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库 高中语文

题干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小题。
山坡羊·西湖杂咏 薛昂夫
山光如淀,湖光如练,一步一个生绡面。叩逋仙,访坡仙,拣西湖好处都游遍,管甚月明归路远。船,休放转;杯休放浅。
(注释)①生绡:没经过漂煮的丝织品。可用来作画,所以也指画卷。②逋仙:指北宋诗人林逋,他曾隐居西湖,赏梅养鹤。③坡仙:指北宋文学家苏轼,他任杭州刺史时在西湖筑堤。
【小题1】这首元曲写到的“西湖好处”有哪些?
【小题2】同是表达游湖之感,元曲中的“管甚月明归路远,船,休放转;杯,休放浅”与唐代白居易《钱塘湖春行》的尾联,分别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上一题 下一题 0.99难度 诗歌鉴赏 更新时间:2016-05-05 04:50:26

答案(点此获取答案解析)

同类题5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水口行舟

朱熹

其一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水多。

其二

郁郁层峦夹岸青,春山绿水去无声。

烟波一棹知何许?鹈鴂两山相对鸣。

(注释)①南宋宁宗庆元年间,大兴党禁,朱熹被列入“伪学党”并削职,与门生从闽北乘船南下古田,本诗即此间感时之作。水口,地名。②鹈鴂:即杜鹃,春末夏初而鸣,声如“不如归去”。
【小题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绝句”“律诗”都是近体诗。
B.这两首诗,全都属于“七绝”。
C.绝句对联语的对仗不作要求。
D.绝句可以四句,也可以六句。
【小题2】下列对《其一》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雨一蓑”,与东坡“一蓑烟雨任平生”同,表现出诗人思绪的浩渺与心胸的旷达。
B.“昨夜”“夜如何”的“夜”意义相同,但所指具体时段不同,后者是指入睡之后。
C.“试卷”,意思是“尝试着卷起”,表明作者内心想看又不敢看的极度矛盾的心态。
D.“依旧”,交代出虽经一夜风雨,而眼前的景色没有丝毫变化,仍然是“青山绿水”。
【小题3】下列对《其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郁郁”写出了两岸山峦色彩的青翠。
B.“无声”一词隐约透漏出作者的心绪。
C.“一棹”意为单桨行船,喻处境危险。
D.结尾“鹈鴂相对鸣”一语,耐人回味。
【小题4】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A.《其一》时空穿梭回旋,曲尽其致。
B.《其二》全由眼见写起,表现胸臆。
C.两首诗都受到所见景物感发。
D.两首诗都流露出归隐的情绪。
【小题5】钱钟书《谈艺录》中说:“唐诗宋诗,非仅朝代之别,乃体格性分之殊。”“唐诗以情韵擅长,宋诗以思理见胜。”按照这个标准,朱熹这两首诗哪一首可算“唐诗”,哪一首可归于“宋诗”?试选择其中一首,写出你的看法及理由。
相关知识点