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2)
,鸟倦飞而知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袅袅兮秋风,
。(屈原《湘夫人》)
(4)
,
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登高是代代相传的一种文化现象。登高,能开阔视野,容易产生诗情。杜甫登高,感受到“
(5)
,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萧瑟气势;王勃登高,俯瞰到“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6)
,青雀黄龙之舳”的富庶繁荣。登高过程的艰难、登上高处的旷茫和寂寥往往更能使人产生对人生、对自然、对宇宙的怀想,辛弃疾登上北固亭,发出“凭谁问:
(7)
,尚能饭否?” 的大豪情、大悲愁。荀子更是从登高中细细品味到人生的哲理:“
(8)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2 09:15:18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本词开头两句说:“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那么江南好在哪里?请品读“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四句,体会词人笔下的江南美,并填写下面表格。(考点:意境)
词句
词句赏析
美之现
春水碧于天
①
风景美
画船听雨眠
从听觉角度,写聆听着淅沥的雨 声,渐渐入眠,十分愜意闲适
②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③
人物美
同类题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柳永《雨霖铃》中描写恋人依依不舍离别场景的两句是“
,
”。
(2)李煜《虞美人》中,“
,
”写出了物是人非之感,抒发了诗人心中的无限幽怨。
(3)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叹东吴强盛局面和孙权英雄风流余韵,都经历了无数的风雨,一去不返了的语句是 “
,
”。
同类题3
阅读纳兰性德《沁园春》一词,填入词中甲、乙两处的词句是( )
试望阴山,黯然销魂,无言徘徊。见青峰几簇,去天才尺;黄沙一片,(甲)。碎叶城荒,拂云堆远,雕外寒烟惨不开。踟蹰久,忽砯崖转石,万壑惊雷。 穷边自足愁怀,(乙)?只凄凉绝塞,蛾眉遗冢;销沉腐草,骏骨空台。北转河流,南横斗柄,略点微霜鬓早衰。君不信,向西风回首,百事堪哀。
A.匝地无埃又何必平生多恨哉
B.匝地无尘埃何必平生多恨哉
C.匝地无尘埃又何必平生多恨哉
D.匝地无埃何必平生多恨哉
同类题4
名篇名句默写。
(1)韦庄的《菩萨蛮(其二)》中表现词人矛盾情感的句子是:“
,
。”
(2)杜甫用:“
,
”概括诸葛亮一生的功业。
(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诗人蔑视权贵的诗句是:“
,
“
同类题5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清平乐
李白
烟深水阔,音信无由达。唯有碧天云外月,偏照悬悬
①
离别。
尽日
②
感事伤怀,愁眉似锁难开。夜夜长留半被,待君魂梦归来。
(注)①(悬悬)遥远。 ②(尽日)整天。
【小题1】上阕与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在表情达意上有何相同之处?请简要分析。
【小题2】下阕表达了词中主人公怎样的情感?是如何表达的?请简要分析。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