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小题1】对这首诗的词语理解及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
A.袍:长衣,即战袍。于:语气助词,不译。兴师:出兵。同仇:你的仇人就是我的仇人,引申为共同对敌。 |
B.泽:同襗,即内衣。偕作:一起行动。裳:下身的衣服,即战裙。偕行:一同出发。 |
C.或同穿一“袍”,或同穿一“泽”,或同穿一“裳”,是说明百姓们从军时贫穷“无衣”,反映了他们悲愤哀怨、无可奈何的感情。 |
D.“同仇”、偕作”、“偕行”,正好显示出战前动员,整理行装,一同出发这一过程。表现了战士们不断高涨的斗志。 |
【小题2】“王于兴师”在诗中有何作用?它与“问答”有逻辑事理关系吗?诗歌把它置后有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