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柳梢青·春感

刘辰翁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

(注)①刘辰翁(1233-1297),南宋词人。宋亡以后隐居于故乡江西庐陵山中,从事著述,以此终老。②《汉书·苏武传》记载:“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小题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题为“春感”,然春景不多。从词中出现的物象,如“银花”“戏鼓”“月明”等推断,该词应是作者在元宵节有感而作。
B.春天给人以希望,但在作者的笔下,处于元军铁蹄蹂躏之下、曾经锦绣的江南此刻毫无生气,处处充满哀愁。
C.词中“番腔”“戏鼓”与辛词《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神鸦社鼓”,都表达出对沦陷之地民众麻木不仁的激愤。
D.全词以整齐的四字句法结构为主,搭配两字一顿的节奏和内涵丰富的典故,生出一种沉郁苍凉、欲说还休的情致。
【小题2】下片“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三句,诗人为什么要如此安排顺序?请说出你的理由。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20-01-02 02:45:35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经略宋公惠父
刘克庄
余为建阳令,获友其邑中豪杰,而尤所敬爱者曰宋公惠父,讳慈。
公少师事考亭吴公雉。既入太学,西山真公德秀衡其文,见谓有源流,出肺腑,公因受学其门。
调鄞尉,未上,丁外艰。再调信丰簿。秩满,南安境内三峒首祸,毁两县二寨,环雄、赣、南安三郡数百里皆为盗区。臬司叶宰惩前招安,决意剿除,节制司辟公。时副都统陈世雄拥重兵不进。公趋山前,先赈六堡饥民,使不从乱。乃提兵三百,破石门寨,俘其酋首。世雄耻之,逼戏下轻进,贼设覆诱之,兵将死者十有二人。世雄走赣,贼得势,三路震动。公欲用前赈六堡之策,臬使,数移文仓司。魏仓司大有置不问,闻公主议,衔之。公率义丁力战,破高平寨,擒谢宝崇,降大胜峒曾志,皆渠魁也。三峒平,幕府上功,特授舍人官。
闽盗起,诏擢陈公为招捕使,檄公与李君华同议军事。主将王祖忠意公书生,与约分路克日会老虎寨。王、李全师从明溪,公提孤军从竹洲,且行且战三百余里,卒如期会寨下。王惊曰:“君智勇过武将矣。”军事多咨访。公外攘却,内调娱,先计后战,所向克捷,百年巢穴一空。
辟知长汀县。旧运闽盐,逾年始至,吏减斤重,民苦抑配。公请改运于潮,往返仅三月,又下其估出售,公私便之。
擢司农丞,知赣州。劾免。起知蕲州,道除提点广东刑狱。南吏多不奉法,有留狱数年未详覆者。公下条约立期程阅八月决辟囚二百余。移节江西,赣民遇农隙率贩盐于闽、粤之境,名曰盐子,各挟兵械,所过剽掠,州县单弱,莫敢谁何。公鳞次保伍其出入,奸无所容。
进直宝谟阁,奉使四,皆司臬事,听讼清明,决事刚果,抚善良甚恩,临豪猾甚威。属部官吏以至穷阎委巷、深山幽谷之民,咸若有一宋提刑之临其前。
(选自《全宋文》,有删改)
【小题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趋山前     亟:屡次
B.与约分路克日会老虎寨  谩:随便
C.臬使,数移文仓司 白:禀告
D.其出入 讥:查问
【小题2】根据文意,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学:古代国立最高学府。汉武帝时始置太学,立五经博士,宋代隶属国子监。
B.丁艰:古丧制名,指遭逢父母丧事。遇父丧为“丁内艰”,遇母丧为“丁外艰”。
C.保伍:古代户籍制度。百姓五家为伍,又立保相统摄,以此泛称基层户籍编制。
D.路:宋元行政区域名。宋代的“路”相当于明清的省,元代相当于明清的府。
【小题3】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限3处)
公 下 条 约 立 期 程 阅 八 月 决 辟 囚 二 百 余。
【小题4】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世雄耻之,逼戏下轻进,贼设覆诱之,兵将死者十有二人。
(2)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小题5】根据第三段,用自己的话概括宋慈能够平定三峒之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