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水调歌头·过岳阳楼作

(宋)张孝祥

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日落君山云气,春到沅湘草木,远思渺难收。徙倚栏于夂,缺月挂帘钩。

雄三楚,吞七泽,隘九州。人间好处,何处更似此楼头?欲吊沉累无所,但有渔儿樵子,哀此写离忧。回首叫虞舜,杜若满芳洲。

[注]①张孝祥(1132—1169):南宋著名词人。此词写于作者请祠侍亲获准后,乘舟沿江东归途中。②沉累:这里指屈原沉湘。③虞舜:虞是传说中远古部落名,就是有虞氏,舜为其领袖,故称虞舜。④杜若:一种芳草。

【小题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阕由自身遭际写起,继而描写登岳阳楼所见景象:日落君山,云气蒸腾,沅水、湘水两岸的草木郁郁葱葱,一弯残月,如帘钩高挂。
B.“雄三楚”五句,写岳阳楼雄于三楚、吞吐七泽、隔绝九州的地势并发出感叹,以夸张、反问手法,极写所见景象的壮阔,气势跌宕飞动。
C.“沉累”,指无罪而沉于湘水的屈原。作者欲吊屈原而不知其处所,目力所及,只有渔儿樵子,他们为此而哀伤地写下与屈原同调的“离忧”。
D.结尾“回首”两句,用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回首叫虞舜”句和《离骚》辞语,抒发深沉的情怀。“杜若满芳洲”,以景结情,意味深长。
【小题2】这首词借登楼远望吊古伤今,表达了怎样的情怀?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9-10-31 11:01: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3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浣溪沙•洞庭
张孝祥
行尽潇湘到洞庭。楚天阔处数峰青。旗梢不动晚波平。
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夜凉船影浸疏星。
注①这首词是张孝祥在公元1168年,由知潭州(今湖南长沙)调知荆南(荆州,今湖北江陵)兼荆湖北路安抚使时,傍晚沿湘江入洞庭湖所作。  ②缬:读xié,有花纹的纺织品。
【小题1】请选出下列对诗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   )(   )
A.“行尽潇湘到洞庭”,作者的前一段路程以“行尽潇湘”一笔带过,语言简练之至。“到洞庭”三字则有引出下文的作用。
B.“楚天阔处数峰青”一句,写洞庭湖全景恰到好处。不写湖之大如何,只说四围广阔,远处峰青,则规模可见,气象可想。
C.“红蓼一湾纹缬乱,白鱼双尾玉刀明” 诗人岸上遥望洞庭湖虽然视觉观察的角度未发生变化,却显示出另一番情趣。白鱼是跃出水面之鱼,双尾而明足见作者观察入微。
D.“旗梢不动晚波平”,是官船晚泊时景象,呈现出大自然清幽的静态美。旗梢,即旗旓。船头所插旌旗上的飘带一丝不动。
E. “夜凉船影浸疏星”一句,以景语收结,写出了深夜的冷气浸润了天上疏疏落落的星斗,“凉”字既夜之凉也略含心境之凉。
【小题2】整首词在写景方面使用了多种艺术手法,请作简要分析。(要求答出三种)

同类题4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①
洞庭青草②,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界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银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怡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经年③,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①张孝祥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这首词作于孝宗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当时,词人因谗言而被贬职,从广西经洞庭湖北归。②青草:湖名,与洞庭湖相连,在湖南岳阳市西南,总称洞庭湖。③表:即五岭以外的地区。经年:指作者被贬担任广南西路经略使,在岭南过的一年。
【小题1】下面对这首宋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一句,描写已经临近中秋,浩瀚的湖面水波不兴,皓月当空、玉宇澄澈的景色,是纵目洞庭总的印象。
B.“玉鉴琼田”形容湖水的明净光洁,“三万顷”是指湖面的广阔,点出了在这美玉一般的偌大湖面上, 扁舟一叶,真似仙境。
C.“肝胆皆冰雪” 一句中,作者以“冰雪"自喻,肝胆如冰雪一般晶莹洁白,表达了忠贞高洁的品质和坦荡磊落的胸怀。
D.“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一句中,"尽挹西江”,是说汲尽西江之水以为酒。“细斟北斗”, 是说对着北斗星慢慢斟酒来喝。
E. 这是一首豪放词,笔势雄奇,大气磅礴,同时也是现实主义的词作。这些特点在词中的描写和抒情中有明显的体现。
【小题2】“表里俱澄澈”即使上阕写景的总结,也与下阕的抒情遥相呼应,请结合全词说说你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