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写出下列句子的上句或下句。(6分)
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则何如?(《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②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
,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③子曰:“饭疏食饮水,
,乐亦在其中矣。
,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句子默写 更新时间:2017-03-02 07:39:52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8——9题。(10分)
泊自沙渡
真山民
日暮片帆落,渡头生暝烟。
与鸥分渚泊,邀月共船眠。
灯影渔舟外,湍声客枕边。
离怀正无奈,况复听啼鹃。
注:真山民,宋朝遗民,真名不详。他痛遭亡国,隐姓埋名,而以山民自呼。山民,即山野之民。
(1)在诗的第二联中,诗人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4分)
(2)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是如何表达的?(4分)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小题目。
月①
杜甫
天上秋期近,人间月影清。
入河蟾不没,捣药兔长生。
只益丹心苦,能添白发明。
干戈知满地,休照国西营②。
(注)①该诗写于安史之乱中,此时诗人身陷贼中,与家人远隔。②国西营:长安西部的兵营,是抗击安史叛军的军队。
【小题1】诗歌首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有何作用?
【小题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人是怎样抒发这种情感的?请作简要分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文后各题。
春 尽 韩偓
惜春连日醉昏昏,醒后衣裳见酒痕。
细水浮花归别涧,断云含雨入孤村。
人闲易有芳时恨,地迥难招自古魂。
惭愧流莺相厚意,清晨犹为到西园。
【注】①韩偓,晚唐时曾任翰林学士,后被贬出朝,唐亡后流寓各地,此诗即作于寓居南安时。②断云:片片云朵。
【小题1】诗中的哪些景物描写能体现出“春尽”?请简要分析。
【小题2】颈联中有一个字是理解全诗情感的关键,请找出这个字,并结合诗的内容简要分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后面的问题。
双调沉醉东风 重九
元卢挚
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①?
【注】①“白衣送酒”的典故出自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陶潜九月九日无酒,于宅边菊丛中摘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
【小题1】这首曲能够突出“重九”特点的意象有哪些?营造了怎样的意境?(5分)
【小题2】这首曲包含多种情感,请结合全曲进行赏析。(6分)
同类题5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
九 日
杜甫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小题1】颈联中提到“玄猿”和“白雁”,有什么作用?(5分)
【小题2】结合尾联,简要分析这首诗表现出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6分)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诗
词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