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望江南·超然台①作
苏 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注)①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秋,苏轼由杭州移守密州(今山东诸城)。次年八月,他命人修葺城北旧台,并由其弟苏辙题名“超然”,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之义。 超然台在密州(今山东诸城)城北。②寒食:清明前一或二日。旧俗寒食节不举火,节后举火称新火。
【小题1】下面对词句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阕“春未老,风细柳斜斜”即点明了当时的季节特征,春已暮而未尽。以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地状写出柳枝随风轻拂,娴媚动人的姿态。 |
B.“试上”三句,是说登临超然台远眺,春风中的春水、春花、烟雨……令诗人心旷神怡。“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表现了密州城的满城春色,作者善于抓住景物特征,色彩对比、明暗相衬。 |
C.上片写景有特色:由眼前的柳树,到登高后所见全城之景;作者所见的烟雨中被春水春花环绕的城池是静止的,而随风飘动的杨柳给整个画面 增加了动态美。 |
D.下片紧承上片所写之景,以“寒食后”,进一步将登临的时间点明。“年华”,指好时光,与开头所说“春未老”相照应。诗人欲忘却尘世间一切,借诗酒以自娱。 |
【小题2】作者酒醒后为何“咨嗟”?全词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