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根据所学苏轼名诗《念奴娇·赤壁怀古》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小题1】对诗中这些重点词语解释
错误
的一项是( )(2分)
A.风流人物:有文采有功绩的人物。
B.故垒:军队营垒的遗迹。
C.樯橹:桅杆。
D.故国:旧地。
【小题2】对该首词分析正确的
几项
是( )(2分)
A.“大江东去”三句,先写景,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时空背景,气魄极大。
B.“故垒”三句,回忆三国时著名的赤壁史实,即周瑜指挥了以弱胜强的赤壁之战。
C.“江山如画”二句,写三国英雄孙权、诸葛亮、周瑜真是“一时多少豪杰”。
D.“羽扇”句指诸葛亮。诸葛亮手摇羽毛扇,头戴纶巾,有“儒将”之风。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4-06-11 03:43:53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题文)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伤春怨
王安石
雨打江南树,一夜花开无数。绿叶渐成阴,下有游人归路。
与君相逢处,不道春将暮。把酒祝东风,且莫恁、匆匆去。
(注)恁(nèn): 如此。
【小题1】(小题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首句描写江南春雨;一个“打”字极富动感和力度,突出了狂风骤雨之残暴。
B.次句紧承上文:经过一夜风吹雨打,花儿饱受摧残,凋落了许多,令人惋惜。
C.三四句进一步描写暮春景色:花期已过,绿叶成阴,树下有游人踏出的归路。
D.上阕描写江南春景,语言精练,形象鲜明,寥寥二十余字,便从初春写到暮春。
E. 这首词上阕写景,下阕转入抒情,虽仅为一支小令,然章法谨严,结构精工。
【小题2】(小题2)词的下阕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用了怎样的手法? 请结合具体语句简要赏析。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鹧鸪天·鹅湖
①
归病起作
辛弃疾
着意寻春懒
②
便回,何如信步两三杯?山才好处行还倦,诗未成时雨早催。
携竹杖,更芒鞋。朱朱粉粉野蒿开。谁家寒食
③
归宁
④
女,笑语柔桑陌上来?
(注)①鹅湖:风景优美之地,词人闲居时常游之所。②懒:了无情趣。③寒食:寒食节,清明节前一天。④归宁:归家省亲,即出嫁之女回娘家。
【小题1】有评论者认为,“谁家寒食归宁女,笑语柔桑陌上来”两句将春天描摹得最为生动传神。请找出这两句描写最巧妙的一个字,并简要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垂鞭渔家傲
朱敦儒
谁转琵琶弹侧调,征尘万里伤怀抱。客散黄昏庭院悄,灯相照,春寒燕子归来早。
可惜韶光虚过了,多情人已非年少。只恐莺啼春又老,知音少,人间何处寻芳草。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词的一、二句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叙写了词人听到琵琶声而引起的无限感慨。
B.“征尘万里”点明了客居他乡的处境,“伤怀抱”一词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C.“客散黄昏庭院悄”写出了客人聚会离开后庭院静谧的情形,给人孤单落寞之感。
D.燕子本是自然之物,但在词人眼中充满情义,燕子早早归来给自己带来了慰藉。
E. “只恐莺啼春又老”一句既点明时令,又在景物描写中寄托着强烈的情感。
【小题2】有人说词的下片充满了悲惋之情,请结合词句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隔浦莲近拍·中山县圃姑射亭避暑作
周邦彦
新篁摇动翠葆,曲径通深窈。夏果收新脆,金丸落,惊飞鸟。浓翠迷岸草。蛙声闹,骤雨鸣池沼。
水亭小。浮萍破处,帘花檐影颠倒。纶巾羽扇,困卧北窗清晓。屏里吴山梦自到。惊觉,依然身在江表
【注】①翠葆:原指饰有翠鸟羽毛的车盖。江表:这里指江宁(今南京)、溧水一带。
【小题1】周邦彦,北宋著名词人,字美成,号。
【小题2】下列对本词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A.“新篁”句写翠绿的新竹在车盖上招摇。
B.“夏果”句写果子落地发出清脆的响声。
C.下片中的“困卧”对应了题中的“避暑”。
D.“惊觉”是因梦中所见与画屏中的一样。
【小题3】这首词在景物描写上很有特色,结合作品,试对其进行赏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点绛唇
汪藻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搔首,梅影橫窗瘦。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
【小题1】“点绛唇”是这首词的____________。
【小题2】以下选项中对本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两句写景,写词人因夜寒而睡不着的遥望之景。
B.“瘦”字刻画出梅花的丰姿,又写出诗人不谀不阿的坚贞硬挺精神。
C.思归的意念比霜天思酒之兴还浓,可见他已非常厌倦宦海生涯。
D.此词上片着重写景,下片着重写人。
【小题3】有人评此诗云:“此乃月落乌啼霜满天景。”试析其词境词意的异同。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