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题首页
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浣溪沙
晏殊
玉碗冰寒滴露华
①
,粉融香雪透轻纱。晚来妆面胜荷花。
鬓亸
②
欲迎眉际月,酒红初上脸边霞。一场春梦日西斜。
【注】
①露华:指凝聚的水珠。
②亸:下垂。
【小题1】词的上片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词句分析。
【小题2】词的最后一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感?请结合词句简要赏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6-09-14 11:43:10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柳梢青·岳阳楼
戴复古
①
袖剑飞吟
②
。洞庭青草,秋水深深。万顷波光,岳阳楼上,一快披襟。
不须携酒登临。问有酒、何人共斟?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
注释:①戴复古(1167年—1248年后),字式之,南宋诗人。他所处的时代,正是“山河破碎风飘絮”,南宋小王朝偏安一隅,苟且求存的时代。 ②“袖剑飞吟”,据《唐才子传》记载,吕洞宾尝饮岳阳楼,醉后留诗曰:“朝游南浦暮苍梧,袖里青蛇(指剑)胆气粗。三入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
(1)词的上片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词人形象?请简析。(4分)
(2)简析“变尽人间,君山一点,自古如今”表现了作者什么情感。(4分)
同类题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少年游
周邦彦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小题1】上片前三句体物写人十分精妙,试作赏析。
【小题2】 毛稚黄评本词下片“意思幽微,篇章奇妙”,试作赏析。
同类题3
鹧鸪天
周紫芝
一点残红
①
欲尽时,乍凉秋气满屏帏。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别离。
调宝瑟,拨金猊
②
,那时同唱《鹧鸪词》。如今风雨西楼夜,不听清歌也泪垂。
(注)①残红:此指将熄灭的灯焰。②金猊:狮形的铜制香炉,这句指拨去炉中之香灰。
【小题1】词的上阕主要写景,旨在营造出一种凄寒的氛围,试分析词人是从哪些角度表现这种凄寒之感的?
【小题2】词的下阕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南乡子•冬夜
黄升
万籁寂无声,衾铁稜稜
①
近五更。香断灯昏吟未稳,凄清。只有霜华伴月明。
应是夜寒凝,恼得梅花睡不成。我念梅花花念我,关情。起看清冰满玉瓶。
注①稜稜(léng):冷硬,像有棱角一般。
【小题1】词的上阕是从哪些角度描绘冬夜的?请简要分析。(4分)
【小题2】对词的下阕,明代李攀龙评曰“以梅花为故人,便见不孤”,请结合诗句谈谈你对此评语的理解。(4分)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11分)
长相思
林 逋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小题1】词中哪两句话巧妙地点出了主旨?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有人说这首小词寄离情别意于山容水态之中,颇有民歌风味。你是否同意这个观点,为什么?(6分)
相关知识点
阅读与鉴赏
古代诗歌
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