的执行能力,如执行的精确性、没有心理干扰、不知疲倦等,所以适合运用在危险领域。 |
B.人工智能作为工具,已经代替人类从事了很多工作。具备自我意识后将会在更多领域取代人的工作,比人类做得更好。 |
C.人工智能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新兴产业、人工智能在传统产业的应用以及芯片、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相关的技术产业。 |
D.在人工智能产业领域,我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快速持续发展,但因为美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数量的快速上升,我国这一领域被美国超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